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期妇女IUD取出困难的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经期妇女IUD取出困难的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经过分析绝经后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原因,探讨绝经人群的合理取器时间和取器要点。

方法:取器前阴道穹隆放置卡前列甲酯栓后使宫颈软化。

宫腔镜检查62例取器妇女,分绝经1~2年组(A组)30例,绝经>2年组(B组)32例,比较各组IUD取出情况。

结果:两组中阳性检出率10例,为环嵌顿、宫颈硬韧、宫颈粘连等,取器困难率80%,余52例的取器困难率11.53%。

结论:子宫萎缩、环嵌顿、宫颈粘连、宫颈硬韧及环老化等是围绝经后妇女取器困难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取器时间,环到期时及时更换可降低取器困难率。

关键词绝经期宫内节育器宫腔镜卡前列甲酯栓
女性绝经后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常伴有各种并发症发生,对62例取器困难妇女在取器前1小时阴道后穹隆放入卡前列甲酯栓使宫颈软化,再行宫腔镜检查明确IUD在宫腔内的情况后取器,取出成功率100%,无并发症的发生。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绝经后IUD妇女取器62例,绝经1~2年(A组)30例,年龄45~56岁,平均50岁,上环年限10~25年,平均20年;绝经2年以上(B组)32例,年龄50~65岁,平均53岁,上环年限15~38年,平均23年。

除2例经过1次取器失败外,其余为首次取器。

取器前要明确诊断,所有妇女经询问病史行全面检查,有无取器禁忌证,通过X线透视IUD形状或B超检查明确IUD的位置。

方法:要求患者空腹自行排空膀胱,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卡前列甲酯栓0.5mg 1小时,术前行宫腔镜检查,有无宫颈粘连,了解宫腔大小,宫腔内所见及IUD形态等。

检查后未发现异常者和仅尾丝消失者,用普通取环钩取,合并IUD嵌顿或其他异常,行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扩张宫颈后再宫腔镜指导下行取环器钳取。

结果
术前检查:妇科检查发现Tcu-IUD尾丝消失3例,超声检查A组Tcu-IUD 横臂嵌顿和壁间肌瘤突入宫腔各1例。

宫腔镜检查证实妇科检查发现的3例Tcu-IUD尾丝消失为尾丝进入宫腔,2组中共发现3例金属单环部分嵌顿于浅肌层;宫颈粘连共3例;B组1例IUD浅肌层嵌顿合并黏膜下肌瘤,见表1。

取出IUD类型:金属单环41例,金塑混合环9例,Tcu-IUD环10例,或其他少见IUD 2例。

结果判定:宫腔镜检查者取器困难者为检查结果阳性,否则为结果阴性。


利取器,用普通取环钩钩取IUD变形或不变形即可完整取出;取器困难指用普通取环钩不能取出,需借助麻醉在宫腔镜下完成取器手术。

两组IUD取出情况,见表2。

讨论
绝经期取器困难的原因分析:①子宫萎缩:妇女进入绝经期后,表现为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生殖器官萎缩,子宫体积缩小,宫腔及宫颈管狭窄,因而使IUD嵌顿,由于宫颈萎缩变硬失去弹性,造成钳夹固定困难,宫口粘连,取环器进入宫腔困难或钩取后宫口嵌顿造成拉出困难或发生IUD断裂残留,本文中病例在术前1小时阴道后穹隆放置卡前列甲酯栓0.5mg在短时间内可迅速软化宫颈,有明显扩张宫颈的作用。

由于子宫萎缩IUD易于宫壁发生摩擦粘连,甚至嵌入宫腔肌层造成取器困难。

可以看出子宫萎缩是现阶段患者取器困难的主要原因。

②环老化:在取器中出现金属环断裂、部分环体残留1例,及“T”型IUD 尾丝断裂,取器困难2例,金塑混合环轮状塑芯残留1例。

在放置上述环时要告知患者其年限,金属单环20年以上金塑混合环5年,各种Tcu-IUD 5年,取环除金属单环其余均超出使用年限,对取器造成困难需借助宫腔镜诊断后取出。

合理的取器时间:从近绝经期起至绝经后1年,血E2水平急剧下降至110pmol/L,此后缓慢下降至绝经后4年<80pmol/L。

说明子宫萎缩在绝经之前已经开始,在临床工作中有些患者绝经过渡期较长,未绝经或已伴有生殖器官明显萎缩,传统取器时间是在绝经后半年至1年,对一部分患者为时已晚。

故将取器时间选在围绝经期或停经半年内有利于降低取器困难率。

宫腔镜在取器困难手术中的作用:对于子宫萎缩程度、环与子宫关系以及宫腔形态,了解部分节育器浅肌层嵌顿和金属环体残留等,宫腔镜有诊断准确和可直视下操作优点。

总之,对绝经期妇女取器困难较常见,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工作中认真督促患者定期检查,环到期更换,月经不规律到绝经后实施取出降低取器困难率。

参考文献
1 杨秀兰.宫内节育器的使用年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1):8.
2 成九梅,夏恩兰,段华,等.宫腔镜处理难取宫内节育器55例分析.首都医科大学报,2004,4.
3 邓文先,陶桂娥,杨新春,等.宫腔镜在嵌顿性宫内节育器取出中的应用.中国医药导报,2007,29.
4 宋远翔.宫腔镜在诊治宫内节育器异常中的应用.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5.
表1 62例宫腔镜检查结果(例)表2 两组取器结果
注:A组与B组比较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