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锡亮灸法常见病的调理方法(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锡亮灸法常见病的调理方法(下)
谢锡亮灸法常见病的调理方法(下)
治疗原则:盛则泄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此处为针、灸法)
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凡病在上部者,肩髃、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

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

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

经常灸更妙。

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十一、外科及皮肤科疾病
【胸腹手术后疼痛】内关、孔最、合谷、足三里、阳陵泉、梁丘、三阴交、内廷,亦可用背部俞穴。

【手术后头痛】百会、风池、大椎、头维、合谷、太冲、申脉。

【上肢手术后疼痛】大椎、肩禺、曲池、合谷、外关。

【下肢手术后疼痛】肾俞、次髎、环跳、足三里、阳陵泉。

【手术后伤口愈合迟缓和疼痛】隔附子饼局部灸或艾卷灸。

【头面疖】灵台、手三里、合谷、养老,局部灸30—100壮。

【上肢疖】曲池、手三里、合谷。

【下肢疖】足三里、阳陵泉、筑宾,局部。

【乳腺炎(乳痈)】肩井、天宗、膻中、足三里,未溃者隔蒜灸疮头,已溃久不收口隔附子饼灸疮口。

【蜂窝组织炎(痈疽)】肩井、风门、委中,疮头隔蒜灸。

【颈淋巴结核(瘰疬)】百劳、肘尖、少海、支沟、阳辅、手三里、曲池、肩井、孔最、风门。

【丹毒】夺命灸(在肩禺与曲池连线中央的略下附近有硬结状的地方,以手指触诊即得),局部灸。

【冻疮】上肢灸曲池和局部,下肢灸足三里和局部。

【骨结核】大杼、膏盲、大椎、足三里及局部灸。

【下肢溃疡】三阴交隔面饼艾绒掺雄黄施灸,治小腿溃烂久不收口,兼用药粉撒布疮面。

外用方:神效臁疮膏:轻粉、乳香各5克,冰片、没药、松香、樟丹各3克。

官粉、红粉、血竭花各2克,银珠1克,以上共研细面。

香油调敷。

【腱鞘炎】灸局部。

【痔疮】孔最、二白、次髎、秩边、长强(针)、承山。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阳陵泉、太渊、足三里、冲阳(轻灸)、太冲、中封。

【狂犬咬伤】伤处膈蒜灸,可以解毒。

【蛇咬伤】伤处膈蒜灸,可以解毒。

【蜂蝎蛰伤】局部灸可以止痛。

【鸡眼】在病灶局部的中心直接灸或艾卷灸,以知痛为度,长期施灸可以脱落。

【扭伤】局部和对应点灸(在对侧或病灶最痛点相应处)。

【下颌关节综合症】下关、听会、颊车、手三里、合谷。

【荨麻疹】风门、身柱、肩禺、血海、足三里、阳交。

【湿疹】肩禺、曲池、阴陵泉。

【阴囊湿疹或多汗】肾俞、三阴交、阴陵泉、太冲。

【神经性皮炎】艾掺雄黄灸局部,直接灸,星状散布,勿过多,多灸良效。

【圆形脱发】局部隔姜灸,肾俞、肝俞、足三里、外关、阳陵泉。

【青年座疮】曲池、合谷、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

【麻风】小海、手三里、曲池、鱼际、承山、丰隆、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然谷、梁丘、涌泉、公孙。

【一切阴疽流注】灸隔俞及局部,灸后反应风热恶寒,体温略增无妨,此病亦长灸。

【一切痈疽】灵台、隔俞局部灸,在病灶之本经取穴针刺。

久不收口者用附子饼局部灸。

【橡皮腿】阳陵泉、足三里、绝骨、三阴交、阴陵泉,局部穴位。

【疝气】大敦、太冲、三阴交。

【一切头面疮】曲池、外关。

【一切皮肤病】隔俞、曲池、血海。

【溺水】隔盐重灸神阙,有回阳之功。

【网球肘(弘骨外上髁炎、肘劳)】用非化脓灸压痛处,直接灸散开多点,多次灸即愈。

十二、妇产科疾病
【子宫位置异常】中脘、气海、阳池、肾俞、气海、三阴交、大敦。

【子宫痉挛】中脘、气海、大巨、次髎、阳池、三阴交、阴陵泉。

【子宫附件炎】中脘、气海、大巨、次髎、阳池、三阴交、阴陵泉、归来。

【月经不调】肝俞、肾俞、次髎、关元、归来、三阴交、太冲,
【痛经】气海、归来、命门、次髎、秩边、中都、地机、三阴交、水泉。

【功能性子宫出血】隔俞、肝俞、脾俞、次髎、血海、隐白、大敦(单灸隐白、大敦或选一穴。


【绝经期综合症】肾俞、次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有良效。

【不孕症】关元、子宫、胞户、命门、次髎、肾俞、三阴交、地机、长期施灸。

【子宫脱垂】百会、关元、气海俞、三阴交。

【阴缩:两乳及前阴收缩】神阙、关元、中极、会阴、行间。

重灸关元良效。

【乳房痛】肩井、足三里、膻中、天宗。

【乳汁不足】膻中、乳根、中脘、阳池、内关、少泽。

【乳汁过多】足临泣、光明、肩井、天宗、脾俞。

【妊娠shen呕吐】隔俞、上脘、中脘、阳池、内关。

【胎位不正】产前一个月温和灸至阴穴连续多次,每次30分钟有奇效。

直接灸至阳亦佳。

【预防小产】隔盐灸神阙。

【习惯性流产】关元、肝俞、脾俞、命门,提前施灸、超过流产期。

【临产宫缩异常痛】肾俞、次髎、阴陵泉、公孙。

【难产(滞产)】合谷、支沟、三阴交、至阴。

【胎盘滞留】气海、合谷、三阴交。

【胎死腹中】合谷、三阴交(针)、至阴。

【产后出血】血海、大敦。

【白带多】气海俞、次髎、大巨、关元、中极、地机、三阴交。

【子宫癌】大椎、肾俞、次髎、关元、归来、筑宾、三阴交,要长期直接施灸。

十三、儿科疾病
【吐乳】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支气管肺炎】身柱、肺俞、肩井、膻中、曲池、孔最、手三里、太渊、丰隆。

【气管炎】风门、肺俞、尺泽、太渊。

【哮喘】身柱、灵台。

【肺门淋巴结核】风门、身柱、膏盲、灵台、肺俞、中脘、孔最。

【百日咳】风门、身柱、肺俞、尺泽。

内服药方:天冬、麦冬、半夏、杏仁、百部、瓜蒌仁、川贝母各10克,橘红6克,用5—6日良效。

【下痢】天枢、大肠俞、合谷、三阴交。

阴交。

【腹泻】身柱、大肠俞、天枢、足三里。

【水泄】大肠俞、水分、天枢、足三里。

【消化不良】肺俞、胃俞、中脘、天枢、内廷。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身柱、大杼、中脘、足三里(少灸),直接灸身柱穴良效。

要坚持长灸,能改变儿童体质由弱变强。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急性期:大椎、风门、身柱、命门、曲池、合谷。

上肢麻痹:大椎、曲垣、肩禺、曲池、尺泽、支沟、内关、手三里、合谷。

腹肌麻痹:前面局部施灸,后面在相对部位取背部穴。

下肢麻痹:肾俞、次髎、殷门、秩边、承扶、髀关、伏兔、环跳、足三里、委中、承山、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解溪、昆仑、太溪、太冲。

在患侧选穴,适当选穴,交替使用。

【小儿夜啼】身柱、中脘、足三里。

【流涎】脾俞、中脘、合谷。

【新生儿破伤风】然谷、神阙。

【拘偻病】身柱、大杼、肾俞、中脘、上巨虚、绝骨。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角孙,直接灸或灯火灸均可,灸患侧,双侧病灸双侧。

每日一次,1—3次痊愈。

又:翳风、颊车、角孙、手三里、外关。

【新生儿窒息】神阙、内关。

【尿闭】关元、中极、阴陵泉。

身柱之灸:艾柱为米粒1/3,施灸3壮。

治疗:感冒、呕乳、消化不良、下痢、百日咳、小儿疳症。

宜长灸灸,但不宜取穴过多。

十四、五官科疾病
【麦粒肿(目疮)】天柱、风池、身柱、肝俞、阳白、太阳、曲池、合谷、内廷、足临泣,此病频发,可连续施灸。

【结膜炎】心俞、肝俞、童子寥、赞竹、曲池、足三里、足临泣,局部用针,远处用灸。

【眼睑炎】风门、身柱、脾俞、曲池、足三里、陷谷,局部穴位放血,远端穴位施灸。

【角膜炎】天柱、肝俞、肾俞、足三里、光明。

【眼底出血】风池、肝俞、隔俞、合谷、光明、太冲。

【视网膜炎】风池、肝俞、隔俞、合谷、光明、太冲。

【视力模糊】太阳、风池、天柱、肝俞、合谷、养老、足三里、光明。

【夜盲症】肝俞、合谷、足三里、光明。

【视神经炎及萎缩】睛明、球后、承泣、风池、肝俞、光明、足临泣,局部针,远端灸。

【近视】太阳、阳白、风池、肝俞、足三里、光明。

【上眼睑下垂】陷谷。

或三阴交。

【鼻炎】上星、迎香、风池、风门、曲池、手三里、合谷。

或肺俞。

【额窦炎】上星、迎香、风池、风门、曲池、手三里、合谷。

或肺俞。

【中耳炎】听宫、听会、翳风、肾俞、完骨、少海、中诸、太溪。

【耳鸣】听宫、听会、翳风、肾俞、完骨、少海、中诸、太溪
【耳源性眩晕(梅尼埃征)】风池、肾俞、翳风、听会、间使、足三里。

发病时头顶皮麻木不仁,单灸百会穴奇效。

【耳中痛】听会、翳风、太溪、四渎、契脉、角孙。

【咽喉炎】大杼、风门、大椎、翳风、人迎、尺泽、列缺、少商(放血),速效。

【腭扁桃体炎】风门、大杼、大椎、尺泽、孔最、列缺、少商(放血)、太溪、照海。

【瘊子】用软面将瘊子围起,多灸自落。

【黑痣】在局部用非化脓灸,多灸自落。

十五、艾滋病、早老性痴呆
【艾滋病】大椎、中脘、足三里。

每次各灸20—30壮,间日1次,连灸半年至一年,也可对症配穴施灸。

【早老年性痴呆】大椎、肾俞、关元、足三里。

从四十岁以后即可施灸,有防早衰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