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普及月宣传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知识普及月宣传内容
针对不同人群金融知识的薄弱环节和金融需求,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面向金融消费者和广大网民,宣传基础保险知识和风险防范技能,提升金融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引导消费者理性选择保险产品和服务,自觉抵制网上金融谣言和金融负能量,共建清朗网络空间,使得保险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活动内容:
(一)开展保险知识普及教育,倡导诚信保险理念
宣传普及保险的功能作用和保险产品服务的种类,提升社会公众运用保险管理风险的意识,介绍保险责任、保险期间、缴费期间、保额等概念,保险与银行存款、银行理财、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区别,增进消费者对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了解,避免盲目投资和冲动交易,明白消费。
(二)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引导消费者依法维权
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力,重点围绕保险知识及账户资金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金融消费安全问题,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提示,大力加强警示教育和案例,充分向社会公众揭露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其犯罪手法和主要特点,引导社会公众远离和抵制非法金融活动,不断增强风险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普及教育,提升活动有效性
倡导利用数字化化的手段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指导中国好网民互动平
台围绕网络金融知识普及内容,开设“金融知识微课堂”,展播、推广优秀金融知识普及作品和案例,推动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有效覆盖到各类金融消费者。
(四)争做金融好网民,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探索制定“金融好网民”行为指南,发布“金融好网民”倡议,传播“金融好网民”典型案例征集,做好线上线下分享展示。
引导广大金融消费者讲诚信、守底线,不制造、不传播金融谣言,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净化金融生态环境。
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和典型特点:
(一)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
一是承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
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
二是编造虚假项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三是以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四是利用亲情诱骗。
有些类传销非法集资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
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
(二)典型非法集资活动的“四部曲”
第一步:画饼。
非法集资人会编织一个或多个尽可能“高大上”的项目。
以“新技术”、“新革命”、“新政策”、“区域链”、“虚拟货币”等为幌子,把集资参与人的胃口“吊”起来,让其产生“不容错过”“机不可失”的错觉。
第二步:造势。
利用一切资源把声势做大。
非法集资人通常会举办各种造势活动,比如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等;组织集体旅游、考察等,赠送小礼品;大量展示各种或真或假的“技术认证”“获奖证书”“政府批文”等。
第三步:吸金。
想方设法套取你口袋里的钱。
非法集资人通过返点、分红,给参与人初尝“甜头”,参与人不仅将自己的钱倾囊而出,还动员亲友加入,集资金额越滚越大。
第四部:跑路。
非法集资人往往会在“吸金”一段时间后跑路,或者因为原本就是“庞氏骗局”人去楼空,或者因为经营不善致使资金链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