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融入社会情感学习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教学融入社会情感学习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3-05-09T08:04:19.35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4月3期作者:余奕暖
[导读]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人们在重视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
我国的教育部明确表明,把社会情感融入到小学教学中,已经是教师需要完成的其中一个教学目标。
在小学英语中融入社会情感学习,就是小学英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本领与情感的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想要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群体。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小学广东广州 510640)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人们在重视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
我国的教育部明确表明,把社会情感融入到小学教学中,已经是教师需要完成的其中一个教学目标。
在小学英语中融入社会情感学习,就是小学英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本领与情感的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想要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群体。
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社会情感的学习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社会情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4-080-01
社会情感学习指的是,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教育、环境、交往中感受到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积极氛围。
在良好的氛围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
教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渗透社会情感,让学生在浓厚的情感中形成积极向上、团结互助、换位思考的良好品德意识,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和他人相处,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
一、教师要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关系
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该时刻谨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单向给学生讲解知识点的教学模式,邀请学生参与到课程构建中来,让他们主动地创造知识点并且学习。
老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参与课程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课程中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做出更加有针对性地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更喜欢听到老师和家长鼓励与表扬的话语。
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时,要找到学生优秀的点加以表扬。
对于他们做得不好做得不好的地方,教师可以侧面提醒,或者先对学生进行表扬,然后说出他们值得改进的地方,这样他们会更容易接受。
学生学习中必然会遇到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引,并且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战胜困难。
在他们取得进步时,老师要及时地对他们进行鼓励与表扬,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除了在课上,课下老师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关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更加地信任老师。
老师要公正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这也是作为老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同时教师也要正确看待学生身上的优点与不足,不能因为学生的缺点就不喜欢他们,相反,应该帮助他们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教师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把社会情感融入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中。
长此以往,学生会越来越信任老师,并听老师的话,这也更加有利于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把现实事例融入到小学英语的教材中
想要更好地把社会情感融入到小学教学中,就要以英语教材作为出发点,根据教材进行延伸,逐渐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情感认知。
比如,教师在讲解“在街上”这一单元时,可以通过教给学生教材中的几个单词,延伸到我们实际的街道和校园中,这也刚好可以引申到下一课“我们周边的世界”的学习。
这一大单元的教学主要围绕我们的日常生活来展开,它其中包含着语法知识点的学习也是从日常生活入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平时接触的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所以他们理解起来是很容易的。
在语言的学习中,否定句式的使用往往更容易让人理解与掌握。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容易相信肯定的表述。
规则是英语中常见的术语,它包括语法规则、句式规则等。
它的含义指在世间万物之下,人与动物和谐共存,都要遵守的约定。
在当今社会上的规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自觉地遵守相关的规定,以达到实现共同利益的目的。
想要自觉地遵守约定、处理好人际关系,社会情感的学习应该从小就培养。
通过探究小学英语课本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教材知识都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实例,教师可以把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实例相融合,从而实现在小学英语中融入社会情感的目的。
这一目的的实现,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教师可以在大单元的教学模式下,把各个章节的知识串联起来,以实现更好的更好的教学。
从口语、思维、品质入手,在英语的学习中增加学生的社会情感精神,与公民道德意识。
三、为学生创造相应的语境,增加学生的社会情感意识
自觉地遵守社会规章制度,是每一个公民必须要做的事。
但是对小学生说,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老师告诉学生要遵守规章制度后,有的学生可能会问老师,不遵守规章制度将会带来什么的后果?教师就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一个人不守规则可能会给其他人或者社会都带来不利的影响。
有的学生为了配合老师,表面上很遵守规矩,但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看不到的地方,又显得毫不在意。
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能强制性地给制性地给学生定要
求,要从内心深处让他们意识到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从而增加学生的社会情感意识。
而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培养较强的社会情感意识呢?这就需要小学英语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应的语境。
比如教师在讲授英语单词“图形”这一课的学习时,老师可以借此向学生画出一个规则的图形和一个不规则的图形,让学生找出两者的不同,从而让学生意识到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从其他人的角度增加学生的社会情感意识。
除此之外,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可以通过设计相应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社会情感。
比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不自觉遵守社会规章制度将会有什么影响?让学生预想相关的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感受,从而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遵守社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情感是每个人都要有的。
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正确的思维意识也没有形成。
因此教师要承担好这份职责,把社会情感意识的培养融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中。
社会情感意识的融入也需要老师采取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老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提前为学生设计好相应的活动与问题,在保证学生学习的情况下,促进他们正确社会情感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栋.浅谈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意义及策略[J].学周刊,2023(07):103-105.
[2]王丹. 试析小学英语情趣化教学探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2023:1331-1335.
[3]朱婷.基于社会情感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2(0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