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治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治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者的临
床效果。

方法:选入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精神分裂症
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以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BPRS评分、SANS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BPRS评分与SAN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变化,观察组患者的显著性更高,P<0.05。

观察组患
者治疗后痊愈11例,显效7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患者
的70.8%,P<0.05。

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心理治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
疗对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上大力提倡与推广。

【关键词】心理治疗;抗精神病药物;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伴随着社会竞争与生活压力的增大,当前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针
对精神分裂症疾病分型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尤其是阴性症状Ⅱ型的治疗,得到
了越来越多临床学者的关注。

本文选取本院近些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
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分析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入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48例患者入院时经诊断
符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以及Andreasen阴性精神分裂症的标准[1],SANS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超过30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不超过10分,病程均在
10年以上,年龄不超过60岁,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椎体外系不良反应疾病以及
酒精依赖史的患者。

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在29岁~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7±2.1)岁,病程在11年~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3.1±0.4)年。

对照组中,男女各12例,年龄在27岁~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6±2.2)岁,病程在10年~1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5.4±0.9)岁。

两组患者的一边资料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我院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单纯的药物治疗,口服利培酮,患者初始日用量为
2mg,在2w时间内增加到6mg。

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配合心理治疗,具
体治疗方法如下:(1)心理疏导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互相取
得信任,逐渐让患者产生依赖感和自信心;(2)从患者的精神疾病着手,在进
行沟通过程中深入了解患者的精神原因、危机以及心理上的障碍,找出诱发疾病
的重点和矛盾,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3)心理医生应耐心倾
听患者的忧虑与需求,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专业的分析,制定系统科学的心理
疏导方案,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认知和实践上的验证,确
定患者获取正确认识后强化实践,最终增强恢复的信心。

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8w。

1.3观察指标
采用BPRS与SANS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进行评分,对比变化幅度与效果,并整合两项评分以减分率评估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其中痊愈表示70%以上的
减分率、显效表示50%以上70%以下的减分率,有效表示25%以上的减分率,不
超过25%的则为无效[2]。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PRS和SANS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采用SPSS11.0
统计学软件处理,t与x2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BPRS与SANS评分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PRS与SANS评分与治疗前变化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PRS与SANS评分比较(例/分)
3.讨论
临床上,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很多都发生在青年患者身上,以智力障碍、无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为主,但由于这种疾病迁延反复,所以
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3]。

在越来越多医学界人士对精神疾病深入
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发展下,关于精神分裂症阴性和阳性症状的类型划分已逐渐被
人们接受,但临床上对于精神疾病阴性症状的药物治疗效果还有很多褒贬不一的
看法,尤其是产生的不良反应带来较大的争议。

有诸多的研究资料显示,有必要
区分精神疾病原发性与继发性阴性症状,并对症下药,采用恰当的心理治疗与药
物治疗改善阴性症状,才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帮助患者恢复社会意识
和自觉能力,并很大程度降低患者精神疾病的复发率。

在本研究中,采用心理治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BPRS评分与SAN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且评分差异明显比单纯采
用精神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更大,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更有效,P<0.05。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有11例痊愈,7例显效,4例有效,临床治疗
总有效率达到91.7%,而对照组则有5例痊愈,显效与有效各6例,临床治疗总
有效率为70.8%,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在精神病药物的基础性治疗
下加以心理治疗,治疗效果更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恢复社会功能和
对疾病的自知力,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存治疗,因此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海,杨甫琴.心理治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
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20):17-19.
[2]袁平.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当代医
学,2014,20(29):40-41.
[3]倪小云.探索米氮平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9(17):143-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