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污染物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先污染物的名词解释
优先污染物【英文名称】Priority Pollutants
也叫优控污染物
由于化学污染物种类繁多,世界各国都筛选出了一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监测和控制,称为优先污染物。

定义
优先污染物定义(环境监测中):经过优先监测原则选择的污染物,一般为具有较强毒害性的物质。

种类
美国环保局(USEPA)于1976年率先公布了129种优先污染物。

我国在进行研究和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也提出来首批68种化学污染物列为优先污染物。

环境化学中定义为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潜在危险大,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的对象。

我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68种。

美国是最早开展优先监测的国家。

苏联卫生部于1975年公布了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其中无机物73种,又后补充30种,共103种;有机物378种,又补充118种,共计496种。

欧盟1975年提出《关于水质的排放标准》的技术报告,列出黑名单和灰名单。

名单
中国优先污染物名单
卤代烃、苯系物、氯代苯类、多氯联苯类、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烃、酞酸酯类、农药、丙烯腈、亚硝胺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十四个化学类别,68种有毒化学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