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 20创造宣言 教案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找出文中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过程。

2.赏析本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

3.联系中学生实际,激发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明确文中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过程。

赏析本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
讲授法、微课导学法、交流合作法、诵读法等。

教学过程:
一、析题目知文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的《创造宣言》。

首先让我们从题目入手,何为“创造”?——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何为“宣言”?(课件出示)宣言是一种严肃的公布主张、意见的演讲辞。

结合本文来看,就是陶行知公布他对“创造”的主张和意见,由此观之这是一篇议论文。

同时从应用文的角度来说,本文也是一篇演讲辞。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八年级下学期曾经学过一篇演讲词——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大家还记得学习那篇文章时有怎样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如:我被闻一多的革命精神震撼到了。

我觉得文章语言慷慨激昂、非常富有感染力,读了让人热血沸腾。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义正辞严,振奋人心。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演讲稿的特点:观点鲜明、逻辑性强、说理生动、富有感染力。

让我们在本文的学习中,进一步体会这些特点。

二、识作者明背景
作者为什么要提出创造宣言呢?让我们了解一下陶行知及其背景。

(课件出示)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

他目睹旧中国国贫民弱,试图以教育来建设新社会。

他在反对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斗争中,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独具特色的创造教育思想,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贡献。

由此观之,创造教育是他结合国情、拯救教育时弊的创举。

三、读课文找观点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作者对创造有何主张见解?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观点,并归纳为论点。

明确:
1.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2.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3.要重视点滴的创造。

以上都是作者在文中的论点,有没有可以作为文章中心论点的呢?(学生讨论发言)中心论点必须能统摄全篇,因此以上几条只能做分论点,中心论点可以概括为:我们要创造。

【本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明确本文的论点,体会本文观点鲜明的特点。


四、画导图明思路
明确了本文的观点,那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论证的呢?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学习议论文的好帮手——思维导图。

(观看思维导图的微课视频)通过刚才的微课学习,我们知道了要绘制思维导图要先明确中央关键词,对于议论文来说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并由此生发二级三级分支,可以呈现如分论点、论证方法等,进而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尝试绘制本文的思维导图,明确本文的论证过程。

(小组合作绘制并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绘制的思维导图,并据图讲解本文的论证过程。

思维导图可多种形式,丰富多彩。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明确本文的论证过程,体会本文逻辑性强的特点。


五、析语言感号召
一篇演讲稿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能感染鼓动听者。

本文的语言极富感染力,请从文中找出几句分析一下。

(四人小组讨论发言)
如:“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说理更生动形象。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不能放弃你的责任。

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

”“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文章中大量使用短句,增强语言的气势,读来节奏分明,铿锵有力。

多用排比,使内容充实丰富,具有说服力,增强语言的气势,增强论证的效果,使文章感情更充沛,更有感染力。

文中多次对创造之神直呼“你”,这是呼告的修辞手法。

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师生齐读、个读,进一步在诵读中体会本文说理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特点。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理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特点。


六、联实际重创造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创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我们不禁思考,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创造呢?
陶行知曾提出,实施创造教育必须实行“六大解放”:解放他的头脑,解放他的双手,解放他的眼睛,解放他的嘴,解放他的空间,解放他的时间。

请同学们结合中学生实际谈谈,我们可以如何培养创造力?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和学习的点
滴,畅谈该如何激发创造力。

如:我们可以解放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生活,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绘制成图画、写成随感、制作成视频等,将创造融入生活实际。

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生活处处皆可创造!
七、仿语段学写法
作业
学习本文先驳后立的写作方法,仿照文章的5-11段,批驳错误的观点,并提出自己正确的结论。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