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光的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光的知识点
高三物理光的知识点
(一)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
2.平面镜:对光路控制作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光路图及观像视场。

(二)光的折射
1.折射定律
2.全反射、临界角。

全反射棱镜(等腰直角棱镜)对光路控制作用。

3.色散。

棱镜及其对光的偏折作用、现象及机理
应用注意:
1.解决平面镜成像问题时,要根据其成像的特点(物、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光路图再求解。

平面镜转过α角,反射光线转过2α
2.解决折射问题的关键是画好光路图,应用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求解。

3.研究像的观察范围时,要根据成像位置并应用折射或反射定律画出镜子或遮挡物边缘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来确定观察范围。

4.无论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都遵循一个重要规律:即光路可逆。

(三)光导纤维
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

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

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

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多次全反射能够没有损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

(四)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的条件是有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

(相干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

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两种:(1)利用激光(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

(2)设法将同一束光分为两束(这样两束光都****于同一个光源,因此频率必然相等)。

(五)干涉区域内产生的亮、暗纹
1.亮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

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各级彩色条纹都是红靠外,紫靠内。

(六)衍射
注意关于衍射的表述一定要准确。

(区分能否发生衍射和能否发生明显衍射)
1.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

(七)光的电磁说
1.麦克斯韦根据电磁波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提出光在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D?D这就是光的电磁说,赫兹用实验证明了光的电磁说的正确性。

2.电磁波谱。

波长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

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分别是: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伦琴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伴随α、β衰变而产生)。

3.各种电磁波的产生、特性及应用。

(八)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也证明了光是一种波,而且是横波。

各种电磁波中电场E的方向、磁场
(九)光电效应
1.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

(下图装置中,用弧光灯照射锌版,有电子从锌版表面飞出,使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带正电。

)光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ν0,只有ν0才能发生光电效应;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③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④瞬时性(光电子的产生不超过10-9s)。

3.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光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成正比:E=hν
4.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W(W是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

)
(十)康普顿效应
在研究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有些散射波的波长比入射波的波长略大。

康普顿认为这是因为光子不仅有能量,也具有动量。

实验结果证明这个设想是正确的。

因此康普顿效应也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十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干涉、衍射和偏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因此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十二)正确理解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波是一种概率波,对大量光子才有意义。

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粒子,是指其不连续性,是一份能量。

1.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2.高的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低的光子容易表现出波动性。

3.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4.由光子的能量表示式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D?D频率和波长λ。

(十三)由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思想推广到微观粒子和任何运动着的物体上去,得出物质波(德布罗意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

(十四)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的原子核都不稳定,能自发地变为别种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出射线。

(十五)玻尔原子模型能级
1.定态假设:原子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的原子是稳定的。

2.能级跃迁:原子从一状态跃迁到另一状态,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3.轨道能量量子化。

(十七)物质波:
德布罗意波: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是绝大多数的粒子没有偏转穿过,少数的粒子发生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粒子偏转角超过,个别甚至被弹回,由此可得结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十九)原子的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某些元素自发放射某些射线的现象称为天然放射现象,这些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高中物理光的知识点整理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先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证。

(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光在传播时虽屡屡相交,但互不扰乱,保持各自的规律继续传播。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线、入射线、法线共面;反射线与入射线分布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线、入射线、法线共面,折射线和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对确定的两种介质,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数.介质的折射率 n=sini/sinr=c/v。

全反射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临界角A,sinA=1/n。

(5)光路可逆原理:光线逆着反射线或折射线方向入射,将沿着原来的入射线方向反射或折射.
高考物理怎么复习
首先,同学们要根据所学教材的知识结构,选定一些重要内容作为复习重点,也就是说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高考的热点和平时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只有把这些搞懂了,才能复习好更深层次知识。

其次,要针对所复习的知识做大量的强化练习,使同学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加深巩固,以免遗忘。

复习应该是经常性的、反复的复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效率,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由于物理知识点相对比较繁琐,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理解和记忆上知识的漏缺,做为高三全面的复习,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的进行弥补,对原来没有掌握的环节进行扎实的、认真的复习,从而为后面的复习打牢基础。

实践证明,只要是对复习环节抓的很紧的同学,他们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并能获得比较系统的、完整的知识。

怎样复习好物理
一、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
其实高中物理讲的就是一些自然界当中事物的定理,这些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事物都蕴含这这些真理,生活处处都有物理,就比如说我们每次坐车,我们看外面的世界就可以看见这些车子外面的东西都在向后走,这就是我们高中物理当中的参照物,这个知识点,生活到处都存在知识,你要用心去体会。

只要我们长一颗发现的眼睛,你一定要多看看你的生活当中会有很多的现象,不管是自然的还是生活的,你还要多看看夜晚的星星,看看他的变化,你还会发现物理当中发光、发热以及一些定律问题.这些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是处处存在的。

二、学会从定理入手
对于一些定理还有就是一些死概念还有的一些规律你们都要高度重视,但是你不光时要记住这些知识,你要学会该怎样利用起来,这才是关键,聪明的孩子是利用这些公式然后应用到自己的错题当中,从中找到问题的所在,你还要做到从一个小小的错题,就可以复习到很多知识,真是双丰收,这也是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能不能开窍的关键。

三、把不理解改成很熟练
因为在高中物理当中还有很多新的概念,还有一些名词就是比如:势能、弹性势能等,你们不要看见这些没有见过的词,就不喜欢他们,你知道吗?只要你深入的了解,细心去看看,然后你再看看一些教材以及一些辅导书都是可以让你理解的。

复习物理的技巧
有很多考生,尤其是中等偏上的考生,往往很喜欢攻克哪些比较难的题目。

但是对于大部分高考复习物理的你,一定要控制难题,多做“错题”,错题本必不可少。

迎考复习必须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但其难易程度与数量应有所控制,成绩优异者可适当做一些难题,一般同学应少做或不做难题,因为一道难题,往往要消耗我们许多精力和宝贵的时间。

做题不在多,但应达到练一点带全面的效果。

总体来说,高考物理试题,就涉及的内容可分为重点知识、一般知识(即方方面面的知识点)、实用知识、学史常识(有关物理学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年
代等)、量具与实验、方法与能力等几大类型。

而核心是重点知识和方法能力。

实用知识、学史常识和量具实验中的某些内容,一般情况下记住就行了。

对于较有代表性的知识,像力矩、传动、振动、波动、声、分子运动论、固液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静电平衡、伏安电表量程的扩大、自感现象、交流电、变夺器、电磁振荡、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及核物理中的大部分内容,主要是强调对其理解和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