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生物复习夺标学案 非选择题题型解法指导:2.3 稳态调节类提分技巧 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生物夺标系列非选择题题型解法指导
2。

3稳态调节类提分技巧(教师版)
从命题思路上看,高考试题对该热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理解、掌握和再现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的机制及特点等重要知识上,并考查利用已有知识分析信息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实验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验证各激素的生理功能;与社会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对免疫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分析生物模型、信息材料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试题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对本部分知识的单独考查,又有与其他部分知识的综合考查。

一、方法示例
典例1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
(1)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有不同的途径:
①H1N1侵入人体细胞后,被__________细胞识别,这种信息
传递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的。

②大脑皮层与结构A之间是通过信息分子____________实现联系的,结构A与垂体之间通过信息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联系。

(2)大脑皮层直接对A发生作用属于__________调节,A通过垂体对B发生作用属于__________调节;当③分泌过多时,对A和垂体起________作用.
(3)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请根据图解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点评:本题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以及免疫调节结合在一起,形成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考题,要求考生仔细分析,当然扎实的基础也非常重要。

【答案】(1)①效应T ②神经递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
神经体液抑制(3)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后,淋巴因子产生减少,呈递抗原的能力降低
典例2. 人体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机制来实现,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内环境仍能维持稳态。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主要可通过出汗和_____________方式增强散热,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___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分泌________________,同时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TRH,作用于垂体,促进其合成分泌TSH,最终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称为_____________。

(2)人体进食后血糖含量升高,此时_____________可以分泌胰岛素,若作用于靶器官肝脏,将多余的血糖合成__________储存起来,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3)图中有个突触,①所指结构名称是。

在③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神经元2,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用图中标号表示)的功能。

若在右图中刺激神经元2后,神经元3膜电位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
典例3图甲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与疾病程度之间的曲线变化图。

请根据图回答
(1)在a、b、c中,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

从曲线变化看,再次感染时体内产生抗体的水平明显,而且出现抗体的时间明显,原因是初次免疫后体内已有。

(2)若在初次感染一周前给人体注射过相应的疫苗,请将图乙补充完整,表示注射疫苗再感染病毒后抗体的产生与病毒增殖关系的曲线图。

典例4 请回答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一些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茎促进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说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2)从图乙中可以读到的信息,在生产实践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从图丙中可以读到以下信息: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最适浓度为g,在OH段随生长素浓度增高,, 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高,.
(4)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

(5)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示出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
(6)若植物水平放置,如果图丙表示作用于根的生长素浓度,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二、技巧指导:
生命的稳态与调节部分,要掌握基础理论,以调节机制为出发点从整体上理清调节过程;与电学知识联系起来,弄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机制;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理清与免疫有关的概念与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抗原与抗体、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等。

注重运用植物向光性原理解释胚芽鞘弯曲实际问题,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解释植物的向性运动、顶端优势、除草原理.注意经典实验思想和一般实验原理在解释生命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方法体验
1。

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1)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突触后膜上的GABA受体结合.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阴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

如果用电生理微电泳方法将GABA离子施加到离体神经细胞旁,可引起相同的生理效应,从而迸一步证明了GABA是一种(兴奋、抑制)性的神经递质。

⑵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

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⑶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缩短/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⑷研究表明: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从而导致机体对病毒、真菌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降低,据此推测,上图中相当于T细胞的是
(突触前神经细胞、突触后神经细胞)。

2。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应用其功能联系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
___________,进而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

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时,对____
________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其分泌相应激素的量_________,进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腺体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可鉴别病变的部位。

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当给三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表: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
注射前注射后
健康人〈1010~40
甲<1010~40
乙10~40>40
丙〈10<10
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人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
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碘会抑制钠-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从而会导致甲状腺________(萎缩或肿大).
3.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图1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调节的甲、乙、丙3种方式。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甲的靶腺若为肾上腺皮质,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 激素到达垂体,进而影响和调节肾上腺皮质的分泌.
(2)图2的D若为葡萄糖,当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时,可通过④→⑤使血糖恢复正常。

此时脂肪细胞内有关物质转化的过程是.
(3)当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可直接通过图2的(途径)使血糖恢复正常,也可通过图1的丙方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时,信号的转变形式是。

(4)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能通过图1的丙方式调节平衡,其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如果头部受伤导致图1的乙方式调节失控,人体出现多尿现象,则与此有关的是__________激素;感冒发热患者常在服药后大量出汗使尿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解析】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当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可直接通过图2的①→②→③使血糖恢复正常,胰腺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肝脏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兴奋在突触传递时,信号的转变形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人体出现多尿现象,则与此有关的是抗利尿激素,感冒发热患者常在服药后大量出汗使尿量减少,其原因是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引起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大量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促进B中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其余详解见答案。

4.下图表示某种抗原递呈细胞(APC)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据图回答:
(1) 该种APC能表达TLR蛋白,进而激活免疫反应。

研究表明,如果使TLR基因发生突变而丧失功能,小鼠就不能识别到细菌的存在.据此推测TLR在免疫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若TLR蛋白过多,免疫系统会攻击人体正常细胞,引发________病。

(2) 受病原体刺激后,APC会启动核内相关基因________合成相应的蛋白质-白介素等免疫活性物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直接消灭入侵的多种病原体,参与该过程的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__ _。

(3) 从图中可以看出APC还能摄取、加工病原体蛋白,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可见APC可能参与________免疫。

(4)直接发育成APC的细胞一般属于____________能干细胞。

(5)2011年Steinman发现了一种免疫反应中的“哨兵”—-树突状细胞而获得诺贝尔奖,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的作用,被形象地称为“通报敌情”和“发动战争”。

根据上述资料和免疫学知识写出下图中的细胞、物质和免疫类型:
A为________;⑤是________.
5.科学研究表明,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其进行验证。

实验材料:健康小白鼠若干只、生长激素溶液、胰岛素溶液、生理盐水、血糖含量检测仪、葡萄糖溶液、注射器等。

一、实验步骤:
①将生理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两组,编号甲、乙。

②甲组(实验组)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乙组(对照组)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

随后对两组小鼠饲喂________________。

③监测两组小鼠血糖含量的变化情况。

发现甲组小鼠_________________;乙组小鼠________________。

④适时给甲组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继续监测其血糖含量的变化情况。

发现甲组小鼠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讨论:
①步骤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长期使用过量生长激素,可能会使使用者患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为生长激素的含量,因变量为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可以转换成饲喂同样的葡萄糖后,葡萄糖含量的下降情况。

下降速率减慢,说明敏感度降低.然后再按照分组编号、自变量处理,因变量检测等步骤进行实验设计即可。

步骤④的设计,可以证明过量生长激素造成血糖高的原因是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

由实验结果可知,长期使用过量生长激素,血糖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可能会使使用者患糖尿病。

6.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

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
___。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从图乙中可查到与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

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

请预测与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__ _。

则原浓度是因为浓度过高而使其促进作用减弱的,浓度稀释80%后,其作用将趋近最适浓度,其促进作用得到加强,其结果将是α2将大于α1.【答案】(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α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α值。

(2)若α2小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α2大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