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8《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秋思》简析
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和乡思。“枯 藤”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 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于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一句推出一幅幽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 照,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 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 孤苦寂寞的心情。以上为第一层。
景物描写,“生”“入”运用拟人手法,使诗人 顿生思乡之情。同时富含哲理,揭示了旧事物中 蕴含着新事物的道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 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 有《白氏长庆集》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9
谢谢欣赏!
最后两句为第二层,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透露了诗人怀才 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这 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 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被后人称赞为 “秋思之祖”)。
默写训练
dà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年(207)秋。公元207年,
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 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
曹操
曹操简介
曹 操 ( 公 元 155 - 220 ) 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 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 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雅爱诗章,好作乐 府歌辞。他的诗歌散文清峻 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 活。
观沧海
jié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几处”“ 谁家” 是照应“早莺”和“新 燕”,表现了钱塘湖初春的特点和对早春的 喜爱之情。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 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 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 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 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达20 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 抱很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 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 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 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 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 辛”。有《稼轩长短句》。
《观沧海》赏析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 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 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 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 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 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 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 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 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1、《次北固山下》说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2、《西江月》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 心情的诗句是:
3、《钱塘湖春行》借动物(植物)来表现诗人对早春的喜悦 之情的句子是: 4、《观沧海》中体现诗人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5、《天净沙秋思》中触景生情的句子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1、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 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及情感。
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的飞到向阳的树上 去歌唱,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 筑建新巢。 运用动态描写,借动物早春忙碌景象描绘了早春的美 丽景色 ,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诗歌颔联中“几处”“谁家”用的精妙,换成“处 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3. “江春入旧年”一句中“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 段时间?
4. 名句分析。“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 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 这样说有根据吗?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赏析名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清晨江上行舟,当残夜未全消退之时,一轮 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 时光流逝,岁月无情,怎能不叫身在“客路”,时当 岁末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0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赏析名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虚写的景物描写与比喻,作者以沧海自比, 借景抒情,形象生动的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与 统一全国的宏伟抱负。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思考
1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 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 特地提到“潮平”?
《西江月》赏析
《西江月》写的是夏夜之景以及感受。上片写明月风光,
吹来阵阵稻香,蛙声一片,奏起丰收乐章,表明作者对 稻谷丰收的喜悦之情。下片从行人的感受写到行动
和心情,上下衔接,笔调活脱轻快,与行人惊喜之情相和谐, 增强了词的表达效果。
这首词在艺术上最大特色是以“数”入调,构成优美的 意境。上片倍数词“半”点明半夜时分。以“一”字描写到处 是蛙声。下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写夏夜疏雨, 确是传神笔致。天外之星七八个,乌云当中又留隙;山前之雨 两三点,大雨欲下还敛住。这几个数字用得巧妙无比。星一多, 则不可能有雨;不见星,则可能雨大。唯独稀稀数星,疏疏小 雨,才构成清朗恬静的境界,以烘托出丰收的景象和人的喜悦 之情。由此可见,数字不但可以入词,而且与词的境界关系颇 大。这首词在这方面也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