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6.17【胡希恕讲伤寒论】丨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6.17【胡希恕讲伤寒论】丨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
桂枝汤。
版权说明
本文为胡希恕先生生前教学录音文字稿,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我们做了部分修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胡希恕
(1898—1984)又名胡禧绪,汉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
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第六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276条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这段其实不是太阴病,他冲着下利说的。
下利这类的,虽型似太阴病,但他不是的,就是一般的下利,这跟我们之前讲的那个,太阳阳明合病必下利,用葛根汤主之是一个问题,那么为什么这里搁个太
阴病呢。
他这两条你要是对照看就好了,有虚实之分,虚实在表证不在里证,真正太阴病虽有表证也不能够发汗。
咱们之前讲很多了。
下利清谷,这种虚寒,像前面咱们提纲的这个样子,他只能救里不能解表,这个都是冲着下利说的。
这个下利病要是脉浮有太阳病的征候,如果实,你可以用葛根汤,那就是麻黄剂了,发汗。
那么如果是虚是桂枝汤的显现,显现的是桂枝汤证,这个当然是脉浮弱,那个当然是脉浮紧了,从脉上来说。
那么就从症状上来说呢,那个一定是无汗,这个可能是有汗,他用的是桂枝汤嘛,所以在临床上这很有用。
但是这一段他搁到这是另有它意,以后我们再解释。
主要在临床上他是很有用,这个无论是腹泻还是痢疾,讲的都是痢疾,痢疾这个病如果显现表证,就说明这个病还是有表解之迹,那么这时候抓紧时机而用发汗药,十有八九要好的,这咱们要注意。
这点这个痢疾快有了,那么这个呢,他西医不可理解,说是用发汗药还能治痢疾?不是发汗药治痢疾,因为痢疾他这个证候以太阳病反应出来,那我们就要用发汗类药,没有表证那你千万不要发汗,是不行的,这一段他是冲葛根汤证那一条说的,那个说是太阳阳明合病,这个偏虚,他说一个太阴太阳合病的意思,所以搁个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这个治疗的手段个葛根汤是一致的,后来少阴病上有。
那么少阴病下利,他用的是白通汤,这个白通汤也是一个发汗药,他是以大葱为君,里头搁干姜与附子,这个阴证,你得用亢奋温性药不可的,他现于脉微细这类的下利证,他要有表证,你用葛根汤也不行桂枝汤也不行,非用白通汤不可,所以这在后头有。
这几条意思都是一样的。
虽然下利这是病属里,但是他以表证反映出来的,我们还要适应这个表证用发汗剂就可以好病,要没有表证是不行的。
所以他这个书啊,古人的词句,咱们对这个书的认识应该掌握他的这个规律。
不要认为他的这个词句之间,那什么,就坏了,这个是太阴病,那个是阳明,什么太阳阳明合病,其实是一个,其实一样,就是所现的证不同,所用的方剂也就是不一样。
编辑:一心
一心一醫
祖国医药文化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