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卷1
慧眼识真 ,认真识别,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相信你是最棒的噢!(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

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②李援朝③张跃进④季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2.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运动
3.小雨同学在网上查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方谈话‛、‚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等资料,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小雨探究的历史人物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4.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在我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包括()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中共中央决定为刘少奇恢复名誉
C.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右图所示文章发表的时间最早可能是在()
A.建国初期
B.三大改造期间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先从-------开始()
A.农村
B.城市
C.沿海地区
D.内地
7.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重点是:( )
A.户籍改革
B.加强城市建设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国有企业的改革
8.20世纪80年代初,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诞生在这一时期的法律文献有()
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①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0.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1.‚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与下列哪一政策息息相关()
A.大跃进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革
C.开辟经济特区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这段话主要说明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各项条件中,最主要的是( )
A.改革开放使中国国力增强,成为外交的强大后盾
B.英国的霸权地位丧失
C.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
D.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不妥协的立场
13.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
A.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B.各自权限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14.‚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A.香港 1997年7月1日
B.澳门 1997年7月1日
C.香港 1999年12月20日
D.澳门 1999年12月20日
15.20世纪60年代初期,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度,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是( )
A.内蒙古
B.西藏
C.广西
D.新疆
16.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
①和平解放西藏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③建立经济特区④修建青藏铁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为了达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是( )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孔繁森
18.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西藏自治区
19.中国各民族的分布格局是()
A.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
B.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小杂居、大聚居格局
C.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
D.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小杂居、大聚居格局
20.‚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表明我国:()
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②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③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意义是()
A.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
B.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
C.有利于形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D.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22.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们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

就请大家思考,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③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④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4.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内容是()
①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特区姓‚社‛不姓‚资‛。

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③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发展才是硬道理。

④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这三次巨变指的是()
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远动③抗日战争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⑤改革开放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26.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
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27.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进程指导思想的对台八项主张的提出者是( )
A.邓小平
B.朱镕基
C.江泽民
D.温家宝
28.著名的《时代周刊》封面刊登了我国领导人邓小平同志的照片,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A.邓小平同志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B.邓小平同志参加了开国大典
C.邓小平同志带领我国走上了富强
D.邓小平同志抵制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9.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之处()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②都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工作③都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都对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0.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卷2
31.连线,将会议与内容连接起来(共5分)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 A.作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②中共‚十二大‛ B.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中共‚十三大‛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中共‚十四大‛ D.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⑤中共‚十五大‛ E.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经典阅材料:(共7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请回答:
(1)上述内容是党的哪次会议提出的?(2分)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何时开始?(2分)
(3)根据材料说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什么?(3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共10分)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进如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在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2分)
(2)材料二中‚新乐园‛指的是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3分)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这项政策有什么作用?(4分) (4)对比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共9分)
材料一:
材料二: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乔治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

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

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请回答
⑴上面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地区的百年沧桑巨变?在回归以前它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它的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⑵由中国哪位领导人提出解决这一地区问题的科学构想?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2分)
(3)这一地区主权回归的时间?主权回归中国你有何感想?(3分)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
..,有一位老人
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举起座座金山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⑴‚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的到来与党哪次重要会议
......的召开相关?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
⑵‚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喻指什么?
请你(模仿这位老人)在图中相应处
...画出这
些圈?(2分)
⑶1992年,‚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喻指哪一件事(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