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第 一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高考考点
1.我国的国家性质(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3)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4)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二.梳理基础知识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
1.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国体就是国家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1)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最大特点: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新型的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
对分子实行专政(新型的专政)。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重点)
①广泛性:第一,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第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②真实性:第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人民能够自己
管理国家。
第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
现。
第三,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
实性。
提示:①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工农联盟;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基础——全体人民群众
②“专政”不等于“专制”,专政与民主是统一的,而专制是对民主的否定。
③关于我
国的人权问题:人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的权利,其中,最根本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
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
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权状况会不断改善,人权会更有保障。
但人权不能高于主权。
主权是一个国家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专政就是阶级的统治。
世界上从来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也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专政。
3.人民民主专政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地位: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2)作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
治久安。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
①扩大社会主义民主②实现依法治国③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服务的政府职能
④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⑤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等。
(二)、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应履行的政治义务。
提示:“公民”不同于“人民”。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在我国,“公民”指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有哪些?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重点)
①含义: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②享有该政治权利的条件:一是中国公民,二是年满18周岁,三是没有被剥夺政
治权利。
三者缺一不可。
③地位: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①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地位: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正确行使政治自由: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重
要的体现和保障,自由和法律是统一的。
公民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由。
(3)、监督权
①含义: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②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提示:“权利”不同于“权力”。
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属于政治上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前者适用于个人,后者适用于国家。
3、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重要性: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
(重要性: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重要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重要性: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内容:包括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但不包括平等
立法,因为公民没有立法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①二者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
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
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②注意: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原因: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5.政治生活:自觉参与: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生活
(1)基本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2)重要内容——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有机构成部分——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待政治生活的态度是公民意识的体现
P14:“可以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修改为:“可以提高我们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
”
三.方法点拨
依托民生热点型选择题解法
解答此类试题,要紧紧把握“民生”这一主线。
分析材料是围绕民生的哪些方面展开的,是围绕采取的措施对民生产生的影响,还是围绕不同主体与民生的关系,另外,还要分析材料蕴涵的本质及规律性的东西。
四.典型例题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2 216万。
人们利用微博传播信息、表达诉求,微博也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了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
但是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也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
根据材料,说明公民应当如何利用微博参与政治生活
(1)公民要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2)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我们不造谣惑众,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困扰。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表达诉求的同时要维护社会和谐。
课本修改:P5:第一、二段内容修改为: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P5:“根据国家性质”之前,增加“国体就是国家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
P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修改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
P5:删除“相关链接”
P6:最后一个活动框内容修改为: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专政就是阶级的统治。
世界上从来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也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专政。
P7:删除“第一个活动框”
P7:“推进公平正义”修改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P11:删除“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P11:“政治生活:有序参与”修改为:“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P12:“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修改为:“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生活”
P12:删除“最后一段”
P13:删除“对待政治生活的态度是公民意识的体现”
P14:“可以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修改为:“可以提高我们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