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某地考察人才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赴某地考察人才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
市领导: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某某
同志亲自部署,由副市长某某同志带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某某、市人社
局党组书记、局长某某及市委编办、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人
才科相关人员一行某某人,于某某月某某日至某日赴某某市、某某市,通
过实地参访、座谈研讨等形式,深入了解当地人才政策、工作成效及机构
运转等经验做法。
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差距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打造人才工作特色品牌,
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一)在体制机制上还有薄弱环节。
一是牵头抓总的力量不足。
从牵
头抓总的角度看,市委组织部人才力量偏薄弱,发挥牵头抓总力量明显不足。
个别县区组织部门机构改革后没有专门负责人才工作的科室或机构。
二是责任体系不够明确。
某某人才工作的每项政策、每个计划都具体到局
委办、处室,直至具体责任人,我市在这方面尚未真正做到细化具体化。
(二)在工作理念上还不够先进。
一是思想解放得还不够。
我们充分
认识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但在打破条块分割、健全工作机制上创新不够;结合产业招才聚才的思想确立得不够明确,在
放下身段、为企业家、为各类人才倾心服务上还有差距。
二是结合市情上
还不够。
主要是全面撒网、平均用力的多,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上做得
不够;聚焦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引才聚才上政策措施效果不够理
想;还有一些职能部门单以引进数量评价工作成效,对产生的实际效应重
视不够等。
(三)在引才聚才环境上还有明显短板。
与某某两市相比,我市人才
工作最直观的差距,表现在硬平台和软环境的不足上。
一是没有建立市级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没有建设人才公寓;二是人才工作的政务服务效能
不高,尊崇人才、尊崇企业家的氛围不够浓厚等。
(四)人才专项资金投入上还有差距。
与某某两地的人才资金投入上
比较,我市在对人才、科技团队等引进方面的奖补资金政策相对落后,市
级财政投入有限。
二、对我市加强人才工作的有关建议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是我市掌握发展主动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
键因素,借鉴某某两市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从组织领导入手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加强人才工作机
构力量。
建议参照某某某模式,强化人才办工作力量,成立人才信息服务
中心,便于人才政策推动和工作督导落实。
二是进一步充实配强各相关局
委办、市县区党委组织部门人才工作机构。
学习借鉴两市经验,优化组织
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能,具体化各职能部门的行业职能,把条块分割的壁垒
深度融合,形成一体联动的工作机制。
三是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责任机制。
建立健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实施项目化管理,建立考核机制,更有效地推
进工作落实。
(三)从切合市情入手优化人才工作发展理念。
一是切实摸清人才工
作底数。
建立台账、分类调查,搞好现有人力资源的盘点,搞清人才流失
状况;结合我市“某某某”战略目标、四大千亿级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做
好各类人才需求调研论证,编制人才发展规划,制定针对性引才策略。
二
是突出聚焦产业发展。
把人才工作的主要方向放在促进重点产业发展上,
如我市高端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业作为规划的四大千亿级产业,其发
展还有不小差距,重点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引进人才团队、项目等。
三是着
力减少人才流失。
人才流失问题比较突出,是我市人才工作的重要实际。
在制定人才政策时,也要充分考虑现有人才的激励政策,把人才留好用好。
(四)从吸纳能力入手缩小人才工作环境差距。
一是筹建市、县(区)两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吸纳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升人才服务能力。
二是筹建市、县(区)两级人才公寓,解决引进人才安居问题。
三是
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力度,打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各类专家
人才。
四是突出聚焦服务产业,全方位制定服务企业家、服务人才具体措施,营造拴心留人、吸纳项目、吸引人才的优质环境。
五是提升孵化器、
创业园区、众创空间等青年人才创业平台建设水平,打造更高更优的人才
创业环境。
六是赋予各县(市、区)足够的人才政策自主权,鼓励大胆尝
试创新。
三、主要经验特点
某某和某某某市人才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经过几天的学习考察,大家普遍深受触动,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看到了差距。
(一)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领导规格高。
党委领导重视、强力推进、高效落实,是两市人才工作成功的首要经验。
两地目前推行的人才新政,是在市委主要领导亲自领衔推动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集体研
究确定的,是“一把手”工程和重点工作;在各级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干部
队伍中,人才思想和人才意识深入人心,把提升服务品质作为人才工作的
核心内容,全力兑现承诺,加速政策落地,营造高效、规范、优质、温情
的人才生态。
(三)人才理念领先,人才工作创新引领好。
从考察的总体情况看,
两市人才工作领先,关键在于思想解放、理念领先。
一是服务意识强。
考
察中感受到,某某市人才工作的重心已经聚焦于为产业服务、为企业家服
务上。
以“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统一思想,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
军企业下放引才自主权,企业急需的人才,只要董事长签字,政府照单全
收办理落户手续。
某某市在全面引才汇智的基础上,已将工作重心转向针
对产业需求精准引才上。
二是忧患意识强。
两市在做好人才工作方面,始
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始终在对标国际先进、国内先进,不遗余力地在
学习赶超。
在座谈交流时,两地不约而同地表示,要把定期组织赴先进地
区学习取经列入工作机制。
三是切合实际强。
某某市充分考虑靠近某某的
利弊因素,充分发挥落户某某的优势效应和聚焦产业的正回馈效应,重点
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
某某市人才工作的基调定位于“汇聚国外、省外的
某某籍人才”,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很多人才愿在某某工作,但不愿在某某落户”的情况,及时研究调整政策措施。
(四)聚才环境优越,人才工作汇聚引力强。
有好的人才政策,更要
有优的软硬件平台和环境支撑,人才工作才能真正做强。
一是硬件平台强。
某某人才市场落户某某,某某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022年启动建设,“一园两核多点位”产业化布局基本形成,招商引资步伐不断加快。
《某某市人才公寓认定支持办法》,共认定15处100万平米市级人才公寓,解决各类人才安居问题。
某某市建设覆盖各区域的人才公寓,已开工25689套,全力落实“2022年底前主体封顶、2022年拎包入住”目标。
着力优化平台建设,推动孵化器、众创空间、“双创”综合体齐头并进,
高标准建设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载体。
二是软件环境优。
某某市实施
引进人才“绿卡”制度,持卡人才可享受金融、交通、医疗、购房安居、
小客车摇号竞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配套服务。
成立市引进人才综合
服务中心,将市人社局相关处室20多引才服务事项下放到引才“一站式”窗口,整合市人社、公安、教委等8部门人才服务职能,变串联审批为并
联审批,基本实现人才“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合并事项、压缩环节、
精减要件,提升服务,90%以上事项实现即来即办。
三是服务实效优。
某
某市畅通人才服务渠道,实施人才服务绿卡制度,打造“时间最短、流程
最简、要件最少”服务模式。
率先建立包含学信网在内的全数据共享申报
平台,只需一张社保卡即可足不出户完成生活补贴申报、领取,秒报秒批,即时到账。
优化完善“某某某”人才网、微平台、96567人才服务专线、
人才服务APP等服务载体,在市县两级建立人才之家,构建人才服务联动
阵地,着力打造人才政务服务最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