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案-第一单元亲情_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亲情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有三篇主体课文《礼物》、《平分生命》、《妈葡萄》和一个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10个生字,会写字29个生字,
2学习课文,感悟有关词语,体会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殷切期望。

3积累词句,古诗词,学习查记典,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亲情的伟大,懂得不辜负亲人的期望。

会在具体的语言综合实践中,进一步体验亲情,了解亲人的工作、生活等情况。

教学课时:7-8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殷切期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诗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礼物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诗中有关字、词。

2有层次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亲人
对“我”的无限关爱与热切期望。

导学过程:
一导课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收到过亲人关给的礼物吗?你了解这些礼物的含义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礼物
二初读诗,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诗歌,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读诗,也可以读字组词不达意,
并引导学生随机介绍自己好的记字方法、积累的好词语。

三自读诗,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诗,想想自己最喜欢哪部分?为什么?
2全班交流,你最喜欢诗中哪个礼物?为什么?
教师随机抓住学生回答的原因,指导他们通过不同方式深入
理解自然的力量,生命伟大,时间的珍贵和知识的重要。


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3指导从整体上朗读诗,读出喜爱这情。

四创设情境,体会感情。

1音乐渲染,教师朗读诗,学生想像。

2学生谈从亲人送的礼物中体会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点拨出无论什么礼物,都表达出了亲人们对“我的关爱与期望,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深深情谊与殷殷期望。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亲情的可贵和伟大。

朗读的形式句多些可以个别读,分节读等。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2会写本文的生字。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有关内容。

导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加深理解,学习写法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说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怎么体会到亲情的?
3观察文中前四自然D,看看这几小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依照诗中的写法,写一D话。

5全班交流所写的内容。

二指导学生写字
1学生观察生了表中和生字,提出较难写的。

2教师示范写有关字,重点指导写“礼、懂、T、博”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D2中的第一行。

三布置作业。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

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2、认字6个,写字7个。

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难点:
理解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为什么有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

二、学习生字。

1、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每个生字读两次。

老师适机提醒“抹”、“撒”、“漆”的读音。

3、师生一起将生字补充为课文中的词语再齐读两次。

4、抽生读生词。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用三角形作上标记。

2、师生一起解惑。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每个组员都读准了字音。

4、小组汇报结果。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
2、生汇报。

第二课时
一、以问题导入,学习课文。

1、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做上标记。

2、她为什么最喜欢这一支?
生:奶奶很孤独,她想冬冬来陪她。

生:只要听到那只门铃响她就可以见到冬冬。

3、奶奶为什么这么爱冬冬?请自读课文1、2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生:冬冬每个星期六都会去看奶奶。

生:他会陪奶奶说话,并捎去爸爸妈问候。

生:他会帮奶奶做卫生。

4、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奶奶也很爱冬冬。

生:第二自然段中奶奶为冬冬烤面包。

师:同桌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再仔细体会体会还有哪些话能看出这一点。

汇报品读10、13自然段,体会冬冬与奶奶间浓浓的亲情。

二、仿写13段。

1、读读第13段,看看前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后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

(动作、语言)
2.写动作用了哪些词语?“揽在”和“搂着”。

3、请学生说一说有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4、把这些句子在语文天地中写下来。

三说一说
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关心孝敬我们的父母。

平分生命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依为命、震撼、郑重其事”的意思。

2读懂课文,体会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结
合日积月累中的D4 。

4重点指导朗读,特别是再读男孩的话时,体会他说话话时心情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如情入境的朗读,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亲情的伟大。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

2再读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导学过程:
一从题目质疑,导入课文。

板书“评分”,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平分”?世界上那些事物可以平分?再板书“生命”,让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画初步认识的字词。

2 检测学生识字情况,可读课文,也可读词语,随机介绍好的
识字方法和积累好词语。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1 再读课文,说说男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 重点抓住描写男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来体会男孩
的心情以及体会亲情的伟大。

(随机指导朗读)
3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震撼、郑重其事”的意思。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把自己干首都出
来,学生进行评价。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2完成语文天地中——
3会写本课的生字。

导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进一步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1 交流: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年仅10岁的男孩面对死亡如此勇敢?
2 你和亲人之间发生过类似感人的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男孩输血前后的变化,读出男孩
的勇敢,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完成语文天地中的——
1 读两个句子,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你认为那个句子好,为什么?
3 再读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的语气。

三指导学生写字
1 观察生字,找出易错字和难字。

2 师重点指导“瞬、降、颤”的写法。

3 学生抄写字词。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平分生命
小男孩妹妹
亲情伟大
语文天地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注意加点字易错的部分,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应的小写字母,抄一抄词语以及读一读,比一比等练习。

教学重点:注意加点字易错的部分,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应的小写字母
教学难点: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应的小写字母。

教学过程:
一、看谁是火眼金睛
1、读一读这组词语,写下面加点的字,说说自己的应该注意什么。

2、小组讨论,说说记住它们的好办法。

3、全班交流。

二、复习拼音的大小写字母。

出示小写字母,在纸上写出大写字母。

出示大写字母的音节,小组内拼读比赛。

在组长的组织下,拼读、书写。

组内评出“拼音能手”
三、抄一抄。

(这一题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完成。


1、开火车读一读。

2、再次列举在抄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举行“错别字诊所”
活动。

3、齐读。

四、读一读
学生自读词语。

交流描写春天的词语。

把描写春天的词语记在《采蜜集》或积累本上。

五、读一读,比一比。

出示句子1,学生自己品读,并带上自己感悟的语气朗读。

出示句子2,学生自己品读,也带上自己感悟的语气朗读。

说一说自己的不同体会。

(通过对比,学生体会句子所表达的强烈的感情色彩,了解一种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的形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读一读背一背、开卷有益以及金钥匙、自检等部分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完成读一读背一背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
1、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古诗读顺。

遇到不认识的字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顺、读准确。

3、评一评。

4、齐读。

5、老师大体讲解一下诗意,以帮助学生从古诗表达的思想感
情方面进行体会,把诗读懂,读出韵味、感情。

6、试着背一背。

二、初显身手
1、给学生5——10分钟时间,看明白这几个题目的要求,
并想想它们之间的联系。

讨论活动方法。

2、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开展活动,并完成手抄报及自己喜欢
的汇报形式。

3、确定活动时间范围和纪律。

三、开卷有益。

自读课文,边读边想:春雨都有哪些作用?
展开自己的想象,续编“雨还在哪儿歌唱?”
四、金钥匙、自检。

课后准备“文房四宝”在语文活动课上练习书法。

(师指导)
自检:自己是否养成良好的习惯。

妈葡萄
课时目标:
1细读课文,深入感悟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母爱的伟大。

2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今天,我们来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细读、深思、再悟。

1 带着课后的第一个思考题,细读课文。

“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从哪儿来的?”
结合上下文,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推理。

(师随即可
教学生简单的推理方法)
1读最后一段,从小狐狸的言行上,你看出了什么?
2此刻,你们心里想些什么?
三拓展与延伸
1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想想,我们给如
何回报他们的爱?
2 读一读《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说说文中冬冬是怎样做的?
四复述课文
在复述中想像狐狸妈妈被猎人赶时的情景。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
注意“险”、“摘”的右半边的写法。

六、作业:
作文
教学内容:
关心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及作息时间,在“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把自己想说的话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准备:了解父母的工作,列出他们的作息时间。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亲情”这一单元,使我们感到亲人之间的关爱与亲情。

那作为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对父母的工作和每天的作息时间表进行了解。

今天我们就将自己了解的在班上进行交流,并写下来。

二互相交流,感受父母的辛劳。

1 同桌交流所了解的信息。

2 指名全班交流,老师点拨。

三指导写文
1 学生思考讨论:怎样才能写出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2 师指导:充分利用手上收集到的资料,并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

要求:语句要流畅,内容要真实。

四老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学生打草稿。

二师巡视并单独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