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语文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语⽂试卷分析
期中语⽂试卷分析篇1
⼀、基本情况分析
⼀年级⼀班28⼈,总分1648分,平均分62分,最⾼分91分,最低分16分;⼆班24⼈,总分1563分,平均分65分,最⾼分91分,最低分34分。

⼆、试卷总体分析
该试卷能依据课标,以教材为载体,⽴⾜基础,适当加强难度,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

题型多样,符合⼀年级学⽣的认知⽔平,既考查了学⽣的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的读写能⼒和观察能⼒,对优等⽣、中等⽣、后进⽣都有所兼顾,适⽤不同层次学⽣的考查。

考核学⽣综合运⽤知识的基本技能。

但总体来说题量较⼤。

本次考试有⼗四个⼤题,有基础知识、阅读考核。

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拼⾳、字、词、笔画、句⼦的排序、经典阅读的考查,题⽬有⼀定的灵活性。

阅读能⼒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独⽴阅读的能⼒,观察能⼒及语⾔表达能⼒。

三、题⽬具体分析
绝⼤部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

尤其是第⼀题给拼⾳归类、第三题看拼⾳写词语,第五题正反义词连线,第九题组词。

第⼀题给拼⾳分类,有⼏个学⽣出现错误,有的同学不认识三拼⾳节三个字。

第⼆题将⾳节补充完整,⼤部分同学能写对,个别同学依旧b和d不分。

第四题,我会猜,第六题判断对错,孩⼦们平时接触的少,所以出错⽐较多。

第七题连线,第⼋题圈出平翘⾆⾳,此处少部分同学能做对,⼤部分其中有个别出错问题,属于基础知识不扎实。

第⼗题,将诗句的序号按正确顺序排列,此处孩⼦们可能不理解题意,很多同学空着题没有做,练习中做过此类题,但是孩⼦们好像还是不理解题意。

第⼗⼀题照样⼦,写句⼦。

⼤部分同学能做对,理解题⽬的意思,但是个别同学仍旧把拼⾳写错,说明⾳节掌握不扎实。

第⼗⼆题,连线,弟⼦规连接较好,诗句名字和作者连的不是太好。

第⼗三题,阅读,孩⼦们可能刚⼊学没有接触过⼤段的⽂字,不知道做题技巧导致出错率⾼。

第⼗四题,四个看图写话,应该来说题量⽐较⼤,⼤部分同学拼⾳有误或者没说⼀句完整的话,完成的不是太好。

四、对教与学的反思
针对这次考试,失分原因是多⽅⾯的,具体有以下⼏⽅⾯:
1、由于学⽣刚从学前班升上⼀年级,他们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有些学⽣好动,上课时注意⼒不集中,对于听讲、思维、发⾔、写字等习惯都还存在⼀定的问题。

2、有相当⼀部分学⽣拼⾳尚未过关。

汉语拼⾳是学语⽂的起点,要想学好语⽂,就必须从汉语拼⾳抓起。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好汉语拼⾳是迈向成功的第⼀步。

故以后要加强汉语拼⾳的教学与巩固。

3、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学⽣的⼝头表达能⼒,能够使学⽣把⼼⾥所想的,⽤语⾔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有⼀个过程与⽅法的问题。

我们在加强说引导的同时,逐渐让学⽣能够⽤笔把它写出来,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4、⼩学⼀年级学⽣刚刚学写字,教师要在指导上下功夫,教会学⽣执笔运笔的⽅法,严格要求学⽣掌握写字的姿势,⼒争使学⽣在写字⼊门后,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

5、注重经典阅读的背诵,特别是题⽬名字和作者名字。

6、在课外阅读的同时,注意让孩⼦们带着问题去读课外书。

期中语⽂试卷分析篇2
期中考试过后,学⽣的成绩出来了,我进⾏了仔细的分析,从分析中我们⼀定能发现不少问题,给我们以后的教学⼯作指明⽅向。

⼀、命题范围
本次考试是市统⼀命题,考试范围是七年级下册1、2、3单元的内容。

本试卷对学⽣的语⽂素养进⾏全⾯的考查,尤其是语⽂基础知识是考查的重点。

⼆、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本套试题共四⼤部分23⼩题,第⼀部分基础(25分)8⼩题(1—8),第⼆部分⽂⾔⽂阅读(15分)4⼩题(9—12),第三部分现代⽂阅读(30分)10⼩题(13—22);第四部分写作(50分)1⼩题(23),试卷满分120分,120分钟完成。

2、分析原因
第⼀部分语⽂基础共8⼩题,1、2⼩题侧重对字词基础知识的考查,得分率较⾼。

但不少学⽣基础差,影响了部分同学的成绩。

但历来错得最严重的都是修改病句类型的题⽬,例如这次修改⽂段总共四分,但却有七处错处,但基本没有同学⼀举拿下这四分。

总的来说,语基部分还是不错的,说明了学⽣知道了积累的重要。

本次其中考试的阅读理解还是分为⽂⾔⽂阅读和现代⽂阅读两个部分。

相对⽽⾔,这次的⽂⾔⽂阅读我⽐较满意,学⽣丢分少。

原因是所考的《两⼩⼉辩⽇》和《短⽂两篇》都是课内的,学⽣教熟悉;其次,前三单元的古诗⽂较少,平时落实⽐较到位。

但现代⽂阅读确令⼈不够满意。

特别是课外⽂段,学⽣回答的不够全⾯,答题缺乏整体感,不能全⾯的回答问题。

结果不尽⼈意,主要是学⽣学的够扎实,教师教的不够到位的原因。

第三部分,写作。

因为学⽣不注意审题,忽视了写作的范围是“七年级的校园⽣活”,多写了校外的⽣活或回忆了⼩学⽣活,所以很多同学分数都不⾼。

这就提醒我们的`学⽣,应该更加注意⽇常的学习⽣活,在学习⽣活中寻找乐趣,才会写出好作⽂。

三、对今后教学的⼏点建议
1、注重积累打好基础。

我还是坚持我⾃⼰的⽅法,语⽂就必须注意字词句的积累。

所以,字词的预习还要做下去,⽽且还要继续加强。

同时,注意语⽂积累,尤其是对常见字词和古诗⽂的积累,重视常见语⽂知识的积累和应⽤,同时还要注意名著的阅读,努⼒促进学⽣语⽂素养的提⾼。

2、提⾼阅读能⼒
⼀定要增加学⽣阅读的练习量,并且要注意讲练的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整体感知⽂章的能⼒,同时注意对重点语段或重点词句的理解,及概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具性和⼈⽂性的统⼀,在重视对⽂本理解的同时还要注意⽅法、思维的训练,也要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

4、重视写作训练,提⾼学⽣审题能⼒和书⾯表达能⼒
写作能⼒不是天⽣俱来的,是靠后天不断的积累训练的,在让学⽣平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还要教学⽣⼀些基本的写作⽅法和技巧,让学⽣在不断训练中掌握基本⽅法,努⼒提⾼学⽣的书⾯表达能⼒。

平时课堂上多做造句练习、⽚段作⽂,每周坚持写好周记。

我相信多练笔对于写作是有很⼤作⽤的。

每⼀次考试过去,试卷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分数,更多的是思考。

提⾼教学的质量,这将是我们永恒的⽬标!
期中语⽂试卷分析篇3
(⼀)数据揭秘:
⼀⼤题共5道⼩题:包括读⾳、字形、解词、病句、⽂常五个⽅⾯的考查点,1班全对的⼈数是9⼈,正确率37.5%;5班全对的⼈数是7⼈,正确率22.58%。

正确率揭秘:复习作业完成得好,认真,家长督促到位。

(⼆)逐题分析:
1.读⾳:1班全对⼈数:16⼈,正确率为66.66%
5班全对⼈数:13⼈,正确率为41.94%
分析错误原因:强占中的强应读作qiáng,⽽部分同学误认为读作qiǎng。

殷红中的殷应读作yān,⽽部分同学误认为读作yīn。

究其原因有两个:
⑴因为平时不勤于查字典,遇到多⾳字只靠主观印象,所以出错。

⑵这些词语来⾃学诊中的习题,题⽬在课上已经订正过,强调过,可是仍然有部分同学因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要求记笔记⽽导致对这些掌握不扎实⽽出错。

整改措施:
⑴.上课⼀定要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不管是订正试卷还是学诊抑或是讲新课,都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⑵.上课要专⼼致志,不可以说与学习⽆关的话或者做与学习⽆关的事情或者胡思乱想,不以接下茬为荣。

⑶.回家认真完成每⼀项作业,字词作业⼀定要查字典完成,不得含糊。

⑷.每天的听写⼀定要认真对待,不得偷懒耍滑。

⑸.家庭检测B本⼀定要认真对待,不得蒙骗⽼师。

2. 字形:1班全对⼈数:18⼈,正确率为78.26%
5班全对⼈数:30⼈,正确率为96.77%
分析错误原因:妇孺皆知、选聘、义愤填膺这三个词语掌握不准确。

究其原因有两个:⑴平时作业完成不⽤⼼,所以出错。

⑵复习作业完成不认真,改错不⽤⼼⽽导致对这些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出错。

整改措施:
⑴.家庭作业⼀定要⽤⼼⽽不是应付。

⑵.学诊作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字词题怎么出错?
⑶.每天的听写⼀定要认真对待,不得偷懒耍滑。

家庭检测B本⼀定要认真对待。

3.解词:1班全对⼈数:17⼈,正确率为73.91%
5班全对⼈数:26⼈,正确率为83.87%
分析错误原因:确凿的意思掌握不准确。

究其原因有两个:
⑴复习作业完成不认真,所以出错。

⑵这些词语来⾃书中的课下注,平时对课下注的不重视⽽导致对这些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出错。

整改措施:
⑴.认真识记课下注的解词。

⑵.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⑶.每天的听写⼀定要认真对待,不得偷懒耍滑。

家庭检测B本⼀定要认真对待。

4.病句:1班全对⼈数:21⼈,正确率为91.30%
5班全对⼈数:31⼈,正确率为100%
分析错误原因:四个例句均来⾃学诊,每个例句都有过细致的讲解,⽽且还布置了整理复习的作业,改病句的作业,⽼师还在课间进⾏若⼲检查和提问。

究其错误原因有两个:⑴复习作业完成不好,所以出错。

⑵部分同学因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要求记笔记⽽导致对这些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出错。

整改措施:
⑴.上课⼀定要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不管是订正试卷还是学诊抑或是讲新课,都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⑵.回家认真完成每⼀项作业,不得含糊。

5.⽂常: 1班全对⼈数:19⼈,正确率为82.61%
5班全对⼈数:23⼈,正确率为74.19%
分析错误原因:四个选项均来⾃课下注释。

究其原因有两个:⑴对课下注释1掌握不熟,所以出错。

⑵复习作业完成不好⽽导致对这些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出错。

整改措施:
⑴.每⼀课书的课下注释1都要⼗分重视。

⑵.回家认真完成每⼀项作业,不得含糊。

总结:学习讲究脚踏实地,做选择题也是⼀样的。

掌握做题关键,才能拿到理想的分数。

期中语⽂试卷分析篇4
第⼀学期的期末考,孩⼦们考的都还挺不错。

有点开⼼。

特别是9班,语⽂居然是全级第⼀,完全没有想到!!太棒了!孩⼦们,好样的!
打听了各个兄弟学校,除了与东华完全不是⼀个档次外,其他的平均分都差不多。

但据估计,与此次市平均分可能还是有2分左右的差距。

有点点失望。

我知道⽆论凭过程和结果都不能把问题完全归究于学⽣的基础差、底⼦薄,⽽我这个语⽂备课组长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第⼀年的教学,完全是被动的,对什么似乎都⼀⽆所知。

不想太耀眼,却还是改不了张扬的性格。

许多时候,是我错了吧。

但好累,也很倔强,不想改过了。

似乎也有点委屈……相信,⼀切总会好起来的吧。

要有信⼼!
这次统考试题新增了附加题,较以往是⼀个很⼤的转变。

可以说与中考题型愈加接近了,各⽅⾯也愈加规整。

⼀、基础题⽅⾯。

古诗⽂默写得分率较⾼,学⽣默写⽐以前较有进步。

统观基础题4题,默写7分所占⽐重相对是较⼤的,因此,在复习阶段,抓背诵和默写⾄关重要!另外,每⼀期的期末考试出题范围均为课本内容,研究近三年统考试题也能⼤致敲到此次的出题范围和⼤致篇⽬。

严重的是,处于重⽅⾔区的孩⼦在拼⾳题(即使是选择题)得分率都⾮常低。

我想,在拼⾳的学习⽅⾯应该重在平时的训练和积累,仅靠复习阶段的强化练习是基本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更何况2分的分值(还有1/4的命中率)与默写实打实的7分可谓九⽜⼀⽑了。

改错别字题难度不⾼。

但“苦⼼孤意”这个词能改对的学⽣还是不多。

针对我所教的两个班来看,应该是复习阶段⽼师强调的不够,⾃⼰都对易考、易错字词把握的不够,学⽣没有经过有效的训练,知识巩固不牢,成果肯定是不甚理想的了。

最后的描写和综合性学习得分率相对较⾼。

⼀是平时训练的较多,⼆是题较简单,只要有⼀定⽂字功底和基本的语⾔功底的学⽣都能写好。

但是描写风景的那道题学⽣在回答时还是千奇百怪的,那么在平时的作⽂训练时,不能简单的泛泛⽽谈,尤其是仿写某⼀段,完全可以以此类形式和要求让学⽣做⼀些系统训练,这样⽅能有的放⽮,以不变应万变。

⼆、阅读
四篇阅读题,仍是两篇课内和两篇课外。

课内的两篇,⼀篇是⽂⾔⽂,⼀篇是现代⽂;课外的最后⼀篇则是名著。

⽂⾔⽂阅读基本上是平时练过⽆数次,也考过⽆数次的。

但能得满分的还是为数不多。

症结在于最后⼀个分析“物外之趣”的原因题。

其实此题较开放,答题要点可以有很多(⽽且平时⽼师都有过提⽰和训练),但学⽣往往在整体的概括和提炼⽅⾯不够全⾯和细致,因此失分。

课内分段是《紫藤罗瀑布》,可喜的是,经过训练,⼤多学⽣在答第⼀题句⼦的表达效果时⼤都知道从修辞⼿法的⾓度去分析(也即是⽤了什么⼿法,有何作⽤等),因此,得分率不低。

但最后⼀题分析最后⼀段的表达作⽤,试卷上明确写出从结构和内容两⽅⾯作答,但学⽣还是回答的乱七⼋糟,不知所云。

更可⽓的是,在复习阶段,⽼师还规范的归纳了回答这类题的技艺⽅法,学⽣每天都有读,都有复习,但成效却并不佳。

反思⾃⼰,我也有责任,⾃⼰知道哪些复习资料很重要,但完全放任学⽣,让其⾃背⾃查,没有硬性要求哪些必记必背,学⽣要应付七、⼋门课程,当然也是得过且过了。

反过来看,其实是我对资料的重视度不够,有种第⼀年以观后效的旁观⼼态。

课外阅读就只有完全看学⽣的发挥了,题型⽆⾮是概括主要内容、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物形象和谈⾃⼰感想。

不难。

但学⽣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不够深刻,更谈不上全⾯,那么在以后的训练中就要有意识的注重课外阅读的答题训练。

万变不离其宗,相信随着学⽣的逐渐成长,思维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应该能有所提⾼。

名著阅读成了每年的必考题,因为统考的出题范围完全在课内,因此名著的篇⽬和各个题型都能了然于胸,学⽣在平时的针对训练也较多,但在概括寓意和归纳特点⽅⾯还是⽋全⾯和准确。

三、写作
从出题来看,此次作⽂较简单,为半命题,基本可以让每个学⽣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但是创新度不⾼。

从学⽣习作来看,⼤多学⽣习作⽴意不⾼。

内容多为“我学会了做饭、洗碗、骑单车……”,真正的优秀作⽂和⾼分作⽂⼤都写为“我学会了坚强、独⽴、仁爱……”从题⽬来看,两类等级的作⽂完全⼀⽬了然了。

我们常说题⽬是⼀篇⽂章的⽂眼,阅读者也往往⾸先是从题⽬中对其作初步评判,可见,好的题⽬是⼀篇⽂章的亮点,甚⾄还可成为得胜的关键所在。

令⼈⾼兴的是,⼤多学⽣还是明⽩了写作的⼀些⽅法和技巧,因此,此次作⽂偏题的较少。

但令⼈伤⼼的是,⼗班竟没有⼀篇⾼分作⽂!和李⽼师的七、⼋相较,在作⽂⽅⾯,还是在于平时做的不够好,训练的不到位。

考场作⽂的另⼀些技巧⾃⼰都还⽋缺,⽐如字数、卷⾯,更重要的是内容。

我想这与⽼师⾃⾝语⾔的丰富和优美是有关的,没有谁好谁差,关键是⾃⼰要学会运⽤和发挥。

怀才不遇的⼈只能说明是在某⽅⾯能⼒有限的⼈。

四、附加题
附加题得分率低是正常的。

⼀⽅⾯在于初中⽣本⾝的⽂⾔⽂积累很少、底⼦薄,学⽣⼤多读不懂;另⼀⽅⾯,作为全卷的梯度题,其本⾝就是为了要拉开差距的。

但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加强古⽂阅读和理解⽅⾯的训练。

读史使⼈明鉴,⽂⾔⽂的学习可以在很⼤程度上提⾼学⽣的语⽂素养和⽂学积淀!
总之,就我来说,新学期的第⼀次期末考还是令⼈满意的。

从教第⼀年,我本是作好了不理想的打算,也希望⾃⼰能先沉下去,再⼀飞冲天。

呵呵,但事实胜于雄辩,问题当然是存在的,但也没必要韬光养晦,抹杀孩⼦们的努⼒与付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