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栽培管理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蕉栽培管理技术
一、选地开园
新垦蕉园,选地是一项重要工作。
必须选择避风、避寒的地块和富含有机质、土壤湿润疏松、土层深厚的壤土种植,而以坝地冲积土最为理想。
对于重粘土和石砾砂质土,必须经客土改良和增施有机质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力以后才能种植。
山地垦植,最好选择坐北向南,或向东、东南方向,靠近山塘水库,排灌方便的地方。
平地建园最好选在靠近湖泊、大小塘和河涌的地方,以便上泥培土。
如选用有前作的地方种植,前作收获后应全部耕翻风化一段时间,并开好排灌沟。
二、选苗定植
栽培香蕉不仅要选用良种,而且要选择良苗。
良苗的标准如下:
1.球茎粗壮硕大,上部渐小,形如竹笋。
2.起苗伤口小,苗身没有机械损伤。
3.母株健康。
定植分春植、夏植和秋植。
春植一般从春分,至清明前后种完;夏植可安排在夏至前后;秋植宜在秋分前后栽植。
植前先进行深耕26厘米~33厘米,经耙地、碎土后起
畦,开挖排水沟,最后地行畦面规划,挖穴,施基肥。
种植密度,可视土壤肥瘦、品种和种植方式而定,一般可按株行距米×米每亩植100株左右的密度适当调整。
如肥沃地种高把蕉,单株植可放宽到米×米、米×3米,每亩植83~94株。
岗地种矮蕉,单株植可2米×米到米×2米,每亩植143~200株。
一般平地蕉园以2米×米到米×米,每亩植107~125株较为合适。
如采用双株植或留部分双芽,则株行距要求较宽。
植穴宜在定植前一个月挖好,穴的深度各为1米左右。
基肥应在定植前半月左右施下,一般施用腐熟有机质肥料,每穴10公斤~15公斤,与泥土充分混和。
定植时,种苗需按高、矮、大、小分片种植,种苗的切口要朝同一个方向,覆土深度一般以盖过蕉头厘米~厘米为好,秋植和山地蕉可比春植和平地蕉深一些,大蕉可比香蕉稍深一些。
种后稍加压实即可浇定根水,并做好覆盖、防晒等管理工作。
如秋植大苗,可割去一部分叶尾,以减少水分蒸腾,提高成活率。
三、施肥
香蕉对氮、磷、钾“三要素”的要求,以钾肥为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较少,其比例大致为4:1:14。
新植蕉园,当新蕉长出两片新叶时即可薄施粪肥,抽出大叶以后,可施重肥。
8月以前施水肥4~5次,10月以后可少施或不施肥。
宿根蕉1年可施肥5次,第1次宜在立春
前后施下,以粪尿为主,加少量化肥。
一般每株施灰粪15公斤或人粪尿20公斤加硫酸铵100克。
第2次约在谷雨前后施用,每株施粪尿25公斤和草木灰10公斤左右。
第3次在植株形成“把头”、花序开始分化时施用,每株施硫酸铵200克~250克,并酌加磷肥。
第4次在主株收获前施下,每株施草木灰15公斤,或粪尿20公斤、草木灰7公斤~10公斤。
第5次在立冬前后施过寒肥,多用有机质肥料,如垃圾肥、堆肥、草皮泥和其他土杂肥等,并酌加磷、钾肥。
施肥宜在离植株基部30厘米~50厘米处开2~4个浅穴施下。
在多雨季节和根系活动较强的夏季,则采用撒施,或浅挖土撒施后浅埋土。
大蕉和龙牙蕉对肥水要求不如香蕉多,故施肥次数可以减少,一般于冬季施1次有机肥后,在3、6、8月各施用粪水1~2次,尿素或复合肥每株公斤。
四、灌溉和排水
香蕉植株高大,而根群却比较浅生,故对土壤含水量很敏感,既忌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导致烂根或根群发育不良,又怕水分不足,引起叶片早衰,以致减产。
因此,必须认真做好灌溉和排水工作。
香蕉在旺盛生长期内需水较多,应保持土壤有充足的水分,遇旱要及时灌水。
而在花果发育期间需水稍少,以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平原地区雨季要注意疏沟排水,旱季则要及时灌溉,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
山地蕉园
无灌溉条件,应用山草覆盖土面,以防旱保湿。
五、中耕除草
根据香蕉根系多分布在土壤表层的生长规律,应掌握在2~3月发根前进行中耕松土,并结合施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水和通气性,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根系生长,延长蕉园寿命。
畦面松土深度为20厘米左右。
除草工作要经常进行,目前多采用铲草、拔蕉头草、使用化学除草剂等方法来消灭杂草。
每年需除草5~6次以上,4~6月每月至少除草1次。
六、留芽和除芽
香蕉为一次性结果果树,地下球茎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有陆续抽发吸芽的特性,故栽培香蕉必须在结果母株的球茎上,选留最适合的吸芽作为下一代母株,这叫留芽,而把多余的吸芽挖除称为除芽。
留芽和除芽关系到上下两代的产量、采收期和果实的品质,是栽培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芽的种类
香蕉的吸芽由于抽生的先后和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头路芽、二路芽、三路芽、四路芽和隔山飞等几类。
1.头路芽也称子午芽、正芽,为成长中的母株首次抽出的吸芽。
多在春天于母株和已收果的残茎相对的一端长出,位置较深,与母株关系密切,对母株影响大,一般不留作接替母株。
2.二路芽又称侧芽、角芽、八字芽,是母株第2次在两侧长出的芽,位置较浅,对母株影响较小,生长比头路芽快,一般以它接替母株。
3.三路芽、四路芽分别为二路芽长出后陆续抽出的第3个芽和第4个芽,这些芽根系浅,生长慢而弱,一般不留用而作为繁殖材料。
4.隔山飞又称“母后芽”,为残桩旧头萌发的芽,生长较慢,一般作秋植种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