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巩固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基础知识识记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体pò_____ zhuó_____流pī_____开倾xiè_____ 狂1án__ __ bǔ___ _育山luán__ __ 屏zhàng__ __ zī_____长wǎn_____转
2.选词填空。
(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_____,/出现在亚洲的原野……(气派气魄)
(2)我站在高山之巅,/_____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看望)
(3)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_____/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体魄体态)
(4)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_____下/发扬滋长!(养育哺育)
3.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2)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
(3)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样的伟大坚强!/像你—样的伟大坚强!()
(4)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文学常识填空。
(1)《黄河颂》选自组诗《______》。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______作词,______谱曲。
(2)光未然,本名_______。
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
_______、_______家。
运用能力提升
5.隔壁邻居小工学习了《黄河颂》之后,激情澎湃,深更半夜还在大声朗诵,让你一夜无眠,第二天你遇上他,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30字左右)
5月19日上午,第二十一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2015中国旅游日河南分会场活动在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三河广场隆重举行。
三门峡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大天鹅之乡,被誉为黄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鹅之城。
近几年,三门峡围绕大旅游实施战略,注重突出“大黄河”特色,着力打造“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的城市品牌。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只要是中国人,没有不知道黄河的,黄河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探寻黄河的历史,感受黄河的风采,了解黄河的忧患。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九曲黄河万里沙”的原因。
(2)请写出一个关于黄河的传说故事名。
8.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
(1)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万里写入胸怀间。
(3) 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4)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_。
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
(5)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黄河颂》全诗,回答问题。
黄河颂
光未然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939年
9.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赞美她的优美诗篇,请写出两首描写黄河的诗各两句,并写出作者。
10.“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含义是什么?
11.“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2.这首诗歌写道:“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你能说出一个生活在黄河河畔的英雄吗?简述其事迹。
13.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14.诗歌从哪三个方面歌颂了黄河?
15.诗歌主要以第几人称的口吻来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6.诗歌最后两句是重复的,作者这样写要达到什么效果?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7~20题。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17.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含义。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18.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的。
19.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内在联系。
附加题
(2016•湖南长沙中考)阅读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童真
刘继荣
①女儿从小不认生,觉得满世界皆是可亲之人,见谁都笑。
有一次,我在街边的瓜果店买桃子,没零钱,卖瓜果的不以为意:“下次补吧,大家都认得你,你是那个小酒窝的妈妈。
”我先一愣,然后才醒悟过来,原来,女儿的人缘有这么好。
②我有些忧心忡忡:孩子总那么憨,像个不长心眼的小糖人儿,万一遇着个歹人怎么办?回家后,我细细教导了女儿一番,教她如何防范陌生人。
她正在吃桃子,满脸桃汁,只管咿咿唔唔点头,也不知记住没有。
③一个周末,我们一家去逛早市。
这一路上,女儿结识了好几个朋友,甚至还得到一名穿超人斗篷的小男孩的邀约。
两人打算下午一起去广场玩,而且不带家长。
小孩子可以在一秒内信任对方,大人就未必了。
超人的妈妈尽管面有难色,但拗不过儿子,答应了。
婆婆则在我耳边嘀咕:“不知根不知底的陌生小孩,怎么可以一起出去玩!再说两个人都指甲盖那么大,没有大人跟着哪行啊!”我朝老人家挤挤眼,叫她先别反对,我自有主意。
④下午,女儿准时出门,我悄悄尾随。
小超人已先到广场,他们荡秋千,滑滑梯,又看了一会儿别人放风筝。
很快,我发现小男孩的妈妈也尾随其后,我们两个人会心一笑,分别躲在隐蔽处,忠心耿耿地做保镖。
荡秋千时,女儿险些翻下吊椅,幸亏小超人手快扶住了她,但脑袋似乎还是被磕了一下。
我当时几乎要挺身而出,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女儿只摸了摸头,开心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哭!
⑤他们在人群里悠闲地逛了一会儿,又去看月季花。
花圃边的长椅上,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妹妹不理会妈妈的劝阻,揪下自己的鞋子扔进草坪。
他们帮忙拾回来,小妹妹觉得有趣,立刻停止哭闹,一遍一遍扔鞋,他们也当作开心的游戏,争先恐后去拾。
旁边有个老太太竖起大拇指:“三兄妹好和睦,相亲相爱一家子。
”我窃笑:这是相亲相爱的陌生人啊!
⑥黄昏时,两个小人儿挥手告别,各自回家,我们两位家长也暗暗点头告辞。
这时,空荡荡的路上,忽然走过一个陌生男子,身材高大,语调温和。
他与女儿攀谈起来,问她几岁了,家住哪里,上小学还是幼儿园。
女儿似乎毫无戒备,一一告知,好像还顺口背出一连串电话号码。
我心中惴惴不安,靠近两步,随时准备现身。
⑦那陌生男子又问女儿,为何单独走路,爸妈在哪里?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
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
此时,陌生男子从背包掏出一把玲珑的小红伞,向女儿比比画画,我心咚咚跳,叫自己沉住气,看看女儿会怎样应付。
_______________。
③那陌生男子硬是将小伞塞入女儿手中,两人开始拉扯推让。
我赶紧走过去,还未来得及出声,一名推婴儿车的女子忽然走过来,正是广场上扔鞋小妹妹的妈妈。
她挡在陌生男子前面,质问他意欲何为。
陌生男子大窘,举起小伞叫我们看,上面印着广告,有家新开张的甜品店儿童节大酬宾。
他解释,因为看小女孩实在可爱,忍不住多聊了几句,所以才造成一场误会。
⑨女儿对尴尬的陌生男子说:“叔叔,我想要两把小伞。
”我颇为疑惑,男子开心相赠,还给婴儿车上也插了一把。
我心里暗自决定,下周带全家人去这家店里吃甜品。
女儿看着熟睡的小妹妹,惊喜地说:“这是扔鞋的小妹妹。
”推车女子莞尔一笑:“真是有缘。
我生怕你遇到了坏人呢。
”
⑩到家后,我崇拜地问女儿,为何能这么聪明地应对陌生人。
女儿骄傲地告诉我,在幼儿园老师经常讲,还请警察叔叔在课堂上演练,她做得最好啦。
但我仍有疑惑:“那你为什么把地址和电话都告诉他了?”女儿得意地笑道:“我说的全是舅舅家的,坏人一定找不到我的!”全家人哄然大笑。
有这么一个外甥女,舅舅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⑩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女儿:“你为什么要两把小伞?”她回答:“昨天幼儿园来了一个新同学,叫黄丝丝,总是哭,不说话也不玩。
我送一把小伞给她,她就会笑的。
”
⑾我的心忽然感到无比欣慰。
我们常常行进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了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这份童真与善良我曾经是那样的熟悉,而现在又是如此的陌生。
⑿只是,欣慰之余,我内心却又有一丝沉重,如鲠在喉:天真的女儿在应付“陌生叔叔”的时候,是如此老练,如此“聪明”,这让我心中又多了一份陌生,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
⒀也许,面对这陌生的童真,我们有太多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改动) 21.初读课文,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22.细读全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文中说“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
我又惊又喜
....,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我”为什么会“又惊又喜”?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⑾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们常常行进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了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
23.纵观全文,请说说文章结尾处“陌生的童真”的含义。
文章第⑩段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请写出你对此问题的看法和理由,并谈谈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悟。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识记
1.魄浊劈泻澜哺峦障滋宛
2.(1)气魄(2)望(3)体魄(4)哺育
3.(1)拟人夸张(2)对偶夸张(3)反复拟人(4)比喻
4.(1)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冼星海(2)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
运用能力提升
5.示例:小王,你昨晚的朗诵真不错,你的激情感动得我彻夜难眠
6.示例:第二十一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
7.(1)因为黄河下游每年含沙量非常高,同时黄河泥沙颗粒很细,河水呈泥浆状态。
(2)“大禹治水”(或“望洋兴叹”)。
8.(1)奔流到海不复回(2)黄河落天走东海(3)黄河远上白云间(4)黄河入海流更上一层楼(5)长河落日圆
课内同步阅读
9.示例:(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
10.指黄河向左右两岸延伸出千万条支流。
11.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12.略。
13.借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其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14.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
15.第二人称。
便于直接抒情。
16.这里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我们要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品质。
课外拓展阅读
17.臂膀指长江主干及其支流。
18.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是因为长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它滋润养育了两岸的动物、植物;说它“有母亲的亲怀”,是因为长江哺育了各族儿女,在这里作者把长江看做母亲,长江无私地奉献了那“甘甜的乳汁”“纯洁的清流”,这宽广的襟怀就是母亲的情怀!
19.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中华儿女将发扬长江的伟大精神,建设祖国,迈向新时代。
20.两首诗歌都是以物喻人。
《黄河颂》表现其巨人形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长江之敢》热情赞美母亲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
两首诗歌风格相近,都直抒胸臆,热情豪迈。
附加题
21.①忧心忡忡②十分担心③回家路上④女儿准备将伞送给新同学
22.(1)“惊”是因为女儿以“和爸妈捉迷藏”来应对陌生男子的问话,出乎“我”的意料;“喜”是因为女儿懂得以巧妙的理由防范陌生人,保护自己,心中感到高兴。
(2)运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把危险、世俗比作浊流,把孩子的童真与善良比作清泉,把浊流与清泉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童真与善良的赞美之情,像清泉一样让人觉得甘甜,突出童真的难能可贵。
23.(1)“陌生的童真”是指女儿并不像“我”想象中的全然信任陌生人。
另一方面指的是成人已失去了童真,带着世故的眼光看待世界,不再相信陌生人。
(2)看法:我“喜”是因为如此懂得保护自己的女儿让“我”不由得生出惊喜之情,“忧”是因为女儿如此之小就懂得这些世俗的东西。
(3)感悟:人与人之问应该多一些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