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_小鸡的一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_小鸡的一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鸡的一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演大胆自信地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表现《小鸡的一家》,从而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够与他人合作用打击乐为歌曲做伴奏。
3、通过动物活泼可爱、热情好客的特点培养学生礼貌待人、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听辨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能够快乐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唱对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并且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准确、生动的伴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钢琴。
四、教学内容:
一、课前谈话: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知道小动物们是怎样唱歌的吗?
生:小鸡唱歌叽叽叽。
生:公鸡唱歌喔喔喔。
生:小狗唱歌汪汪汪。
生:小猫唱歌喵喵喵。
……
师:你们的声音可真好听。
师:下面我们要上课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那我们现在开始上课!来,do re mi fa sol 坐坐好。
二、视频导入:
师:孩子们,欢迎你们来到音乐王国,我是音乐王国的魔法师,我的魔法魔力无边。
今天,我将带领你们开启神奇的音乐之旅,下面我们将要到达旅程的第一站,巴拉巴拉变变变。
(出示课件)哇,好漂亮的小房子呀,你们想不想知道谁住在里面呀?
生:想。
师:要想进入里面还要经历一番考验,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信心
师:真是一群勇敢的孩子,好,我们开始猜谜闯关啦。
(出示课件)
师:第一关:头戴大红帽,身穿花花衣,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
生:公鸡。
师:你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正是威风凛凛的大公鸡。
师:第二关: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谁来猜?
生:母鸡。
师:不错,正是胖胖的老母鸡。
师:第三关:身穿黄衣裳,唧唧啄小米。
一起说
生齐答:小鸡。
师:原来是可爱的小鸡呀,
师:你们都猜对了,真了起,这里住的正是小鸡的一家,可是要想进入小鸡家还需要输入两组密码,能不能破译密码就看你们的了。
别出声,仔细听,你们听出老师打的节奏了吗?再听一遍,谁来拍一拍。
(找生拍)
师:这位同学拍的对极了,谁还再来试一试?让我们一起来拍。
师:第二组有些复杂,谁听出来了?
师:这么难的密码你都能破解,真是太厉害了,一起来。
三、学唱歌曲:
师:好,密码输入,房子大门已开,小鸡的一家正在用歌声来欢
迎我们,让我们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小鸡的一家都是怎样唱歌的呢?(第一遍范唱)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大公鸡是怎样唱的?(出示第一句)
一起来唱(发声练习)
师:老母鸡呢?(出示第二句)
生:咯咯咯
根琴唱音高
师:花小鸡又是怎样唱歌?(出示第三句)
生:叽叽叽
(指导叽的唱法)
你真是一只可爱的小鸡呀。
师:小鸡的一家除了会唱歌还有什么本领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老师做动作)
师:大公鸡在负责干什么?
生:叫人们起床
师:跟老师一起按照节奏读歌词。
师:大公鸡的歌声很好听,老师也想唱一唱,你们给老师打着节拍好吗?(师范唱)
师:老师唱的好听吗?能不能给老师也鼓鼓掌呀。
师;谢谢你们的鼓励,让我们也赶紧跟着琴唱一唱吧,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
(学唱一遍)
师:能不能跟着琴自己把第一段唱下来呢?注意听前奏。
(生完整演唱第一段)
师:你们的歌声比大公鸡的还好听,老母鸡的本领是什么呀?”
生:下蛋
师:“我们玩个接唱游戏吧。
我唱第一句你们来接第二句,可以吗?跟琴演唱。
师:大公鸡和老母鸡都在尽职尽责的工作,花小鸡跑东跳西的干嘛去了?
生:找虫子
师:哦,它也没闲着,真是一只勤快的小鸡,让我们跟着琴把这只花小鸡唱出来吧
师:小鸡的一家是勤劳的一家,大公鸡叫人们起床,老母鸡生蛋,小鸡找虫子,让我们一起用动听的歌声来赞美它们吧。
(完整演唱)师:小鸡的一家是幸福的一家,鸡爸爸鸡妈妈爱小鸡,小鸡也爱他们的爸爸妈妈,你们也有幸福的家,家里有爱你们的爸爸妈妈,下面,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把小鸡一家幸福欢乐的情景表现出来。
全体同学起立,尽情的表演吧。
四、拓展创造:
师:看到我们这儿这么热闹,一些乐器朋友也想加入进来呢,你们看(师出示双响筒)师:谁想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呢?
找生上台试试,敲前两个小节,
师:谁来摇串铃?
找三个学生来试一试。
师:现在我们请出最后的乐器朋友响板,我们的响板可以在弱拍上打,谁来试一试。
师:让我们开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吧。
放原唱为歌曲伴奏,师用手势进行指挥。
五、欣赏
师:你们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老师这里还有一首美妙的乐曲《公鸡和母鸡》,你们想不想听?
生:想听。
师:这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遍。
听一听乐曲的开头是公鸡的叫声还是母鸡的叫声。
生听一遍乐曲。
师:你们听出乐曲的开头是公鸡的叫声还是母鸡的叫声呢?
生:母鸡的叫声。
师:你们的小耳朵可真灵呀,听得对极了,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乐曲,听到公鸡的叫声就拍拍手,听到母鸡的叫声就打打肩。
师:你们的动作对极了,这首乐曲模拟了公鸡和母鸡的叫声,欢
快有趣,我们再来听一遍,跟老师一起画一画旋律线。
六、小结:
音乐的世界真是太美妙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即将结束,可是快乐会一直伴随着你们,希望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这些跳动的音符、动听的歌声,能给你们带来更多的欢乐!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了,下课!
《小鸡的一家》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音乐学习,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乐感,肢体表现能力较好,能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内容。
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但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
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学习活动的生动和趣味性是保证良好持续学习状态的保证。
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
果。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
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
同时将所学到的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小鸡的一家》效果分析
纵观整节课,教学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同学都比较喜欢音乐课,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本课教学已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基本上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1、能准确地感受出音乐的情绪,听辨出主奏乐器的音色;
2、能有感情地演唱所学歌曲,并能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进行表演唱;
3、能把乐理知识融入到唱歌与欣赏中,并把音乐与相关文化进行有机的整合。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小鸡们并对他们产生喜爱之情,学生学会唱这一歌曲,通过反复聆听提高了对音乐的感受性,从而提高了音乐课的学习效率;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同学间的合作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最后还通过这首歌曲对学生们进行了德
育教育,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小鸡的一家》教材分析
歌曲《小鸡的一家》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音乐上册第四课中的歌曲。
第四课以“咯咯哒”命名,围绕着音乐中描绘“鸡”的歌曲设计和选编学习内容。
《小鸡的一家》是一首有角色特点、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和表演的歌曲。
大调式,2/4拍,一段体。
歌曲旋律简单、活泼,容易学唱。
三段歌词有趣地表现出公鸡爸爸、母鸡妈妈和小鸡宝宝各尽其职的有趣场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小鸡一家和睦相处、快乐生活的故事。
《小鸡的一家》评测练习
1、《小鸡的一家》是一首()拍歌曲。
2、《小鸡的一家》中有哪些成员?
3、《小鸡的一家》用()情绪来演唱?
4、乐曲《公鸡母鸡》的演奏乐器是()()
5、用图形表示,母鸡的叫声用()表示,公鸡的叫声用()。
6、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鸡的一家》教后反思
今天我讲的《小鸡的一家》,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四课《咯咯哒》中学唱的第二首歌曲。
反思整堂课,我是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动物形象深入课堂,让学生在感受体验鸡叫的节奏、旋律,以及小鸡家的分工与劳动,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孩子在情境体验和情感共鸣中愉悦地学习知识,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感受欢快的音乐风格特点。
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不是简单的学唱,而是在潜移化中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节奏,从而用自已的方式表达出所学习到的音乐内容。
我在让学生唱歌时,采用了各种形式来进行歌曲教学,首先我运用到小鸡家做客来调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以客人的身份走进小鸡的家,了解小鸡的家是怎样的一家。
利用小鸡一家的叫声,以及它们在家庭中的分工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的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学生布置简单又易接受的问题,让学生有事可做,渗透歌词教学的记忆。
我在初听、教师范唱、读歌词、讲授重点节奏型和模唱旋律等基本教学过程中添加了许多新颖的教学环节。
关于重点节奏型的讲解,我是以请学生破解密码方式引出,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节奏的热情,也更形象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消化。
在发声练习的过程中,采用的不再是单纯的唱音阶,而是将公鸡、母鸡和小鸡添加到发声练习中,从而可以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并且我采用柯二文手势来歌唱乐谱,让学生用肢体来感受音的高度,相比单纯的听唱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固定的音高。
在聆听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运用逐步递进的方式,让学生由浅入深的了解歌曲的内容,并在不断的聆听中熟悉音乐旋律,从而为歌曲的演唱教学做好铺垫,也是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手段。
从音乐的节奏、速度、情绪等方面,进行想象参与,并把想象的内容表达清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舞蹈的艺术作用,运用学生的好动与积极的接受能力,把歌曲运用舞蹈的手段表现出来,这也是帮助学生记忆歌曲的有效方法。
肢体语言进入音乐课堂无疑是对音乐教学的帮助,也更好的让学生能形象的了解音乐,
从身体的感触中接受音乐情感;最后在演唱创编活动环节,加入打击乐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好的了解了学生对歌曲学习的掌握程度。
在结束环节,我运用小鸡的一家爱劳动,并且为了有和诣的家庭和美好的生活而付出的努力,让学生很好的接受并认识到音乐教育的实质。
本堂课的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钢琴伴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不够自然;对于休止符的处理太过仓促,一带而过,致使学生演唱不够到位;评价性语言有时还是过于单一,缺少针对性。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这堂课不够完美,也给自己提了个醒,以后的教学一定要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玉不琢不成器”,相信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经过不断的打磨和学习,自己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小鸡的一家》课标分析
《音乐课标》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教学使学生
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
因此,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上述课程目标内含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的表述中音乐课标中提出,一、二年级的音乐教学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