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程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程名词解释
光程:光学成像术语。
指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物点发出或收集到光线,经过此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光程。
[1]通常由一根光导纤维来传递光线,从入射端开始,首先到达出射端为止,沿途各种不同障碍物都可能产生误差。
因此只有光程等于或小于几十微米的光,才能正确地形成影像。
光程长短不一,对所成像的大小也会有较大的影响。
(1)光学成像原理光程:两个点发出的光线在同一点收入和发出。
光导纤维传播光线由入射端进入出射端是光在导体中传播的全过程(图a)。
光线从光源发出后,经过反射镜,聚焦在焦点上,而后照亮目标。
如果物体表面不光滑,将会使光束发生散射,以至于最终无法投影到任何屏幕上,形成一个阴影。
所谓“影”,就是这样形成的。
当光从光导纤维的入射端进入后,经过一次反射,再经过一次聚焦,便形成了我们所见的光斑。
由此可见,光导纤维实际上是一个二次反射元件,也即二次成像元件。
二次成像的好处是,使得影像清晰稳定,不易抖动模糊。
由光的折射可知,光线经过某一固定的光程后,将会改变传播方向,折射出第二光线。
即:入射光线与第二光线的夹角称为光线的“折射率”,它取决于光导纤维材料的折射率,入射角θ及折射角n。
光导纤维的折射率随着入射角θ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入射角小于θ时,折射率为n=1,称为全反射;大于θ时,折射率逐渐变为n=-1,称为部分反射。
光程长度是传递光线路程的总长度。
(2)入射光线光导纤维平面法线光源光程(3)出射光线光导纤维
起码:在上述情况下,由于无限远处为零,故被称为零。
只是若测量工作做在同一平面内,则不必严格要求这点,而是希望出射光线落在测量工具的焦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