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试题(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1.1骨骼 苏教版(含解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1.1骨骼一、填空1.人体中共有________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的一只手上有手骨________块。
4.骨________,它们可以________,不但能________,还能________。
5.骨头里有________和________,骨髓能制造________。
6.在做剧烈运动之前,先要做________,避免受到伤害。
7.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正确的写字姿势能够使脊柱________,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使脊柱________。
9.骨骼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但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
10.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________,它可以制造________。
二、判断题11.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12.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13.骨骼是一个的完整的骨架,一块或一群都不能称为骨骼。
()14.骨骼很硬,无论姿势怎样都不会变形。
()15.骨骼可以独立运动。
()16.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碰撞等,可以避免骨骼受到伤害。
()17.人体只有四肢骨能够运动。
()18.脊柱变形影响人的外表,不影响人的运动和其它器官的生长发育。
()19.人的大腿骨比花岗岩不硬,内面是实心的。
()20.单间书包比双肩书包更有利于身体骨骼的生长发育。
()21.人体每块骨头的形状是大体相同的。
()三、简答题22.人体骨骼的作用?23.胸部骨骼变形会对人体有什么影响?24.人体的骨骼分为几部分25.我们青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怎样做才能使骨骼健康的成长?(列举不少于3条)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1.【答案】206;支架;骨骼【解析】【解答】人体中共有206,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骨骼。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测试卷(后附答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测试卷一、选择题1.冬天我们堆的雪人是()的水。
A.气态B.固态C.液态2.铺铁轨时通常要在铁轨间留缝隙,这是因为()。
A.夏天铁轨受热体积会缩小B.夏天铁轨受热体积会增大C.加快散热3.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下列错误的是()。
A.先观察灯内酒精是否加满,打开灯帽,将灯帽横放在灯旁B.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C.用外焰加热物体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白云就是水蒸气B.白云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C.白云是水凝固形成的二、填空题5.古代中国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天圆地方”:天空像一口( )在地上的锅,地像一个( )形的棋盘,是( )的。
6.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 )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阴影,推测地球的形状是( )形的。
7.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__________。
8.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上,蓝色部分是( ),绿色部分是( )。
9.大约50年前,科学家提出了新观点:月球上的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 )撞击形成的。
10.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 )。
11.月球上没有( ),没有( ),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12.月球本身不( ),但能( )太阳光。
三、判断题13.水是液体,冰是固体,水蒸气是气体,所以他们不是同一物质。
( ) 14.冰开始融化的温度是0℃,在融化的过程中,冰的温度会保持不变。
( ) 15.水沸腾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温度会保持不变。
( )16.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说明水可以从气态变成液态。
( ) 17.-22℃读作零下22摄氏度。
( )18.一杯水放在桌子上,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肯定会下降。
( )19.冬天,屋檐下挂满冰棱是一种凝结现象。
( )20.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 )21.云、雾、雨、雪、露都是由水凝结形成的。
( )22.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冷和热训练题(含答案)
30.热胀冷缩。
C.冰和水状态不同,不是同一种物质
15.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B.冬天水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是凝固现象
C.盛冰的瓶子外壁有水珠,是蒸发现象
16.一杯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水温是()。
A.先快后慢B.匀速下降C.先慢后快
17.水结成冰以后()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了固体。
25.水沸腾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温度会保持不变。( )
四、连线题
26.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将下列温度计与对应的特点和用途用线连起来。
温湿度计用来测量工作液体的温度,精度高
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
红外线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电子体温计测温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方便快捷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冷和热训练题
一、填空题
1.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工具是_水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 )。
3.______、______和______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水蒸气遇冷以后从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12.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来测量温度。
二、选择题
13.火车铁轨都有间隙,这是为了()。
A.美观B.节省材料C.考虑热胀冷缩
14.冬天,挂在阳台上的衣服结了一层冰,太阳下冰融化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和水都是无色、透明的
B.冰和水都会流动,都有固定的形状
7.温度
8.凉热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和专项学习复习题(2021新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和专项学习复习题第15课生物与非生物一、填空。
1.(有生命)的物体又称为生物。
2.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变化),(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几乎都需要(水),(空气)、(温度)、(阳光).二、判断。
1.动物和植物没有任何的共同特点。
(×)2.会自己运动的物体都是生物。
(×)3.毛绒玩具是人类制造的,不属于生物。
(√)4.鲜花被摘下来后就没有生命了。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选项中,对兔子和萝卜之间的相同点描述错误的是(A)A.都可以自己制造养料B.都能长大C.都需要水2.狗和机器狗的最大区别是(D)。
A.是否能跑动B.外形是否好看 C,叫声是不是好听 D.能否生长和繁殖3.在观察生物活动时,(B)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A.注意安全B.直接触摸、捕捉小动物。
C.不惊吓小动物。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B)。
A.猫B.石头C.豆苗四、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有哪些?答:生物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
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
五、猫是一种动物,蒲公英是一种植物,想一想,它们有哪些共同点?答:它们都能生长,都能繁殖,都需要水,都需要营养。
六、校园的小花园很漂亮,找出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答:校园的小花园的生物有:蝴蝶、蜜蜂、蚯蚓、小鸟等。
非生物有:泥土、栏杆、石头等七、怎样判断石笋、青苔是不是生物?答:石笋不需要阳光,“长高”是石灰岩堆积的结果,不具备生命特征,不是生物。
青苔会繁殖、长大,会对环境傲出反应,需要水、空气和阳光,具备生命特征,是生物。
七、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都有怎样的关系?答:自然界由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构成,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中的非生命物质,生物的形态和行为会因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改变,生物的存在和行为也会引起环境的变化。
第16课动物的庇护所一、填空。
3.蛇生活在(泥土)的(洞)里。
七1.大自然为植物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水、空气、(温度)、阳光和(土壤),还为动物提供(安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关于月球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月球上有环形山B.月球上有月海C.月球会发光D.月球上有高地2.哺乳动物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全身长羽毛B.吃妈妈的乳汁长大C.妈妈孵化长成小动物D.都会思考3.下列关于太阳和物体影子描述正确的是()。
A.永远在同一方向B.太阳位置高,影子短C.照射不同侧面,影子的形状相同D.太阳位置低,影子短4.弹涂鱼的“跳舞”行为属于动物繁殖行为中的()。
A.求偶B.交配C.生产D.带娃5.月相最圆的时候称之为满月,这时应该是()。
A.农历初一、初二B.农历十五、十六C.农历十八、十九D.农历二十五、二十六6.动植物最终会死亡,但却没有灭绝。
这是因为它们会()。
A.生长B.繁殖C.运动D.吃东西7.下列测量水温的方法能得出准确数值的是()。
8.下列物体的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A.蜡烛燃烧B.火柴燃烧C.水结成冰D.酒精燃烧9.悬铃木种子的传播方式是()。
A.水传播B.动物传播C.风传播D.人工传播10.如果有一天太阳消失了,那么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
A.只有人类B.只有人类和绿色植物C.只有低等动物D.以上都是11.测量水温时,观测温度计的正确方法是()。
12.把四杯等量的水分别放在下列三个地方,其中放在()的水蒸发的最快。
A. 冰箱里B.房间阴凉处C.瓶子里 D.室外阳光下13.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
A.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B.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C.太阳在地球和月球之间D.地球、月球、太阳位置随意14.()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它给地球上的万物提供了光和热。
A.太阳B.电灯C.蜡烛 D.月球15.蚕卵淡灰色,形状是()。
A. 球形的B.四方形的C.三角形的 D.椭圆形的16.种子萌发时,根都会()。
A.向下长B.向上长C.横着长 D.随便长17.我们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时,必须用到的工具是()。
四年级下册科学试题-1.1骨骼苏教版含解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1.1骨骼一、填空1.人体中共有________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的一只手上有手骨________块。
4.骨________,它们可以________,不但能________,还能________。
5.骨头里有________和________,骨髓能制造________。
6.在做剧烈运动之前,先要做________,避免受到伤害。
7.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正确的写字姿势能够使脊柱________,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使脊柱________。
9.骨骼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但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
10.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________,它可以制造________。
二、判断题11.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12.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13.骨骼是一个的完整的骨架,一块或一群都不能称为骨骼。
()14.骨骼很硬,无论姿势怎样都不会变形。
()15.骨骼可以独立运动。
()16.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碰撞等,可以避免骨骼受到伤害。
()17.人体只有四肢骨能够运动。
()18.脊柱变形影响人的外表,不影响人的运动和其它器官的生长发育。
()19.人的大腿骨比花岗岩不硬,内面是实心的。
()20.单间书包比双肩书包更有利于身体骨骼的生长发育。
()21.人体每块骨头的形状是大体相同的。
()三、简答题22.人体骨骼的作用?23.胸部骨骼变形会对人体有什么影响?24.人体的骨骼分为几部分25.我们青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怎样做才能使骨骼健康的成长?(列举不少于3条)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1.【答案】206;支架;骨骼【解析】【解答】人体中共有206,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骨骼。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昆虫》复习题(2021新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第9课庞大的“家族”一、填空。
1.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约占动物总数的(61%)。
2.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或两对翅)。
3.蜻蜓的眼睛(很大),翅膀是(透明的)。
它不仅可以朝前、朝后、朝侧面飞,还会像直升机那样(悬停)在空中。
二、判断1.我们在野外遇到昆虫,可以把它们抓回家。
(×)2.有的昆虫对我们有害,有的昆虫对我们有益。
(V)3.蝴蝶拥有美丽的翅膀,它不是昆虫。
(×)4.蜘蛛的体型较小,它也是昆虫。
(×)5.昆虫是动物中很小的一个分支。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A)。
A.螳螂B.蜈蚣C.蜗牛2.数量最多的昆虫是(C)。
A.蜜蜂B.蟋挛C.甲虫3.在观察蝉的活动结束后,应把蝉(D)A.随手丢掉B.不管不顾C.杀死D.放回大自然四、生活中,常见的昆虫有哪些?答:蚂蚁、蜻蜓、蝴蝶、蜜蜂、蟋挛、螳螂、蝉、七星瓢虫、苍蝇、蚊子、嶂螂等五、怎样用身边的材料做一种昆虫模型?答:1.准备一些枯树和开心果果壳。
2.用热:熔胶把“头部”与“胸”“腹”连接起来,然后把果壳贴在“背部”,在“头部”粘上“触须”。
3.在“胸部”的两侧分别粘上“足”。
六、说说螳螂有哪些特征?答:它常常扮成绿色植物,这有利于隐蔽自己。
它的前足很发达,上面长满锋利的尖刺,捕捉猎物很方便。
第10课养昆虫一、填空。
1.昆虫的一生在(形态)、(生活习性)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让我们通过(饲养昆虫)来了解它一生的变化。
2.我们通过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会有很多发现。
3.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凹陷)。
4.每天(清除粪便)、(换桑叶),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情况。
5.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1、人体的支架叫骨骼,它由206 块形状不同的骨组成。
2、骨骼具有支撑运动保护的作用。
3、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4、骨与骨之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5、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和关节而实现的。
6、人不运动时,负责呼吸、心跳的肌肉仍在继续工作。
二、判断1、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2、指关节可以做屈伸运动。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关节没有好处。
(×)4、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肌肉完成的,而是由多块肌肉共同完成的。
(√)5、提脚跟时,“小腿肚子”会收缩。
(√)6、肌肉占身体重量的40%。
(√)三、选择1、关节所起的两大作用是(C)作用和缓冲作用。
A、支撑B、保护C、运动2、曲臂时,胳膊前部的肌肉(A);伸臂时,胳膊后部的肌肉(A)。
A、收缩B、放松3、收缩后的肌肉会(A)。
A、变短变硬B、变长变软4、常吃(B)含量高的食物可保持骨骼、肌肉正常工作。
A、蛋白质和脂肪B、蛋白质和钙四、问答1、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哪些?答:颅骨保护脑髓和感觉器官;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器官;盆骨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2、经常运动对我们有哪些好处?答: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
经常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并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
经常运动的人肌肉发达且收缩力强,体力充沛。
3、怎样避免在运动中受伤?答:1、穿戴适当的防护型装备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4、有的青少年弯腰驼背,你认为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怎么做?答:儿童的骨比较柔软,如果长期弯着腰读书、写字,脊柱就容易变形,形成驼背。
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小明说:人体的运动不是由肌肉来完成的,而是由骨骼、关节、肌肉共同完成的。
2023年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水平检测卷(附答案)
2023年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水平检测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图属于下半月月相的是()。
2.用地下茎繁殖的植物是()。
A.莲藕B.菠菜C.月季3.下列不能证明水绵是生物的是()。
A.能够长大B.能随着水流运动C.能繁殖4.胎生动物一般都用()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A.哺乳B.寄生C.找食物5.孔雀开屏的行为属于鸟类繁殖行为中的()。
A.求偶B.育雏C.交配6.在严寒的南极,帝企鹅的()用自己的体温卵化蛋。
A.妈妈B.爸爸和妈妈C.爸爸7.()带领团队朝一个方向旅行,最后又回到了出发地。
A.哥伦布B.麦哲伦C.爱因斯坦8.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于()形成的。
A.火山喷发B.流星体C.行星9.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杯壁时()成了水珠。
A.融化B.凝结C.蒸发10.在蚕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胚芽B.胚根C.子叶11.下面的条件中,不属于种子萌发的必备条件的是()。
A.土壤B.空气C.水分12.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
A.恒星B.行星C.卫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13.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 )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14.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 )℃时,水会结冰,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15.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 )摄氏度时,水会沸腾。
16.燕子是一种候鸟,当季节发生变化时,燕子就会迁徙,春天时飞回( )方(填“南”或“北”)。
17.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生命,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________、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18.人类的胎儿在母体中时,一般情况下开始头是向( )的,出生前头是向( )的。
19.月球是( )星,太阳是( ),地球是( )星。
20.蜜蜂的身体分为( )、胸、腹三部分。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21.我们可以凭感觉准确判断物体的温度。
( )22.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观察月球有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三年级起点)全册期末复习练习题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1、我们在、和等地方可以找到土壤。
2、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即。
3、小草的根很,这是因为根可以。
4、挖小草时不能伤到小草的。
5、大部分植物的总是牢牢地抓住土壤,从土壤里吸收营养和水分。
6、常见的土壤的颜色有、、。
7、晴朗干燥的时候挖泥土,表层的土壤颜色,挖下去的深层土壤颜色。
8、土壤由、、和组成。
9、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等。
10、通过对土壤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土壤里有什么?2、了解土壤1、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了,说明土壤里有。
2、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3、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层:上层颗粒的物质是,下层颗粒的是,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
4、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闻到,说明土壤中含有。
5、土壤是一种,研究土壤时,我们发现土壤由、、、和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在观察土壤时,我们可以借助来进行观察。
6、古人将雨后采集的块茎植物带泥放入大火中烧烤,块茎植物的中间部分被掏食后,外面的剩余部分就成了不定型的。
7、土壤按照可以分为、、三类。
8、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中等颗粒为,细小颗粒为。
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含量特别多的是,含量特别多的是,而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
9、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
10、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2)用手捻一捻:;(3)和点水握一握:。
11、下例三幅图是用放大镜观察的土壤颗粒,请在图下填出它是哪种土壤中的颗粒。
(1)中的颗粒(2)中的颗粒(3)中的颗粒 12、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1)的渗水性(2)的渗水性(3)的渗水性结论: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
3、肥沃的土壤1、土壤通常是分层的,最上面的一层是,能找到、和,之下是,它可能,在下层土之下是,再往下就是坚硬的。
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土壤中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很丰富,土壤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练习附答案
2021-2022学年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练习附答案1冷热与温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使用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的()。
A.下端B.上端C.中间2.准备一杯热水、一杯温水和一杯冷水,先将左手食指放入热水中、右手食指放入冷水中,5秒后再同时放入温水中,两手指的感觉是()。
A.左手食指感觉热,右手食指感觉冷B.右手食指感觉热,左手食指感觉冷C.两手指都感觉热3.如图,读取温度计的方法正确的是()。
A.①B.①C.①4.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读数时,俯视温度计的液柱B.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C.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5.物体的()叫温度。
A.大小B.轻重C.冷热程度6.如何熄灭酒精灯()。
A.用嘴吹灭B.用扇子扇灭C.用灯冒盖灭二、填空题7.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①时,水会( ),并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 )。
8.把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放入冰水和热水中,放在( )水中的温度计液柱会上升,放入( )水中的温度计液柱会下降。
9.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 )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10.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在读数时,温度计的( )不能离开被测量的水。
11.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 )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 )。
12.( )可以反映物体的冷热程度。
三、判断题13.我们可以用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 )14.用眼晴可以看出一杯水的温度。
( )15.我们可以凭感觉准确判断物体的温度。
( )16.用酒精灯加热时,把物体放在火焰的内焰上加热最快。
( )17.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物体。
( )18.所有的温度计都可测量体温。
( )四、连线题19.将生活中的温度计与其对应的特点和用途连起来。
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温湿度计测量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红外线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五、简答题20.把你知道的温度计的种类写下来。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试卷合集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试卷合集(1-5单元、期中、期末,含答案)第1单元冷和热测评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1.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是_________温度计.2.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_________;遇冷时,体积会_________.这种现象叫作_________.3.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_________.4.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_________摄氏度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_________.5.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_________.6.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_________摄氏度时,水会结冰。
水结冰时,体积_________.7.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
当外界_________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8.小红同学在科学课上把温度计放进盛热水的杯子中。
发现温度计里面的液柱会__________.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9.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
加热前.铜球能通过铜环,加热后铜球不能通过铜环,说明铜球加热后体积会_________,再把加热后的铜球放入水中冷却,铜球又能通过铜环,说明铜球受冷后体积会_________.10.拿一个试管.用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并用橡皮筋扎紧,把试管插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球皮会_________.把试管插入冷水中时,气球皮会_________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1.物体的()叫温度。
A.大小B.轻重C.冷热程度2.冰是属于水的三态中的( )。
A.气态.B.液态C.固态3.做实验时,如果酒出的酒精在酒精灯外燃烧,我们应该( )。
A.用湿抹布扑灭火焰B.用嘴吹灭火焰C.用水浇灭火焰4.冰开始融化的温度是()。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试题 (全册
---------------------------------------------------------------最新资料推荐------------------------------------------------------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试题(全册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 1:体育运动可以骨骼和肌肉。
2:我们感觉骨骼,肌肉的主要方法是。
3:人体大约有块肌肉。
4:骨头与骨头连接的地方叫做。
5: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
6:桡尺关节的运动方式是。
7: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四个部分,,,。
二:判断 1:多吃含蛋白质高,含钙高的食物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 2:1 / 11人体的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人体的关节大多数是活动关节。
() 3: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内的肌肉也停止运动。
() 4: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 5:骨骼,关节受伤的急救措施是迅速用冰敷受伤的部位。
() 6:人体在运动时,肌肉不参与运动。
() 7:关节有运动作用,没有缓冲作用。
() 8:艺术体操,花样滑冰运动员骨骼的柔韧性特别好。
() 9:肌肉在人体的分布是广泛而有平均的。
() 10:儿童的骨骼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少年儿童应该养成良好的坐,立,走的姿势。
()三:综合题!:连线屈伸肩关节---------------------------------------------------------------最新资料推荐------------------------------------------------------ 膝关节桡尺关节旋转指关节肘关节颌关节即能屈伸又能旋转髋关节 2: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 3:怎样预防运动受伤?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等级优良达标待达标相应等级下打一、我会填。
1、刚孵出的小蚕叫,颜色黑黑的,像,只有长。
它一生要经过过次蜕皮,蜕皮的原因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
2、骨骼具有(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器官)(重要组织)的作用。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5、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改变,我们把这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6、运动的速度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7、一个摆,摆锤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1)次。
8、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风向)。
9、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10、刚孵出的小蚕叫(幼虫)。
11、蚕蛾的身体分为(3)部分,有(3)对足,它的触角是(羽状)形状的。
12、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13、使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14、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还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15、(地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
1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7、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8226;古道尔)。
18、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
而是有(根据)推论。
19、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20、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21、骨头中空的,里面的软物质叫(骨髓)2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
23、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24、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恢复)。
25、肌肉除了同骨骼一起完成运动以外还能保护(骨骼)和(身体)。
26、以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为例,如果选汽车为参照物,则人(没动),如果选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则人(在动)。
27、最早的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28、(伽利略)根据教堂的吊灯不停的摆动,发明了“脉搏计”。
以后又出现了摆。
29、(牛顿)发现了地球引力,力的单位是(牛顿)。
二、判断题:1、所有的调查都可以独立开展。
(对)2、所有的预测都是正确的。
(错)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对)4、所有的调查都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目标。
(对)5、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物体。
(对)6、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椅子为参照物,司机动了,方向盘也动了。
(错)7、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错)8、在斜坡上滑落的木块是直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
(错)9、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错)10、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对)11、肌肉占到身体重量的40%。
(对)12、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内的肌肉也停止运动。
(错)13、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对)14、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摸。
(对)1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对)16、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一样。
(对)17、骨骼是一个完整的骨架,一块或一群都不能称为骨骼。
(对)18、膝关节的活动方式只能是屈伸;上臂的活动方式只能是旋转;肩关节即可以屈伸也可以旋转。
(对)19、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对)20、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第二肌肤”的美称。
(对)21、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对)22、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不会产生摩擦力。
(错)23、球、轮胎、泳衣、弹簧等物体都具有弹性,当我们对物体施加了力使其发生形变时,它们才有了弹力。
(对)三、问答题:1、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答:大米7克、面粉9克、黄豆36克、绿豆24克、豆腐7.4克、白菜2克、茄子2.3克、苹果0.4克、花生27克、猪肉9.5克、牛肉20克、人乳1.5克、牛乳3.3克、鸡蛋15克、鲤鱼17克、对虾21克。
虽然人乳、牛乳、鸡蛋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但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量基本上与人体相符,所以营养价值较高,是膳食中最好的食品。
2、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答:运动能提高大脑的指挥能力,运动能延缓运动器官老化,运功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运动能增强呼吸功能,运动能增强消化和吸收功能,运动可以预防高血压。
3、怎样预防运动受伤?答:一、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二、做好放松和整理活动。
三、大重量训练要适可而止,用大重量训练,如果没有把握,最好请人保护。
四、加强医务监督和训练场地安全检查。
五、注意身体的警号。
六、认真总结预防伤害的经验。
4、请举出生活中包含两种以上复合运动的物体有哪些?答:在圆形操场上跑步,直升飞机起飞、易拉罐滚动5、生活中哪些东西也是摆或是摆动?答:钟表,秋千、节拍器6、生活中对物体施加力以后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例子!答:气球、橡皮泥、面粉7、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是如何利用物体的弹性的?答:打篮球,跳水,乒乓球8、力是无形的,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感受力的存在?答:看力所施加的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改变和形状改变。
四、牢记:肩关节——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膝关节——屈伸桡尺关节——屈伸指关节——屈伸肘关节——既能屈伸又能旋转颌关节——屈伸髋关节——屈伸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力)汽车轮胎上的纹路(增大摩擦力)轴承中的小钢珠(减小摩擦力)车轮上的防滑链条(增大摩擦力)流线型的船体(减小摩擦力)鞋底的花纹(增大摩擦力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增大摩擦力)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22、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3、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
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8、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1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12、(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1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1500)米长,最长的可达(3000米)。
1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2)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4)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15、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蚕卵)、(蚕)、(蚕蛹)、(蚕蛾)。
16、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变态”)。
17、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3)胸部都有三对足(4)有两对翅膀(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
18、蚕蛾和蝴蝶的不同点:(1)蝴蝶能飞,蚕蛾不能(2)蝴蝶采吃花粉,蚕蛾不吃东西(3)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
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