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永安市第一中学、漳平第一中学三校协作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2023—2024学年第一
学期联考高三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如图是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yi 治理、安定)民”。
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
A. 统治的地域中心
B. 汉文化影响范围
C. 封建政权的称谓
D. 中华民族的总称
2. 云梦秦简中《秦律十八种》规定:“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还强调,为官为吏要有“怵惕之心”即戒备畏惧之心。
由此可见秦朝( )
A. 强调忠君爱国
B. 提倡以吏为师
C. 注重吏治建设
D. 加强思想控制3.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继承了两汉史学的传统,进一步确立了炎黄共祖的地位。
不仅汉族统治者祖述炎黄,而且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游牧民族贵族也承认炎黄的始祖地位,炎黄成为分裂时期的共同记忆。
这说明当时( )
A. 治史深受传统史学影响
B. 少数民族政权发展迅速
C. 政权并立蕴含文化认同
D. 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
4. 以下两图分别为唐朝前期和后期的农田水利工程分布情况。
这一变化(
)的
A. 体现了政治局势的变动
B. 揭开了江南开发的序幕
C. 促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 加速了唐朝的分崩离析
5. 宋代《书林清话》记载:“宋刻经、子,开始使用纂图、互注、重言、重意等编辑出版方式,丰富了出版编辑语言,使得出版内容更加明晰,且在这一编校方法中,坊刻书占有大多数,大都供士人贴括(科举应考)之用”。
这说明当时()
A. 科举考试选拔范围扩大
B. 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C. 刻书行业商业意识增强
D. 活字印刷术日益普及化
6. 《元史·百官志》记载,户部掌“天下户口、钱粮、田土之政令”,而宣徽院掌管诸王宗戚、蒙古万户的粮食和差发;刑部“掌天下刑名法律”,但大宗正府掌管诸王驸马的刑事词讼;兵部和枢密院分掌屯田和兵甲征调,但无法介入诸王驸马私属军队的管领,由此可见当时()
A.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
B. 因俗而治分配合理
C. 官制设置有职能重叠
D. 汉化程度不断提高
7. 明末徐光启修订的《崇祯历书》既采用了计算精确的西方天文物理学知识,又保留了中国古代历法《大统历》的优点,因而被称为“熔西人精算,入大统之型模;正朔闰月,从中不从西,完气整度,从西不从中”。
由此可知,徐光启()
A. 推崇中体西用思想
B. 践行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 主张利用西学救国
D. 推动国人“开眼看世界”
8. 19世纪70年代,上海租界建成自来水厂,率先引进有线电报和电话,80年代又引进了电灯。
1884年,上海至南京的电报线延伸至长江中游的汉口,1899年汉口电报局兼办电话。
之后重庆也引进了饮水、照明、通讯等设施。
这表明近代城市设施的兴办
A. 由民族企业家主导
B. 沿海、沿江与内地同时进行
C. 与开埠通商紧密联系
D. 遍及城乡为民众所普遍接受
9.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鼓吹个人从各种共同体中解放出来,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强盛所要求的
健全“国民”。
到五四时期,“新民”说被“新人”说取代,“新人”是“人类中的一个人”,而不是“国家”中的一个“民”,陈独秀甚至明确提出“国家也不过是一种骗人的偶像”。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 马克思主义成思想主流
B. 知识界对西方文明有所反思
C. 中外文明呈现融合的趋势
D. 民众民族主义意识空前高涨
10. 1937年1月,西北办事处规定:“苏维埃机关或部队,进驻到友军区域,为保证商业自由,及尊重当地市场习惯,在苏票未能在当地流通以前,一般的须使用友军的白票、现洋。
”此规定旨在( )
A. 完善抗日民主政权金融建设
B. 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C. 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思想
D. 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围剿
11. 1949年3月,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在全市职工积极分子大会上强调,“私营工厂的工人又是主人,又不是主人,从国家方面讲他们是主人,在工厂又要受资本家指挥,这又不是主人”。
这表明北京市( )
A. 对民族资本家妥协退让
B. 贯彻新民主主义政策
C.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 已准备接管私营企业
12. 国家决定自1955年7月份起,先行在国家机关及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废除以实物为基础进行折算的工资制,改行货币工资制。
这次全国工资制改革建立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几大类工资分配制度。
当时全国工资制度改革的背景是( )
A.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和工业化成就突出
B. 政府机构改革和干部队伍急剧壮大
C. D 经济形势好转和物资供给趋于稳定13. 图1、图2是上海在不同时期的一个缩影。
据此可推知的时代变化是( )
A.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C. 对外开放的程度日趋深化
D. 国内主要矛盾出现新变化
14. 如表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援助承建部分项目。
据此可知,我国这一时期的对外承建项目( )时间
项目
为.
的
1981年马耳他干船坞码头工程
1982年斯里兰卡金河治理工程
1984年突尼斯麦热尔德—崩角水渠
1986年毛里塔尼亚友谊港
1993年缅甸仰光—丁茵公路铁路两用桥
2005年朝鲜大安友谊玻璃厂
2011年美国奥克兰海湾大桥修复工作完成
2012年非洲联盟会议中心
A. 侧重参与区域集团化
B. 践行了“亲、诚、惠、容”理念
C. 彰显全方位外交布局
D. 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
15. 据记载,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关于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
在苏美尔人的泥板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
这体现了()
A. 人类文明的地域性
B. 苏美尔文明相对领先
C. 文明间的交流联系
D. 神话传说被考古证实
16. 公元249年,罗马帝国的地中海沿岸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瘟疫,史称“西普里安大瘟疫”,持续了15年时间,造成大量人员死亡。
文献资料显示,当时活跃的地中海贸易和海上谷物运输与这次瘟疫的爆发存在关系。
据此可知,“西普里安大瘟疫”
A. 表明古罗马卫生立法的滞后
B. 引发了全球性的瘟疫危机
C. 因海外贸易发展而推动传播
D. 直接导致世界市场的衰败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题8分,18题8分,19题24分,20题1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65年,红色经典史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又名《长征组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艰难的历程,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
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①②标注中任选一处,写出其所对应的歌曲名称并简述历史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红军长征历程中克服和战胜的困难类型。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长期以来关于雍正皇帝继位有种种猜测,有人认为他是基夺皇位,也有人认为他是合法继位。
民间流传雍正串通当时掌管京师兵权的隆科多,指使人基改了康熙的遗诏,把“传位十四子”中的“十”字改成“于”字,得以篡位。
根据材料,指出研究雍正继位问题的史料类型。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运用史料的原则。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上流社会中流行射类、蹴鞠、棋类、水上活动、角力、田径、武术、节令游戏以及百戏等体育活动。
《宋史》中记载,上流社会对体育礼仪的规定非常严格,如打球包括了鼓乐、服饰、仪式等等诸多程序和规矩,礼法森严。
朱熹提出“修建射圃,提倡习射;效法孔孟,尊崇六艺以及登山郊游,导引调息”的体育思想。
民间也兴起各类体育活动,并出现大量专业的体育“社”,如打毬社、齐云社、角抵社、锦标社、锦体社、英略社等。
宋代《齐云社规》记载蹴鞠有十紧要:“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行止、要温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谦让、要礼法、要精神。
”都城开封街市店铺甚至还专门出售一种儿童秋千,设计精巧,深受百姓喜爱。
城市里也出现一些新的娱乐场所,将文艺表演和休闲体育结合起来,吸引大量的市民来休闲娱乐。
——摘编自周丛改《宋代体育的繁荣及其成因》材料二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提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认为“学生芒有强健的体魄和浓厚的国家观念,二者兼具,然后方能担负起救国救民复兴御侮的重任。
”在张伯苓看来,体育可以“增进全身之健康,使一切动作敏捷正确,精神愉快,产生美观,并养成能守纪律,重协力,尚仁侠之健全人格。
”他提出“民主政治即是体育精神。
体验过体育的竞争、团结、合作以后,推行民主政治要有利得多”。
他从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主张德智体三育并进,“造成德育、智育、体育完全发达的人才”。
——摘编自霍玉《张伯苓:中国近代体育教育先行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体育活动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苓体育思想的内容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20. 文字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不喧哗自有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举例
特点介绍
成熟
2003年济南出土的甲骨文 (局部)。
经过对已
经发掘出的8片有文字的甲片进行清洗缀合7
片构成了一个几乎完整的龟腹甲,上面有 25
个清晰的甲骨文字,讲述了是否以及怎样对
“母”进行祭祀。
她新义《说文解字》中已有这个字,读作jie,只是到了20 世纪 20年代,被新文化运动的代表刘半农等人发展意义,才出现了t这个音。
“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
指第三人称的女性。
新创“砼
”字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于1953年创
造的。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书写
费力费时,于是蔡教授用“人工石”三字代
替。
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明确推荐“砼”
与“混凝土”一词并用。
提取材料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观点,写一篇历史短文。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