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策略”教学纪实、反思与评析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购物策略”教学纪实、反思与评析_
---------------------------------------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5年级下册第6单元。

教材简析:在刚刚学习百分数的知识过后,教材安排了这样一个内容:综合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创设了“商店促销商品”的生活情境,提供了3种常见的优惠策略:甲店是“买1送1”,乙店是“打9折”,丙店是“累积一定数目后,打8折”。

教材通过几个小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商店的优惠策略,并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合理使用购物策略。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观看《田忌赛马》录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观看了“田忌赛马”,谁能说一说,田忌第二次取胜靠的是什么?
生:遇事要多想办法。

生:解决问题要用到一定的策略。

(师板书“策略”。

)
师: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例如,商家为了卖出更多的商品,经常会推出优惠策略。

课前,老师布置了调查任务,谁来说一说你调查的情况。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感受?
师:看来,商家为了招揽顾客,用的方法真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商家有策略,购物者也要有策略,不能误人陷阱,要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中的策略。

评析:根据5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创设生动有趣而又简单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下一步的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模拟购物,体验货比三家
师:天气越来越热,我们经常喝饮料解暑,这种饮料大家喝过吗?格瓦斯采用俄罗斯工艺,营养丰富,对身体有益。

它有两种包装,谁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大瓶1200毫升10元,小瓶2bo毫升2元。

师:厂家为了推广这种饮料,举行了许多的促销活动,我们一起看看。

师:沃尔玛超市采用什么样的促销手段?
生:买1大瓶送1小瓶。

师:能解释一下具体的含义吗?
生:花10元钱不仅可以买到1大瓶饮料,还会免费得到1小瓶。

师:我们又来到了好又多超市。

它有什么促销活动,谁能解释一下?
生:一律9折就是所有商品都9折。

生:我们购买商品的时候,只要花原价的十分之九。

生:还可以是原价的百分之九十。

生:乘以零点九也行。

师:乐买超市也有优惠,谁说说?
生:买30元以上打8折。

师:30元打折吗?
生:打折。

师:29元呢? 生:不打折。

师:看到这3种促销方法,你感觉哪个超市更吸引你,为什么?
生:买1赠1比较合适。

1小瓶是免费的,条件挺合适。

师:的确,一般人看到“免费赠送”这几个字,很少有人不心动。

(学生大笑。

)生:我觉得一律9折合算,有时候我们买东西很少,所有的商品都9折很合算。

生:我喜欢沃尔玛超市的促销方式,挺合算。

我还想说说我不喜欢其他超市的原因:好又多超市手段平凡,而乐买30元以上才打折,买的太多了。

生:我觉得生活中我们经常请客,须要买很多,去乐买超市比较合算。

师:说得好。

在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购买的数量。

现在,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是不是买不同数量的饮料都去同一家超市比较合算呢?
生:不是。

师:到底去哪家超市买饮料合算,应该怎样验证我们刚才的结论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算一算。

师:算什么?
生:买饮料花了多少钱。

师:我们可以购买不同数量的饮料,来算一算。

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自己喝只须要买1瓶就可以了,有时候家里聚会人比较多就要多买一些。

你打算买几瓶呢?
生:我打算买1大瓶,我自己喝。

生:我想买4大瓶,我家人多,都爱喝饮料。

师:同学们自己确定购买的数量,先自己算算。

同桌之间再互相交流一下想法。

(学生计算,小组验证。

)
生:我要购买3大瓶饮料。

如果我选择沃尔玛超市,30元可以买3大瓶3小瓶。

我在好又多超市要27元。

乐买超市要24元,所以我选择乐买超市。

生:我买1大瓶,选择好又多超市便宜。

生:我想买3大瓶3小瓶,去沃尔玛超市最合算。

师:我们讨论了这么久,大家通过猜测、计算、分析、比较验证了自己的结论。

这是一种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经常使用它。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看这3家超市的促销手段,你有什么想法,互相交流一下。

生:30元以上去乐买超市,30元以下去好又多超市或沃尔玛超市。

生:我补充一句,30元以下买大瓶小瓶数量相同时去沃尔玛超市,数量不同去好又多超市。

生:买东西也要货比三家。

师:同学们说的好。

看来你们的生活经验很丰富。

在买东西时,我们也要动动脑筋,算计算计,根据买的数量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这说明购物当中也要使用策略。

(板书:货比三家。

)
评析: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商家为了吸引顾客。

想出了五花八门的办法。

容易使人盲目、冲动地消费。

所以要用科学的方法仔细分析种种策略的不同之处,初步感受到这
些优惠策略的优缺点。

三、联系生活,体验数学
师:还有一种饮品也非常有营养,猜猜是什么?
师:这有3种包装的酸奶。

你又想到什么,互相交流一下。

(图略。

)
生:大包装合适。

师:大包装便宜,大家同意吗?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我算的是1毫升多少钱。

算完之后,我一比较,大包装便宜。

生:大包装容量是中瓶的2倍。

大包装9.7元,两个中瓶10元。

大瓶的便宜。

师:为什么大包装比较便宜呢?
生:节省包装的费用。

生:买的多,商家总会有些优惠。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对。

有关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下面的一节——“包装的学问”再具体研究。

从刚才交流当中,你又得到了怎样的购物策略?
生:大包装的比较便宜。

生:买东西要买大包装的。

师:好,其实无论是货比三家,还是选择大包装都是我们数学当中的对比择优的思想。

师:在饮品当中,酸牛奶非常有营养,每天喝多少为宜呢?营养学家给我们一些提示。

(出示:每人每天喝220ml酸牛奶对身体有益。

)
师:这么有营养的饮品,你还想让谁喝?
生:爸爸、妈妈、老师……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做一回家庭财政预算员,计算一下家里一周须要购买多少毫升酸奶。

这须要知道什么?
生:家庭人口。

师:家里3口人的同学举手,互相看看。

4口之家,5口之家?还有其他的吗?
生:我想把全班看做一家人。

师:好,你就按照36人来算算,好吗?
师:1周5天计算,快速算算你家须要买多少毫升酸牛奶?
(学生汇报:3口之家——3300ml、4口之家——4400ml、5口之家——5500ml……)
师:怎样买最合算呢?先自己算算。

算好之后,家庭人数相同的同学走到一起互相验证一下。

生:我算的是3300ml,先买3个大瓶的。

因为多了300ml,我选择购买了一个中瓶。

最后用了34.1元。

师:有和他算的不一样的吗?
生:刚才我们说要货比三家。

我算了3个大瓶和1个中瓶,3个大瓶和2个小瓶相差不了多少。

就差了2角钱。

但我还选择买3个大瓶和1个中瓶的。

生:中瓶的喝起来麻烦,我觉得小瓶喝完一扔方便。

师: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确实得注重我们的实际需要。

生:还是1个大瓶和1个中瓶花钱少。

师:对,我们在购物的时候,稍稍多买一些,价格会更加便宜,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师:4口之家又是怎样买的呢?
生:我家有4口人。

我购买了4大瓶1中瓶。

花了43.8元。

生:我想全买中瓶的,喝着方便。

师:大家同意吗?
生:我觉着有些浪费。

师:是呀,我们购买商品会考虑。

在生活中,我们只买便宜的商品、打折的商品就好吗?我们还要考虑什么问题?
生:我们是不是需要。

生:商品的保质期。

师:还有其他的购买情况吗?
(学生汇报5口之家酸牛奶的购买方法。

)
师:什么是购物策略?就是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制订策略也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才好。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的购物方法和购物方式。

例如,团购、网上购物、厂家直购、电视购物等。

(课件展示。

)
评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充分利用刚掌握的购物策略,综合运用所学,灵活地计算家庭所需购买的酸牛奶量。

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有的时候在花费更便宜的情况下,还可以买到数量更多的产品。

同时,注意生活中的各种客观因素,体验策略的神奇之处。

通过网络收集信息、网络购物体现购物方式的灵活多样。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师:通过我们的交流与尝试,能谈谈你的什么收获吗?
师:还有许多的购物方法,我们慢慢去生活中研究。

其实,策略在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非常广泛。

例如,国家建设中,好的策略可以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军事中,好的策略可以使战争取得胜利;在学习中,好的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后做什么事我们都可以问问自己,你讲究策略了吗?
评析:好的策略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既然如此,就应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涉猎更广泛的领域。

“你讲究策略了吗”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一点提示。

也许这一点提示让学生收获的是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是围绕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个主题展开的。

新课伊始,我带领学生先对3家超市不同的优惠策略进行了简单的了解,并请他们初步分析哪家超市会是最划算的。

通过学生的猜测,我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何验证自己的观点。

这一问题的提出,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

不仅需要准确的计算,还需要严密的推理。

高度的概括总结能力。

从根本上打破了教材固有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模式。

正是由于这个问题具有一定难度,我选择了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再小组讨论的形式。

可以说,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学生经过了一定时间上的独立思考,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已经有了较全面的思考。

再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沟通,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结论。

这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使要解决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可以说,学生在这个环节的操作中,人人都有收获。

可谓一举双得。

购买酸牛奶这一情境,是选自实际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素材。

目的是借助情境,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大包装商品的优势。

我深入挖掘教材,把这一情境更加深化,结合每个学生自己家
不同的人口数来确定自己的购买量。

然后再分析、比较最划算的买法。

我充分放手,使这个问题变得不再是一个虚幻、模拟的情境,而是每个家庭都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

不仅可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来说,也有具体实际价值,具有可操作性。

从这一点上来说,真正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并落到了实处。

评析:
丁萌老师的教学清新流畅,洋溢着生活气息,在和谐中蕴真情,在探索中寻本真,尽显浓浓的学习味、浓浓的数学味,用三个词来概括就是:贴近、开放和体验。

贴近。

就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

购物策略来源于生活,就应该让它回归生活。

所以。

在教学实施中可以看到,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产生研讨的热情。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购买饮料和酸牛奶的环节,教者更多地考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家庭的需要去购买,让学生在需要的推动下去模拟购物。

在生活中使用数学,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

让学生用估算、计算、分析、比较的数学方法研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是对他们思维方法的指导,又把生活和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开放。

开放的是课堂,开放的是教学的方法,开放的是学生的思维,开放的是学习的内容,开放的是教者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有一句教育名言“成功的教学所必需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材设计了一道例题和一个练习题,一共7个小问题。

问题计算完了,教学时间也到了。

而这节课的设计让学生多了思考的自由。

在开放中,注意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在自主研讨中有合作学习,在探究时注意发现问题。

‘ 体验。

体验的是策略,体验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验数学的价值。

这节课讲购物策略,什么是策略,根据形式的变化而采用相应的方法。

策略的内涵和外延非常的丰富。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思考使用的方法其实都是策略。

在活动中学生体会到策略有优劣,主动探求和使用最佳策略。

在购物中,最佳的策略就是学生用数学知识分析、比较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们在丁萌老师的课堂教学中。

看到的是三维目标得到落实,学生掌握了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能够将掌握的知识综合运用,多元地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一节体现新理念、优化学习方式、讲究教学策略、学习策略、评价策略的好课。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