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淮安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物理试题
Word 版含答案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
1.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 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他们同时
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 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
运动的位移x 、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起跑线
5. 三共点力大小分别是 F 1、F 2、F 3,关于它们的合力 F 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 0W F w F 1 + F 2+ F 3
B. F 至少比R 、F 2、F 3中的某一个大
C. 若F 1 : F 2 : F 3= 3 : 6 : 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D. 若F 1 : F 2 : F J = 3 : 6 : 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6. 使用自卸式货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所示,在车厢由水平位置逐渐 抬起的过程中,有关货物所受车厢的支持力 F N 和摩擦力F f ,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支持力F N 逐渐减小
B .支持力F N 先减小后不变
C .摩擦力F f 逐渐增大
D .摩擦力F f 先增大后不变
2. 一个以初速度v o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 秒末的速度为 v,其v-t 图象如图所示,
则关于t 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v J
B.
2
V 。
v v
2
D .无法确定
3.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 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a —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 — t
4.P 、 度为 A. I Q R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v ,到R 点的速度为3v ,则
:8 B . I : 6 C 一物体从P 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PQ : QF 等于 (
.I : 5 ) D. 1 : 3
T 2T
-h_I _J — T \ JT \ t 2 : 2 : …
________ I
经过Q 点的速
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
7.
如图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 肩部的0点,总质量为
60kg 。
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 53。
则手
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 (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
O g 取
2
10m/s , sin53。
=0.8,cos53。
=0.6)(
)
A. 360N 480N B . 480N 360N C . 450N 800N D . 800N 450N
8. 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 m 的物体A 上,
轻圆环B 相连接•用水平力 F 拉住绳子上一点 Q 线所在的位
置.现稍微增加力 环B 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此过程中,圆
环对杆的摩擦力 F 2的变化情况是( )
A. F i 保持不变,F 2逐渐增大
B . F i 逐渐增大,
C. F i 逐渐减小,F 2保持不变
D . F i 保持不变,
9.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 的物体A B 通过一劲度系数为 始时B 放在地面上,A 、B 均
处于静止状态,现通过细绳将 10.
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三角形木块
abc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
放有质量为m 和m 的两个物体,m>m ,B>a ,若两物体分别以 V 1和V 2沿
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 且V 1>V 2,三角形木块保持静止状态, 则粗糙水平面对
三角形木块(
)
A.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11.
如图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示意图,在
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 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 P 点,另一端栓两根
细线,通过细线同时
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结点达到某一个位置
Q 点,此时细线 Qb
与橡皮条PQ 垂直。
现使b 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的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900
的过程中,保持 Q 点的位置和a 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 ab 两
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 a 的示数增大,b 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B.a 的示数减小,b 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C.a 的示数增大,b 示数增大
D. a
的示数减小,b 示数减小
12.
如图所示,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 AB,右侧
面是曲面AC 已知AB 和AC 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 p 、q 同时从A 点分别沿 AB 和AC 由静止开始下滑,
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 ).
A. p 小球先到
B . q 小球先到
C
.两小球同时到
D .无法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
部选对的得4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
错选或不答的得 Q 分. 13.
右图所示为A
另一端与套在粗糙竖直杆 MN 上的 使
物体A 及圆环B 静止在图中虚
F 使O 点缓慢地移到实线所示的位置,这一过程中圆
F 1和圆环对杆的弹力 F 2保持不变
F 2逐渐减小
k 的弹簧相连,开 A 向上拉起,当 B )
刚要离开地面时,A 上升距离为L ,假设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 (
mg D .彳
C.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
D.以上结论都不对
和B两质点的位移一时间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运动得比B快.
C. 当t=t 1时,两质点的位移相等.
D. 当t=t 1时,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14. t = 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A.当t=0时,A、B两质点的速度均不为零
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 10 km
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15.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 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 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 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亍
D. 小球在位置“ 3 ”的速度为7T
16. 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A,在斜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 A.物体A 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 物体A 一定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
C. 物体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COS a
D. 物体A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一定为
Fsin a
三、填空题:每空 3分,共27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17.某冋学在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的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接 流
电源。
用电火花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
220V 、50Hz 交
A 、
B 、
C 、
D 、
E 、
F 、
G 共7个计数点。
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可依次用字母 X 1、X 2、X 3、X 4、X 5、X 6表示)
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
4个点未画出。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 B 、F 两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
将这两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
2位有效数字)。
速度
V B V C V D V E V F 数值(m/s )
▲
0.50
0.61
0.73
▲
(2)
将B 、C 、D 、E 、F 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 标系
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3) 可由所画v —t 图像求出小车加速度为 ▲ m/s 2(计 算结果要求:保留小数点后面二位数字)。
(4)
亦可不利用v — t 图像求小车加速度,请写出计算小
车加速度的表达式: ________ ▲ ________ (用字母X 1、
5、X 6和交流电频率
f 表示)。
18.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 则:竖直放置铺有白纸的木板上固定有两个轻质小滑轮,细线
AB 绕过两滑轮,D 、E 是细线与滑轮的两个接触点。
在细线末端 A 、B 、C 三处分别挂有不
同数量的相同钩码,设所挂钩码数分别用
N l 、N 2、N 3表示•挂上适当数量的钩码,当系统
由此可以判断( )
■ •
-r ■ H i
AB 和0C 连接于。
点,细线
平衡时进行相关记录•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进行多次实验.
(1)下列能满足系统平衡的N l、N2、N3的取值可能为:()
(A)N I=N2=3, N3=4 (B)N I=N2=3 , N3=6
(C) N I=N2=N3=3(D)N I=3, N2=4, N3=8
(2) 下列关于本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有:()
(A) 需要利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B) / EOD不宜过大
(C) 两滑轮的轴心不必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D) 每次实验都应使细线的结点D处于同一位置
(3) 每次实验结束后,需要记录的项目有N卜N2>
N3的数值和 _____ ▲__________ :
(4) 该同学利用某次实验结果在白纸上绘制了如题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处理图,则根据你对本
实验的理解,拉力F OD和F OE的合力的测量值应是图中的▲(选填“ F” “ F';”)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
共计41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 (12分)一物体在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恒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 o= 20 m/s,加
速度大小为5 m/s 2,求:
⑴前两秒的位移.
(2) 由开始运动算起,6 s末物体的速度.
⑶物体经多少秒后回到出发点?
20. (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0.质量为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
(1)A对B的支持力.
⑵地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
(3) 地面对三棱柱的摩擦力.
21. (17分)我国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大大缩短了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
假设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驶向收费站,若进入人工收费通道,它从距收费窗口20m 处开始减速,至窗口处恰好停止,再用10s时间完成交费:若进入ETC!道,它从某位置开始
减速,当速度减至5m后,再以此速度匀速行驶5m即可完成交费。
两种情况下,汽车减速时加速度相同。
求:
(1) 汽车减速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2) 汽车进入人工收费通道,从开始减速到交费完成所需的时间;
⑶汽车从开始减速到交费完成,从ETC!道比从人工收费通道通行节省的时间。
淮海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参考答案
、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6分)
123456789101112
B C D A C A A D B B
、多选题(每题至少两个答案,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16分)
13141516
AB BC BCD BC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
17. 085 4.24
18. (1) AC (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2)BC (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3)OC、OD和0E三段细线的方向(少一不得分)
(4)F
四、计算题(8分+8分+9分=25分)
19. [解析]由于物体连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可以直接应用匀变速运动公式•以v o
的方向为正方向.
1
⑴设经t秒回到出发点,此过程中位移x= 0,代入公式x= v o t +尹『,并将a =- 5 m/s2
代入,得
2v0 2 X 20
t=—〒=—s= 8 s.
a—5
⑵由公式v = V0+ at知6 s末物体的速度
v= v0+ at= [20 + ( —5) X 6] m/s = —10 m/s.
负号表示此时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1)8 s (2)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0. 解析:选取A和B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
支持力F N,墙壁的弹力F和地面的摩擦力F f的作用(如图所示)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
F N—(M + m)g= 0, F = F f
可得F N = (M + m)g
再以B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三棱柱对它的支持力F AB,
墙壁对它的弹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 竖直方向
上:F AB COS 0= mg
水平方向上:F ABS S 0= F
解得 F = mgtan 0,所以F f= F = mgtan 0
答案:(M + m)g mgta n 0
21. (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v5_ 100 z
(2 )过人工收费通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10
2. 5 s=4s
t=4+10s=14s.
汽车进入人工收费通道,从开始减速到交费完成所需的时间
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 匀速行驶的时间为:日,
2
v 5
从开始减速到交费完成所需的时间为: t=t i +t 2=3s .
经过人工收费通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二4口 ,
勺a 2.5s 沾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 巧
4^=25,
因为经过ETC 通道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和匀速运动的位移之和等于经过人工收费通道的位 移,
可知节省的时间为: △ t=t 3+10 - t=4+10 - 3s=11s.
(3)汽车在ETC 收费通道,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g=2s ,
4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