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广州市第二中中考物理二模试卷(word版带答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第二中学2021学年度下学期初三二模
一、选择题(每题3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分别用小胶锤敲击图1中的琴键1和琴键2,琴键每毫秒振动的次数如表1,那么琴键1比琴2〔)
2.三辆小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站在路边的小红先后两次看到的情景如图2所示。

以下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相对丙车,甲车静止
B.相对丙车,乙车向南行驶
C,相对乙车,丙车向北行驶 D.相对乙车,甲车向南行驶
3.将装满水银的玻璃管倒插入水银中,静止时液柱如图3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假设水银面上有水平向左的持续气流,液柱长度会变短
C.假设水银面上有水平向右的持续气流,液柱长度会变长
D.假设管上提(管口未露出液面),管内外液面高度差变大
4.如图4所示,用细线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如图5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以下关于“都市蚂蚁〞概念车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平安带做得比拟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B.概念车在加速时,人往后仰是由于人受到惯性作用
D.概念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摩擦生热主要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其内能
6.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和S2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3A,电阻R2的阻值为10Ω.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5A
B.电源电压为5V
D.假设断开开关S2,电流表A1示数变大
7.如图,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

以下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
B.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C.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8、如图8,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
调节百叶窗的开合。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电动机把光能转化为机械能
C.太阳能板把光能转化为机械能
D、百叶窗开合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9.如图9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在同一水平
面上把它们放飞,一个上升,一个下沉。

假设它们放飞前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氢和F空,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F氢>F空
B.F氢=F空
C.F氢<F空
D.条件缺乏,无法比拟
10.某同学在家庭实验室里,将图10中的甲、乙装置连接成了如下图的通路,其中两个相同的铜线圈处于磁场中。

用外力使甲中的线圈在磁场巾摆动,乙中的线圈也会随着运动起来。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乙中的线圈由静止到运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乙中的线圈由静止到运动,其原理是电磁感应
图11
11、如图11,在粗糙木制轨道上,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沿虚线所示轨迹下落至D点。

A和B、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假设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那么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D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A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小于C点到D点减少的重力势能
C.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C点的动能
D.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A点的动能
12.汽车行驶时,利用防冻冷却剂在发动机散热器管道内循环流动,带走发动机多余的内能,使发动机不会过热而影响运转。

防冻冷却剂主要由水和不易汽化、密度比水小的某种防冻剂(简称“原液〞)混合而成,原液含量(原液占防冻冷却液体积的比例)越高,防冻冷却剂的比热容越小。

根据文字及图表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与水比照,防冻冷却剂的沸点较高,凝固点较低
C.汽车行驶时,冷却液在散热器里向发动机不断放热
D.长期放置的原液含量75%的防冻液由于汽化,那么密度变大
二、填空作图题(共32分)
13.(1)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13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局部。

请在图13中画出AB 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B'
(2)如图14所示,凸透镜与水面平行,一侧的焦点恰好在水面上,水中一束入射光线射向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以及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

〔3)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15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填“不变〞、“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
14.(1)如图16,电动机工作时两端电压为3V,通过的电流为1A,电动机线圈电阻0.5Ω.这台电动机在10s内将质量为4kg的重物匀速提升0.6m。

不计绳重和摩擦。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2)一个没有磁性的软铁材料制成的空心小铁球,放在盛水的烧杯中置于铁芯AB的上方,绕在铁芯上的线圈连接如图17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空心小铁球仍漂浮在水面上。

请在图18中画出小铁球的受力分析。

当电源正负极调换后,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后,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1)如图19所示,甲站在枯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乙站在地上一只手用金属棒按触到零线;丙站在枯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

此时,丁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丙。

那么四人中,会触电。

假设图19中,乙和丙均是如图20握试电笔与导线接触,那么二人中,的试电笔氖管能发光。

(2)图21中,甲是发电机原理的示意图,图乙中的“o〞表示图甲中的导线ab(观察的视线沿导线由b往a 看),在磁场中分别转动到1、2、3、4位置。

那么从1位置转到4位置的过程中,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方向〔选填“会变化〞或“不变〞)。

在位置1时,电路中(选填“会〞或“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16.(1)小明的爸爸新买了一辆燃油小汽车,小明估测了一下小汽车的宽大约为160 (填长度单位〕;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选填“轮胎〞或“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2)如图22所示,物质M通过吸热、放热,出现了三种不同物态。

甲和乙可能分别是以下图23中哪种体?甲:,乙:。

(3)如图24甲,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图24乙是250g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假设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2.1×104J,那么0-8min牛奶升高1℃平均吸收的热量为。

(4)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王军设计了如图25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他将两根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通过短玻璃管与相同的气球相连,两次实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不计散热)。

②甲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

②在装置甲、乙的两次实验中,通电相同时间,请你按由多到少的顺序,为电阻产生的热量QA、QB、QC 和QD排序:。

17.(1)如图26,利用定滑轮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桶,测量一块蓝田玉坠的密度。

不计滑轮摩擦与绳将玉坠放入左侧小桶,向右侧小桶内逐渐加水至19.5mL时,装置如图甲静止。

取下右侧小桶置于水平桌面上,将玉坠浸没在水中如图26乙所示,此时液面示数是mL,该玉坠的密度为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2)如图27所示是一种抽水马桶水箱自动上水的轻质装置的示意图。

当水箱内的水到达一定高度时,浮标带动杠杆AOB压住入水口,停止上水。

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水箱里的水给杠杆AB的力)和B处阻力F2.
(3)如图28所示,两个等高的托盘秤甲、乙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AB重24N,A、B是木条两端,0、C是木条上的两个点,AO=BO,AC=OC.A端放在托盘秤甲上,B端放在托盘秤乙上,木条水平静止,托盘秤甲的示数是6N.现移动托盘秤甲,让C点放在托盘秤甲上。

当木条再次水平静止盘秤乙的示数是N。

18.(1)图29,质量为70kg的运发动进行跳伞练习,在加速下落阶段,运发动的惯性_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将纸餐盘、纸杯和吸管按照如图30方式粘合在一起即成“纸杯船〞。

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
纸杯船就会前进,说明。

(3)图31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示意图,长柄上端与球形底部各开一小孔a、b.当汲酒器内充满酒水,向上提升长柄取酒时,为使酒水不流出,闭合a孔后,b孔闭合。

(选填“需要〞或“不需〞)
(1)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②无线电波与X射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③真空中,无线电波的频率比X射线要低;
(2)紫外线可以穿透大气到达地球外表,某地区冬至正午,测出不同波长紫外线的强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如下表2:
①海拔2.5km,波长为280nm的紫外线,其强度为W/m2
②根据表2数据,波长为390nm的紫外线的强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是:
三、解析题(共17分)
解析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岀最后笞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演算过程及结果都要在数字的后面写上正确的单位
20.图33是一艘完全依靠太阳能驱动的船,该船长30米,宽15米,满载时太阳能船总重为6×105N。

船的外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功率为1.6×105W,假设接收的太阳能(用符号E表示)只用来驱动船
前进。

在一次航行中,从某一时刻开始,太阳能船受到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34甲所示,船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34乙所示。

(g取10N/kg,水的密度取1.0×103kg/m3)求
(1)满载时太阳能船所受浮力大小;
(2)满载时太阳能船排开水的质量;
(3)满载时太阳能船浸入水的体积;
(4)第0到第50s内,太阳能船受到的牵引力(选“大于〞、“等于〞或“小于〞填)太阳能船受到的阻力,依据是.
(5)第50s到第100s内牵引力做的功;
(6)第50s到第100s的运动过程中,太阳能船的效率
21.绿灯L1和红灯L2都是“220V,55W〞的照明灯泡。

求:
(1)绿灯L1正常发光时的工作电流;
(2)绿灯L1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3)红灯L2两端电压为110V时,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能否求出红灯L的实际功率?为什么?
小张同学利用如图35所示的器材,为三防指挥部设计了一个水位自动报警器:当水位尚未到达金属块A所在的高度时,工作电路中绿灯L1亮,表示水位正常;当水位到达A高度时(河水含有杂质,属于导体),红灯L2亮(发出报警信号)。

(4)请按照上述要求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5)假设绿灯L1内的灯丝断了,装置其它元件正常,当水位到达A高度时,红灯L2能不能亮?
(6)这个报警器正常工作2h,红灯L1和绿灯L2总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
四、实验探究题(共15分)
22.小黄做电学实验时连接了图36乙实物电路图。

(1)请你在图36甲框内画出其对应电路图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选填“最左端〞、“中间〞或“最右端〞);
(3)小黄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示数为零。

于是小黄断开开关,取下电压表,分别接到电路各元件两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均为零。

假设只有一个故障,那么导致这现象的故障是。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数据如下表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37的坐标系中画出U--I图线,图37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成/不成)正比,为什么?。

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下图。

(1)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局部〕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24.几个同学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有规律。

于是对“人不坐在秋千上时,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以下猜测:
小敏: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小颖:可能与秋千坐垫的质量有关;
小青:可能与秋千摆动幅度(秋千摆动中离最低点的最大距离)有关。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小青的猜测。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可画图或文字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