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粹国学之(续资治通鉴)宋纪二十一 起屠维大渊献六月,尽上章困敦三月,凡十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粹国学之(续资治通鉴)宋纪二十一
起屠维大渊献六月,尽上章困敦三月,凡十月◎宋纪二十一∷起屠维大渊献六月,尽上章困敦三月,凡十月。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咸平二年辽统和十七年
六月,丁巳,宰臣监修国史李沆等上《重修太祖实录》五十卷,帝览之,降诏嘉奖,赏赐有差。
戊午,枢密使兼侍中曹彬卒。
帝临其丧,哭之恸,赠中书令,追封济阳郡王,谥武惠。
彬仁恕清谨,被服雅同儒者。
尤疏财,未尝聚蓄,伐二国,秋毫无所取。
位兼将相,不以等威自异,造其门者皆为揖客。
不名下吏,每白事,不冠不见。
其为藩帅,遇朝士于途,必引车避之,过市则戒驺御不令传呼。
北征之失律也,赵昌言表请行军法;及昌言知延州还,因事被劾,不得入见,彬在宥密,遽为帝请,乃许朝谒。
彬归休闭閤,门无杂宾。
保功名,守法度,近代良将,称为第一。
秘书臣何亮,初通判永兴军,诏与转运使陈纬同往灵州经度屯田。
及还,乞召对,因上安边书曰:“臣窃料今之议边事者不出三途:以灵武居绝塞之外,宜废之以休中国飞挽之费,一也;轻议兴师,深入穷追,二也;厚之以恩,守之以信,姑息而羁縻之,三也。
“臣以为灵武远隔塞外,有飞挽之劳,无毫发之利。
然地方千里,表里山河,水甘土厚,草木茂盛,真牧放耕战之地。
一旦舍之以资西戎,则以豺狼之心,据广饶之地,以梗中国,此西戎之患未可量者一也。
自环、庆至灵武仅千里,西域戎人剖分为二,故地隘势弱,不能为中国之大患。
如舍灵武,则西域戎人合而为一,此西戎之患未可量者二也。
冀之北土,马之所生,自契丹分据之后,无匹马南来,备征带甲之骑,独取于西戎之西偏。
如舍灵武,复使西戎合而为一,夏贼桀黠,服从诸戎,俾秦、泾、仪、渭之西北,戎人复不得货马于边郡,则未知中国战马从何而来,此西戎之患未可量者三也。
若夫深入穷追,则夏贼度势不能抵,必奔遁绝漠,王师食尽,不能久留,师退而贼复扰,此轻议兴师之不利者一也。
寇至而不战,则边郡被其害,寇至而战,则边郡之兵不足以当西戎之众,此轻议兴师之不利者二也。
清远西北曰旱海,盖灵武要害之路,而白、马二将奔败之地也。
如王师薄伐,无功而还,则夏贼必据要害之路以阻绝河西粮道,此轻议兴师之不利者三也。
自国家有事于西戎,关右之民未能息肩,而一旦薄伐无功,河西路阻,则必干运飞挽,大兴征讨以通粮道。
疲民重困,盗贼多有,此轻议兴师之不利者四也。
若示恩信,姑息而羁縻之,则戎人贪惏无厌,虽存臣事之名,终多反覆之志,必将服从诸戎,为中国大患,此不可一也。
自白、马二将奔败之后,夏贼得志,择灵武山川之险而分据之,
侵河外膏腴之地而垦辟之,逼近城池,意在吞噬,譬犹伏虎,见便则动,如国家止以恩信羁縻之,则一朝之患卒然而作,此不可二也。
“夫以三患、四不利、二不可为防边之重,既未见其可,则在臣愚虑,不出二策。
自清远至灵武,有溥乐,有耀德,盖水草之地,为河西之粮道,而悉有古城之迹存焉。
夏贼西掠诸戎,则此其要害之路,故每扬言曰,朝廷如修溥乐城,我必力争。
如以修护清远为名,而时纳修城创宇之具,延、环、清远多积军储,且以数岁渐计之,使民无所伤而贼不能知。
一旦兴师数万以城溥乐,朝发清远,日未中而至。
其师则战士三居其一,以备寇也;役卒三居其二,以荷器具而赍军储也。
计城之功,不过十日,而使战士自赍三十日粮,则城毕功而食有馀矣。
”
又曰:“国家之城溥乐也,必潜师于延、环、清远以观贼之变,宜分环州、清远为二道,一道傍山而北,军于贼之后,一道过长岭直趋溥乐,军于贼之前,而使城溥乐之兵军其中。
贼以溥乐孤军悉众来寇,而卒然三军鼎峙,则其心骇矣。
又令延州之师入其境,驱其畜产,俘其老弱而空其巢穴,灵武之众收河外之地,复贺兰之境,杜三山之口以断其奔路,则其众必起携贰之志,其将必无制胜之方,而独使保吉桀黠,志在决战,能无败乎!破而擒之,此万世之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