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发展。

在电力领域,通过新能源发电取代传统的火电,既可以解决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要,又可以达
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缓解因电力行业发展而导致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常见的储能技术,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储能技术;新能源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发展过程中,电力行业必
须要强化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并结合科学的储能技术,以适应社会
发展对能源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新能量的
有效调控,使新能源得到充分地利用,进而产生更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1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常见的储能技术
1.1飞轮储能技术
飞轮储能技术是一种基于电磁学、惯性等基本原理的储能技术,在高峰时,
将多余的电能驱动着飞轮旋转,实现对能量的快速存储。

在放电时,通过转动的
飞轮与发电装置相连,将其转动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进而为电力系统供电,实现储能和放电循环。

一般情况下,将飞轮分成两类:一类是利用了机械轴承的
速度较慢的,另一类是不与之直接接触的磁悬浮高速飞轮。

而在这两种类型中,
低转速的飞轮主要是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压电源,而磁悬浮高速飞轮主要是为多余
电能存储而设计的。

在使用飞轮储能技术时,其旋转速度将对储能容量产生直接
的影响,同时也将减小其机械结构的摩擦力及风阻,从而减小飞轮轴承损耗。


实际使用中,由于该技术具有能量密度大、瞬时输出高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
外部负荷的多个方面需求,但是由于其应用费用高昂,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条件
进行应用。

1.2相变储能技术
该技术是一种通过吸收热量和发出热量来存储和输出能量的储能技术,其输出的能量具有很高的密度。

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如下几种相变储能技术。

1.2.1熔融盐储热储能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无机盐进行高温处理,将其转变成熔融状态,再与热循环法相结合,以达到传输和存储的目的,具有十分良好的传热性能。

1.2.2冰储冷储能技术
通过储冷介质来调节能量,在用电高峰的情况下,可以减轻供电运行压力。

1.2.3电储热储能技术
它的主要原理是将金属或者水作为介质存储与输出热能,具有很好的能源传输效果,操作方便,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3抽水储能技术
该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大型储能技术之一。

在实际运用中,必须选定一条河段,并在上游和下游分别修建水库。

当出现负荷较小的时候,利用抽水设备将下游水库的水向上游转移。

在最大负荷下,由上游水库的水发电,可达70%-75%转换效率。

该技术在实际运用,由于受水库建设周期和水库选址等因素的制约,其推广难度较大。

1.4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该技术应用前景较好,在电力系统的低负荷状态下,可以利用空气压缩机来存储多余的电能,并在电力系统的高峰时段将其全部释放,从而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具有响应时间短,能量释放频率高,使用周期短,可以完成对能源的有效转换,转换效率可达75%。

在大多数情况下,该技术都是
作为后备能源和电网的一种补充。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所处
的地质构造等因素,也会对该技术的应用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1]。

2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太阳能发电
目前,太阳能也是一种新能源。

在进行发电时,所生成的电能需要通过光伏
并网来完成。

在这一过程中,为防止由于新能源产生的电能对电网总体的影响等,还需电力企业结合目前的实际,进行更高效率的储能技术的研发。

这将极大地推
动整个电网的发展。

在能量储存设备的基础上,可以提高能量储存设备的稳定性。

保证瞬间电力传输的水平符合现实的发展需求,从而也可以顺利进行电能输送,
这对于光伏并网的运行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为提高有关储能技术的使用效率,
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电力企业按照目前的现实发展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其
与存储技术进行有效地融合,从而达到构建智能系统的目的。

利用有关技术,可
以对整个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从而避免并网运行中设备方面的安全隐患。

将储
能技术运用到太阳能电力系统中,也要求电力企业可以针对当前光热、光伏等不
同的系统的具体运作方式,对其进行合理的技术选取,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
解决办法。

从而可以有效地利用储能技术,这也是实现新能源作用的基本保证。

2.2地热能发电
在地热能发电技术中,主要依靠地热能来获得能源,而地热能的来源则是地
球的内部。

在地球旋转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热量,这些热量可以作为能源来使用。

虽然以目前的技术还不能直接利用地热能,但至少可以将地热能转化为热量。

利用热能的转换,对电能进行加工,并用于电力与供暖装置。

而且,在使用这种
能源的过程中,也会更加方便。

在目前阶段,它是一种很有用的新型技术,为了
增加其的环保价值,操作者还应当对自己的技术能力进行最大程度地调整,以满
足新能源的发电需求[2]。

2.3风能电力系统
2.3.1风机种类
根据装机的容量指标,可以对风机的种类进行科学地分类,可以分为大中小
型等多种类型。

通常情况下,风机的容量较大,相应的桨叶的尺寸也较大,发电
机在运转过程中,根据风机容量可分为恒速、变速等多种形式。

2.3.2设备的构成和功能
所采用的风轮结构覆盖了叶片。

叶片的外形与风能的吸收量成比例。

在使用
过程中,风机速度将高于切出的风速,并可由叶片尖端起到制动的作用。

但如果
叶片长期处于工作中,则会发生表面的结冰、腐蚀等情况,因此,需要定期对叶
片进行维护,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2.3.3风机控制技术
并网发电机可以对发电机的变速状态进行合理控制。

要在全新的并网技术中,对电机的风速进行合理的控制,最重要的是利用了一种以模糊控制技术为核心的
技术,对风轮的气压进行了合理、高效地预报。

当风电场处于并网状态时,可实
现对无功功率的有效吸收。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需要为风电机组配备SVC
等补偿装置,使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得到更好地改善[3]。

2.4光伏并网系统
光伏并网是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新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个缺点,那就是瞬间的功率不稳定性。

利用储能技术,恰巧可以对该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通过采用无源式并联储能的相关方法,使其更好地用于负载功率,并对脉冲进行
控制,从而保证蓄电池在放电、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始终保持平稳。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
安全、稳定和可靠,必须采用储能技术。

技术人员应当加大对储能技术的探索力度,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来达到对电力系统中多余电量的有效存储,
为调峰、故障应对等工作奠定基础。

储能技术的正确应用,能够保证新能源电力
系统的有效运转,既能够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需要,实
现资源、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协调。

参考文献:
[1]张墨晗,邱玉涛,王钦.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 光源与照明,2023,(01):219-221.
[2]梅迪斯.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 光源与照
明,2022,(12):234-236.
[3]汪鹏.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应用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24):172-174.
[4]谭勇林. 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分析[J]. 光源与照
明,2022,(11):152-154.
[5]亢亚军.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
用,2022,12(28):166-1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