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第5章 世界的居民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
1.下列关于语言和宗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
D.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答案】D
【解析】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故A正确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故B正确
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C正确
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故D错误
2.亚洲民族多且多优秀民族正是这些优秀民族用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先进的文化全世界四大文明有三个出现在亚洲它们分别是()
A. 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
B. 古印度古中国古埃及
C. 古印度古中国古巴比伦
D. 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
【答案】C
【解析】解中国和埃及、巴比伦、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亚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在亚洲在黄河流域的国家古中国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古巴比伦则位于两河流域.
故选 C.
3.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
①地表崎岖②土壤肥沃利于耕作③水源不足④自然资源丰富⑤交通便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D
【解析】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而地形崎岖、水源不足、交通不便的地区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 D
4.(1)读图1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的半球和纬度带是()
4.(2)读图2 六个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本大洲总人口的比例都超过了
()
4.(3)六个大洲中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大洲总人口比例最小和最大的洲分别是()
A. 北半球-中、高纬度
B. 北半球-中、低纬度
C. 南半球-中、高纬度
D. 南半球-中、低纬度
【答案】B
【解析】
【答案】A
【解析】
【答案】D
【解析】
5.下列聚落中需要保护的是()
A. 北京的现代建筑群
B. 意大利威尼斯水城
C. 蓬莱的普通农村聚落
D. 美国的别墅区
【答案】B
【解析】
6.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B.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都发源于西亚
C. 非洲北部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
D.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答案】D
【解析】亚洲西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A错误
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基督教、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佛教发源于南亚 B错误
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C错误
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D正确
故选D
7.(1)上述四处民居比较适合游牧生活的是()
7.(2)对传统民居加以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A. 吊脚楼
B. 四合院
C. 蒙古包
D. 土楼
【答案】C
【解析】(1)蒙古包是蒙古族牧区传统的民居形式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苍穹式室庐蒙古包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比较适合游牧生活
故选C
【答案】A
【解析】(2)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因此
对传统民居加以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地方文化
故选A
8.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B. 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C. 澳大利亚人主要讲英语
D.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答案】C
【解析】
9.(1)世界四大洋中只分布在东半球的是()
9.(2)关于图中序号代表的四个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冰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太平洋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地跨东西半球印度洋位于东半球故选项C 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C
【答案】A
【解析】读图可得①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故A正确
②亚洲东临太平洋故B错误
非洲被赤道穿过有阳光直射现象故C错误
大洋洲主要位于南半球其夏季是12、1、2月故D错误
10.阅读表1“世界人口垂直分布趋势”和表2“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 我们可以看出()
表1
表2
①海拔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区是人口稠密区
②高原高山地区是人口的稀疏区
③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0.2%
④南半球人口多于北半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读表1、2可知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带高原高山地区人口稀少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人口仅占总人口的0.4% 北半球的人口多于南半球的人口
11.关于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B. 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C. 世界上流传最广信徒最多的是基督教
D. 清真寺是基督教的宗教建筑
【答案】D
【解析】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故AB正确
世界上流传最广信徒最多的是基督教故C正确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故D错误
12.对传统聚落的保护有不同观点你赞成下列哪一种观点?()
A. 拆旧建新
B. 整旧如新
C. 修旧如旧
D. 建新如旧
【答案】C
【解析】传统聚落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对典型聚落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对其进行不破坏原有风貌的修复即修旧如旧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3.(1)写出图中地形部位名称 B________ 此处适合开展体育活动的项目是________(选序号)
①滑雪②攀岩③游泳④漂流
13.(2)图中E、F两处可能发育河流的是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
13.(3)从图上测量甲、乙两个小山顶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那么实际上两个小山顶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米
13.(4)图中的等高距是________米甲山和乙山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13.(5)若山脚(海拔78米)的温度为25℃则甲山山顶的温度为________
【答案】陡崖, ②
【解析】图中B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此处适合开展体育活动的项目是②攀岩【答案】F, F处是山谷易集水成河
【解析】图中E、F两处可能发育河流的是F 理由是 F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是山谷易集水成河 E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山脊上不可能形成河流
【答案】1500
【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甲、乙两个小山顶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那么实
际上两个小山顶之间的距离是 3×50000厘米=1500米
【答案】100, 58
【解析】等高距为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甲山和乙山的相对高度为 678﹣620=58米
【答案】21.4℃
【解析】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脚的海拔是78米温度是25℃甲山顶的海拔是678米温度是 25℃﹣(678米﹣78米)÷100米×0.6℃=21.4℃
14.(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A________ C________ E________ G________
14.(2)图中等高距为________米所以D点的海拔处于________范围之间
14.(3)某旅游团组织爬山 A和B两条线路都可以上山哪一条线路比较轻松?说明理由 ________
14.(4)旅游团想找个有河流的地方休息应该去图中哪个部位寻找?请说出理由
________
【答案】山脊, 山谷, 鞍部, 山顶
【解析】读图可得 A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 C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 E位于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 G处是山顶
【答案】100, 400﹣500米
【解析】图中等高距为100米 D点的海拔处于400﹣500米之间
【答案】线路A比较轻松 A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解析】某旅游团组织爬山 A和B两条线路都可以上山线路A比较轻松 A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答案】C处 C处为山谷容易形成河流
【解析】旅游团想找个有河流的地方休息应该去图中C处寻找 C处为山谷容易形成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