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常见并发症和预防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gns & Symptoms 症状及体征 穿刺点渗血 剧痛 肿 麻木 刺痛 皮肤冷,有斑纹
Bleeding/Hematoma 出血和血肿
Causes 原因 穿刺针型号过大 留置导管过小 出凝血功能异常 抗凝治疗 创伤性穿刺 血管状况
Bleeding/Hematoma 出血和血肿
Nerve damnification 神经损伤/刺激
Prevention 预防 熟练穿刺技术 准确定位静脉 合理的进针角度与位置 超声引导下穿刺
Nerve damnification 神经损伤/刺激
Intervention 措施 重视病人症状主诉 通知医生 请神经科会诊 处理-观察-评价
留置并发症
早期机械性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 穿刺点感染 导管相关血源性感染 导管折断 导管堵塞 栓塞 导管移位
Phlebitis 静脉炎
WHO关于静脉炎的分度标准:
0度:无不良反应 Ⅰ度:沿静脉走向疼痛≤2天 Ⅱ度:疼痛3-5天和(或)红肿或水疱 Ⅲ度:疼痛>5天和(或)红肿或水疱 Ⅳ度:疼痛不能耐受而停药
Intervention 措施 分泌物培养 应用抗菌素 局部消毒 及时更换敷料 合理位置
Thrombosis 血栓形成
Signs & Symptoms 症状及体征 大多数为无症状 肿胀 侧枝循环的形成 漏液 不能回抽 滴速变慢 局部水肿 肩颈部不适 麻木刺痛 心动过速 呼吸困难
Thrombosis 血栓形成
Arterial Puncture 刺破动脉
Causes 原因 辨认动脉失误 穿刺过深 过度探针 不正确的穿刺技术
Arterial Puncture 刺破动脉
Prevention 预防 识别动脉 正确的穿刺技术 回撤导入针 避免“钓鱼”探针
Arterial Puncture 刺破动脉
Early Stage Mechanical Phlebitis 早期机械性静脉炎
Intervention 措施 立即处理 休息抬高患肢 隔湿热敷、理疗、喜了妥、如意金黄散等 适度活动 持续处理直至症状消失
Bacterial Phlebitis 细菌性静脉炎
Causes 原因 消毒皮肤 不严格的无菌技术 敷料应用不良 穿刺时污染导管 不规范的导管维护 免疫功能低下 其他感染性疾病:病例
Causes 锐器 胶布 固定
原因
导管完整性受损
Prevention 预防 避免锐器直接接触导管 了解导管材质与性能 “S”型固定
导管完整性受损
Intervention 措施 及时发现、确诊 修剪,重新固定 “S”型固定
导管脱落进入体内
Causes 原因 导管完整性受损 导管断裂 导管脱落
Intervention 措施 立刻拔除 加压止血 加压包扎
Arrhythmia 心率失常
Causes 原因 病人心理因素 心脏基础 导管送入过深
Arrhythmia 心率失常
Prevention 预防 术前健康指导 病人心理、心脏状况评估 预防性处理 正确测量预置入导管长度 术后X-ray定位
Arrhythmia 心率失常
Intervention 措施 病人保持平静 可遵医嘱应用适量镇静药物 确保导管在上腔静脉内
ECG 波形
典型II 导联ECG 波形
导管头端在心房内不同部 位的ECG 波形
26
Nerve damnification 神经损伤/刺激
Causes 原因 刺激神经末稍 穿刺时损伤
Prevention 预防 阻断颈内静脉法 准确测量 准确修剪 抽回血 切勿用力送管
Catheter malposition 导管异位
Interven予时间,自然重力 重新定位
Bleeding/Hematoma 出血和血肿
导管脱落进入体内
Prevention 避免锐器 胶布 导管连接
预防
导管脱落进入体内
Intervention 措施 X-ray 确认 介入科会诊 请介入科医生协助取出
Catheter Migration 导管移位
Intervention 措施 观察和记录 X线定位 不要重复插入外移导管 敷料更换和固定
导管堵塞
Causes 原因 非正压封管 <10ml注射器 CT 、MRI检查 抽血 大静脉营养 剧烈咳嗽、运动、蹦跳等 药物配伍禁忌 病人状况:高血压、活动过度、剧烈咳嗽、肺部感染、肿瘤
Bacterial Phlebitis 细菌性静脉炎
Prevention 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 选择合适敷料 规范的导管维护 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Bacterial Phlebitis 细菌性静脉炎
Intervention 措施 通知主治医师 主要处理包括:
培养 抗菌素 拔除导管或更换
Early Stage Mechanical Phlebitis 早期机械性静脉炎
Causes 原因 导管材料和型号 穿刺者技巧 病人状况 选择头静脉 早期机械运动 异物进入
Early Stage Mechanical Phlebitis 早期机械性静脉炎
Prevention 预防 穿刺技巧 合理型号 送导管进度 静脉选择原则 彻底冲洗无菌手套 置管初期减少剧烈活动
Difficulty Advancing 送管困难
Causes 原因 病人体位 导管异位 静脉痉挛 导管型号 疤痕 硬化 瓣膜 静脉分支
Difficulty Advancing 送管困难
Causes Patient position Catheter malposition Venospasm Catheter size Scarring Sclerosis Valves bifurcation
Infection of inserted spot 穿刺点感染
Causes 原因 违反无菌原则 维护不及时到位 穿刺点反复受到刺激
Infection of inserted spot 穿刺点感染
Prevention 预防 严格无菌技术 及时维护导管 固定翼的位置
Infection of inserted spot 穿刺点感染
等 不充分封管
导管堵塞
Prevention 预防 正压封管 >10ml注射器 辅诊科室人员告知 患者及家属教育 二人抽血 大静脉营养1次/4h冲管 避免剧烈运动
导管堵塞
Intervention 措施 通知医生 药物处理
肝素钠 尿激酶 碳酸氢钠 处理方式:三通式 拔管
导管完整性受损
Post-insertion complications 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
送管困难 导管异位 出血/血肿 误穿动脉 心率失常 神经损伤/刺激
Difficulty Advancing 送管困难
Signs & symptoms 症状及体征 -阻力 -无法送管 -导管扭曲 Bunching -导管蛇样外型“snakes” out
中心静脉导管在 上下腔静脉时正 确位置示意图
18
胸部 X 线显示
7
导管放置错误
8
导管放置错误
9
导管放置错误
X线显示导管异位
11
Catheter malposition 导管异位
Causes 原因 解剖异常 既往手术史或外伤史 病人体位 测量误差
Catheter malposition 导管异位
Catheter Migration 导管移位
Signs & Symptoms 症状及体征 滴速减慢 输液泵报警 无法抽到回血 外量导管长度增加 输液时疼痛 神经异常 听觉感知
Catheter Migration 导管移位
Causes 原因 过度活动 胸腔压力的改变 不正确的导管固定 更换敷料的方法
在输液及睡眠时避免压迫置管侧肢体,致血液流动缓慢。 血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相关肿瘤标志物、血沉、
血糖、血脂。对于PLT>300X109/L,空腹BS >5.9mmol/L,凝血功能明显异常者暂缓置管。
Thrombosis 血栓形成
Intervention 措施 肝素钠预冲导管 通知医师 超声检查 溶栓治疗 Catheter stripping 拔管 拔管时急救准备
Intervention 措施 不要暴力送管 暂停送管,等待片刻 调整位置 嘱病人握拳松拳 生理盐水冲管 热敷 撤出导管
Catheter malposition 导管异位
Signs & symptoms 症状及体征 阻力 病人不适 观察导管是否弯曲打折 无法抽到回血 导管滴液(血)
Prevention 预防 用药史 实验室结果 避免“钓鱼”探针
Bleeding/Hematoma 出血和血肿
Intervention 措施 加压 加压敷料固定 及时更换敷料 止血剂 正确的穿刺技术
Arterial Puncture 刺破动脉
Signs & Symptoms 症状及体征 血液颜色 脉动的血液回流 X-ray 确认
Causes 原因 “涡流”形成 导管材质 血管条件 血管内膜受损 病人状况:肿瘤晚期、既往史等。特定治疗? 导管堵塞
Thrombosis 血栓形成
Prevention预防
指导患者置管侧肢体适度活动,避免置管侧肢体做提重、 过度外展、上举、旋转及屈伸运动,导致导管随肢体运 动增加对血管内壁的机械刺激。可进行手及手腕部的运 动(握拳、旋腕、手指运动)及抬臂运动,以促进穿刺 侧上肢的血液循环。长期卧床、偏瘫患者应做被动运动。
Bleeding/Hematoma 出血和血肿
Causes 原因 穿刺针型号过大 留置导管过小 出凝血功能异常 抗凝治疗 创伤性穿刺 血管状况
Bleeding/Hematoma 出血和血肿
Nerve damnification 神经损伤/刺激
Prevention 预防 熟练穿刺技术 准确定位静脉 合理的进针角度与位置 超声引导下穿刺
Nerve damnification 神经损伤/刺激
Intervention 措施 重视病人症状主诉 通知医生 请神经科会诊 处理-观察-评价
留置并发症
早期机械性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 穿刺点感染 导管相关血源性感染 导管折断 导管堵塞 栓塞 导管移位
Phlebitis 静脉炎
WHO关于静脉炎的分度标准:
0度:无不良反应 Ⅰ度:沿静脉走向疼痛≤2天 Ⅱ度:疼痛3-5天和(或)红肿或水疱 Ⅲ度:疼痛>5天和(或)红肿或水疱 Ⅳ度:疼痛不能耐受而停药
Intervention 措施 分泌物培养 应用抗菌素 局部消毒 及时更换敷料 合理位置
Thrombosis 血栓形成
Signs & Symptoms 症状及体征 大多数为无症状 肿胀 侧枝循环的形成 漏液 不能回抽 滴速变慢 局部水肿 肩颈部不适 麻木刺痛 心动过速 呼吸困难
Thrombosis 血栓形成
Arterial Puncture 刺破动脉
Causes 原因 辨认动脉失误 穿刺过深 过度探针 不正确的穿刺技术
Arterial Puncture 刺破动脉
Prevention 预防 识别动脉 正确的穿刺技术 回撤导入针 避免“钓鱼”探针
Arterial Puncture 刺破动脉
Early Stage Mechanical Phlebitis 早期机械性静脉炎
Intervention 措施 立即处理 休息抬高患肢 隔湿热敷、理疗、喜了妥、如意金黄散等 适度活动 持续处理直至症状消失
Bacterial Phlebitis 细菌性静脉炎
Causes 原因 消毒皮肤 不严格的无菌技术 敷料应用不良 穿刺时污染导管 不规范的导管维护 免疫功能低下 其他感染性疾病:病例
Causes 锐器 胶布 固定
原因
导管完整性受损
Prevention 预防 避免锐器直接接触导管 了解导管材质与性能 “S”型固定
导管完整性受损
Intervention 措施 及时发现、确诊 修剪,重新固定 “S”型固定
导管脱落进入体内
Causes 原因 导管完整性受损 导管断裂 导管脱落
Intervention 措施 立刻拔除 加压止血 加压包扎
Arrhythmia 心率失常
Causes 原因 病人心理因素 心脏基础 导管送入过深
Arrhythmia 心率失常
Prevention 预防 术前健康指导 病人心理、心脏状况评估 预防性处理 正确测量预置入导管长度 术后X-ray定位
Arrhythmia 心率失常
Intervention 措施 病人保持平静 可遵医嘱应用适量镇静药物 确保导管在上腔静脉内
ECG 波形
典型II 导联ECG 波形
导管头端在心房内不同部 位的ECG 波形
26
Nerve damnification 神经损伤/刺激
Causes 原因 刺激神经末稍 穿刺时损伤
Prevention 预防 阻断颈内静脉法 准确测量 准确修剪 抽回血 切勿用力送管
Catheter malposition 导管异位
Interven予时间,自然重力 重新定位
Bleeding/Hematoma 出血和血肿
导管脱落进入体内
Prevention 避免锐器 胶布 导管连接
预防
导管脱落进入体内
Intervention 措施 X-ray 确认 介入科会诊 请介入科医生协助取出
Catheter Migration 导管移位
Intervention 措施 观察和记录 X线定位 不要重复插入外移导管 敷料更换和固定
导管堵塞
Causes 原因 非正压封管 <10ml注射器 CT 、MRI检查 抽血 大静脉营养 剧烈咳嗽、运动、蹦跳等 药物配伍禁忌 病人状况:高血压、活动过度、剧烈咳嗽、肺部感染、肿瘤
Bacterial Phlebitis 细菌性静脉炎
Prevention 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 选择合适敷料 规范的导管维护 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Bacterial Phlebitis 细菌性静脉炎
Intervention 措施 通知主治医师 主要处理包括:
培养 抗菌素 拔除导管或更换
Early Stage Mechanical Phlebitis 早期机械性静脉炎
Causes 原因 导管材料和型号 穿刺者技巧 病人状况 选择头静脉 早期机械运动 异物进入
Early Stage Mechanical Phlebitis 早期机械性静脉炎
Prevention 预防 穿刺技巧 合理型号 送导管进度 静脉选择原则 彻底冲洗无菌手套 置管初期减少剧烈活动
Difficulty Advancing 送管困难
Causes 原因 病人体位 导管异位 静脉痉挛 导管型号 疤痕 硬化 瓣膜 静脉分支
Difficulty Advancing 送管困难
Causes Patient position Catheter malposition Venospasm Catheter size Scarring Sclerosis Valves bifurcation
Infection of inserted spot 穿刺点感染
Causes 原因 违反无菌原则 维护不及时到位 穿刺点反复受到刺激
Infection of inserted spot 穿刺点感染
Prevention 预防 严格无菌技术 及时维护导管 固定翼的位置
Infection of inserted spot 穿刺点感染
等 不充分封管
导管堵塞
Prevention 预防 正压封管 >10ml注射器 辅诊科室人员告知 患者及家属教育 二人抽血 大静脉营养1次/4h冲管 避免剧烈运动
导管堵塞
Intervention 措施 通知医生 药物处理
肝素钠 尿激酶 碳酸氢钠 处理方式:三通式 拔管
导管完整性受损
Post-insertion complications 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
送管困难 导管异位 出血/血肿 误穿动脉 心率失常 神经损伤/刺激
Difficulty Advancing 送管困难
Signs & symptoms 症状及体征 -阻力 -无法送管 -导管扭曲 Bunching -导管蛇样外型“snakes” out
中心静脉导管在 上下腔静脉时正 确位置示意图
18
胸部 X 线显示
7
导管放置错误
8
导管放置错误
9
导管放置错误
X线显示导管异位
11
Catheter malposition 导管异位
Causes 原因 解剖异常 既往手术史或外伤史 病人体位 测量误差
Catheter malposition 导管异位
Catheter Migration 导管移位
Signs & Symptoms 症状及体征 滴速减慢 输液泵报警 无法抽到回血 外量导管长度增加 输液时疼痛 神经异常 听觉感知
Catheter Migration 导管移位
Causes 原因 过度活动 胸腔压力的改变 不正确的导管固定 更换敷料的方法
在输液及睡眠时避免压迫置管侧肢体,致血液流动缓慢。 血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相关肿瘤标志物、血沉、
血糖、血脂。对于PLT>300X109/L,空腹BS >5.9mmol/L,凝血功能明显异常者暂缓置管。
Thrombosis 血栓形成
Intervention 措施 肝素钠预冲导管 通知医师 超声检查 溶栓治疗 Catheter stripping 拔管 拔管时急救准备
Intervention 措施 不要暴力送管 暂停送管,等待片刻 调整位置 嘱病人握拳松拳 生理盐水冲管 热敷 撤出导管
Catheter malposition 导管异位
Signs & symptoms 症状及体征 阻力 病人不适 观察导管是否弯曲打折 无法抽到回血 导管滴液(血)
Prevention 预防 用药史 实验室结果 避免“钓鱼”探针
Bleeding/Hematoma 出血和血肿
Intervention 措施 加压 加压敷料固定 及时更换敷料 止血剂 正确的穿刺技术
Arterial Puncture 刺破动脉
Signs & Symptoms 症状及体征 血液颜色 脉动的血液回流 X-ray 确认
Causes 原因 “涡流”形成 导管材质 血管条件 血管内膜受损 病人状况:肿瘤晚期、既往史等。特定治疗? 导管堵塞
Thrombosis 血栓形成
Prevention预防
指导患者置管侧肢体适度活动,避免置管侧肢体做提重、 过度外展、上举、旋转及屈伸运动,导致导管随肢体运 动增加对血管内壁的机械刺激。可进行手及手腕部的运 动(握拳、旋腕、手指运动)及抬臂运动,以促进穿刺 侧上肢的血液循环。长期卧床、偏瘫患者应做被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