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20001xEVDO信令分析指导书-20070328-A-1.0

合集下载

EVDO

EVDO

EVDO目录[隐藏]CDMA2000 1xEV-DO技术分析CDMA2000 1x EV-DO 提出背景CDMA2000 1x EV-DO 设计思想CDMA2000 1x EV-DO 发展情况EV-DO Rev A技术特点EVDO无线上网卡设置CDMA2000 1xEV-DO技术分析CDMA2000 1x EV-DO 提出背景CDMA2000 1x EV-DO 设计思想CDMA2000 1x EV-DO 发展情况EV-DO Rev A技术特点EVDO无线上网卡设置[1][2]EVDO(EV-DO)实际上是三个单词的缩写:Evolution(演进)、Data Onl y。

其全称为:CDMA2000 1xEV-DO,是CDMA2000 1x演进(3G)的一条路径的一个阶段。

这一路径有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叫1xEV-DO,即“Data Only”,它可以使运营商利用一个与IS-95或CDMA2000相同频宽的CDMA载频就可实现高达2.4Mb ps的前向数据传输速率,目前已被国际电联ITU接纳为国际3G标准, 并已具备商用化条件。

第二阶段叫1xEV-DV。

1xEV-DV意为“Data and Voice”,它可以在一个C DMA载频上同时支持话音和数据。

2001年10月3GPP2决定以朗讯、高通等公司为主提出的L3NQS标准为框架,同时吸收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提出的1xTREME标准的部分特点,来制定1xEV-DV标准。

2002年6月,该标准最终确定下来,其可提供6Mbps甚至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编辑本段]CDMA2000 1xEV-DO技术分析1xEV-DO是一种针对分组数据业务进行优化的、高频谱利用率的CDMA无线通信技术,可在1.25MHz带宽内提供峰值速率达2.4Mbps的高速数据传输服务。

这一速率甚至高于WCDMA 5MHz带宽内所能提供的数据速率。

为了在不影响现有网络话音通信的前提下支持高速数据业务,1xEV-DO 采用了将语音信道和数据信道分离的方法。

CDMA20001X数据业务特性指导书.doc

CDMA20001X数据业务特性指导书.doc

QoS特性使用指导 (1)1.1 QoS特性概述 (1)1.1.1 QoS功能控制 (1)1.1.2 QoSffl户划分 (1)1.2数据配置 (2)1.2.1 CDMA2000 1X 网络 (2)1.2.2 CDMA2000 1xEV-DO 网络 (5)1.3业务流程 (7)1.3.1 CDMA2000 1X数据业务建立 (7)1.3.2 CDMA2000 1 xEV-DO 数据业务建立 (8)1.3.3 BSC间软切换 (10)1.3.4 BSC间硬切换 (12)1.4注意事项 (13)1.4.1 HLR、MSC 和ANAAA 支持 (13)1.4.2 电测 (14)1.4.3专线用户天线调整 (14)1.4.4专线用户资源占用比例 (14)CDMA2000 1X数据业务特性使用指导1.1 CDMA2000 1X数据业务特性概述QoS (Quality of Service)是指针对不同的数据业务用户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

华为公司Airbridge CBSC6600 (以下简称BSC)提供完备的QoS措施,通过高效的调度算法和无线资源管理技术,使无线资源具备良好的可运营、可管理特征,有效利用系统容量,实现收益最大化。

1.1.1 QoS功能控制BSC提供QoS功能控制开关。

在维护台可通过MOD QOS命令和MOD DOGP命令控制QoS功能的开关,具体说明请参见“1.2数据配置”。

在QoS功能开关为打开状态时,BSC可从HLR、MSC、AN AAA或调试台获取用户的QoS等级,并根据各等级的QoS参数,为不同等级用户分配不同的无线资源。

在QoS功能开关为关闭状态时,BSC不提供QoS功能。

1.1.2 QoS用户划分QoS用户的划分仅限于数据业务用户,不涉及语音业务用户。

在QoS功能开启时,用户的QoS等级决定了用户在资源分配过程中的优先级。

QoS用户划分如表所示。

表1-1 QoS用户划分下面对各类用户进行简要说明:1. 专线用户专线用户仅限于CDMA2000 1xEV-DO用户,具有以下特点:•专线用户在CDMA20001xEV-DO用户屮享有最高优先级。

CDMA20001xEVDO信令分析指导书

CDMA20001xEVDO信令分析指导书

EV-DO系统信令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EV-DO系统信令分析南志刚2006年 6月EV-DO系统信令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目录导读 (4)第1章空口流程介绍 (5)1.1 初始化过程 (6)1.2 登记过程 (7)1.2.1 UATI请求消息 (9)1.3 空闲状态 (11)1.3.1 休眠状态 (12)1.3.2 监视状态 (12)1.4 连接建立 (14)1.5 挂起操作模式 (20)1.6 监视小区导频信号强度 (21)1.7 会话配置协商 (23)1.7.1 IS856会话层协议介绍 (24)1.7.2 会话配置协商过程 (24)1.7.3 PPP连接 (26)1.7.4 会话维持 (28)第2章切换 (30)2.1 前向链路切换介绍 (30)2.1.1 导频集管理 (30)2.1.2 虚拟软切换 (35)2.2 反向链路切换介绍 (36)2.3 1xEV-DO和1x2000系统间的切换 (36)第3章功率控制 (38)3.1 开环功率控制 (38)3.2 闭环功率控制 (38)3.2.1 外环功率控制 (39)3.2.2 内环功率控制 (40)3.2.3 RPC信道和DRCLock信道 (40)第4章反向负载控制 (41)4.1 反向速率控制 (41)4.1.1 RateLimit消息 (41)4.2 反向负荷过载控制 (42)EV-DO系统信令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4.2.1 CSM5500算法介绍——扇区负荷估算 (42)4.2.2 Io/No测量(总的接收功率谱密度/噪声功率谱密度) (43)第5章整体信令流程 (44)5.1 AT始发的HRPD会话建立流程 (45)5.2 AN始发的网络侧重激活流程 (49)5.3 AT始发的连接释放流程 (50)5.4 AN发起的连接释放流程 (51)5.5 AT始发的会话释放流程 (52)5.6 软切换流程 (52)5.7 AN-AAA鉴权消息 (53)第6章附录 (54)6.1 1 UNTI解释 (54)6.2 附录2 Rati 解释 (55)6.3 附录3 AT开机后维持的各个状态解释 (56)EV-DO系统信令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导读本文分为以下几大模块介绍EVDO信令:第1章:按照终端从开机到连接的实际流程,结合信令实例讲解终端处于各个阶段的实现过程。

CDMA 1X掉话分析指导书-20030120-A-1.0

CDMA 1X掉话分析指导书-20030120-A-1.0

CDMA1X掉话分析指导书(仅供内部使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修订记录目录1概述 (7)1.1掉话率指标计算公式 (7)1.2掉话率各指标项含义 (8)2掉话分析过程 (9)2.1网络基本信息获取 (9)2.2分析前准备 (10)2.3掉话分析方法 (10)3掉话分析 (12)3.1由于导频污染引起的掉话 (12)3.2由于前向链路干扰引起的掉话 (13)3.3由于反向链路干扰引起的掉话 (15)3.4由于链路不平衡引起的掉话 (15)3.5由于处于覆盖范围外引起的掉话 (16)3.6由于业务信道功率限制引起的掉话 (17)3.7由于小区负荷引起的掉话 (18)3.8由于接入/切换冲突引起的掉话 (18)3.9由于软切换问题引起的掉话 (19)3.10由于硬切换问题引起的掉话 (20)3.11由于BTS时钟同步错误引起的掉话 (21)3.12软切换分支Abis链路传输时延超大 (21)4案例 (22)4.1业务部分参数设置错误引起的掉话 (22)表1 XX表Table 1 XX (3)图1 XX图Figure 1 XX (3)CDMA 1X掉话分析指导书关键词:掉话掉话率掉话分析摘要:本文主要讲解了掉话的原因,以及掉话分析的方法和掉话的解决途径,并针对无线系统掉话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对网络掉话问题分析提供一个比较系统的分析思路。

缩略语清单:1 概述在CDMA网络运行中,掉话是用户投诉的热点,也是无线网络质量直接反映。

这里主要分析引起掉话的原因,以及通过哪些手段来定位问题,采用哪些办法来解决问题,从而降低掉话率,提高网络质量。

另一方面还可解决由掉话率高造成的最坏小区,降低最坏小区比,提高话务掉话比。

1.1 掉话率指标计算公式建立呼叫,要在MS,BTS,BSC,MSC之间建立一条完整的连接,所有环节正常保持,则呼叫的正常进行,如果在用户结束本次通话前,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发生中断,则呼叫不能保持,掉话。

CDMA2000 1X测试方法指导

CDMA2000 1X测试方法指导

技术文件技术文件名称:CDMA 1X移动台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指导(Agilent8960E5515C版)技术文件编号:版本:V1.0共33 页(包括封面)拟制审核会签标准化批准目录1前言本文论述的测试仪器如无特指,默认为Agilent 8960系列的E5515C综合测试仪;所测试的手机如无特指,默认为cdma2000 1x;手机的频段类别为0,扩展速率集(SR)为1。

在后面所谈到的各个测试项,如无特别说明,则其起始环境为默认设置(启动或重起的设置)+频段选择,通过shift+Preset按键可以恢复默认设置。

进入默认设置的界面后,更改Cell Band为US Cellular(对应频段类别0),选择channel(测试呼叫信道)为283或384。

如果手机支持的话,还可以更改为其它的呼叫信道。

2移动台测试条件2.1 标准环境测试条件常温测试应在下列条件的任意组合条件下进行温度:+15 至+35相对湿度:45%至75%大气压:86kPa 至106kPa2.2 测试模式前向业务信道的验证通过调用基本信道测试模式、专用控制信道测试模式、补充码信道测试模式和补充信道测试模式来实现。

反向业务信道的验证通过调用基本信道测试模式、专用控制信道测试模式和补充信道测试模式来实现。

表1列出9种测试模式以及相应的无线配置。

表1应用环回业务选择(业务选择2或55)或Markov业务选择(业务选择54)建立呼叫可进入基本信道测试模式1。

应用环回业务选择(业务选择9或55)或Markov业务选择(业务选择54)建立呼叫可进入基本信道测试模式2。

应用环回业务选择(业务选择55) Markov业务选择(业务选择54)或测试数据业务选择(业务选择32)建立呼叫可进入基本信道测试模式3至9。

应用测试数据业务选择(业务选择32)建立呼叫可进入专用控制信道测试模式3至9以及补充信道测试模式3至9。

应用环回业务选择(业务选择30)建立呼叫可进入补充码信道测试模式1。

EVDO与1X互操作指导书

EVDO与1X互操作指导书

EVDO与1X互操作指导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录第一章概述 (6)第二章 DO Rel.0与1X的互操作 (6)2.1DO Rel.0网络结构 (6)2.2DO Rel.0与1X的互操作原则 (7)2.3双模终端开机选网 (7)2.4DO Rel.0与1X之间寻呼 (9)2.4.1双模终端开机登记过程 (9)2.4.2双模终端监听1X/DO寻呼信道 (9)2.4.3空闲状态收听DO系统消息 (10)2.4.4空闲状态收听1X系统消息 (11)2.4.5DO业务期间收听1X寻呼信道 (11)2.4.6AT在1xEV-DO网上存在连接时收到话音寻呼 (12)2.4.7 1X业务期间不收听DO寻呼信道 (13)2.5DO Rel.0与1X混合覆盖区边缘切换 (14)2.6DO 子网切换 (17)2.7DO Rel.0与1X互操作存在问题 (21)第三章 DO Rev.A与1X的互操作 (21)3.1DO Rev.A网络结构 (21)3.2DO Rev.A与1X之间交叉寻呼 (22)3.2.1登记和移动性管理 (22)◆在1X网络下进行的特殊功能激活登记 (22)◆DO网络下登记过程 (23)3.2.2 DO网络接听1X寻呼以及在1X网络对DO的登记 (24)3.2.3在1x网络接听DO寻呼 (25)3.2.4用户户在DO网络下收发1X的短消息 (25)3.3DO Rev.A与1X之间的硬切换 (26)3.3.1 DO的Voip与1X的Voice之间的相互切换 (27)3.3.2 DO的Voip与1X的Voip之间的相互切换 (28)3.3.3 DO的data与1X的Date之间的激活态硬切换 (28)关键词:Evdo Rel.0Evdo Rev.A摘要:目前大多数CDMA运营商都已经建设了1X网络,如何在1X上引入DO网络成为工作中的重点,如何解决两个网络共存时支持1X和DO的混合终端的互操作成为运营商和设备商关注的焦点,针对现状,本文主要说明1X与DO的互操作问题。

关于cdma2000 1x网络与EVDO网络的交叉通知及互操作

关于cdma2000 1x网络与EVDO网络的交叉通知及互操作

关于cdma2000 1x网络与EVDO网络的交叉通知及互操作何平
【期刊名称】《电信网技术》
【年(卷),期】2006(000)009
【摘要】中国联通已运营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cdma2000 1x网络,随着3G
1xEV DO_A技术的日益成熟,EV DO_A(或HRPD_A)在1x网络上的升级部署已成为大多数运营商的共识。

EV DO_A可支持VoIP、分组视频VT(Video Telephony)等3G的多流、实时业务,为运营商提供了提高收益的新手段。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何平
【作者单位】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33
【相关文献】
1.CDMA IS-95A增强型网络到cdma20001x网络的演进 [J], 邹欣
2.CDMA2000-1X网络优化思路构建 [J], 张国栋;
3.路测分析法优化cdma2000 1x网络提高网络整体性能 [J], 张洪高
4.路测分析法优化cdma2000 1x网络提高网络整体性能 [J], 张洪高
5.波乐R100——3G网络的无线共享、支持CDMA2000 EVDO/WCDMA网络[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DMA-2000-1X数据业务优化分析的开题报告

CDMA-2000-1X数据业务优化分析的开题报告

CDMA 2000 1X数据业务优化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络不断升级,用户对于网络服务的要求也愈加严格,数据业务的质量成为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重点。

CDMA2000一直是3G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中最主流的选择之一,也是运营商普遍采用的一种技术标准。

CDMA2000 1X技术是一种数字语音和数据传输的技术,在数据传输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

CDMA2000 1X网络上的数据业务一直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难点。

如何进一步提高CDMA2000 1X数据业务的稳定性、速率和用户体验,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工程师需要大力探索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CDMA2000 1X数据业务的优化分析将通过对网络参数的细致调整、对网络传输速率的提高、对网络的重构升级等手段,从而提高CDMA2000 1X数据业务的稳定性和速率。

这将进一步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体验,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CDMA2000 1X网络的数据业务用户量、传输速度,建立数据传输的网络模型,分析CDMA2000 1X数据传输的缺陷;2.通过网络参数的调整获取更可靠的数据传输速度,调整网络参数为运营商提供决策支持;3.通过网络传输速率的提高,减少数据传输延迟和数据包丢失;4.对CDMA2000 1X网络进行升级和重构,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5.分析CDMA2000 1X网络上数据业务的优劣势,探讨如何优化网络,提升用户体验。

四、可行性分析本次课题研究方案充分考虑CDMA2000 1X网络上数据业务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对已有的数据传输网络模型和网络研究成果的整合和改进有效的解决了CDMA2000 1X网络上数据业务存在的优化问题,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五、预期研究成果本次研究的预期成果为针对CDMA2000 1X网络上的数据业务,从数据传输速率提升、网络参数调整、网络升级等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了CDMA2000 1X网络上的数据业务的优缺点,并进行了优化,提升了CDMA2000 1X网络上数据业务的传输速率和用户体验。

CDMA2000 1X和EVDO网络结构及接口

CDMA2000  1X和EVDO网络结构及接口

1.1CDMA网络结构1.1.1CDMA2000 1XA1 接口是BSC 与MSC 之间的信令接口。

A1 接口主要用于传送BSC 与MSC 之间的呼叫控制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的信令消息。

它是国际规范中的一个标准接口。

A2 接口承载BSC 和MSC 之间的用户业务。

A1p 接口是BSC 与MSCe 之间的信令接口。

A1p 接口主要用于传送BSC 与MSCe 之间的呼叫控制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的信令消息。

A2p 接口承载BSC 和MGW 之间的用户业务。

A3 接口用于承载BSC 和SDU(Selection/Distribution Unit)之间的信令和用户业务(包括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A3 接口包括独立的信令和业务子信道。

A3 信令对业务子信道进行控制和分配。

A3 接口支持ATM 承载方式和IP 承载方式。

A7 接口用于承载BSC 之间的信令,支持BSC 之间的软切换。

A7 接口支持ATM 承载方式和IP 承载方式。

A8 接口承载BSC 和PCF 之间的用户业务。

A9 接口传输BSC 和PCF 之间的信令。

A10 接口承载PCF 和PDSN 之间用户业务。

A11 接口承载PCF 和PDSN 之间信令。

Abis 接口用于承载BSC 和BTS 之间的信令和业务。

1.1.2CDMA2000 EVDOA8 接口承载AN和PCF 之间的用户业务。

A9 接口传输AN和PCF 之间的信令。

A10 接口承载PCF 和PDSN 之间用户业务。

A11 接口承载PCF 和PDSN 之间信令。

A12 接口用于承载AN 和AN AAA之间的信令消息,此消息用于对AT/MS 进行用户鉴权。

A13 接口用于承载AN 间高速数据业务处于休眠态时会话迁移的信令消息。

A16 接口用于承载AN 之间高速数据业务处于激活态硬切换时会话迁移的信令消息。

A17 接口用于承载AN 之间高速数据业务处于激活态时软切换的信令消息。

A18 接口用于承载AN 之间高速数据业务处于激活态时软切换的数据传输。

中国电信EVDO网络KPI分析指导

中国电信EVDO网络KPI分析指导

中国电信EVDO网络KPI分析指导.txt恨一个人和爱一个人的区别是:一个放在嘴边,一个藏在心里。

人生三愿:一是吃得下饭,二是睡得着觉,三是笑得出来。

----------------------- Page 1-----------------------中国电信EVDO网络KPI分析指导二〇〇九年六月----------------------- Page 2-----------------------中国电信EVDO 网络KPI 分析指导中国电信EVDO 网络KPI 分析指导(C) 2008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2009版权所有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版权声明:本文档著作权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享有。

文中涉及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专有信息,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和泄漏该文档以及该文档包含的任何图片、表格、数据及其他信息。

本文档中的信息随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和技术的进步将不断更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不再通知此类信息的更新。

II 2008 版权所有(C)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Page 3-----------------------中国电信EVDO 网络KPI 分析指导目录1 概述.............................................................................. . (1)2 KPI分析方法.............................................................................. (2)2.1 评估网络覆盖质量.............................................................................. (2)2.2 分析网络负荷分布.............................................................................. (3)2.3 分析业务模型.............................................................................. . (4)2.4 分析用户发展趋势.............................................................................. (6)3 建立网络监控机制 ............................................................................. . (6)3.1 日报内容.............................................................................. .. (6)3.2 周报内容.............................................................................. .. (8)3.3 月报内容.............................................................................. .. (8)图表目录中兴通讯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2008 版权所有(C)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II----------------------- Page 4---------------------------------------------- Page 5-----------------------中国电信EVDO 网络KPI 分析指导1 概述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是用来反映网络运行状况的一组指标,通过CNO2 定期采集网络 KPI,可以了解网络性能,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使得网络得以持续优化。

cdma2000手机定位CDMA网络问题指导书-20020218-A-1.0

cdma2000手机定位CDMA网络问题指导书-20020218-A-1.0

资料编码产品名称CDMA2000使用对象产品版本编写部门无线网络规划部资料版本 1.00手机定位CDMA网络问题指导书 拟制:李杰日期:2003/1/22审核:马明鸣日期:2003/2/18审核:熊强日期:2003/2/18批准:陶茂弟日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版本描述作者2003/1/22 1.0 初稿完成李杰目录(TOC Heading)第1章手机Debug窗口介绍 (1)1.1 如何进入H100手机的Debug (1)1.2 Debug窗口各项数值的介绍 (1)第2章前向覆盖判断 (3)2.1 导频强度Ec/Io (3)2.2 手机接收电平 (4)第3章反向覆盖判断 (4)3.1 手机发射电平Tx (4)3.2 反向误帧率 (5)第4章接续质量判断 (6)第5章语音质量判断 (6)第6章小结 (7)关键词:CDMA 前向覆盖反向覆盖接续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如何用手机定位网络问题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手机Debug窗口的各项指标简单判断前反向覆盖,并通过后台RSSI测试、反向误帧率统计定位网络问题。

本文主要是以H100手机作为例子,其他CDMA手机的设置,请参考相关指导书。

缩略语清单:参考资料清单:第1章1.11.21.3 手机Debug窗口介绍如何进入H100手机的Debug开机-输入密码:##27732726-按挂机键(红色power off键)-选择3,即可进入Debug窗口各项数值的介绍假设Debug窗口如下:P232 R085 C021003612-00001-1PAGE Ec:-5.0RX:-75 TX:NoTxP232:主服务扇区PNC0210:系统工作频点03612:SID00001:NIDPAGE:信道模式Ec:Ec/IoRx:手机接收电平TX:手机发射电平其余两项暂时没有资料提及,但是不影响我们对网络质量的判断,因为主要的空口指标我们已经得到了。

S200手机的Debug窗口简介S200手机的电池打开后可看到:S/P NO,每个NO对应一个SPC,请在相应附件内查找。

cdma2000标准(摘要)

cdma2000标准(摘要)

CDMA2000 1X技术标准1. cdma2000标准简述1.1 cdma2000 1Xcdma2000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系统的一种模式,它是从cdmaOne(IS-95)演进而来的一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IS-95标准在1993年面世,这个技术不是一个单一的、静止的技术,随着版本0、版本A及版本B的制订,IS-95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进。

cdma2000的正式标准是在2000年3月通过的。

它原意是把cdma2000分为多个阶段来实施,第一个阶段称为cdma2000 1X,第二个阶段称为cdma2000 3X。

图1.1-1 各标准衍生图IMT-2000CDMA Direct SpreadIMT-2000FDMA/TDMAIMT-2000TDMASingle CarrierIMT-2000CDMAMulti-CarrierWCDMA (UMTS)CDMA2000 1Xand 1xEVUTRA TDDand TD-SCDMAUWC-136/EDGEDECT IMT-2000 TerrestrialRadio interfaceIMT-2000CDMATDD1X的意思是使用与IS-95相同的一个1.25Mhz频宽的载波;3X则意味着三个载波。

cdma2000 1X完全兼容IS-95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其空中接口标准依照的是EIA/TIA/IS-2000协议,采用码分和频分结合的多址技术。

cdma2000 1X 的空中信道支持的调制功能在兼容IS-95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包括采用了前向快速功控,增加了前向信道的容量;提供反向导频信道,使反向相干解调成为可能,反向增益较IS-95提高了3dB,反向容量增加1倍;业务信道可采用比卷积码更高效的Turbo码,使容量进一步增加;引入了快速寻呼信道,减少了移动台功耗,增加了移动台的待机时间;可采用发射分集方式OTD或STS,提高了信道的抗衰落能力。

CDMA2000 1x信令流程以及关键性能指标说明new

CDMA2000 1x信令流程以及关键性能指标说明new

CDMA2000 1x信令流程及关键性能指标说明中兴通讯学院CDMA BSS课程团队课程目标掌握基本的语音登记、起呼、被呼、切换、释放的流程掌握关键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课程内容登记流程起呼流程寻呼流程切换流程释放流程登记成功流程Stat.1为基站收到MSC发送的登记成功消息Location Updating Accept时登记成功次数的统计点。

登记成功流程说明⏹MS向BS发送Registration Message消息,发起登记流程;⏹BS收到Registration Message后,构造Location Updating Request消息,封装后发送给MSC;⏹MSC向BS发送Location Updating Acccpt消息,指示对Location Updating Request消息的处理已经完成;⏹BS向MS发送Registration Accepted Order消息,登记成功。

登记失败流程Stat.1为基站收到MSC发送的登记失败消息Location Updating Reject时登记失败次数的统计点。

登记失败流程说明⏹MS向BS发送Registration Message消息,发起登记流程;⏹BS收到Registration Message后,构造Location UpdatingRequest消息,封装后发送给MSC;⏹MSC向BS发送Location Updating Reject消息;⏹BS向MS发送Registration Rejected Order消息,登记失败。

登记KPI⏹定义登记成功率=(登记成功次数/登记请求次数)*100%⏹期望值登记成功率≥97%注:1.登记请求次数=登记成功次数+登记失败次数课程内容登记流程起呼流程寻呼流程切换流程释放流程语音业务起呼流程Stat.1为BS收到MS起呼消息(OriginationMessage)时普通呼叫MS起呼次数和指配进入软切换呼叫MS起呼次数的统计点;Stat.2为BS完成无线资源分配后向MSC发送指派完成消息(AssignmentCompleteMessage)时普通呼叫语音起呼成功次数和指配进入软切换呼叫语音起呼成功次数的统计点。

CDMA20001X寻呼优化指导书-20070214-A-2.0(精)

CDMA20001X寻呼优化指导书-20070214-A-2.0(精)

2004-07-0526CDMA2000 1X 寻呼优化指导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修订记录2004-07-0526CDMA2000 1X 寻呼优化指导书内部公开目录目录 (I)第1章基础知识 .. (31.1寻呼信道特性 (31.1.1寻呼信道结构 (31.1.2寻呼信道消息 (41.1.3移动台工作模式 (51.1.4快速寻呼信道 (51.2呼叫流程 (5第2章寻呼成功率优化概述 (72.1寻呼成功率的定义 (72.2寻呼成功率的标准 (72.3影响寻呼成功率的因素 (82.4寻呼成功率优化流程图 (8第3章寻呼信道负荷过高的寻呼优化 (103.1寻呼信道负荷的定义 (103.2寻呼信道负荷过高的影响 (103.2.1 寻呼信道平均负荷与寻呼信道非呼叫相关消息丢失率的关系 (10 3.2.2 寻呼信道平均负荷与寻呼信道呼叫相关消息丢失率的关系 (11 3.2.3 结论 (113.3寻呼信道负荷过高的寻呼优化方法 (123.3.1 GPM消息合并 (123.3.1.1 常用参数说明 (133.3.1.2 应用场景 (153.3.2 多寻呼信道方案 (163.3.2.1 多寻呼信道方案介绍 (163.3.2.2 相关命令 (16第4章接入信道相关的寻呼优化 (164.1有关手机接入性能参数的核查 (164.1.1 配置扇区BASE ID (164.1.1.1 BASE_ID (16CDMA2000 1X 寻呼优化指导书内部公开4.1.1.2 相关命令 (174.2接入信道参数的优化 (174.2.1 接入信道参数优化方法 (174.2.2 相关命令 (19第5章 BSC与MSC配合的寻呼优化 (205.1MSC寻呼策略参数优化 (205.1.1 VLR配置表中的“用户去活时间”与BSC中REG_PRD的匹配 (20 5.1.2 寻呼重发次数 (205.1.3 寻呼重发间隔定时器T3113 (205.1.4 寻呼优化功能 (205.2手机最长接入时长与MSC等待寻呼响应时长定时器T3113的配合 (21 第6章扩展边界寻呼 (226.1算法背景 (226.2功能描述 (236.3算法的适用场景和性能描述 (246.3.1产品版本支持情况 (246.3.2适用场景 (256.3.3性能描述 (286.4性能统计指标和数据采集 (286.4.1相关的性能指标 (286.4.2数据采集手段 (296.5相关的主要参数 (296.5.1MSC侧主要参数 (296.5.2BSC侧主要参数 (29第7章常规优化对寻呼成功率的影响 (297.1 网络覆盖对寻呼成功率的影响 (297.2 前反向平衡对寻呼成功率的影响 (307.3 网内网外干扰对寻呼成功率的影响 (307.4合理划分位置区对寻呼成功率的影响 (30CDMA2000 1X 寻呼优化指导书内部公开关键词:寻呼信道寻呼消息扩展边界寻呼,扩展LAC,寻呼算法,调度机制,寻呼统计指标摘要:本指导书首先主要介绍CDMA寻呼相关的一些通用知识,包括寻呼信道消息、移动台工作模式和呼叫流程等,然后介绍了扩展边界寻呼方案的背景和实现原理,结合可能的应用方案作一个说明。

中国电信CDMA&DO路测分析指导书

中国电信CDMA&DO路测分析指导书

鼎利CDMA路测分析指导书2009年12月目录目录 (2)1、路测指标含义和简单分析: (3)1.1语音路测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3)1.1.1 路测在覆盖分析中的应用 (3)1.1.2 如何根据路测数据评估网络覆盖性能 (3)1.2EVDO路测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4)1.2.1 DT 无线性能指标: (4)1.2.1 DT 指标详解 (5)1.1.3 改善覆盖质量的常用优化措施 (10)2、路测发生的事件简单归类分析 (11)2.1路测在呼叫失败分析中的应用 (11)2.1.1 呼叫失败原因分析 (11)2.2路测在掉话分析中的应用 (16)2.2.1 掉话原因分析 (16)1、路测指标含义和简单分析:1.1 语音路测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1.1.1 路测在覆盖分析中的应用通过路测,可以直接得到以下数据,作为衡量网络覆盖性能的指标。

最强导频(Ec/IodB):移动台所收到的最强导频信号每PN 码片的能量Ec与收到的总频谱密度信号加噪声Io 的比值。

移动台接收功率(RxPwrdBm):移动台接收的功率强度1.23MHz 带宽内所有信号,包括干扰信号。

移动台发射功率(TxPwrdBm):移动台通话或接入时输出的信号强度。

移动台(Tx-AdjdB):移动台发射功率控制的调整值,对于Band Class 0 的800M 系统,TxPwr=-73-RxPwr+Tx-Adj。

前向误帧率(Fwd FER%)1.1.2 如何根据路测数据评估网络覆盖性能1.1.2.1 单项指标分析1.移动台接收功率(RxPwrdBm)移动台接收功率Rx Power 是衡量前向链路覆盖深度的一个指标。

移动台的接收功率灵敏度设为-105dBm,考虑5dB 的边界覆盖裕量,则对于不同的覆盖环境,路测数据要满足以下要求:接收功率大于-100dBm 的范围为室外覆盖;接收功率大于-85dBm 的范围为普通室内覆盖;接收功率大于-80dBm 的范围为密集城区室内覆盖。

无线维护岗位认证教材-CDMA2000-1X网络无线技术(1)

无线维护岗位认证教材-CDMA2000-1X网络无线技术(1)

日本:ARIB 韩国:TTA 欧洲:ETSI 中国:CATT 美国:TIA 美国:T1P1 韩国:TTA
核心网与无线接口的对应关系
IS-41核心网 NNI
GSM核心网
IS-95 Cdma-2000
GSM WCDMA
核心网与无线接口的对应关系
•IS-41是美国现用交换机之间的相互操作的接口规范,而IS-95 空中接口标准是美国高通公司1995年公布的第一版;IS-95A 定义了800M频段蜂窝系统的空中接口,ANSI-J-STD-008定义 的是PCS版的空中接口(即1.9G频段系列)。IS-95B包含了IS95A的全部内容和ANSI-J-STD-008、TSB74标准,TSB74定义 的是有关速率集合2(14.4)标准。 •上图的另一个含义是: 从现有GSM(包括GPRS)很难平滑过渡到未来的3G,能够 复用的部分不多,主要是由于3GPP所定义的Iu接口和2G的A 接口差别较大。 从IS-95A到CDMA2000则只要通过更改部分插版及软件升级 即可完成,这主要是因为IS-95基站系统大部分采用了分组 交换控制技术。
于传送基站的控制信息。 快速寻呼信道,减少手机待机时的发射功率,降
低电池消耗
CDMA2000主要设计改进
前向链路
快速功率控制
IS-95,50Hz;IS-2000,800Hz;
发射分集
Release A OTD(orthogonal trasmit diversity);
辅助导频 支持多信道(一个用户可用多个信道,IS-95只能用一
话音质量
64k 13k PCM GSM
8k 13k 8kEVRC CDMA CDMA CDMA
CDMA移动通信的特点 •采用完善的功率控制、话音激活技术,降低了 手机发射功率,增加了系统容量,延长了电池 使用时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小

3G(EVDO)命令手册

3G(EVDO)命令手册

3G(EVDO)命令手册目录1简介 (3)1.1概述 (3)1.2技术特点 (3)2配置EVDO (5)3典型配置 (7)1简介1.1概述CDMA2000 1x EV-DO标准最早起源于Qualcomm公司的HDR技术,早在1997年的时候Qualcomm就向CDG提出了HDR(高速数据)的概念,此后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实验在2000年3月份以CDMA2000 1x EV-DO的名称向3GPP2提交了正式的技术方案。

1xEV的意思是'Evolution',也表示标准的发展,DO的意思为Data Only(后来有为了能够更好地表达此技术的含义,把Data Only改为Data Optimized,表示EV-DO技术是对CDMA2000 1X网络在提供数据业务方面的一个有效的增强手段)。

同年10月份3GPP2投票表决把该标准定义为C.S0024, 在美国的TIA/EIA称为IS-856。

2001年12月在ITU的会议上,CDMA2000 1x EV-DO技术作为CDMA2000家族的一个分支被吸纳为IMT-2000标准之一。

1.2技术特点尽管CDMA2000 1x已由许多无线运营商部署并投入运营,提供153.6kbps的数据传输链路,但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高速访问计算机互连网的要求。

因此,工业界开发出了CDMA2000 1x EV-DO的解决方案。

它将高速数据信道与语音信道分离,充分利用了数据业务在实时性要求、误码率要求和对称性方面的特点,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在与CDMA2000 1x载波宽度(1.25MHz)一样的频带上,为用户提供高达2.4Mbps的数据链路。

它可以独立地建成无线移动数据网络,也可以与CDMA2000 1x混合组网,互为补充,完成ITU对3G系统制定的功能要求。

1xEV-DO由于采用了巧妙的设计思想和先进的技术,使得系统具有用户峰值数据速率(每一用户瞬间数据速率的最大值)高、平均吞吐量(每扇区每秒能传送并被全部所服务用户成功接收的信息量)大的优势。

CDMA2000-1X&EVDO学习重点摘要

CDMA2000-1X&EVDO学习重点摘要

CDMA搜索过程对各种不同导频集,手机采用不同的搜索策略。

对于激活集与候选集,采用的搜索频度很高,相邻集搜索频度次之,对剩余集搜索最慢。

整个导频搜索的时间安排见下图所示:手机搜索速度设搜索窗设置为5,8,9.激活集、侯选集、相邻集中导频分别为3,2,20,Pilot_INC为4时,搜索一遍激活集时间约为0.09秒,搜索一遍相邻集时间约为1.34秒,搜索一遍剩余集时间约为2.4分钟。

另有资料显示,手机搜索器的搜索速度最大为4800chips/s,对于活动/侯选导频和相邻导频集而言,网络设计者应满足如下对搜索速度的要求:1、每秒时间内,手机搜索器应至少搜索活动/侯选导频集4-6次;2、相邻导频集应至少在1.5秒内搜索一次。

R.A应用层引入了CDMA2000系统交叉寻呼和多RIP流等多种新业务应用,使得1xEv-DO 技术从R0片本侧重于提供高速460015*********数据传送平台,向提供多样性业务平台转移,对运营商和用户更具吸引力。

新增多流分组应用(Multiple-flow Packet Application):支持单用户多个业务,每个业务可以有多个RLP流,并对每个RLP流单独进行控制。

新增短信数据突发应用(Data over Signaling):类似于CDMA2000短数据突发机制,利用1xEv-DO接入信道或控制信道来传送短数据分组。

新增交叉寻呼应用(CDMA2000 Circuit Service Notification Application):终端在监听1xEv-DO 系统期间,可以收到1x Ev-DO系统下发的CDMA2000 1x寻呼或短消息等。

不需要终端在两网之间进行频繁切换,有利于降低网络切换所需开销,延长手机待机时间,并实现对CDMA2000 1x语音呼叫的快速响应。

新增多模终端能力查询应用(Multimode Capability Discovery Application):用于终端上电初始化时系统与终端的多模能力协商,可以支持并发公共信道收发、并发专用信道收发、混合终端操作和接收分集等多种工作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V-DO系统信令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EV-DO系统信令分析南志刚2006年 6月EV-DO系统信令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目录导读 (4)第1章空口流程介绍 (5)1.1 初始化过程 (6)1.2 登记过程 (7)1.2.1 UATI请求消息 (9)1.3 空闲状态 (11)1.3.1 休眠状态 (12)1.3.2 监视状态 (12)1.4 连接建立 (14)1.5 挂起操作模式 (20)1.6 监视小区导频信号强度 (21)1.7 会话配置协商 (23)1.7.1 IS856会话层协议介绍 (24)1.7.2 会话配置协商过程 (24)1.7.3 PPP连接 (26)1.7.4 会话维持 (28)第2章切换 (30)2.1 前向链路切换介绍 (30)2.1.1 导频集管理 (30)2.1.2 虚拟软切换 (35)2.2 反向链路切换介绍 (36)2.3 1xEV-DO和1x2000系统间的切换 (36)第3章功率控制 (38)3.1 开环功率控制 (38)3.2 闭环功率控制 (38)3.2.1 外环功率控制 (39)3.2.2 内环功率控制 (40)3.2.3 RPC信道和DRCLock信道 (40)第4章反向负载控制 (41)4.1 反向速率控制 (41)4.1.1 RateLimit消息 (41)4.2 反向负荷过载控制 (42)EV-DO系统信令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4.2.1 CSM5500算法介绍——扇区负荷估算 (42)4.2.2 Io/No测量(总的接收功率谱密度/噪声功率谱密度) (43)第5章整体信令流程 (44)5.1 AT始发的HRPD会话建立流程 (45)5.2 AN始发的网络侧重激活流程 (49)5.3 AT始发的连接释放流程 (50)5.4 AN发起的连接释放流程 (51)5.5 AT始发的会话释放流程 (52)5.6 软切换流程 (52)5.7 AN-AAA鉴权消息 (53)第6章附录 (54)6.1 1 UNTI解释 (54)6.2 附录2 Rati 解释 (55)6.3 附录3 AT开机后维持的各个状态解释 (56)EV-DO系统信令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导读本文分为以下几大模块介绍EVDO信令:第1章:按照终端从开机到连接的实际流程,结合信令实例讲解终端处于各个阶段的实现过程。

第2章:讲解DO的切换过程以及过程中涉及的消息及参数。

第3章:讲解DO的功率控制原理以及过程中涉及的消息及参数。

第4章:讲解DO的负载控制原理以及过程中涉及的消息及参数。

第5章:在前面4章的基础上给出各个过程的整体流程信令讲解,读者可以参考前四章内容结合OMC跟踪到的消息理解第5章内容。

缩略语清单:1、AN Access Network 接入网2、AT Access Termination 接入终端3、DRC Data Rate Control 数据速率控制(信道)4、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媒体接入控制5、RA Reverse Activity 反向激活6、RLP Radio Link Protocol 无线链路协议7、RPC Reverse Power Control 反向功率控制信道8、RRI Reverse Rate Indicator 反向速率指示(信道)9、UATI Unicast Access Termination Identifier 唯一终端访问标识EV-DO系统信令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第1章空口流程介绍终端进入每一个连接状态都需要经历一个流程。

空中链路管理协议维持AT和AN连接过程中的各个状态,共经历如下三种状态:●初始化状态:由初始化状态协议维持,执行与捕获AN相关的动作。

●空闲状态:AT已经捕获网络但连接是关闭的,即处于空闲状态,由空闲状态协议维持相关的动作,主要用于:支持有效寻呼,引导连接打开的过程,以及支持AT的功率保持。

空闲状态下,保持PPP链路,释放空口和A8/A9链路。

●连接状态:处于连接状态时,由连接状态协议管理AT和AN之间的无线资源,还用于管理引起连接关闭的过程。

分配专有空口资源,建立A8/A9链路,可以进行上行或下行数据传输。

下图是终端在各个状态中迁移的概述:AT给基站发送数据前,并不知道最近基站的距离,需要有一个接入网络的过程。

进入接入模式,AT决定接入时使用的最小发射功率,避免引入不必要的RF干扰。

AT 通过发送功率递增的接入试探完成接入过程,只有当发送某个接入试探后收到基站的响应信息时,才停止接入试探的发送。

初始接入试探的发射功率是AT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的函数(反向开环功控)。

如果AT收到的信号强,说明距离基站近,则相应的初始接入探针功率较小。

收到基站的响应后,AT就开始采用最后一个接入探针的功率进行消息发送。

下面介绍AT与AN之间建立连接的各个状态,以及各状态涉及到的消息。

EV-DO系统信令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1.1 初始化过程AT获取服务网络信息的过程就是初始化状态,AT选择一个服务网络,并从该网获得时间同步。

初始化状态协议规定了AT捕获服务网络的过程和消息。

消息触发因素:开机、网络重定向。

由空中链路管理协议激活其初始化过程,过程经历以下四个步骤:非激活状态:等待Activate命令来激活初始化过程;网络确定状态:AT选择服务AN,挑选导频信号最好的扇区;导频捕获状态:AT捕获前向导频信道;同步状态:AT与控制信道周期同步,接收Sync消息并与系统时间同步。

Sync消息包括:与基站兼容的AT版本范围、基站扇区的PN、网络系统时间。

见下面消息实例的中文标注。

Sync Message:(CAIT跟踪空口获取的消息实例)四个状态间的迁移如下图所示:以上四个状态的消息都是AN在前向控制信道(CC)上广播的。

EV-DO系统信令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1.2 登记过程登记即AT与AN建立会话(session)的过程,AN会给AT分配一个全局唯一的UATI标识(UNTI的解释见附件1)。

会话一旦建立,轻易不会释放(缺省超时54小时才释放),会话建立期间可能有多次的连接(connection)建立、释放过程。

会话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对AT的大概位置进行估计。

AT发起登记的触发条件:(正常情况下,初始化之后AT马上就会自己发起登记)(1) 开机;(2) 子网改变;开机登记后AT为了与PDSN建立PPP连接必须先与AN 建立连接,以后若无数据传输,再释放与AN之间的连接。

这意味着释放空口链路和A8/A9连接,PCF与PDSN之间的A10/A11连接会在会话期间一直保持。

过程如下:EV-DO 系统信令分析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B TS B SC U atiR e q U atiA ss g U atiC m pH ard w a re IdR e q H ard w are IdR s pP C FL o cU pd P ro ced u reR outeU pdE sta blis h P P P C onne ctio n...始呼过程在1xEV-DO 系统中,采用登记的方法对AT 进行跟踪,有2种可能的登记处理方法:●基于UATI Request 消息的登记:第一次开机的登记方式;(消息实例在后面会给出)●基于RouteUpdate 消息的登记:会话建立之后的周期登记、或位置变换登记方式;(消息实例在后面会给出)以上两种消息都由路由更新协议处理。

AT 捕获网络服务区后开始执行登记:首先给基站发送位置信息,方便网络进行正确下寻呼;之后 AT 会在反向接入信道上发送UATI Request Message ,来请求UATI 地址的指配,每个AT 被分配一个唯一的UATI 地址,这个UATI 地址跟IP 地址类似,用于分组数据的正确传送。

UATI Request Message:(CAIT 跟踪空口获取的消息实例)EV-DO系统信令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1.2.1 UATI请求消息初始化结束后,AT在首次发送UATI请求消息时,还没有从AN分配到任何标示地址,此时AT会挑选一个随机AT标识(RATI)(RATI解释见附录2),取代UATIRequest消息中的UATI。

AN认出RATI后,通过AT所在的子网指配一个UATI值给AT。

UATI的指配由IS856会话层中的地址管理协议处理。

UATI是一个128bits的地址值,分为UATI104和UATI24两个部分。

UATI104是由SectorParameters 消息(发送扇区信息给终端)发送给AT的,而UATI24是由UATI ASSIGMENT消息发送的。

●UATIAssignment Message:●RouteUpdate messageAT发送RouteUpdate消息以通知AN目前的位置,并向它提供它周围无线链路状况的估计,在接入信道以及反向业务信道上发送。

AT发送RouteUpdate message遵循以下原则:当AT移动到另一个子网时,通过AN控制信道上发送的色码来标识该子网,然后向新的网络发送RouteUpdate 消息;●RouteUpdate Message:EV-DO系统信令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红色框表示激活集和候选集中的导频PN。

Keep:1表示Drop Timer没有超时。

当AT通过以下公式算出的r值大于SectorParaments消息中的RouteUpdateRadius 域所提供的值时,AT发送RouteUpdate 消息;公式中(x L,y L)是为原AT提供服务的扇区的经纬度,(Xc,Yc)是目前为AT提供覆盖区域的扇区的经纬度。

则r 为:SectorParameters Message:(CAIT跟踪空口获取的消息实例)当AT请求业务信道分配前,也会发RouteUpdate message,告诉AT当前接入的网络状态。

EV-DO系统信令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1.3 空闲状态当AT已捕获一个服务网络但是连接未打开时,所使用的过程和消息由空闲态协议来提供。

此时AT处于关闭连接状态,空口资源没有指配给AT,空闲状态包括以下四种:●非激活状态:该状态下,等待ACTIVE命令;●监视状态:该状态下,AT监视控制信道,侦听寻呼信道,必要时更新从开销协议中接收到的参数。

此状态下,AN可以向AT发送单点广播分组;●休眠状态:该状态下,AT关闭部分子系统以节省功率。

休眠状态下AT不监听前向信道,并且不允许AN向它发送单点广播分组;●连接建立状态:AT和AN建立连接。

图1-1空闲状态协议状态转化图(AT)为支持这四种状态,AT支持下列操作模式:●连续操作模式:连续监视控制信道;●挂起操作模式: AT连续监视控制信道一段时间,然后在时隙模式下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