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醴陵第二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湘潭市醴陵第二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若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它的( )
A.加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B.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C.合外力一定发生变化;
D.惯性一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B
2. (单选)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中,两轮半径不等,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是()
A.两轮角速度相等
B.两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C.大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小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
D.同一轮上各点的向心加速度跟该点到中心的距离成反比
参考答案:
B
3. 用一大小为10N的力压一弹簧,其长度为10cm,改为大小为20N的力拉弹簧,其长度变为16cm,若用10N的力拉弹簧,其长度为()
A.12cm B.14cm C.13cm D.15cm
参考答案:
B
【考点】胡克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先根据胡克定律对前两次情形列式,求弹簧的劲度系数,再求第三次情形时弹簧的伸长量,从而得到弹簧的长度.
【解答】解:根据胡克定律得:
第一次用10N的力压弹簧时,有:F1=k(l0﹣l1),代入得:10=k(l0﹣0.1)
第二次用20N的力拉弹簧时,有:F2=k(l2﹣l0),代入得:20=k(0.16﹣l0)
联立解得:k=500N/m,l0=0.12m
则第三次用10N的力拉弹簧,其长度为l3=l0+=0.12+=0.14m=14cm
故选:B
4. 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条平直公路均以20m/s的速度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相距△x,从某一时刻起,汽车甲以5m/s2的加速度开始刹车,而乙车仍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若甲车在尚未停车前时,就被乙车超出,则△x不超过()
A. 40m
B. 80m
C. 100m
D. 36.8m
参考答案:
A
5. 关于物体的运动,不可能发生是
A.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却很小
B.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
C.加速度方向始终保持不变,而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
D.加速度(不为零)保持不变,速度也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
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2s内通过的位移是6m,第4s内通过的位移是10m,则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初速度为__________m/s。
参考答案:
_2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_
7. (填空)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
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若原子从n=4向n=2跃迁时所发出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则:
①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中共有种频率的光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②从n=4向n=1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为eV。
参考答案:
①4(2分)②10.2 (2分)
8. 物体从高处被水平抛出后,4s末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不计空气阻力,那么物体的初速度为m/s,第3s末的速度大小为m/s.(取g=10m/s2)
参考答案:
40,50.
【考点】平抛运动.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4s末的竖直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物体的初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3s末的竖直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第3s末的速度.
【解答】解:物体在4s末的竖直分速度v y4=gt4=10×4m/s=40m/s,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知,tan45°=,解得物体的初速度为:v0=40m/s.
第3s末的竖直分速度v y3=gt3=10×3m/s=30m/s,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第3s末的速度为:v=m/s=50m/s.
故答案为:40,50.
9. 物体以2m/s初速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m/s2,求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
参考答案:
4m/s,5.5m/s
【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4s内的平均速度为4s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4s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解答】解:前4s内的位移为m=16m
故4s内的平均速度为
前3s内的位移为
第4s内的位移为△x=x4﹣x3=16﹣10.5m=5.5m
故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4m/s,5.5m/s
10. 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 s内通过8 m,第2 s内通过20 m,第3 s内通过30 m,第4 s内通过10 m,则此汽车最初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中间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
参考答案:
11. 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每个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
那么拍摄照片时所用闪光周期是 s,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为(g=9.8m/s2)
参考答案:
0.1 0.98
12. 一质点t=0时位于坐标原点,右图为该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线,由图可知,
(1)在时间t=____________s时质点距坐标原点最远;
(2)从t=0到t=20s内质点的位移是____________m;
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____m。
参考答案:
13. 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有a1= ▲,a2= ▲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上图中,根据通电螺线管上方小磁针N极的指向,标出电源的“十”“一”极。
参考答案:
15. 下图是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示意图。
图中是小婷同学画的光的折射光路图。
她画得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小婷同学画得不对。
(1分)
因为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大于反射角。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将一小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当小球落到水平地面时,其水平位移恰好等于下落的高度(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小球最初的离地高度;
(3)小球落地瞬间的速率.
参考答案:
解:(1、2)因为水平位移恰好等于下落的高度,设下落高度为h,
水平方向上:h=v0t
竖直方向上:h=gt2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t=2s,h=20m
竖直速度为:v y=gt=10×2=20m/s
落地瞬间的速率为:v===10m/s
答:(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2s;
(2)小球最初的离地高度20m;
(3)小球落地瞬间的速率为10m/s.
【考点】平抛运动.
【分析】(1、2)小球做的是平抛运动,根据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分别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列方程求解.(3)根据速度的合成求解.
17. 如图所示,质量为mB=14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10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
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
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现用水平力F 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试求:(sin37°=0.6,cos37°=0.8)
(1)绳上张力FT的大小;(2)拉力F的大小。
参考答案:
18. 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无初速度下滑,接着又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经过交接点O 时速度大小不变) ,直至停止,它共运动了10 s,斜面长4 m,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6 m.求:
(1)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斜面底端速度最大,设最大速度为vmax,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1,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2.则
由vmax /2(t1+t2)=10,t1+t2=10,得vmax=2 m/s
由公式v2=2ax,代入数据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1=m/s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2=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