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际形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中国的国际形势和政策
今年的国际形势用六个字来形容:动荡、反思、合作。

今年是选举年,美国、法国、俄罗斯、中国、韩国、墨西哥等国的领导人都会出现变化,全球经济将继续在低谷徘徊,特别是欧、美、日情况不好,新兴大国将继续保持增长,中东北非地区会持续动荡。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 中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高速增长。

这种状况 会促使全球对于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更加关注和重视。

展望2012年的中国外交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在外交上面临的挑战在增多。

与此同时机遇也在增多,对中国外交而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国际投资也成为国与国之间经济活动和联系的主要内容,对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

20世纪末及21世纪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国际投资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投资自由化的速度和程度都大大提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加快。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其自身已与国际经济融为一体并互为依存。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过程,我们只能顺应而不能拒之门外。

对中国国际投资而言,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于新的国际形势,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建国以
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当时不利的国际环境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与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联系都很少实行“关起门来搞建设”的经济建设方略,对外国资金和技术的利用和引进几乎为零。

经过多年的建设,到改革开放以前,虽然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国民工业体系,但产业结构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经济发展缓慢,总体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加大了。

改革开放后,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本国市场,大力引进外资加速我国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大趋势,经济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且技术升级换代加快,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经济建设成就的取得是与大量外资参与国内经济建设所密不可分的,中国也由于自身资源、市场、劳动力、外资投资政策等各方面的优势而成为国际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就如同许多新生事物一样具有两面性。

它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由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在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趋势我国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

1:中国民族工业的健康成长和国家产业安全提出了挑战。

中国的民族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和规模。

但相对与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而言仍处于发展的幼稚
期,无论在资金、技术、人才、治理及规模等诸多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本国的名优产品、老品牌要么被国外品牌吞食,要么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行消失。

外资对我国一些行业的控制,逐渐采取并购的手段,在取得了经济支配权后,形成对这些行业的垄断。

如我国的机电、轻工、化工等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被外资控制的局面。

跨国公司高高筑起的技术壁垒和规模经济引致的成本壁垒,使我国民族工业无法在这些行业得到相应的发展。

对产品核心技术的控制。

由于跨国公司普遍把握着其投资产品的核心技术 在技术转让问题上 跨国公司往往采取有条件、分步骤地先转让一些过时的或不太先进的技术而对产品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严加封锁。

表现在对产品市场的控制上。

由于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先进程度与国外产品差距悬殊 加之加入WTO后 国内市场的开放度进一步提高 致使国内相应产品市场大部被外国产品所占有或为外国品牌所主导。

2:经济全球化也对我国目前的投资战略提出挑战。

由于我国建设资金短缺 我国国际投资战略是偏重吸引外资 而限制发展对外投资 这种战略造成我国外资投入规模不断扩大 对外投资却是严重不对称的偏低。

3: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给中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全球化正带来一种新的全球性分工格局。

发达国家在获取产品高额利润的同时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而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大量污染环境的产业向发展中国
家转移。

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具有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优势,而跨国公司拥有资金、技术及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诸多的政治、经济特权和强化的垄断地位,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利润率远高于在本国的投资利润率。

面对着新的国际形势,1: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

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2:我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认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

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中国从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认为,新秩序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该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4、我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重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扩大互利合作。

对彼此之间的分歧,应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坚持进行对话,不搞对抗,妥善加以解决。

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中国同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蓬勃发展。

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又面临着维护国家独立、实现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合作基础深厚,前景广阔。

5:我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中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参与政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

中国派出了维和人员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中国支持联合国的改革,支持联合国等多边机构在国际事务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为国际反恐合作做出重要贡献。

在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相信我国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一如既往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

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区域合作。

一定能够面临做新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