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时间计算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地理时间计算方法一、地方时的计算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
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 时区的计算: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
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 1)。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3. 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 ”,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
地理时间计算经典例题
地理时间计算经典例题
经典例题:A飞机从北京出发,经过2个时区后到达纽约,飞行时间为14小时。
如果北京当地时间是下午2点,那么抵达纽约时的当地时间是几点?现给出北京的时区是GMT+8,纽约的时区是GMT-5。
解法:
1. 首先计算A飞机飞行的总时区数。
北京的时区为GMT+8,纽约的时区为GMT-5,所以飞行的总时区数为8-(-5)= 13个时区。
2. 由题意可知,A飞机的飞行时间为14小时,所以在北京时间中,飞机抵达纽约时是在飞行开始14小时后。
3. 将北京时间的下午2点转换成GMT时间是2 + 8 = 10点。
4. 将GMT时间的10点加上飞行时间14小时,得到抵达纽约时的GMT时间为10 + 14 = 24点。
5. 由于纽约的时区为GMT-5,所以将GMT时间的24点减去5个时区,得到抵达纽约时的当地时间为19点。
6. 所以飞机抵达纽约时的当地时间为下午7点。
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地理计算公式大全1、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相对高度小于(n+1)*等高距,大于等于(n+1)*等高距。
其中n为等高线的条数。
3、地方时:(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
(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3)公式计算:(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
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时区:(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5、区时(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2)公式计算: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
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6、正午太阳高度:(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图上推导(略)(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7、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
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
地理时间计算练习题
方法:地理时间计算通常采用时区系统,将全球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每个 时区对应一个标准时间。
重要性:地理时间计算在交通、通讯、气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是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基础。
地理时间计算的重要性
地理时间计算是地 理学科中的重要概 念,对于理解地球 自转和公转等基本 原理至关重要。
掌握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
了解时区、区时和地方时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熟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 掌握日界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熟悉时间换算的方法和技巧
多做练习题,积累经验
多做练习题:通过大量练习,熟悉地理时间的计算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积累经验: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数量:根据学习进度和 难度要求,逐步增加练 习题的数量
练习题的内容和类型
内容:包括时区计算、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太阳高度角计算等
类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练习题的解答方法和步骤
确定地球自转方 向和昼夜分布
计算时区差异和 时间差
确定标准时区和 地方时
计算日出日落时 间和正午太阳高 度角
如何提高地理时间计算能力
方法:多做练习题,掌握基 本概念和计算技巧,注重解 题思路和方法的总结与反思
对学习者的建议和展望
掌握基础知识: 学习者应先掌握 地理时间计算的 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践练习:通过 大量的练习题来 提高解题能力和 技巧。
总结反思:定期 回顾错题,总结 易错点,避免重 复犯错。
拓展提高:在掌 握基础的前提下, 尝试更复杂的题 目,提高思维能 力和创造力。
03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专题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专题On March 12, 2022, study standards and apply standards.时间计算专题一、地方时1、地方时只与经线经度有关,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2、地方时计算T 求=T 已知±经度差4分钟/1度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经度每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例:已知我国最西端73°E 为某日8点,求我国最东端135°E 地方时为多少二、区时1、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2、求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数15°3、时区范围=中央经线的度数±°4、相邻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5、区时计算T 求=T 已知±时区差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三、国际日期变更线1、国际日期变更线180°自西向东过180日期减一天2、两天分界线从0点所在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到国际日期变更线180°为今天;从国际日期变更线180°沿地球自转方向到0点所在经线为昨天四、北京时间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也是东经120°地方时;五、太阳光照图时间判断:1、不管是剖面图还是俯视图,如果有出现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2、平分白昼的那条经线为12时,平分黑夜的那条经线为0时;时间计算相关规律总结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2.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日期变更;3.昼半球中央经线是直射点所在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0时或24时;KA4.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5.日出时间为:日落时间=24-夜长;6.地球上新旧日期分界线:地方时0时所在经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但注意理论日界线与实际日界线不完全重合;7.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8.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高考计算题归纳一、由经度差计算地方时或地方时例12004年北京卷:读图1回答1—2题1.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区的区时为A.19日19时B.20日5时C.19日21时D.20日21时2.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接近7时B.5时多C.不到5时D.7时多二、由日照图推算日期、地方时或区时例22004年上海: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1.此时,900E的区时是月日时,北京时间是时;三、由新旧一天的范围求某点时间例32000年吉、苏、浙卷: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左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1~2题:1甲地的时间为:A.15时B.9时C.3时D.12时2北京为A.6日8时B.7日8时C.6日20时D.7日20时四、由日出日落时间求经度例42004年天津文综卷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该城市的经度为五、由钟表显示时刻求经度或时区例5:某日一位来自R城的游客在北京一宾馆住宿,此时R城的日期和区时与北京都不同见下图3;回答1—2题;1.据图推测R城的位置在:A.东半球、东时区B.东半球、西时区C.西半球、西时区D.西半球、东时区六、由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夜长短例62003年全国文综卷:读下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日落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1~2题: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时时时时2.拍照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时时时时七、由日出日落时间推断季节例7:某青年在某一旅游黄金周到青岛36006/N120018/E旅游,与北京时间7点正到达宾馆,看到宾馆大厅中图1信息;判断1-3题1.该青年出游的时间:A.劳动节B.国庆节C.春节D.圣诞节2.图中四个时间除北京外,正确的是:A.①B.②C.②③D.③④八、由日照图所示时间判断地理现象例82001年广东高考地理卷: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合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1—2题;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A.7日4时B.8日8时C.7日8时D.8日4时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九、考察理论日界线与实际日界线与时间换算例9: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轮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A.12月29日12时5分B.12月30日11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D.12月31日12时5分十、由某地时间求全球新旧一天范围例10:当北京时间为8点时,地球上有为新的一天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全部例2007年高考海南新课程地理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N,°E、利雅得°N,°E、东京°N,°E、悉尼°S,°E、底特律°N,°W圣保罗°S,°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1.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07年3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A.2007年3月1日19时B.2007年3月2日8时C.2007年2月28日21时D.2007年2月28日19时2.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A.8~9时B.14~15时C.15~16时D.20~21时。
《地方时间的计算方法》整理中
《地⽅时间的计算⽅法》整理中地理不同地⽅时间计算的公式⼀原理:东边的时刻早。
因为地球是⾃西向东⾃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出。
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就越早。
⼆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期界线1、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时;(2)18时经线:昏线与⾚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时。
2、两个⽇期界线(1)180°经线:固定性。
⽇期为向东减⼀天,向西加⼀天。
(2)0时经线:不确定性。
三步骤: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
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例如求130°所在地的时区:130÷15=8……10,则该地为西九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个在东时区⼀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例如东⼋区与东⼆区相差6个时区,东⼋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
3、计算区时:利⽤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
例如当东⼆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期减去⼀天)。
碰到跨年⽉时,要注意⼤⽉、⼩⽉、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四注意:1、区时与地⽅时的关系(1)地⽅时:由于地球⾃西向东的⾃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出,时刻就要早。
因此,就会产⽣因经度不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时。
经度每隔15°,地⽅时相差1⼩时;经度相差1°,地⽅时相差4分钟。
同⼀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时相同。
(2)区时:在⼀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使⽤⼀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
区时也叫标准时,每⼀区时都⽤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时为全区通⽤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个时区,区时就相差⼏个⼩时。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一、地方时的计算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 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 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 4 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 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 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
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 时区的计算: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
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 n(余数)(n<7.5°时,时区数=M ;n>7.5°时,时区数=M+1 )。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 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 6 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 个区时。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 个区时。
3. 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 = 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由于全天采用24 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 小时,要减去24 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 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
地理时间计算
2. 计算某地的昼夜长短,首先应明确过该地的纬线圈在昼、夜半球上各跨了多少经度,然后按每隔15°为1小时可计算出该地的昼长和夜长,昼长与夜长之和一定为24个小时。
3. 某地昼长=(12-当地日出时刻) 2=(当地日落时刻-12) 2。
五、时间计算时常用的突破口
1.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因此,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四、日出、日落时间及昼夜长短的计算
1. 赤道上终年6点日出,18点日落;同一天、同一纬线上的各点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3. 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从日照图上读到的时间均是地方时,一个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地方时一定是12时。由于区时从地方时而来,区时即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二者关系密切。两个地点的地方时,相差可以是时、分、秒,而两个地点的区时之差只能是整小时。
三、日期界线
2. 区时及其计算。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B时区的区时=A时区的区时±两地时区差 1小时。
注:①某地所在时区的计算:(该地经度+7.5°)÷15°,整数部分即为该地的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其所在经度来确定。
②时区差的计算:若两地同属于东时区或同属于西时区,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差;若两地分属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和。
1.人为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在地球表面是固定不变的
.钟点不固定,从0点到24点.日界线的东侧,为旧的一天;日界线的西侧,为新的一天.
高中地理区时计算
高中地理:计算题通关公式大全,文科生再也不用头疼了!1、距离计算1.原理:纬度1°的经线长度=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111km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111 cosφkm2.运用:首先确定两点间距离与经度还是纬度大致相当,而后确定大约相当于多少经度或纬度,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3.案例:我国的黄河站(78°55ˊΝ,11°56ˊΕ)距离北极多远?计算方式是:111km/1°×(90°-78°55ˊ)≈1221km2、地方时计算1.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时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经度差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O°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O°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2.计算地方时的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入公式计算。
3.案例:当120°Ε地方时为12点时,60°W的地方时是多少?计算过程:确定经度差(120°Ε+60°W=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120°Ε位于60°W以东);代人公式计算(12-180/15=0)。
3、区时计算1.计算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地理时间计算
时间计算一、地方时(1) 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2) 地方时产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3) 计算: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º,地方时相差4分钟计算:求地方时、求经度?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 x 4分钟/10注意:当所求地方时的地点若在已知地的东边,则加时差;若在已知地的西边则减时差。
即东加西减练习:1.00经线是6点时,100E 的地方时是多少?300W的地方时是多少?2.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经度约为东经73°,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江的东部经度约为东经135°请计算一下:我国的最西端与最东端的地方时相差几小时几分钟?二、区时和区时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0。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1)时区的划分: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以0°经线为基准,从7.5°W到7.5°E 为中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以西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
注意:东十二区、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国际日期变更线思考:如何用某地经度推算该地所在的时区?(2)区时的计算方法: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②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区差:③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练习:1.求1250 E和东经1290 E各属于哪个时区?2.求1250 E和东二区的时区差?3.已知西六区的区时为9:00。
求1300 E的区时?4.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
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接近7时B.5时多C.不到5时D.7时多5.北京奥运会火炬将于2008年3月25日在雅典采集火种,4月1日从北京出发在全球传递,5月传回国内。
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奥运会开幕,此时②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A. 7日4时B. 7日12时C. 8日4时D. 9日12时6.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选取了“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
一:地方时一:地方时1.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1小时=15°4分钟=1°4秒=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2.成因:地球自转成因:地球自转当地正午=12点赤道与晨线相交的点:6点与昏线相交的点:18点【昼半球正中间的经线是12点点】夜半球正中间的经线是24点】3.计算计算分钟【东大西小,东加西减】 (1)计算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或-两地经度差*4分钟【东大西小,东加西减】一:地方时一:地方时1.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1小时=15°4分钟=1°4秒=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2.成因:地球自转成因:地球自转当地正午=12点赤道与晨线相交的点:6点与昏线相交的点:18点【昼半球正中间的经线是12点夜半球正中间的经线是24点】点】3.计算计算(1)计算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或-两地经度差*4分钟【东大西小,东加西减】分钟【东大西小,东加西减】 计算经度=某地经度+或-两地时间差/4分钟分钟例题:北京时间15点时,赤水(106°E )的地方时是几时几分?)的地方时是几时几分?解:解: 赤水地方时=15-(120°E - 106°E)*4分钟分钟=14.04 答:是14点4分。
分。
二:区时二:区时1:划分:24个时区个时区【0时区(中时区):伦敦。
中央经线:伦敦。
中央经线东西各12区(各占7.5°)东1——东11 西1——西11】(每15°为一区)为一区)2:计算:计算(1):时区=经度/15°(2):经度=区时*15°(3):某地区时=已知区时+或-时区差时区差【东大西小,东加西减】【东大西小,东加西减】例:当东8区的时间为3月5日8点时,西5区的时间是几点?区的时间是几点?西五区的时间=8+24-(8+5)=3月4日19点时间不够减的时候,在现在的时间上+24再减再减但是时间上要提前一天但是时间上要提前一天例题:北京时间15点时,赤水(106°E )的地方时是几时几分?)的地方时是几时几分?解:解: 赤水地方时=15-(120°E - 106°E)*4分钟分钟=14.04 答:是14点4分。
《强烈推荐》地理高考常考计算(内附详细时间日期计算)
(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九) 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五 其他的计算
1、地震释放能量的计算 震级增加一级,能量增加30倍M=
2、地下水的埋藏的计算 如井深,井水与地面的深度等
3、河流的径流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4、地理图表的计算 据图回答。
5、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计算
原理:某地多年的平均收入与支出相等。
“时间与时间计算”考点点击
2、地球公转的速度:角速度在远日点(7月)较慢,在近日点(1月)较快;线速度与此类似。
3、运动器感觉昼夜更替周期的计算:T=360°/(地球自转角速度±运动器角速度),(同向相加,逆向相减)。
(八)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的计算
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二)两个日期范围比的计算
依据: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到180°(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新一天;反之为旧的一天。
方法:180°经线的地方时为n时,则新一天的范围为n×15°。由此,新一天/旧一天=15°n/180°-15°n。
高一地理计算时间知识点
高一地理计算时间知识点时间在地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地球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分布等诸多地理现象密切相关。
在高一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与时间有关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围绕这些地理计算时间的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时区计算地球被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经度。
以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度0°作为起点,向东西两个方向依次增加或减少。
当我们要计算某一地点相对于格林尼治时间的时差时,只需将其所在经度除以15即可。
例如,某地经度为135°E,那么它与格林尼治的时差为9小时(135°/15=9)。
二、经度和时间的换算经度换算为时间的方法,可以通过乘以4再除以60。
即一个单位的经度对应15分钟的时间差。
例如,在120°E处,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早8小时(120°×4÷60=8)。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地理位置的经度来计算相应的时间差,便于理解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
三、地球自转速度计算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根据测算,地球的自转速度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
在高一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如何计算地球自转速度。
地球的自转速度可以用日平均自转速度来表示,共计24小时。
而实际上,地球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速度自转,所以我们需要计算地球在不同时刻的自转速度。
假设地球自转一周共360°,即每小时自转15°,那么我们可以用360°除以24小时,得到每小时自转15°的结果。
根据这个结果,我们可以推导出其他时间段的自转速度。
例如,要计算某一地点早上8点到中午12点之间的自转速度,可以首先计算这段时间的总自转角度,即4小时×15°/小时=60°。
然后再将这个角度除以时间的差值,即60°/4小时=15°/小时,得到所需的自转速度。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嘿,你问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啊?这事儿啊,咱得好好讲讲。
先说这地方时的计算。
地球转一圈是24 小时,分成360 度,那一度就是4 分钟。
要是知道两个地方的经度差,就能算出时间差。
比如说东边的地方比西边的地方时间早。
要是东边的经度比西边的经度大30 度,那时间就早 2 个小时。
就像咱早上起来,东边的太阳先出来,西边的太阳后出来。
再就是区时的计算。
全球分成24 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一小时。
咱中国用的是东八区的时间。
要是知道别的地方在哪个时区,就能算出和咱这的时间差。
比如说纽约在西五区,和咱这相差13 个小时。
咱这白天的时候,纽约可能是晚上。
还有日期变更线也得注意。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是180 度经线。
从东往西过这条线,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往东过这条线,日期要减一天。
就像你过个门槛似的,一边是今天,一边是明天。
另外啊,计算时间的时候得注意是同一天还是不同一天。
要是两个地方在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两边,那就得好好想想日期咋算。
不能算错了,不然就乱套了。
俺给你说个事儿哈。
俺有个朋友去国外旅游,他不知道时间咋算。
结果到了地方,发现自己的手表时间不对,差点误了事。
后来他学会了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就再也没出过错。
所以说啊,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很重要,咱要是出门旅游或者和国外的人打交道,就得会算时间。
不然容易闹笑话,还可能耽误事。
咱可得好好学学,别在这上面犯糊涂。
地理时间计算经典例题
地理时间计算经典例题摘要:1.地理时间计算概述2.飞行时间计算实例3.经度相差与地方时计算实例4.总结与实用建议正文:地理时间计算是在不同经度、纬度地区之间进行时间转换的一种方法。
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的地区存在时差,掌握地理时间计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适应世界各地的时间差。
下面将通过两个经典例题来讲解地理时间计算的方法。
一、飞行时间计算实例题目:一架航班从北京起飞,飞往夏威夷,飞行时间为8小时。
北京时间与夏威夷当地时间相差5个小时。
请问起飞时间和降落时间分别是几点?解答: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5:30,夏威夷当地时间10:30。
降落时间为夏威夷正值日落,即18:30。
二、经度相差与地方时计算实例题目:一艘船从西经179度05分的地区出发,航行7小时后到达另一个地区。
求起航地和目的地的当地时间差。
解答:首先计算经度相差:目的地经度为180度,与起航地经度相差1度。
由于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就相差4分钟,所以两地经度相差348.5(30分为半度)。
将这个相差数乘以4得到1394分,再除以60得到23小时14分。
这个23小时14分就是两地相差的时间。
起航地的地方时为3月30号的7时06分,减去23小时14分,得到3月29日的20时52分。
加上航行时间7小时,起航地到达目的地的地方时为3月30日的3时52分。
总之,地理时间计算涉及到经度、纬度、飞行时间等多个因素。
掌握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世界各地的时间,更好地进行跨时区旅行和商务活动。
在进行地理时间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就相差4分钟。
2.熟悉时区划分: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3.掌握飞行时间计算方法:根据经度相差和飞行时间,推算出发地和目的地的当地时间。
时间计算公式
时间计算公式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高中地理计算公式一、时间的计算1、求时区:时区数=已知经度/15°(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2、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3、求地方时: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二、太阳高度的计算1、求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纬度差指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之间的差)2、求子夜太阳高度:H=︱纬度和︱-90°(纬度和指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之间的和) 3、求南北两楼的楼间距:L=h•cotH (h为楼高,H为该地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三、昼夜长短的计算1、求昼长:(1)昼长=昼弧∕15°(2)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3)昼长=24-夜长(4)昼长=(12-日出地方时)×2(5)昼长=(日落地方时-12)2、求夜长(1)夜长=夜弧∕15°(2)夜长=24-昼长(3)夜长=(24-日落地方时)×2(4)北半球某纬度的夜长=南半球同纬度的昼长四、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1、求日出时刻:(1)日出时刻=当地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2)日出时刻=12-昼长∕2 2、求日落时刻:(1)日落时刻=当地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2)日落时刻=12+昼长∕2 五、球面距离的计算(1)赤道和经线上的距离111Km×度数(2)纬线上的距离=111Km×度数•COSθ(θ为当地的纬度)(3)对趾点的计算:经度互补,一东一西;纬度相等,一南一北。
六、比例尺的计算(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缩放图幅面积=原图幅面积×比例尺缩放的平方七、相对高度的计算(1)陡崖相对高度:(n-1)d≤H<(n+1)d (n为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2)H=T∕6°×1000米 (H为两地相对高度,T为两地温差)八、有关人口的计算(1)人口密度=人口数∕总面积(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3)生育率=出生人口数∕育龄妇女数九、地理坐标的计算(1)利用正午太阳公式求当地纬度(2)当地纬度=北极星的仰角(3)当地经度=已知经度±1°∕4分钟×时差十、地球自转速度的计算(1)角速度=360°∕24小时=15°∕小时(2)线速度=周长∕时间=2∏RCOSθ∕24小时 (R为地球半径, θ为当地纬度)。
地理-如何进行地理时间的计算
地理:如何进行地理时间的计算一、地方时的计算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
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 时区的计算: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
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时,时区数=M+1)。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3. 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
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问题困扰着我,让我寝食难安,一个字:急!这促使我 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行动研究,刚开始我觉得 无从下手,现在也还是处于一种摸索阶段,但我尝到了甜 头.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
地理时间计算
我的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我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一个问题 我设想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我在教学中实施这个办法 我调查并收集数据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 在评估的基础上我发现新的问题,准备循环 下一个问题的研究
每逢地理考试, 心情紧张, 有时紧张, 自信心强,
你做有关计算类 试题,通常是:
焦虑感重
有忧虑占
轻松自如占
65%
25%
10%
地理时间计算
据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是对题目中所要 表达的主要信息及隐含的信息难以读懂,甚至 一点都读不懂题目和图,不明白题目的要求, 另外就是对获得的信息不知如何运用。面对时 间计算类题目,从我回收到的学生调查材料中 可以看到,其中充斥了较多的负面心理影响, 诸如恐惧、焦虑、担心、忐忑等,他们认为 时间计算内容太复杂,所以缺乏信心.
从而对地理生厌。
地理时间计算
从教学方面来看:每次讲到这个问题时
4.
我觉得我讲得很详细了很到位了,但从学
生作业的情况来看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
果。许多学生特别是女同学对地方时和
区时等计算依旧一头雾水,眉头紧锁,我
在班上甚至听到了许多唉声叹气声,我
的心情也很不好。在晚修辅导时学生一
个接一个来问同样的问题,有时讲着讲着
地理时间计算
和学生的谈话记录摘要:
师:你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生:我学会用数轴的直观的方法来计算时间.会看一部分图. 师:你认为今天教的内容难学吗?如果难,那是哪些部分? 生:以前是觉得很难的,我老想着要变更日期,所以觉 得很复杂,很难学,一做题就错,老是丢分,很烦.现在 觉得也不是太难,难点是要在图中找已经时间的题目. 师:你这节课未明白的内容有哪些?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钟点数越大越早.如果给出北京 时间,求另外一个地方的经度我就不知道是在东经120度 的基础上是加还是减?看不明白图,常把日照图两个日期 的图混淆在一起,脑子转不过弯来. 师:请你指出本课中令你最难忘的东西。 生:用画时间轴的方法计算很容易理解.老师画图讲解很明白. 师:请你给老师提些建议,使课上得更有趣、更有用、更易学。 生:联系生活实际,讲课慢一点,多给我们思考的时间.
2.
而且分值很大,如在07年高考中有9分.
地理时间计算
从学生学习结果来看:由于教材把时间计
3.
算安排在高一的第一单元,也就是说高 中学生一开始学地理就要学这个内容,从
多年的教学过程来看往往产生两种截然不
同的结果:一种,学生学得很好,从而更
加喜欢地理;另外一种,学生因学不会,
产生了一个“心结”,加大了心理压力,
地理时间计算
● 你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 ● 你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 你这节课未明白的内容有哪些?
● 你认为今天教的内容容易学吗?如果容易, 那是哪些部分?
● 你认为今天教的内容难学吗?如果难,那是哪些部分? 通过这些日记,我可以发现学生的想法和错误。 在课后或下班辅导时,我常请几位学生作“10 分钟谈话”。通过这些日记不断的修改下一堂 课的计划 .
我最深刻的体会是:行动研究的确是自我反省性的、旨在解 决问题的、能够使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教 师能增进对课程、教学问题的认识,从而改善我们的教学。
地理时间计算
这个学期一开学我又给学生上时间计算的内容,而且 我教的是政治班的地理,绝大部分是女生,但我惊喜的 发现学生接受得很不错.我的学生在送给我的卡片上 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地理: 因有不简单的你而变得简单!能由你来给我们上地理 课,真是太幸福了! 这应是学生对我教学水平的一种肯定.通过行动研究, 我的教学水平的确是有提高的,最起码我在讲这部分 内容的时候找到了较好的方法,学生乐学,易学,会学 了,为以后内容的学习打好了基础.我想这种方法我 会坚持下去的.
地理时间计算
2020/11/10
地理时间计算
我从事高中地理教学18年,在教学中我遇到了许多 的难题和困惑,如: 1.学生课堂不参与活动,回答问题不积极学生. 2.对我任教的学科不感兴趣 3.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 4.为什么有些内容我费了很大劲,学生总不能掌握 呢? 5.还有一些说不清楚的问题,总感觉到教学中存在 问题,好像还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暂时还很 难将问题描述清楚
地理时间计算
(二)、解决问题的计划 明确了问题,进一步就该考虑解决措施。按“行动 研究”法,这里需要做出计划,“计划的制定既要包 括行动的‘总体计划’”,又要包括每一个具体行动步 骤的计划方案,尤其是第一步、第二步行动的方案” 1.将计算类的题目归类,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 层层递进,一步步提高思维和解题能力
地理时间计算
通过观察和调查以及和学生的谈话,获取学生 反馈的信息,再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五)、进一步措施:
(六.)反思与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练习和测验,学生已基本掌握了 时间计算类题目的做法和技巧,涉及时间计算的错误 明显减少,可以说目的基本上达到了.但是随即发现 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对图中隐性知识的挖掘不够, 如隐性信息:某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与极昼极夜 最大范围纬度互余,晨昏线平面与经线圈平面的 交角度数即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二分日除外), 在做需用到隐性知识较多的题目时,解题速度明显 不快.因此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加强对地图中隐性知 识点的挖掘以及如何训练学生的解题速度。
声音就大起来了.
地理时间计算
二.我是如何进行行动研究?
(一)发现问题
为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我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 了调查。问卷是这样设计的:
A
B
C
和地理其它考题 成绩最差
(考项)相比,你 有关时间计算的 测试:
成绩一般
成绩最好
每逢地理考试, 把握较大
你做有关时间计 算的题目,通常 是:
一般
无信心
每逢地理考试, 心情紧张, 有时紧张, 自信心强,
2.运用图解辅助法,加强解题的直观性
地理时间计算
(二)、解决问题的计划 3.在整个过程中贯穿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如将文字转换为图,看图的方法。 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动起来,自已归 纳整理方法和技巧,明确日照图上潜在的已知条 件,找准和用好日照图上的关键点和关键线 5.让学生多做、多想、多练,熟能生巧
地理时间计算
三.体 会
教育行动研究源于问题,正是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育、 教学实践中,感受到了问题的存在,面临着了教学困境, 才意识到研究的必要性,也才引发开展行动研究的动机。 没有问题意识、缺乏探究精神、不具备敏锐发现问题能 力的教师是发现不了教育、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的, 也是不会开展行动研究的。可以说,提高行动研究的有 效性,有赖于教师准确而及时地发现并概括教育、教学 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平时善于发现并概括教 学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开展教育行动 研究,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地理时间计算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10
地理时间计算
地理时间计算
(三)、行动——即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课堂 教学中如何去实施解决问题的计划 (四)、考察和反思——我发现的问题是否解决 为了更好的改进课堂教学,在全部内容的教学中, 每节课后,我都发给学生一张日记单,要求他们 写下对这堂课的想法。这是我获取学生反馈信息 的办法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思考,我还常出一些 问题,让学生回答。如:
地理时间计算
一.为什么要选”时间计算”这个问题进行行动研究
难度:时间计算是我们地理学科中最难 的一个内容,对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推
1. 断能力的要求较高,具有很强的地理性。
特别是当穿插了日界线和东西方向运动 后更使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也是最有地 理味的一个内容.
地理时间计算
从高考来看:这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
你做有关计算类 试题,通常是:
焦虑感重
有忧虑
轻松自如
地理时间计算
二.我是如何进行行动研究?
调查结果如下:
A
B
C
和地理其它考题 成绩最差占 成绩一般占 成绩最好占
(考项)相比,你 有关时间计算的
68%
20%
12%
测试:
每逢地理考试, 把握较大占 一般占25%
你做有关时间计 算的题目,通常
15%
是:
无信心占 60%
地理时间计算
我经常想,如果我能在每次教学中持续使用这种方法, 进而在生活中形成反思的习惯,那么,我的教学品质将 得到整体提升,因为行动研究从本质上来说是为自己的 研究,它既是一种研究方式,更应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 式,一种职业生活乃至专业生活的方式,在这种生活方 式中,我会把自己和自己服务的对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并与之共同构成自己的生活世界;在这种生活方式中, 我发展着自己的理性,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盲目重 复别人的经验;也只有在这种方式中,我才会真切体会 到自己的责任与价值。 以上说的是我的很不成熟的做法,说的不对的请大家批评 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