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物理上册期中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物理试题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象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 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进一步测得了元电荷的电荷量 B.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C.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 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详解】A.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测得了元电荷的电荷量,故A错误;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故B正确;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故C错误;D.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之间的联系;焦耳发现了焦耳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三种不同波长的光子,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子波长最长 B. 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了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正确性 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D.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予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答案】B 【解析】【分析】能级间跃迁吸收或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即Em-Enhv.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压强等外部因素无关;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分析。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卷参考答案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13. 0.125kg 12.5W14.(1) B :打点计时器应该使用交流电,C :应该先通电再释放纸带 (2) 0.271J ( 0.269~0.275算正确 ) 0.264J ( 0.261~0.267算正确 ) (3) 实验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15.(1) 不挂 安装 轻推一下小车时小车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纸带上打的点均匀分布平衡小车运动中所受的摩擦阻力 (2) 0.99或1.0四、计算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5分,共48分)16.(10分)(1)由题图乙可知,木块经0.5s 滑至最高点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2214/8/0.5v a m s m s t ∆===∆ (2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得上滑过程中:1mgsin +mgcos ma θμθ= (2分)代入数据得34.053==μ (1分)一、选择题(共6小题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3)下滑的距离等于上滑的距离x = 122a v =8242⨯m=1m (1分)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得下滑过程中:2cos sin ma mg mg =-θμθ (2分)下滑至出发点的速度大小V=x a 22联立解得 V=2m/s (2分)17.(10分)解:飞船靠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有:2224M m G mR R Tπ=月 (3分)质量为m ′的小球在月球上做竖直上抛,有:2ov t g =月(2分) 又2''M m m g GR =月月 (3分) 由以上各式可求得o 222v T R tπ=(2分)18. (13分) 解:(1)滑块在圆盘上做圆周运动时,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m ω2R (1分 )代入数据解得:ω=R g /μ=5rad/s (1分)(2)滑块在A 点时的速度:v A =ωR=1m/s (1分)滑块在从A 到B 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mgh+ m v A 2/2= m v B 2/2 (1分) 解得: v B =5m/s (1分)在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rv m mg F BN 2=- (1分)解得:N F N 20= 滑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0N 。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A卷)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小题有12小题,共48分,其中1-8小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多选或选错得0分;9-12小题每个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少选得2分,有一个选项选错得0分)1. 概念是物理学内容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物理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A. 比值定义法是物理概念中常用的一种定义新物理量的方法,即用两个已知物理量的比值表示一个新的物理量,如加速度的定义,表示与成正比,与成反比,这就是比值定义的特点B. 空气阻力和浮力的影响不能忽略时,斜向上抛出一物体,则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C. 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D. 圆周运动是一种加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其向心力不一定就是物体受到合外力【答案】D【解析】A项: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与两个物理量都无关,A错误;B项:阻力和浮力的影响不能忽略时,,物体斜向抛出后受到恒定重力,变化的阻力,加速度变化,做非匀变速运动,故B错误;C项:相对静止的物体可以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到静摩擦力作用,C错误;D项: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变速圆周运动的合力指向圆心的分力提供向心力,故D 错误。
2. 如图所示,蹦床运动员从空中落到床面上,运动员从接触床到下降至最低点为第一过程,从最低点上升到离开床面为第二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在第一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处于失重状态B. 在第二过程中运动员受到蹦床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再减小C. 在第二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 运动员接触床面时的速度最大【答案】C【解析】A、运动员刚接触床面时重力大于弹力,运动员向下做加速运动,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随床面的形变的增大,弹力逐渐增大,弹力大于重力时,运动员做减速运动,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D、运动员刚接触床面时重力大于弹力,运动员向下做加速运动,所以运动员接触床面时的速度没有达到最大.故D错误;B、在第二过程蹦床对人的弹力随形变的的恢复一直在减小,故B错误;C、在第二过程中,运动开始时有一段弹力大于重力,运动员做加速运动,因此开始时速度增大,只有重力和弹力平衡时达到最大速度之后,运动员的速度才开始减小;故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和功能关系的分析,要注意明确人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人的重力并没变,只是对支持物的压力变了.3.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2)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项正确)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水平方向没有外力维持其运动的结果B.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而速度不一定减小2.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着直线加速行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能拉着拖车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B.加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小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大小相等C.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D.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小与拖车所受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相等3.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B、头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4.长度不同的两根细绳悬于同一点,另一端各系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使它们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如图所示,则有关两个圆锥摆的物理量相同的是( )A.周期B.线速度的大小C.向心力D.绳的拉力5.如图所示,质量为4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
质量为1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
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A. 0 NB. 8 NC. 10 ND. 50 N6.地球的半径为R,近地卫星的速度大小为v,向心加速度为a,运行的周期为T,动能为E k.若该卫星在离地面高度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则有()A .速度大小为B .周期大小为C .加速度大小为D .动能大小为7.有三个光滑斜轨道1、2、3,它们的倾角依次是60°,45°和30°,这些轨道交于O点.现有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3个小物体甲、乙、丙,分别沿这3个轨道同时从静止自由下滑,如图,物体滑到O点的先后顺序是:()A.甲最先,乙稍后,丙最后B.乙最先,然后甲和丙同时到达C.甲、乙、丙同时到达D.乙最先,甲稍后,丙最后8.如图所示,两个质点P、Q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分别以V P和V Q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此时分别作用水平向左的力、,其中的大小不变,大小由零逐渐增大,它们恰好同时向右运动最远,且位移大小相等,在此过程中,两质点的瞬时速度与的关系应该是()[]A.[来B.先,后,最后C.D.先,后,最后9.如图所示,水平光滑长杆上套有一物块Q,跨过悬挂于O点的轻小光滑圆环的细线一端连接Q,另一端悬挂一物块P.设细线的左边部分与水平方V PV Q向的夹角为θ,初始时θ很小.现将P 、Q 由静止同时释放.关于P 、Q 以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θ =60º时,P 、Q 的速度之比1:2[]B .当θ =90º时,Q 的速度最大C .当θ =90º时,Q 的速度为零D .当θ向90º增大的过程中Q 的合力一直增大10.如左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置一个薄长木板,长木板上表面粗糙,其质量为M ,t =0时刻质量为m 的物块以水平速度v 滑上长木板,此后木板与物块运动的v -t 图像如右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mB .M =2mC .木板的长度为8mD .木板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11.如图所示,AB 为半圆环ACB 的水平直径,C 为环上的最低点,环半径为R.一个小球从A 点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要使小球掉到环上时的竖直分速度最大,小球应该落在C 点B.即使v 0取值不同,小球掉到环上时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也相同C.若v 0取值适当,可以使小球垂直撞击半圆环D.无论v 0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半圆环12.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运动速率恒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放上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到右的运动时间可能是( )A. L v +v 2μgB. L vC.2L μg D. 2L v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8分;共16分) 13.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 及质量m 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在实验中认为细线对小车拉力F 的大小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的大小可由纸带上的点求得。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10套)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段自主检测高三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I卷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第I卷 (选择题,共42分)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理论B.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胡克发现了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的规律D.密立根发现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惯性就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B.力的国际制单位“牛顿”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C.牛顿定律也适用于微观粒子的高速运动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总是相同3.下列过程出现失重现象的是A.宇航员在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中B.乘客在减速下降的电梯中C.雨滴匀速下落的过程中D.驾驶员开车通过凸形桥顶端时4.某元件中通过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元件为线性元件B.此元件导电时遵守欧姆定律C.由图象可知,电压为5V时,元件的电阻为2D.由图象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元件的电阻不断增大5.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桌面上放置A、B两个小物块,两物块上系着完全相同的两根轻弹簧,弹簧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结点处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两弹簧问的夹角为60°,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
已知拉力F的方向沿两弹簧夹角的平分线向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对物块A的弹力大小为B.弹簧对物块A的弹力大小为C.桌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大小为D.桌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大小为6.一质点自坐标原点开始沿轴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在0~8s时间内A.最大加速度为2m/s2B.1s~3s和3s~5s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与第4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D.t=8s时质点回到坐标原点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电压U恒为8 V,灯泡L标有“3 V 6 W”字样,电动机线圈的电阻。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山东省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段检测高三物理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I卷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时,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实验验证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指出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C.伽利略通过实验直接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D.实验中斜面起到了“冲淡”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2.下列是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图中x表示质点的位移,v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t表示质点运动的时间,能够反映出质点2s时刻没有回到初始位置的是哪个图象?3.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B.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不可能为零C.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D.物体所受合力变小时,一定做减速运动4.两颗靠得很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都绕两者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因而不至于由于万有引力而吸引到一起,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太阳对它们的引力提供B.它们中质量较大的星的向心力较大C.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D.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5.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放在水平面上且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P点以初速度v0向左运动,接触弹簧后运动到Q点时速度恰好为零。
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Q两点间距离为L,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物块由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μmgLB.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C.弹簧和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损失了D.物块的初动能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和物块与水平面摩擦产生的热量之和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和1.5R的两个圆,两圆的最高点相切,切点为a,b和c分别是小圆和大圆上的两个点,其中ab长为1.6R,ac长为3R。
山东省2018_2019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质量监测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计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通常情况下,地球上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极其微小以至于很难被直接测量,人们在长时间内无法得到引力常量的精确值。
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以后的1789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扭秤装置,才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比较精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在图乙所示的四个实验中,与“卡文迪许扭秤实验”中测量微小量的思想方法最相近的是2.如图所示为“中国好歌声”娱乐节目所设计的“导师战车”,战车可以在倾斜直轨道上运动。
当坐在战车中的导师按下按钮,战车就由静止开始沿长10米的斜面冲到学员面前,最终刚好停在斜面的末端,此过程约历时4秒。
在战车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车在运动过程中导师处于失重状态B.战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外力始终不变C.战车在倾斜导轨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根据题中信息可以估算导师运动的平均速度3.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航天技术位于世界前列,在航天控制中心对其正上方某卫星测控时,测得从发送“操作指令”到接收到卫星“已操作”的信息需要的时间为2t (设卫星接收到“操作指令”后立即操作,并立即发送“已操作”的信息到控制中心),测得该卫星运行周期为T ,地球半径为R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c ,由此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为2324()A. R ct GT π+232(8)B.2R ct GT π+ 232(2)C.2R ct GT π+ 232(4)D.R ct GT π+4.如图所示,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行的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汽车b 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在t 1时刻两车刚好在同一位置(并排行驶),则在t 1 到t 3这段时间内A .在 t 2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 .在t 3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 .a 车加速度均匀增大D .b 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5.如图所示,D 、E 、F 、G 为地面上水平间距相等的四点,三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B 、C 分别在E 、F 、G 的正上方不同高度处,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左抛出,最后均落在D 点。
山东省烟台二中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山东省烟台二中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无答案)第I卷(选择臥井柏分)一,車■黄”小・・■小m分,#42 出的事牛aw帕・1~7・只翳十増将・8〜14・需■増特台■目再索・第・3好・总曲但年壷的・2分・wft«nwo9・* “k呼芳科事家丄输理辞5«过1!中飮出了竄接声駅*下矶说法中正•的融A・牛・隨过屢如供面实验提出力井不是堆持物体运动的iliPiB. 僵利略发現了疔段运功的規檸C卡丈■许酬宾赴閒出了引力常ft fc6愛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舉明牛■谊询足璋捷罂耀的扎T3M*子力和送动的说法申,正确的是扎勵体在恒力作用下,"足供匀朗遑厦監运动B・物体左恒力昨用下.-•定钦闰畫邃运励U徇4♦崔雯力作用下・D.特体在交力作用下.一定傲盛震运劲3.下列说憩中正确的挥A・合外力对輯体不做功,ww«:azr-s^5E .B・ft**力対制体一蔑不做功C. 滑功■棒力对功»«•D. 柞用力与氏东用力弦功的代数和亠定为零4-1 一输徉的吋图汆如團所示,杜0-5$内阳第为13爭之一国鼻且怡好与两坐标轴相切■韧点分别为(5/0)> (0, 5),则由團中僧息可以翔出在35,内A+物体作曲级运动氐物体附位铮大于12.SmG物体的加速負大小啟时闿逐渐减小d鞫体偵匀雙通直蜒运动■/两个临体A “的质H之比皿劝严12二老初动量柯期它<1写水平桌面间的动廉按因数18司「則从R在桌丽上从开殆梢杼到停止所经过的距凜之比州B・血*H *.. - * fc - ' r . -. ;*C. 1:4.齐-「:::•^ •*J ■* •“一D. 4:1 . * ■…芯宀6.木桓阳IV的JV增通过姣连固宦在水平地匿上.M端可自由转动口刚齐始儿占两物块直敘在一趙静此在木板上,如图所不,此时显物块上舉面水平・木板写域■之冏的夾爲为佻现變夹怡«■0缓愷増大,若此过稷中川、攻与木板始终録捋相对静止状态・则A. 密块儿E何甜铢没有凍擦力 &物廉B对糊堤/的作用力不变e木扳对物坎E的作用力减小弘" ■■・D.木板与轲块间妁嘩擦力减小7. 如图所示询一台虾每胖高40cim It 40cm.从台诙顶觸边at^3ru f s的初加5水呼旅出一个小球(:可看成嚴点).若不计一切袒力*左取1曲必則小球落在弟几阱台阶上仏第2附B・阶C.第4阶,•-■ .一” ”TD・第5阶r-' -8. 下列存芸功率的说法中IE确的堆■ *A-功車是描述力对物体戡功快慢的辆理豎备■'. 一'' Jf"B. 从户=师如,汽牢的功率与它的iS度成正比■・" * 1I ,• C,由P--可如,力镰功越多,功舉就趙大m摄嘉戶巾可rwezff定功嘩疔驶肘,速度(8大,英壬弼的章引力薄小匚・■* -5* p - t *■ p■- A 、a ' 'i.i'~' A = = ■«■牛'■•・・, --, ,-- •'■'=•"' - -™ "'^9M -I,;叭,N ”曲"=9' •■>■■fi ■■ 8 M5 -亠9.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冋的小球儿卩被两根晨度不同的细塩拴着・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越即周运动.已知拴冲球的堆縄与軽宵方向之和的央帶暑拴B球的堆縄与曙艮方问之何的実角的2A. 4 W动的红速度大小比甘琮大扛A.衣两尊转勒的建邃度大小相同C. 两根细塌的拉力犬小相同D. 詡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占那的2倍10, 咸■为Ikg的辆体在粗懂的水平册上作直线运动,图中的蒔直域代联拥体受水平捡力F时和不受水乎拉力F时的tM图■・剣图象可知2直躱甲可能表示辆炼不受水平拉力戶时的卯图熬B. 玄线乙定段示物体不受水平拉力F时的IW图象|!C. 水平拉力F大小一定为(UNJD. 物体所受的障粽力大小一定为1N11*某一质点面内解向右下方运动「它在螳晝方向的速度-时闾图象和水平方向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團甲、乙折示.則下列说袪正确的摄人质点itX)时刻的速度为2u询B.质点顒匀变遠曲域运动C屢点曲受合外力方向竖直向下D.廉点下幣过捋中机械能守恒如图所示.一牛煩■为曲的物体(可看成療直、以某一初动能&从斛面底館冲上傾角为3L 的如定霧面,其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险,若已知谏豹体在芻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扎则在”这个过程中A.物体机械能守憶B•物体蚊力勢能増加了mgftC.物律的初动能E尸1.TD.物体机械能损失了0.8畛13.关于人迢地球卫星*下列说袪正确的建:A.若卫星作匀透同周运动.则卫星距地血超薦,其运行的蝕速廈越大B*所有的地環同步卫屋均在岡一轨道上运抒: .■■ <C・卫星距离地面趣高.所受的万有引力建大* n■ dD.第一宇宙逋度邀发射卫星的堆小地面发射遽度,■ . * _ ■ ■亠髙三物理第3页(其8 90如图所示,轻蝇j划与啟奁光淸水平琨面的物块d连接,另一鰐通逮滑牠曇拄着物块乩已- ,・-」* •…知物块点的质■为CUkg*物块E的廣斤为Q.6kg*现曲静止释放物块血B,若物块/跑桌子右边鎌足够远・不计滑轮重歌和堀与滑轮之阎的療擦力,览力加建度FlOnvT•取恠R未聽地齐"".m : _■■?■.. r—-壬前r下列也法正确的是A.物块儿庁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轻餌的扯力丸UN■ ■「■' a 1 k. \U粉块月机械链守怛■ 8 ■D.当物块B下落高度为Mm时,物块H的速度大小为6m/iL* 皆 7'. ;■ 耳艺■ ■・V 片aa.* *S ,上 v B f L~2~34 誉5 卩二小;; 、*,f L「■[二:…_ •「「. •「. L-- ■# 4 ..U -^ W ■ - ,B1' '■'■A F " - j —. Br,中 $ m剛. li”r 筍,■臨,[-■-Rbi “r f#16. (4井)如图所示的娱■可以用来鬪笊潛块与水平直之闾的动曄捲因数吐在亲平歯上将弹簧 的一切与搏板固定不动「另一端与带有谴光条的清块按傩(弹竇与掛块不固连)n 嵐开始压编■ +® ► fi . I R S t ■ j ,•■ ? ■« ';WKHM-{£t»・然启由静止开餉释放,滑央被弹出'壽开禅竇后经过0处的光电门,最赏停 在水平面上的户点.\在本实验中除了用光电门测量出逹光条的it 光时周『•还掃饗测■的物理量有 ____________b■- -f 7■■' -' --- *■ 卜' A.清块(帯建光条)的«Km B. 履光条的覚度d' 邸 C 光电门O 与P 点之间的距离£ eD. Jf 块秤放点到F 点的应离$ :②动摩擦圉藪的我达式坪•二、庇匕述測it 物理・和畫力加速度窗衰示)117. <6分)第学习小组做“探兗功与辆律速度麦化关系”的实鲨婪畳如图5)所奈.打点计肘脣.'*-f.. f=! °3E ~5■' "r ■ .- k ■'!'-的工作膿率为SOHz.■r=*”■*■•⑴实檢中.尔车佥受到時療阻力的作用.可以将木板黑近打点计时雅的-悌适为楚高来平衡障 採阻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 :•…" . ' -A.放开小车*能翳自曲下措即可+ B .放开小车,即可"J' g't" & "- i' "' * y # * ,寓* ~C. 尊开拖着祇帯的今爭 能事自由下滑即可D •放开擁著紙带的小轧能够匀灣下滞BP 可■. ' '- - <_ ; k «•⑵实验中甲、乙两词学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棟度JK 对小车做功的受化" 甲同学1把寥衆Ml 同的標皮35并在一起*井把水车捡到相阿位置肆悔 乙同学I通过改变檢皮筋的形交■耒实现做功的变花・一 ■'■ r你认曲 ______ (选填“甲”或■乙■冋学的方法可存."j.,¥ ■■-.;一 .叽■;第U 卷(非选AW,共鶉分)、弋叮:A 戏节卅汽;二-,寸、.「Km 、1 —「:一 -“.;:匸會■ ,. '■'■1 !■ ';"/-:1• ■- ■' /■ '■ *■'…-讣二本■共对共詔分・JB 答務壊征誓■卡中相直IWWLt ・ik ⑴分)如也所示为墓实辱小组無究匀效直戏运动所緡的一杀年常;吕妙所用电寧单頻車为 ” SOHi ;紙樁上的许數点为毎5牛点取一牛计數点,別可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何闻碣忆J J ■• I!.S …少着榭得计敗点0、【之阿的距髙为】・20oib 计敷点5、6Zm 的距离% 470cnb 则 可求得加速度a- _________________ m/s 3・方备*7】二厂績/亠 ■ £•) + '--。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 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电磁波的波长变短,声波的波长变长C. 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热作用,温度较低的物体不能辐射红外线D. 在地面附近有一高速飞过的火箭,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火箭明显变短了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调整“嫦娥一号”飞船的飞行姿态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B. 以太阳为参考系,广州城市雕塑“五羊石像”是静止的C.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用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一定律D. “嫦娥二号”绕月球飞行(轨迹为曲线)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3.一名学生为了体验超重和失重的感觉,从一楼乘电梯到十五楼,又从十五楼下到一楼,他的感觉是()A. 上楼时先超重,然后正常B. 上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最后超重C. 下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D. 下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最后超重4.如图是某游乐园的“摩天转轮”,它的直径达98m,游客乘坐时,转轮始终不停地低速转动,每转一周用时25分钟,小明乘坐在上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明受到的合力始终都不等于零B. 小明始终处于平衡状态C. 小明在乘坐过程中对座位的压力始终不变D. 小明在乘坐过程中的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5.如图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A. 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 0~2s内的位移大小是2mC. 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D. 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6.8.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s,它要渡过一条宽为50m的河,河水流速为4m/s,则()A. .这只船过河位移不可能为50mB. 这只船过河时间不可能为10sC. 若河水流速改变,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一定不变D. 若河水流速改变,船过河的最短位移一定不变7.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紧贴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与圆筒一起运动.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力、弹力、摩擦力B. 重力、弹力、摩擦力、向心力C. 重力、弹力、向心力D. 重力、摩擦力、向心力8.如图所示,桌面离地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由静止下落,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选桌面处为零势能面,则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mghB. 选地面处为零势能面,则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mgHC. 从开始下落到落到地面过程中,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D. 无论选哪个位置为零势能面,从开始下落到落到地面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mg(ℎ+H)9.在光滑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经过时间t、通过位移l后,动量变为P,动能变为E K,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F作用下,这个物体经过位移2l,其动量等于2pB. 在F作用下,这个物体经过时间2t,其动量等于2pC. 在F作用下,这个物体经过时间2t,其动能等于2E kD. 在F作用下,这个物体经过位移2l,其动能等于4E k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10.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体重为490N.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A. B.C. D.11.我国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计划到2020年完全建成.系统由5颗地球同步轨道和30颗地球非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2012年12月27日,北斗导航系统正式投入运营.这些卫星的运动均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北斗导航系统中地球同步轨道的卫星可以定位在济南正上方B. 北斗导航系统中卫星的运行速度可以大于7.9km/sC.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周期和月亮绕地球的周期不同D. 北斗导航系统中离地球越近的卫星线速度越大12.某测试火箭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某时刻速度达到108km/ℎ时关闭推进器,之后竖直减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关闭推进器之后的2s内火箭的()A.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0m/sB. 位移大小为40mC. 平均速度大小为20m/sD. 关闭推进器的2s末速度为20m/s13.半径为R、内外表面均光滑的半圆形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在圆心正上方的图示位置,两球获得相同的速度水平υ,从图示位置到第一次落到水平地面的时间分别为t a和t b,则()A. 若υ=√gR2,则t a>t b B. 若υ=√gR2,则t a<t bC. 若υ=√gR,则t a>t bD. 若υ=√gR,则t a<t b14.物体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落到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物体的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从A下落到B的过程中,弹性势能不断增大B. 物体从A下落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减小C. 物体从A下落到B的过程中,动能都是先变小后变大D. 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三、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5.某小组用图1示器材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器材由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计时器A和B、钢制小球和网兜组成.通过测量小球在A、B间不同位移时的平均速度,求重力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保持A不动,沿杆向下移动B,测量A、B之间的距离h及钢球经过该距离所用时间t,经多次实验绘出ℎt与t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重力加速度g与图象的斜率k的关系为g=______,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m/s2;(2)若另一小组用同样的实验装置,保持B不动,沿杆向上移动A,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上述方法测得重力加速度;(3)为减小重力加速度的测量误差,可采用哪些方法?______(提出一条即可).16.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依次挂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进行了相关的测量。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答案+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第8~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D.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牛顿运动定律是错误的【答案】C【解析】【详解】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A错误;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选项B错误;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C错误;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相对论的创立并不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其实,相对论与经典力学适用的范围不同,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而高速物体适用于相对论。
故D 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做匀变速运动C.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D.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匀加速曲线运动,例如平抛运动,选项A错误;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做匀变速运动,选项B正确;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也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选项CD错误;故选B.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则物体速度一定不变B.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C. 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做正功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答案】C【解析】【详解】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则物体的动能不变,但是速度不一定不变,例如匀速圆周运动,选项A错误;静摩擦力对物体可以做正功、负功或者不做功,选项B错误;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或者不做功,选项C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可以都做正功,也可以都做负功,如两个静止靠近的同种电荷释放,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做正功,故D错误。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有答案)[精品]
第一学期学段检测高三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时间90分钟。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开普勒最早阐述了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得一样快B.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C.库仑是第一个提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以电场为媒介的科学家D.亚里士多德对牛顿定律的建立做出了很大贡献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点电荷就是指体积很小的带电球体C.根据库仑定律可知,当两带电体的距离趋近于零时,静电力将趋向无穷大D.真空中两相同的带电小球,接触后放回原处,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可能与原相同3.如图所示,木板AB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θ,一物块被一与木板始终垂直的外力F压在木板上。
在缓慢抬起木板B端使θ角增大(始终小于90°)的过程中,外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物块始终相对木板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B.物块对木板的弹力逐渐减小C .物块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D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4.雨滴在下落过程中,由于水汽的凝聚,质量会逐渐增大,同时由于速度逐渐增大,空气阻力也将越越大,最后雨滴以某一收尾速度匀速下落,则雨滴下落过程中A .加速度逐渐增大B .加速度保持不变C .速度逐渐减小D .速度先逐渐增大而后保持不变5.如图是蹦床运动员落在弹簧床面的示意图,从运动员与弹簧床接触到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中,若把运动员当作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此过程中A .运动员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 .运动员对弹簧床有压力是因为弹簧床发生了弹性形变C .运动员对弹簧床的压力总大于弹簧床对运动员的支持力D .在最低点时运动员对弹簧床的压力大于运动员所受的重力6.在一孤立的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a 、b 、c 三点,将一带正电的检验电荷分别由a 、b 两点移到c 点时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一、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时,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实验验证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指出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C.伽利略通过实验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D.实验中斜面起到了“冲淡”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2.下列是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图中x表示质点的位移,v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t 表示质点运动的时间,能够反映出质点2s时刻没有回到初始位置的是哪个图象()A.3.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B.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不可能为零C.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D.合外力变小时,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4.两颗靠得很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都绕两者连线上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因而不至于由于万有引力而吸引到一起,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太阳对它们的引力提供B.它们中质量较大的星的向心力较大C.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与其质量成反比5.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放在水平面上且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P点以初速度v0向左运动,接触弹簧后运动到Q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Q两点间距离为L,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物体由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μmgLB.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02C.弹簧和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损失了mv02D.物体的初动能mv02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和物体与水平面摩擦产生的热量之和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和1.5R的两个圆,两圆的最高点相切,切点为a,b和c分别是小圆和大圆上的两个点,其中ab长为1.6R,ac长为3R.现沿ab和ac建立两条光滑轨道,自a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已知小球沿ab轨道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t1,沿ac 轨道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为t2,则t1与t2之比为()A.2:3 B.5:8 C.15:16 D.7.如图,表面光滑的半球体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小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缓慢地沿球面向上运动一小段距离,在物块运动过程中F始终沿球面的切线方向,球面对物块的弹力大小用F N表示.在运动过程中()A.F减小,F N增大B.F减小,F N减小C.F增大,F N增大D.F增大,F N减小8.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m,它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0~t1时间内汽车做变加速运动,t1~t2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0~t1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t1~t2时间内汽车可能先做匀加速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而后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时间内汽车牵引力逐渐增大,t1~t2时间内牵引力保持不变D.0~t1时间内汽车牵引力恒定,t1~t2时间内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9.如图所示,轮船过河时船头始终垂直对岸.第一次过河的实际路径为直线ab,位移为x1,船相对河岸的速度大小为v1,航行时间为t1;第二次过河时水流速度比第一次大,由于轮机手对马达进行了调控,实际路径变为ac,位移为x2,船相对河岸的速度大小为v2,若每次过河的过程中水流速度保持不变,则()A.t2<t1,v2>B.t2>t1,v2>C.t2=t1,v2=D.t2=t1,v2=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0.某村庄建房时,工人将甲、乙两块砖叠放在一起竖直向上抛给瓦匠,如图所示.两块砖上升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A.甲砖处于失重状态,乙砖处于超重状态B.甲乙两砖均处于失重状态C.甲、乙两砖间存在摩擦力作用D.甲、乙两砖均只受重力作用1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现沿弹簧轴线方向在质量为2m的小球上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两球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弹簧的弹力未超过弹性限度,则此时()A.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B.弹簧的伸长量为C.两球间的距离为L+D.两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2.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v1<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滑上传送带,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可能的是()13.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D.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14.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质量为M,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两底角中其中一个角的角度为α(α>45°).三棱柱的两倾角斜面光滑,上面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两物体间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接,定滑轮固定在三棱柱的顶端,若三棱柱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与绳以及滑轮与轮轴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将m1和m2同时静止释放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m1=m2,则两物体可能静止在斜面上B.若m1=m2cotα,则两物体可能静止在斜面上C.若m1=m2,则三棱柱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m1+m2)gD.若m1=m2,则三棱柱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零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中的相应位置上.15.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0.5s,小球在4位置时的瞬时速度为m/s,在该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为m/s216.为了测量某材质木块与牛皮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一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贴上待测牛皮纸,保证木块放在斜面顶端时能加速下滑,斜面与水平面间平滑连接.让木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时,该同学只用一把刻度尺就完成了测量任务(重力加速度g为已知).(1)该同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用文字和字母符号来表示)(2)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用所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17.图甲是验证机械守恒定律的声音.小球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住,轻绳另一端固定.将轻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在最低点前后放置一组光电门,测出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挡光时间△t,再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的直径d,用刻度尺测出轻绳的长度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1)小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可表示为;(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2)若等式gl=成立,说明小球下摆过程机械能守恒.18.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小车总质量用M表示(乙图中M包括小车与传感器,丙图中M包括小车和与小车固连的滑轮),钩码总质量用m表示.(1)三组实验中需要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摩擦力;(用甲、乙、丙表示)(2)三组实验中需满足M>>m的是;(3)若采用图甲所示的方法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M为小车总质量,(其中小车自身质量用M0表示,车上所加砝码质量用m0表示)所画出的实验图象如图丁所示.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F=,小车的质量为M0=.四、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甲、乙两质点在t=0时刻均处于坐标原点处,它们同时由静止开始在x轴上沿相反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甲运动过程中经过坐标为x1=﹣10cm的位置时,其速度大小为6m/s;已知乙运动中速度与x坐标的关系为v=,试求:(1)甲质点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2)当甲质点的位置坐标为x2=﹣14.4m时,甲、乙两质点间的距离.20.(10分)(2018秋•烟台期中)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一“<”形杆ABCD,杆的D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杆的AB部分光滑,CD部分粗糙.两部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均为θ,长度均为L.BC是一段很小的光滑圆弧,圆弧的两端分别与AB和CD相切.质量为m的小球中间有孔,穿在杆上并由静止开始从A端下滑,巳知小球到达D点时速度大小为v,若不考虑小圆弧BC的长度和小球在小圆弧上的运动时间,重力加速的大小为g,求:(1)小球在AB段上的运动时间;(2)小球与CD间的动摩擦因数.21.(10分)(2018秋•烟台期中)如图所示,截面为△ABC的三棱柱静止在水平面上,∠CAB=θ.第一种情况让小球在C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三梭柱固定不动,则小球恰好能落在边的中点D,第二种情况是在小球以初速度水平抛出的同时,使三棱柱获得一个大小为的水平速度而向右匀速运动,小球恰好能落到三棱柱上的A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第一种情况下小球从抛出到落到D点的时间;(2)第二种情况下小球落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22.(12分)(2018秋•烟台期中)如图所示,AB间有一弹射装置,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在0.01时间内被弹射装置弹出,以大小为4m/s的速度沿着B点的切线方向进人光滑竖直圆弧形轨道BC,已知B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0.8m,圆弧轨道BC所对应的圆心角∠BOC=60°(O为圆心),C点的切线水平,并与水平地面上长为L=2m的粗糙直轨道CD 平滑连接,小物块沿直轨道运动后会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1)弹射装置对小物块做功的平均功率;(2)小物块沿圆弧轨道滑到C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若小物块与轨道CD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η=0.25,且与竖直墙璧碰撞前后小物块的速度大小不变.请确定小物块与墙壁碰撞的次数和最终所处的具体位置.2018-201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时,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实验验证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指出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C.伽利略通过实验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D.实验中斜面起到了“冲淡”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分析】结论是由实验推导出来的,所以结论必须与实验相联系,题目中的结论要与随着斜面倾角的增大,铜球做怎样的运动有关.【解答】解:A、小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小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小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倾角最大的情况就是90°时,这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正确;D、实验中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比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小,斜面的长度比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大,所以斜面起到了“冲淡”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故D 正确.故选:CD.【点评】该题属于实验推论题,要求同学们正确理解科学家的基本观点和佐证实验,该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下列是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图中x表示质点的位移,v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t 表示质点运动的时间,能够反映出质点2s时刻没有回到初始位置的是哪个图象()A.【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由x﹣t图象直接分析物体的初、末位置关系.根据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判断质点的运动情况,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x﹣t图象可知,质点的初末位置相同,说明质点回到初始位置,B、质点一直沿正方向运动,没有返回出发点,C、质点先沿正方向,后沿负方向运动,由“面积”表示位移,可知质点在2s的位移为零,质点2s时刻没有回到初始位置.D、由“面积”表示位移,知质点在2s的位移为零,质点2s时刻没有回到初始位置.本题质点没有回到初始位置的,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要注意图象在时间轴上方时表示的位移为正,图象在时间轴下方时表示的位移为负.3.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B.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不可能为零C.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D.合外力变小时,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考点】加速度;速度;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常规题型.【分析】(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3)原来运动的物体,当不受外力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当不受外力时,物体将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解答】解:A、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就是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无关,故A错误B、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可能为零,例如火箭发射的瞬间,故B错误C、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故C正确D、合外力变小时,如果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速度、加速度和合外力关系的理解能力.抓住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而速度与加速度无关.4.两颗靠得很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都绕两者连线上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因而不至于由于万有引力而吸引到一起,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太阳对它们的引力提供B.它们中质量较大的星的向心力较大C.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与其质量成反比【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在双星系统中,双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向心力相同,同时注意:它们的角速度相同,然后根据向心力公式列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A、双星系统做匀速圆周运动,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故A错误.B、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受的向心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C、因为向心力大小相等,有:,则,根据v=rω知,,知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与其质量成反比,故C正确.D、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问题时要把握好问题的切入点.如双星问题中两卫星的向心力相同,角速度相等.5.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放在水平面上且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P点以初速度v0向左运动,接触弹簧后运动到Q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Q两点间距离为L,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物体由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μmgLB.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02C.弹簧和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损失了mv02D.物体的初动能mv02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和物体与水平面摩擦产生的热量之和【考点】功能关系;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分析】此过程动能转换为弹性势能和内能,根据能量守恒列式求解.【解答】解:物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μmgL,由于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μmgL;此过程动能转换为弹性势能和内能,根据能量守恒知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f=mv02﹣E P弹,所以知E P弹=mv02﹣μmgL.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解答的关键,能量是守恒的,比较简便.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和1.5R的两个圆,两圆的最高点相切,切点为a,b和c分别是小圆和大圆上的两个点,其中ab长为1.6R,ac长为3R.现沿ab和ac建立两条光滑轨道,自a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已知小球沿ab轨道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t1,沿ac 轨道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为t2,则t1与t2之比为()A.2:3 B.5:8 C.15:16 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设ab和ac间的夹角为θ,根据几何关系求出cosθ,小球沿a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时间,小球从a运动到c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求出时间,进而求出时间之比.【解答】解:设ab和ac间的夹角为θ,根据几何关系可知,cos小球沿a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根据运动学基本公式得:1.6R=①,小球从a运动到c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3R=②根据①②解得:,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解题时要分析清楚小球的运动情况,并能结合几何关系求解,难度适中.7.如图,表面光滑的半球体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小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缓慢地沿球面向上运动一小段距离,在物块运动过程中F始终沿球面的切线方向,球面对物块的弹力大小用F N表示.在运动过程中()A.F减小,F N增大B.F减小,F N减小C.F增大,F N增大D.F增大,F N减小【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定量思想;图析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滑块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出拉力和支持力的数值,再进行分析讨论.【解答】解:对滑块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 N=mgsinθF=mgcosθ其中θ为支持力N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当物体向上移动时,θ变大,故F N增大,F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对滑块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出支持力和拉力的表达式进行讨论.8.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m,它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0~t1时间内汽车做变加速运动,t1~t2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0~t1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t1~t2时间内汽车可能先做匀加速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而后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时间内汽车牵引力逐渐增大,t1~t2时间内牵引力保持不变D.0~t1时间内汽车牵引力恒定,t1~t2时间内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专题】功率的计算专题.【分析】由图象可知,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汽车的功率在均匀的增加,此时汽车是以恒定加速度启动,当功率达到最大时,汽车的匀加速运动的过程结束,但并不是达到了最大的速度,此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开始时汽车是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方式,由于牵引力不变,根据p=Fv可知随着汽车速度的增加,汽车的实际功率在增加,此过程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当实际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功率不能增加了,要想增加速度,就必须减小牵引力,但此时的牵引力还大于阻力,当牵引力减小到等于阻力时,加速度等于零,速度达到最大值.所以ACD 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汽车的启动方式,对于汽车的两种启动方式,恒定加速度启动和恒定功率启动,对于每种启动方式的汽车运动的过程一定要熟悉.9.如图所示,轮船过河时船头始终垂直对岸.第一次过河的实际路径为直线ab,位移为x1,船相对河岸的速度大小为v1,航行时间为t1;第二次过河时水流速度比第一次大,由于轮机手对马达进行了调控,实际路径变为ac,位移为x2,船相对河岸的速度大小为v2,若每次过河的过程中水流速度保持不变,则()A.t2<t1,v2>B.t2>t1,v2>C.t2=t1,v2=D.t2=t1,v2=【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参照思想;图析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根据分运动与合运动的关系,结合运动的合成法则,及运动学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因船头始终垂直对岸,因此渡河时间分别为:t1=,t2=;由图的位移大小,结合水流速度保持不变,可知,v2>v1,那么t2<t1,而根据运动学公式,结合运动的分解法则,则有:;如图所示:因α>β,所以cosα<cosβ,解得:v2>,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掌握矢量合成法则,理解三角知识的运用,注意正确画出运动图是解题的关键.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0.某村庄建房时,工人将甲、乙两块砖叠放在一起竖直向上抛给瓦匠,如图所示.两块砖上升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A.甲砖处于失重状态,乙砖处于超重状态B.甲乙两砖均处于失重状态C.甲、乙两砖间存在摩擦力作用D.甲、乙两砖均只受重力作用【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分析】把甲与乙看成一个整体,不计空气阻力,整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为g,方向向下.然后把甲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解:A、B、以甲与乙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仅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可知甲乙两砖均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B 正确;C、再以甲为研究对象:因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甲所受合力为甲的重力,所以甲仅受重力作用,甲、乙两砖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是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整体跟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通过计算整体的加速度来确定部分的加速度,再对部分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最终结论.1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现沿弹簧轴线方向在质量为2m的小球上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两球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弹簧的弹力未超过弹性限度,则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