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胡开菊
来源:《右江医学》2011年第03期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护理对策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398-03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68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其危害主要是以慢性高血糖引起的人体组织,尤其是以眼、肾、神经以及心血管的长期损害,功能不全或衰竭[1],如血糖控制良好,可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2]。
现将我科2009年6月1日至12月31日78例患者在住院期间血糖控制不良的因素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对象将符合WHO新诊断标准,空腹血糖浓度≥7.0 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11.1 mmol/L,诊断糖尿病时间≥6个月,近1个月内2次测定空腹血糖≥7.0 mmol/L的患者列为调查对象。
选择本院内分泌科2009年1月~2009年12月,符合上述入选条件的7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其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23岁。
初中文化以下50例,高中至大学文化程度22例,文盲6例。
新患糖尿病者32例,有糖尿病史1年以上者46例。
职业:农民15例,工人32例,干部21例,其他10例。
2.方法用问卷调查表向病人调查以下内容:是否按医嘱服药,是否合理控制饮食,对糖尿病知识了解的程度,是否合理运动,是否按时监测血糖,生活是否规律。
按“能”“一般”和“不能”三个等级判断。
3.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原因①按医嘱用药:能15例,占19.2%,一般24例,占30.8%,不能39例,占50.0%。
②合理控制饮食:能12例,占15.4%,一般21例,占26.9%,不能45例,占57.7%。
③按时监测血糖:能17例,占21.8%,一般20例,占25.6%,不能41
例,占52.6%。
④糖尿病知识掌握度:能13例,占16.7%,一般28例,占35.9%,不能37例,占47.4%。
原因分析
1.不能按医嘱服药或注射胰岛素患者对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有顾虑,认为服药及注射胰岛素会有成瘾性,有些患者经济条件有限,长期用药会增加经济负担,对控制血糖怀有侥幸心理,认为单纯的控制饮食也能控制好血糖。
2.不能合理控制饮食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发展过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3],由于糖尿病饮食控制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但多数患者在病情稳定时经不住食物的诱惑,而进食甜食、热量较高的油腻食物。
有些食物含糖量较高,如杨梅、沙田柚等,但患者不能识别,食用后导致血糖控制不良。
3.不能按时监测血糖监测血糖具有创伤性,在我科住院患者每日须采用血糖仪监测手指毛细血管血糖达四次之多,患者有恐惧心理。
有些患者出于经济考虑,对监测血糖有抵抗,导致医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血糖的波动。
4.糖尿病知识缺乏由于外界知识来源有限,患者文化程度偏低,不能了解糖尿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在无症状时,缺少主动就医倾向,导致长期高血糖。
5.其它因素如生活欠规律,生活习惯不良及运动量过少都是导致血糖控制不良的因素。
护理对策
1.加强患者用药的督促及用药知识的宣教负责组长及负责护士每天利用早晨查房及治疗间歇对病人加以用药方法及次数询问,指导患者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作用及副作用,对于使用胰岛素者,教会胰岛素注射技术。
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要按时进餐,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服药或注射胰岛素有顾虑者,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2.饮食干预做好入院评估,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对糖尿病饮食掌握的程度,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饮食护理计划,并要求家属参与鼓励,同时发放糖尿病饮食教育手册,定期进行考核。
3.按时测量血糖监测血糖是近10年来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法的主要进展之一,也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对于不能合作测量血糖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讲解糖尿病知识,如正常的血糖值,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血糖控制不良的危害,低血糖的典型表现及防治方法,自我监测血糖的意义等。
护士测量血糖时,动作应轻柔,选择对疼痛不敏感的部位如无名指监测血糖,消除对多次监测血糖带来的恐惧心理,同时护士在监测血糖时,对每一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予以详细讲解,让患者了解并掌握血糖值影响的相关因素如饮食、睡眠、运动情绪等。
4.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对于文化程度较高,年龄较轻,接受能力强的患者可采用发放糖尿病宣教手册、看专栏等方法使其了解糖尿病知识。
对于文盲、老年患者、接受能力较差的患者,由负责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并结合病例说明,让其理解,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并利用治疗、晨晚间护理等时间段进行护理干预。
总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是延缓并发症的关键,我们通过采取反复健康宣教,床旁示范血糖仪监测血糖及饮食干预等对策,较好地控制了血糖,缩短了住院的时间,增加了患者治疗糖尿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瘳二元,莫朝晖.内分泌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54.
[2]刘燕红,侯秋秀,张萍,等.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7:24-25.
[3]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8.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1.
(收稿日期:2011-02-28 修回日期:2011-06-07)
(编辑: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