1.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讲义+-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讲义和综合练习
第一类,A类题,蓝色,黑体字,课标内容,重点考试内容
第二类,B类题,黑色,宋体字,课本内容,次重点
第三类,C类题,棕色,楷体字,课标内容辅助理解材料
一、课标要求
1、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

2、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
东西半球分界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

二、学习目标
1、什么是地球仪?它的作用有哪些?
2、地球仪五要素是什么(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地球仪是怎样制作的?
三、目标详解
1、什么是地球仪?它的作用有哪些?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
型就是地球仪。

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上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运动情况
2、地球仪五要素是什么(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地轴(假想轴,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南极 (地球最南端) 、北极 (地球最北端) 、纬线、经线。

3、地球仪是怎样制作的?
制作简易地球仪。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1)准备材料:泡沫球、铁丝、胶布、橡皮泥、毛线、胶水、剪刀等。

(2)在泡沫球的中间贴上毛线,作为赤道;在a、b两点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作为极点。

(3)把铁丝的一端从一个极点穿至另一个极点,使球体能围绕铁丝旋转;余下的铁丝大致沿球体外侧弯为半圆状,将其余部分卷绕成底座,使球体能放置在桌面,注意极点连线与桌面的夹角大致为
66.5°,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泡沫球略大一点。

(4)在a、b两个极点处裹上胶布,使球体既可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又可以自由转动。

(5)在c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地球仪不会翻倒。

四、地图理解
1、制作地球仪的过程图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五、综合练习
单选题
1、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
A、赤道
B、极点
C、地球公转轴
D、经线和纬线
2、下四个地球仪组装正确的是()
小畅对七年级新开设的地理课十分感兴趣,为了帮助学习,他购买了一个地球仪。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他发现老师所用的地球仪比自己的大,但不论大小,地球仪都能反映出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大小
C、地球形成过程
D、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
4、小畅参考地球仪,制作之前绘制了一幅草图,图中画错的是
A、平行的纬线
B、铁丝的倾斜
C、地球的形状
D、画成折线的经线
5、小畅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他正确
的做法是
A、手持地球仪,自左向右匀速拨动
B、平稳摆放地球仪,自左向右匀速拨动
C、手持地球仪,自右向左匀速拨动
D、平稳摆放地球仪,自右向左匀速拨动
6、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仪真实反映地球的实际形状
B、通过地心的地轴是地球的旋转轴,是假想的,在实际的地球上是没有地轴的
C、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分别是北极点和南极点
D、地轴始终是倾斜的,但与赤道面是垂直的
7、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真实存在的轴
B、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两极
C、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D、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
某同学尝试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简易地球仪。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其中有关地轴、赤道、南极和北极的标注,正确的
是()
A.①北极②南极③赤道④地轴
B.①地轴②赤道③南极④北极
C.①地轴②赤道③北极④南极
D.①北极②地轴③赤道④南极
9.该同学制作的地球仪半径只有4厘米,但实际上地球()A.很大,平均半径有6371千米
B.真的很小,直径只有8厘米
C.不大,人们可以一眼看到全貌
D.太大了,表面积有4万平方千米
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小舟利
用泡沫球制作了地球仪模型(图)。

完成下面
小题。

10、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中对着北极星
方向的点叫做()
A.两极B.北极C.南极D.星极
材料题:
1 . 【实践出真知】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仪是地理学习的工具,让我们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并进行相关研究性学习。

【器材准备】乒乓球、铁丝、量角器等。

【制作过程】
步骤一:确定赤道和两极并绘制纬线。

在乒乓球中部画一个圆圈作为赤道,在离赤道
等距顶端处各钻一个小孔,作为南、北极。

如图所示,以赤道为起点每隔30°画一条纬线,然后再画上回归线和极圈。

步骤二:做地轴。

如图b所示,用铁丝制作的地轴应与水平桌面保持66.5°角倾斜。

步骤三:组合固定。

将乒乓球固定在地轴中间,使其可以自由转动,如图c所示。

(1)如图a所示,所画的纬线应与赤道保持____的位置关系。

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____。

研究性学习:
(2)若要使地球仪内容更加丰富,可在其表面绘制哪些地理事物?
(3)除上述器材外,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地球仪?
(4)说一说自制地球仪在学习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5)观察地球仪上的纬线,归纳纬度大小和纬线圈长短的变化特点。

2、地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制作简易地球位】
工具、材料:泡沫珠、时钟、铁丝、锥子、
橡皮泥、显微镜、笔。

【实际应用】
(1)上述工具,材料中用不到的是____。

操作步
骤如下所示。

(2)如图a所示,首先找到____的两个顶点E、
F,用锥子穿过;再画一个最大的圆圈,作为
赤道。

(3)将铁丝按照一定的倾斜角度弯成支架(如图b),支架中的M代表的是____,将M从
EF两个顶点穿过。

(4)用笔在球上画上线条代表经线和纬线。

同学门制作出来的地球仪模型如图所示,其中比
较科学的是____(填序号)。

(5)为了使地球仪模型更加稳固请你根据所给的工具,材料提出合理建议。

3、某校地理社团的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了“制作简易地球仪”的任务,并通过它更进一
步地认识了地球。

请你根据制作指引,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制作地球仪的步骤和材料(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填写与地球仪上相
对应的事物名称:第一步:如图①所示,在乒乓球的中部用红笔画上一个圆圈,代表____;在a、b两点(分别代表____和____)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2)第二步:把铁丝弯成如图②所示的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____度角,同时
所弯的半圆直径要比乒乓球直径略长一些。

(3)第三步:把乒乓球用倾
斜的铁丝(ab线代表____)
穿起来。

第四步:在图③
中的倾斜铁丝两头,即a
和b处,用胶布裹几圈,
这样可把乒乓球固定在倾
斜铁丝的中间,同时又可
以自由转动。

第五步:在图③中c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小地球仪不会翻倒。

(4)试比较图④中阴影①和阴影②的面积,并说明理由。

(6)从半球看,图中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

(7)图中位于A点的小林与位于B点的小乐的对话中,可信的是____,理由是____。

六、参考答案
单选
答案 C A A D B A B D A B
材料题:
[答案]
(1) 平行一点
(2) 可以用不同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特殊的经纬线、陆地、海洋、山脉、城市等地理
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使地球仪内容更加丰富。

(3) 橘子、橙子、篮球、西瓜、黏土和泡沫等。

(4) 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面貌,查看地球表面的多种地理事物: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等等。

(5) 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2、 [答案]
(1) 时钟和显微镜;
(2) 泡沫珠;
(3) 地轴;
(4) ①;
(5) 在支架底座上包一些橡皮泥;
(6) 北半球、东半球;
(7) 小林60~90°为高纬度地区,小林位于北极圈(66.5°)以北,故小林说法正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与160°E,而小乐位于0°经线上,位于东半球,故小乐说法错误。

3、[答案]
(1) 赤道北极点南极点
(2) 66.5
(3) 地轴
(4) ①大于②。

①②所跨的经度都是30度,跨的纬度都为6.5度,但是因①的纬度比②的纬度低,所以①大于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