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有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上、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题题号后面的答题要求;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试卷共27道小题,考试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
项是()(2分)
A。

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我们不仅要从书籍记载
(zǎi)中了解那段历史,更要领悟永不褪色的“五四”精神,
激励自己奋勇向前。

B。

中国智能制造产品高端大气,引领科技潮流,备受世
人推崇(cóng),客商纷至沓来,让厂商应接不暇。

C。

___一意孤行地以霸凌行径开启贸易战,这是一种狭
隘(yì)的“美国优先”思想的体现,将损害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D。

《神奇的汉字》节目通过妙趣横生的汉字游戏和详细
生动的汉字讲解,对汉字追根溯源,演绎了中国文化的精髓(suí)。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五月的研学之旅,同学们收获颇丰:炭河里遗址前,屏气凝神,体味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岳荒山顶峰上,极目远眺,感叹长沙新城的蓬勃发展;田间地头,摩肩接踵,初尝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活动结束,同学们乘坐大巴返程,车窗外的景色
令人心旷神怡,有同学禁不住欢快地歌唱,也有同学在凝视远方,似乎内心不再喧哗,又在憧憬明年的研学活动。

A。

远足 B。

摩肩接踵 C。

心旷神怡 D。

憧憬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我们要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要牢记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使命。

B。

为发展数字经济,市政府决定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共
同举办博览会。

C。

地铁四号线的正式开通运营,决定了长沙地铁网是否
迈入“米”字形时代。

D。

“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
意识与校园环境。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人们在生活中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重的负荷
会让人疲惫不堪。

②只有卸下自己身上过重的负担,将压力释放,才能享
受生活中的诗意。

3.在中国画中,留白是一种布局,它不仅是一种艺术美,
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在留白的美妙意境中,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艺术之美,还能领悟到人生哲理。

中国画常常留出各式各样的空白,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意境。

在繁忙喧嚣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需要在生活中留有余地,给自己留白,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宁静。

5.正确选项为C。

节日俗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活动,如元
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等等。

其中“吃”和“喝”也是节日俗中的重要内容,如正月初一吃年糕、八月十五吃汤圆,表达团圆之意;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长寿的期盼。

6.(1) 选项③《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与《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意境相得益彰,选配最为
恰当。

2) ___,在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用
自己的才智和汗水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听到两位同学的演讲,第一位是1701班的___同学,他将为我们讲述他的中国梦;第二位是1702班的___同学,他将为我们分享他的奋斗青春。

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的精彩演讲。

7.(1) 自缘身在最高层。

(___《登飞来峰》)
2) 相思之苦,转化为重逢的希望,如___在《夜雨寄北》中所写:“
3)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这是一句名言,意味着只有不断地研究和练,才能取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赋得暮雨送___
___在楚江微雨中,听到建业暮钟敲响。

重重帆影隐现,鸟儿迟迟飞去。

远处海门深不可见,近岸浦树含滋润泽。

相送之情无限,如同沾着雨丝一般。

这首送别诗是唐代诗人___送别好友___时所作。

通过描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表达了离别伤感和对家乡思念的情感。

10.以下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

本诗通过写
“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

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和地球公转的规律,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节日俗。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业社会,人们根据自然界的变化来安排耕作和生活。

在汉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时间点已经基本确定,到了唐代,更加完善和系统化。

如今,二十四节气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列入___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生活俗。

比如,___代表着昼夜平分,白天开始变长,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祖、扫墓;夏至代表着白天最长,夜晚最短,人们会吃粽子、喝菖蒲酒来庆祝;冬至代表着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人
们会吃饺子、喝酒、吃饼来庆祝。

此外,每个节气还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如立秋代表着秋天开始,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人们会开始吃秋膘、喝菊花茶等。

总的来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认识,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安排和庆祝。

这一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源远流长,不仅融合了多门学科,如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事、养生等,而且还蕴含着以德修身的深刻内涵,指导人们进行农事活动。

节气反映了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即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

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测定节气的呢?这要从我们非常熟悉的计时工具——“表”和“圭”说起。

最早的“表”是一根八尺长的竹竿,用来测量日影。

而“圭”
本是指测量土地的标准尺子,后来也用来测量日影。

圭和表的结合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

元代天文学家___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
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相当于一个量日影的圭表。

古人利用圭表观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天叫“日长至”,又称“夏至”。

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把这天分别
称为“春分”和“秋分”。

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

用今天的天文学来解释,地球轨道投影到太阳系模型上形成的坐标系,为黄道坐标系。

___,将这个坐标系的横轴,以春分
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度,共有二十四个等份,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

基本规律是: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
差一两天。

上半年是6日和21日,下半年是8日和23日。

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

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如:在4月份
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8个节气;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
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四节气传统历法的关键和核心。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祖先馈赠给每一位子孙后代珍贵礼物,拥抱它,就是拥抱我们自己的生命质量与智慧命运。

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是B选项,即___在河南登封建造的
观星台是历史上最早记录节气变化的天文台。

原文提到,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相当于一个量日影的圭表。

C。

春分和秋分是春季和秋季平分的几天。

D。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季、温度、天气和物候的变化。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

第①②段阐述了中国节气文化的特点。

B。

第④段通过定义和例子说明了节气。

C。

第⑦段删除“各”,意思会改变。

D。

第⑧段详细阐述了节气的影响和作用。

18.结合上文有关节气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共4分)
1)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是什么?(2分)
答:秋分。

2)农谚中“一天长一线”的意思是什么?(2分)
答:指冬至过后,白天逐渐变长,每天比前一天多出一线时间。

议论文阅读(共8分)
爱国的内涵
①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情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美德的传承,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该理解爱国的内涵。

②爱国的内涵是什么?___在《病起抒怀》中用“位卑未敢忘国忧”表达了最好的诠释。

历史上,___流放中仍眷恋楚国,___牧羊数十年心志不变,都是炎黄子孙爱国的写照。

③___在《白马篇》中说得明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___《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___”,更
是荡气回肠。

近代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

爱国就是要以身许国,不存杂念。

这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灵魂。

④西汉名将___流传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有力的回答,为保卫祖国的河山,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无为中华儿女执着坚守,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___,
一代名将,面对倭寇入侵,奋起组建“___”,潜心操练,英勇奋战,最终将倭寇赶出国门。

爱国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⑤爱国就是继承和___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是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包含先秦诸子百家、汉魏六朝歌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等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

爱国要以敬重的态度继承和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

第⑨段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比喻。

班主任的话语被比喻成“晨曦中的那抹阳光”,通过比喻的手法,将班主任的话语与阳光联系起来,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这种修辞手法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被文章所感染和打动。

班主任的话语如同晨曦中的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内心,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我们逐渐放弃了痴迷于足球的困境,走出了迷茫。

虽然我们曾经沉迷于足球,但我们也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探索,更多的成长。

我们需要生涯规划的指导,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特点和职业认知,确定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出青春的迷茫,迎接更加充实、精彩的人生。

招领启事:6月9日下午三点左右,在市图书馆三楼社科
阅览室第四阅览区的座位上捡到一个橙红色的书包,里面有一个红色拉链布文具盒、一张印有长沙湘江橘子洲图案的记录本、人民币106元。

捡到者已将书包交给阅览室管理员,管理员已交给图书馆问讯处的工作人员___,请失主速与问讯处联系,
电话xxxxxxx。

图书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上午八点至下午
五点,周一闭馆休息。

市图书馆公众号“微服务”栏目为广大读
者提供网络服务平台,有读者留言、讨论等功能。

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决定将其拘留并报警(1分);___在___带领众人打抱不平,但他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主动接受官府的审判(1分)。

(2分)
16.这是一篇记叙文(1分),主要描写了作者在农村的生活经历(1分),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的贫困和艰
辛(1分),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1分)。

(3分)
17.(1)“留得残荷听雨声”(2分)这句话描写的是一种
宁静、淡泊的心态,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2分)2)“一年好景君须记”(2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
事物的珍惜和记忆的重要性,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提醒。

(2分)(总分4分)
18.(1)“红楼梦”描写了封建社会的荒谬和虚伪,对人性
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2分)
2)《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非常丰满,具有鲜明的
个性特征。

(2分)
3)《红楼梦》的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
价值。

(2分)(总分6分)
三、写作(共20分)
19.(1)主题:我对“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平台上传的看法。

(2分)
2)内容:我认为,上传社会实践等材料是一件非常重要
的事情,它不仅可以展示我们的综合素质,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身素质。

(6分)
3)观点:我认为,这件事情应该由我们自己完成,而不
是让家长代劳,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我们的综合素质。

(4分)4)结尾:总之,上传社会实践等材料是我们必须要完成
的任务,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分)(总分16分)
20.文章格式错误,删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环
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城市垃圾的处理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城市垃圾的处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政府、企业和个人等方面。

政府应该加强对于垃圾处理的监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垃圾处理的过程中。

个人也应该养成良好的环保惯,垃圾分类投放,减少浪费等。

除了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努力,科技的发展也为垃圾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很多垃圾处理技术,如焚烧、填埋、堆肥等。

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总之,城市垃圾的处理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科技也为垃圾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垃圾处理中,才能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让我们的环境更加清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