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题型整合练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整合练溴、碘的性质及提取
题型1 溴、碘的性质
1.(2024河北保定部分高中月考)取一支分液漏斗,向其中加入5 mL
CCl4,再加入约15 mL溴水,塞上分液漏斗顶部的塞子,倒转过来充分
振荡,然后置于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密度:CCl4>H2O
B.溴在溶剂中的溶解度:CCl4>H2O
C.静置一段时间后,打开顶部塞子,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取另一个
烧杯,紧接着将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
D.在该实验中溴水中的溴大部分由水层转移到CCl4层,使溴得以富集
2.(2023河北承德高一期末)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Ⅰ向溴水中滴加少量CCl4,振荡,CCl4层显橙色
Ⅱ向碘水中滴加少量CCl4,振荡,CCl4层显紫色
Ⅲ向KBr、K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Cl4,然后滴加氯水,振荡后静置,CCl4层显紫色;再滴加氯水,振荡后紫色褪去;继续滴加氯水,振荡后静置,CCl4层变为橙色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Ⅰ和Ⅱ为对照组
B.Ⅰ中CCl4层显橙色,说明CCl4层含Br2
C.Ⅲ中CCl4层显紫色,说明I2的氧化性强于Br2
D.Ⅲ中CCl4层变为橙色,说明水层中不含I-
题型2 溴、碘的提取
3.(2023河北张家口期末)海水中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工业上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步骤③中,SO2、水与Br2反应后,吸收液的pH增大
B.从步骤②到步骤④的目的是将溴浓缩富集
C.步骤②中,用热空气将Br2吹出,利用溴的易挥发性
D.步骤①和步骤④中Cl2的作用相同
4.(2024江苏淮安期中)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学习小组将海带灼烧,再加水将其溶解,配成海带浸取原液(浸取原液中的碘元素主要以I-形式存在),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甲、乙两种实验方案:
已知:①步骤Y中加NaOH溶液发生反应:3I2+6NaOH
5NaI+NaIO3+3H2O。
②碘单质在常温下为紫黑色固体,在通常状况下,100 g水能溶解约
0.02 g碘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灼烧海带应该在(填仪器名称)中进行。
(2)分液漏斗使用前须先;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3)步骤Y中需要控制加入的NaOH溶液的量不宜过多,原因
是。
(4)操作Z的名称是。
题型3 溴、碘提取的实验操作
5.(2024江苏常熟中学学业水平调研)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萃取碘水中的I2
D.用装置丁蒸馏,分离碘和有机溶剂
6.(2024河北保定部分高中期中)在实验室中,可利用苦卤水提取Br2,
其过程包括过滤、氧化、正十二烷萃取及蒸馏等步骤。
使用的装置如图。
已知:
物质Br2正十二烷
密度/( g·cm-3) 3.119 0.753 沸点/℃58.76 215~2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甲装置过滤时,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漏斗中的溶液
B.用乙装置将含Br-溶液中的Br-氧化成Br2
C.用丙装置萃取后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水层,再从下口放出有机层
D.用丁装置进行蒸馏时,先收集到正十二烷
题型4 拟卤素、卤素互化物的性质
7.(2024宁夏银川育才中学期中)BrCl是一种工业消毒剂,其结构和
性质与氯气相似,下列有关BrCl的预测正确的是( )
A.具有强氧化性,能使Fe2+转化为Fe3+
B.Br、Cl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价
C.是一种有毒、有色的单质
D.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Cl+H2O HClO+HBr
8.(2024浙江南名校联盟期中)已知拟卤素[例如(CN)2]、卤素互化物(例如ICl)等物质的某些性质与Cl2单质相似,下列相关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ICl+H2O HI+HClO
B.ICl+2NaOH NaIO+NaCl+H2O
C.(CN)2+2NaOH NaCN+NaCNO+H2O
D.4HCN+MnO2 Mn(CN)2+(CN)2+2H2O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题型整合练溴、碘的性质及提取
1.C CCl4在下层,水在上层,则密度:CCl4>H2O,A项正确;Br2由溴水中进入CCl4中,溴在溶剂中的溶解度:CCl4>H2O,B项正确;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取另一个烧杯,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项错误;在该实验中溴水中的溴大部分由水层转移到CCl4层,使溴得以富集,D项正确。
2.C Ⅰ和Ⅱ分别为向溴水、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可以观察溴、碘溶于CCl4中的颜色,以便为Ⅲ提供颜色对照,所以Ⅰ和Ⅱ为对照组,A 正确。
Br2在CCl4中显橙色,Ⅰ中CCl4层显橙色,说明CCl4层含Br2,B 正确。
Ⅲ中初始滴入氯水CCl4层显紫色,是因为Cl2和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I2,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Cl2没有和Br-反应而先和I-反应,说明I-的还原性强于Br-,可得出结论:Br2的氧化性强于I2,C错误。
向KBr、K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Cl4,然后滴加氯水,振荡后静置,CCl4层显紫色,说明I-的还原性强于Br-;再滴加氯水,振荡后紫色褪去;继续滴加氯水,振荡后静置,CCl4层变为橙色,说明Cl2和Br-发生反应生成Br2,可推测水层中不含I-,D正确。
3.A 步骤③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2O H2SO4+2HBr,使吸收液的pH减小,A错误;步骤②到步骤④可以将溴浓缩富集,B正确;步骤②中,用热空气将Br2吹出,利用溴的易挥发性,C正确;步骤
①和步骤④中Cl2的作用相同,均是将Br-氧化为溴单质,D正确。
4.答案(1)坩埚
(2)检查是否漏液液体分层,上层溶液接近无色,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3)防止后续加硫酸时损耗硫酸太多
(4)过滤
解析(1)灼烧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
(2)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查是否漏液,CCl4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萃取
后上层为水层,下层为CCl4层,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因此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紫红色。
(4)碘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碘单质为固体,因此可用过滤的方
法分离I2和H2O。
5.A 灼烧碎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A符合题意;乙是过滤装置,可用
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B不符合题意;可用装置丙萃取碘水中
的I2,C不符合题意;可用装置丁蒸馏,分离碘和有机溶剂,D不符合题意。
6.B 过滤时,玻璃棒用于引流,搅拌漏斗中的溶液可能会弄破滤纸,A
错误;乙装置中通入的氯气可与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气将溶液中
的Br-氧化成Br2,B正确;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
口倒出,C错误;Br2的沸点比正十二烷低,用丁装置进行蒸馏时,先收
集到Br2,D错误。
7.A BrCl的性质与Cl2相似,能使Fe2+转化为Fe3+,A正确;Cl的非金
属性比Br强,BrCl中氯元素为-1价,溴元素为+1价,B错误;结合Br2、Cl2的性质,可推测BrCl是一种有毒、有色的化合物,C错误;BrCl与
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Cl+H2O HBrO+HCl,D错误。
8.A ICl中I显正价、Cl显负价,ICl+H2O HCl+HIO,A错误;ICl
和NaOH反应生成NaIO、NaCl,ICl+2NaOH NaIO+NaCl+H2O,B正确;(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相似,和水反应可生成HCN和HCNO,(CN)2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N、NaCNO和H2O,C正确;类比二氧化锰和浓
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推测HCN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N+MnO2 Mn(CN)2+(CN)2+2H2O,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