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文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英文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出发,归纳了英文电影教学的关键环节和实训形式,并提出了在英文电影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旨在更好地发挥英文电影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标签:英文电影;英语教学;应用
一、英文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1.感受纯正的英美发音,有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

原版英文电影中的语言融合了不同地域、社会阶层、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人生观、价值观、职业、年龄、性别的人们之间的对话,是最能反映社会生活、贴近现实生活的语言。

观看英文影片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正确发音的机会,能让学生感受地道、纯正的英美发音,有效实现眼观、耳听、口说、心记的有机结合,促成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语言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

2.了解英美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电影涉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它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以独特的视角再现或展示历史事件、社会现实和文化风俗。

电影集民族性、时代性、社会性和艺术性于一身,为英语学习者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文学、宗教、伦理、民俗等提供更直观、更形象、更便捷、更全面的资源,让学生在直接感悟语言的同时领略到语言赖以生存的社会、民族、文化间的差异,以便培养跨文化意识。

3.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要想真正地学好英语,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和背景的了解。

观看英文电影是让学生了解文化和背景的重要途径。

如:学生可以通过《走遍美国》中Thanksgiving Day的内容了解西方感恩节的由来和习俗;可以通过《公主日记》中皇室成员晚宴的情节了解西方餐桌礼仪。

文化和背景知识了解多了,知识面也就扩大了,视野也随之开阔了,学习也会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

4.视听结合,有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英文电影教学改变了以往听力课上教师按部就班地播放听力磁带或光碟,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完成听力练习,最后教师核对答案并作讲评的传统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立体的、真实的听力环境。

电影中人物形象鲜活,故事情节清晰,时代背景明确,学生不仅能接收到每一位角色所传递的信息,了解电影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还能从当时的语言环境分析每一句对白所代表的真实含义,有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5.增加词汇量,促进单词的记忆。

英文电影大多都配有中英文字幕,学生在观看英文电影时,可以借助中英文字幕充分理解电影对白。

对于难懂晦涩的对白,学生可以立刻从字幕中找到对应的单词或短语,其中不乏英语习语、俚语和方言,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

二、英文电影教学的关键环节
1.观看前:背景知识介绍﹢问题热身。

播放电影前,可向学生介绍影片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角色及情节概要,让学生对影片有大概的了解;同时可根据情节内容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电影,便可抓住影片重点。

2.观看中。

(1)经典片段重放。

对电影中语言简单、含义深刻、语速适中、发音清晰的对白可重放,让学生做听写练习或现场重复,也可对经典对白中重要信息进行提问,加深学生对剧情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瞬间记忆与口头表达能力。

(2)语言要点解析。

对电影中句式较复杂、句子较长、句意不易理解的对白,教师可作语言要点解析。

从中提取出重要的、关键的语法规则,结合生动的电影对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要点,更充分地理解语言所要传递的信息,提高语言知识教学的质量。

(3)重要词汇归纳。

对电影对白中重要词汇,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并归纳词汇的用法,挖掘词语的深层内涵,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鼓励学生收集与之相关的派生、衍生、同义及反义词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

3.观看后:剧情综述﹢任务布置。

电影放映结束后,教师可对电影的主要情节作简要概述,尤其是影片中的精彩片段,带领学生一同回顾整部电影。

随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活动的形式完成任务,充分发挥英文电影教学的作用。

三、英文电影教学的实训形式
1.跟读模仿电影对白。

英文电影中有很多经典对白,这些对白语音清晰,语调标准,语速适中,很适合作跟读模仿实训。

教师可事先确定需要跟读模仿的对白片段,在影片放映过程中适时安排实训:步骤一:播放对白片段,学生一边听一边小声跟读;步骤二:无音放映对白片段,学生模仿原声语音语调;步骤三:安排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模仿对白;步骤四:以教师点评或小组互评、自评的形式对实训成果做出评价。

2.阅读电影相关文字资料。

在电影放映的过程中,学生虽可观看到相应的对白字幕,但速度无法掌控。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适当增加阅读相关文字资料的实训:活动一: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电影字幕、背景知识、影片作者及主要演员的简介或电影相关评论;活动二:组织学生阅读收集材料并进行分类整理,以师生或生生的形式对其中某个方面进行口头交流;活动三:安排学生根据口头交流的情况作最后观点陈述;活动四:教师对陈述情况做出评价。

3.观后感写作。

电影内容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电影放映结束后,
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观后感的写作实训。

写作之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对电影进行讨论,内容可涉及电影主题、人物角色或时代背景,形式不限,学生可自由发挥。

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可作个别指导,对于写作思路开阔的学生可建议其抓住重心,突出重点;对于无从下笔的学生,应启发学生回忆电影内容,寻找印象深刻的情节,认真思考,联系生活。

4.口头影评。

每一部电影的上映都经历了漫长的制作过程,从故事构思到实际拍摄,从角色性格到片场对白,从时代背景到服饰妆容,从制片导演到主角配角,从台前幕后到观众影迷,每一步都包含了电影人的艰辛和努力,也包含了观众的期待和支持。

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对电影做出评价,大胆说出自己对电影的看法,充当一次影片评论人。

在评论过程中,教师应重点评价学生的语音语调是否正确,语言是否流畅,思路是否清晰,观点是否明确。

对于学生究竟持有什么样的观点,教师不应做出评价,但要引导学生正面地、积极地去看待问题,避免过于极端或被悲观。

5.剧情模拟表演。

为了进一步满足语言学习的更高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安排剧情模拟表演实训。

表演所需要的服装、道具、剧本,学生应自行准备,教师只负责统筹协调和提供最必要的帮助。

实训结束后,可动员学生评选出最受欢迎的电影,让学生们切实体验从分工协作到共同创作,从简单模仿到个性演出的乐趣。

6.剧情的概述与预测。

在电影放映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安排剧情概述与预测的实训。

实训之前,教师应对电影内容有大概了解,找出在整部电影中比较关键和重要、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情节,重复播放后让学生对情节进行概述并预测下一个情节将会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

实训过程中,教师可作适当提示,适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引导学生捕捉情节中的关键点,启发学生大胆构思和假设,在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英文电影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效地组织英文电影教学,适当开展英文电影实训活动,将有助于英语教学的进行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姜淑芬.影视教学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1996,(3).
[2]蔡东东.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