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2章 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综合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下列表达方式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水分子
B.电压表
C.漏斗
D.磁感线
2.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
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
C.原子的质
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3.汤姆生最早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汤姆生发现的这一
粒子是( )
A.原子核
B.质子
C.电子
D.中子
4.对Mg和Mg2+认识不正确的是( )
A.Mg和Mg2+是同一种元素
B.Mg和Mg2+化学性质不同
C.Mg2+比Mg少两个电子
D.Mg2+比Mg多两个质子
5.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模型都是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
②模型可以是某种物质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也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
③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④ D.①②③④
6.20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如图①、②、③所示的三种原子模型,依照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正
确的排列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
① D.①③②
第6题图第10题图
7.科学上用符号“Z A 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
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已知a b X n+和c d Y m-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b-a=d-c
B.a+n=c-m
C.a-n=c+
m D.b-n=d+m
8.有①氮气,②碘,③金刚石,④水,⑤水银,⑥高锰酸钾,⑦氧气,⑧磷8种物质。
其中由原子直
接构成的是( )
A.②③⑧
B.③⑤⑧
C.②⑤
⑦ D.①④⑥
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10.如图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
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2个电子上
D.该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11.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发了核泄漏事故。
事故发生时,放射性原子氮16可能短暂存在。
氮16
原子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9。
下列有关氮16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为9
B.相对原子质量为14
C.和普通氮原子是相同的原子
D.和普通氮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12.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
据图得出的
下列结论中。
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3.如果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B. C.
D.
14.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有( )
A.电子
B.质子
C.原子
D.原子核
15.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
其中,行星模型的
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
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呈电中性
第15题图第16题图
16.用“”“”和“实心圆”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结构模型,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丁互为同位素
B.乙、丁为同一种元素
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D.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17.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18.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
知识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 )
A.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D.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19.图中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和生成的丙分子的个数比为( )
A.5:1:2
B.2:1:2
C.3:1:
2 D.1:1:2
20.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以下对该反应前、反应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的物质均为混合物
B.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分子与“”分子的个数比为4:3
二、填空题(共6题;共25分)
21. ( 4分) 常见的分子模型的形象表示方法有2种: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1)请你写出下图乙烷对应的模型。
________
________
(2)能清楚地反映乙烷分子里碳、氢原子的大小和相对位置的是( )
A. 球棍模型
B. 比例模型
22. ( 6分) 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微粒中:
(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
(2)带正电的微粒有________。
(3)带负电的微粒有________。
(4)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_。
(5)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_______。
(6)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
23. ( 2分) 图表所示的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24. ( 3分) 某原子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该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则该原子核内
质子数为________ ,中子数为________ ,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5. ( 8分)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1)从微观粒子角度而言,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裂成________和________,分裂出来的________又重新组合成________,它们不再有水的化学性质。
可见,________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由该实验可知,分子由________构成,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
26. ( 2分) ①氧气;②高锰酸钾;③金刚石;④水;⑤铁;⑥氖气6 种物质,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是________。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
从现代的观点看,道尔顿原子学说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8分)
27. ( 9分) 如图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补充的依据是___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
28. ( 9分)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做法如图所示:
①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②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 μ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③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④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
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
(2)1 μm厚度的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
A. 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下图中的________。
A. 道尔顿模型特点: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B. 汤姆生模型特点:正负电荷均匀分布
C. 卢瑟福模型特点:核位于原子中心,重量集中在核上
四、解答题(共3题;共17分)
29. ( 6分) 如图为原子构成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此图片,你从中能获得哪些信息?(答出三条信息)
30.(6分) 看图回答:
(1)过氧化氢分子中有____种原子,甲醛分子中有____个原子;
(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或乙炔分子与甲烷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 5分)
(1)原子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________。
(2)由表中信息可知,结构最简单的原子是________。
(3)你还能获得有关原子结构的其他信息是(写一条)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A.水分子的分子结构是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水分子;
B.电压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不是模型,而是符号,把复杂结构简单化;
C.漏斗的结构图是模型;
D.磁场以及磁感线方向也是模型.
2.【答案】C
【解析】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3.【答案】C
【解析】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Mg和Mg2+是同一种元素,正确;
B、Mg和Mg2+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正确;
C、镁原子失去2电子形成的是镁离子,Mg2+比Mg少两个电子,正确;
D、Mg比Mg2+的核内质子数相同,错误。
5.【答案】C
【解析】①模型都是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可以是直观如用眼球模型来认识眼球的结构。
模型也可以是抽象的如用I=U/R来表示电压、电阻、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①错误;
②模型可以是某种物质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也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说法正确;
③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说法正确;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说法正确。
所以②③④说法正确,C选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三种模型依次为葡萄干蛋糕模型、行星模型、电子云模型,现在科学家普遍认为电子云模型能更好地解释我们观察到的有关电子的现象。
7.【答案】C
【解析】“Z A 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则因为a b X n+和c d Y m-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a-n和c+m,所以a-n=c+m。
8.【答案】B
【解析】①氮气,由分子构成。
②碘,由分子构成。
③金刚石,由原子构成。
④水,由分子构成。
⑤水银,由原子构成。
⑥高锰酸钾,由离子构成。
⑦氧气,由分子构成。
⑧磷,由原子构成。
故答案为③⑤⑧。
选B。
9.【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了用分子的观点来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知道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10.【答案】D
【解析】A、由模型可知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核内有2个质子,故该模型表示的是氦原子,故A 错误。
B、由模型可知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核内有2个质子,核电荷数为2,故B错误。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错误。
D、由模型可知该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故D正确。
11.【答案】D
【解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质子数为7的氮原子中子数为9,可知
A、核外电子数为=质子数=7,故说法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为质子数+中子数,应为7+9=16,故说法错误;
C、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和普通氮原子不是相同的原子,故说法错误;
D、质子数相同,属于相同元素,故说法正确。
12.【答案】D
【解析】由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微观示意图可知:
A、氧化汞受热能分解成汞和氧气,故A说法正确;
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说法正确;
C、加热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故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故C说法正确;
D、加热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由此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只分子,还有原子.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故D说法错误.13.【答案】C
【解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4.【答案】B
【解析】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不同的元素质子数不同,故选项B正确。
15.【答案】A
【解析】根据原子结构行星模型图可以看出原子核的体积占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上的正电荷和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但是看不出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是电子绕原子核沿一定轨道运动。
故答案为:A
16.【答案】B
【解析】甲图中有1个电子,1个质子,2个中子;乙图中有2个电子,2个质子,2个中子;丙图中有1个电子,1个质子,0个中子;丁图中有2个电子,2个质子,1个中子。
甲和丙都只具有1个质子,1个电子(核电荷数),属于同一种元素,而且是同位素;乙和丁都只具有2个质子,属于同一种元素,而且是同位素。
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17.【答案】C
【解析】A、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不符合题意;
B、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不符合题意;
C、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符合题意;
D、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不符合题意。
18.【答案】C
【解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19.【答案】B
【解析】对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共有5个甲分子,有3个未参加反应,一个乙分子参加了反应,生成了2个丙分子,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如下图:
所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和生成的丙分子的个数比为:2:1:2.所以B正确.
20.【答案】D
【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微颗粒的构成可知,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由不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均为混合物,故A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C正确;
D、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分子与“”分子的个数比为2:1,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21.【答案】(1)比例模型;球棍模型
(2)A
【解析】(1)左图为比例模型,右球为球棍模型;
(2)球棍模型可以清楚地反映乙烷分子里碳、氢原子的大小和相对位置。
22.【答案】(1)中子、分子、原子
(2)质子、原子核、阳离子
(3)电子、阴离子
(4)电子
(5)分子
(6)质子、电子
【解析】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微粒中: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阳离子是指原子由于外界作用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或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阳离子带正电。
阴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的吸引作用从外界吸引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或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阴离子带负电。
(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中子、原子、分子。
(2)带正电的微粒有质子、原子核、阳离子。
(3)带负电的微粒有电子、阴离子。
(4)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在整个原子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所以质量最小的微粒是电子。
(5)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分子。
(6)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质子、电子。
23.【答案】B;AD
【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AD互为同位素,BC是同一种元素,其中B为阳离子,C为阴离子。
24.【答案】11 ;12 ;11
【解析】设该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x,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得:x+x+1=23,则质子数x=11,中子数=12;
因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电子数为:11。
25.【答案】(1)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
(2)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解析】(1)由题图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可知,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裂出来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有水的化学性质。
可见,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由该实验可知,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26.【答案】③⑤⑥;①②③
【解析】①氧气;②高锰酸钾;③金刚石;④水;⑤铁;⑥氖气6 种物质,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③⑤⑥;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可分成核外电子和原子核,观点错误;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同种元素中有同位素原子,质量是不同的,观点错误;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原子内的原子核很小,原子是空心的,观点错误。
所以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①②③。
三、实验探究题
27.【答案】(1)如图:
(2)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3)每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结合成一个氨分子
【解析】(1)由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
所以,在B中补充相关粒子图形如下图:
(2)补充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3)根据B→C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可知,每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结合成一个氨分子。
28.【答案】(1)不会;原子核
(2)B
(3)C
【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不会发生偏转,大多数发生偏转,而大多数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且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的.
(2)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使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
(3)原子结构如图C.
四、解答题
29.【答案】原子很小;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
【解析】由图看出,原子很小,原子核很小,原子由内层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外层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30.【答案】(1)2;4;
(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综合测试
(3)相同的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以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
【解析】(1)由图可知,过氧化氢分子种含有C、H两种原子;而甲醛分子种含有C、H、O三种原子,共4个原子;故答案为:2;4;
(2)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而水分子则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由此可知,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故答案为: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分子也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乙炔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甲烷分子也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但由于原子个数的不同导致物质不同;故答案为:相同的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以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
31.【答案】(1)质子和电子
(2)氢原子
(3)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解析】(1)构成原子的微粒有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数,而原子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质子和电子,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填:质子和电子;
(2)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结构最简单的原子是氢原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填:氢原子;(3)对比表格种的数据可知,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