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31例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31例护理体会
背景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术后时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肺栓塞和/或下
肢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给恢复期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结合31例骨科术后患者的病案,探讨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希望为临床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前期准备
在骨科手术准备期间,护士应尽可能早地评估危险因素并给出相关建议和干预。

特别是针对年龄大、抗凝药物使用史、肥胖、休息时间长等高危患者,更应该提前准备好预防措施,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术前护理
•对高危患者进行血小板聚合抑制剂或抗凝剂治疗;
•了解患者的家族史、药物史、手术史等,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做好腔内导管置入前和腔内操作时的手术准备和安全措施;
•预防术后卧床时间过长以及行李箱症候群发生。

术后护理
药物护理
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护士应严格掌握抗凝药的使用时间、剂量,再结合
血常规、凝血指标等情况进行跟踪治疗。

功能锻炼
在术后第一时间引导患者进行臀部、膝关节等关节活动,并根据患者情况推荐
适当的康复体育锻炼方案,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循环。

体位护理
术后第一时间对患者实施逆止血凝的床位治疗,并针对性地提供俯卧位和端坐
位等姿势,避免下肢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心理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的骨科手术患者,不少存在着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如焦虑、抑
郁等。

护士可以通过谈心、情感倾听、开展康复娱乐活动等方式,积极引导患者舒缓情绪,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稳定情绪。

注意事项
骨科术后患者如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或体征应立即停用抗凝药并及时就诊。

护士应及时跟踪患者的护理效果,根据患者的血常规、凝血指标、疼痛程度等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药物滥用或空窗期过长导致危险发生。

总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术后并发症,加强术前准备、术中护理
以及术后康复是避免和处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键。

护士应学会掌握相应的护理技能,遵循标准化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