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弹簧机构储能故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路器弹簧机构储能故障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创新。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

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3kV断路器主要品种有:塑壳断路器、塑料外壳式断路器、漏电断路器、小型断路器、高分段小型断路器、高分段小型漏电断路器、小型漏电断路器、照明配电箱、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

标签:断路器;弹簧机构;储能故障分析
引言
断路器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实现对故障线路进行带负荷切除,把故障点电弧消除隔离开来,文章阐述断路器的故障类型及产生原因,重点介绍了断路器拒动和误动等本体上的故障。

最后对其弹簧储能机构存在的回路故障进行总结,同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与方案。

1某市供电局断路器弊端简述
现阶段,某市局所辖站内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断路器多采用弹簧操作机构。

该机构通过储能弹簧的伸缩存储并提供断路器分合闸操作所需能量,而不是直接来源于电磁力,相对于传统的电磁操作机构,分合闸电流小,对电源容量的要求低,动作速度快,但也存在结构相对复杂,故障几率相对较高的缺点。

在运行过程中,线圈烧毁的事故时有发生,轻则将导致不必要的停电检修,影响正常用电。

重则导致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跳闸不能正常动作,造成越级跳闸,扩大停电范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分合闸线圈工作原理
分合闸线圈主要是电磁当储能以动作于控制回路上,控制回路通上220V直流电时,线圈两边有电流通过,由于电磁感应原理,套在铁芯上的空心线圈产生很强的磁场,吸引吸盘快速向上撞击,使得弹簧储存的能量释放,断路器完成分合闸动作。

完成分合闸动作后,线圈两端失电,又恢复至原来的位置。

3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在分合闸过程中,线圈的作用在于打开储能弹簧的闭锁,其额定工作电流很小。

断路器完成分合闸是一个瞬间的动作,即在断路器动作过程中,线圈两端带电时间很短,因此线圈是按照短时通过小电流的标准设计的。

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使得断路器不能正常动作,控制回路长时间导通,造成线圈烧毁。

通过对控制回路进行分析并统计以往线圈烧毁的实际情况,发现故障原因通常有
以下几种:(1)断路器机构卡涩,动作不到位,传动异常等。

在这种情况下,当线圈通过额定工作电流时,弹簧能量不能正常释放,造成线圈长时带电而烧毁。

(2)控制回路电源电压偏低。

分合闸线圈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为:85%~110%额定工作电压时,合闸电磁铁可靠动作;65%~120%额定工作电压时,分闸电磁铁可靠动作。

当由于故障控制回路电源电压偏低时,由于通过线圈的电流偏低,产生的磁场强度偏低,吸盘撞击速度不足以使储能弹簧脱口,完成分合闸动作,也会造成线圈烧毁。

(3)弹簧未储能。

储能电源和电机电源故障或储能电源开关未合都会造成弹簧未储能,若控制回路中无弹簧未储能闭锁,当发出合闸命令时,由于弹簧未储能,不能完成合闸操作,线圈烧毁,这也是实际运行中线圈烧毁的一个重要原因。

(4)线圈老化受潮绝缘受损等造成其阻值降低,流过电流增大造成线圈烧毁。

4改进措施
针对断路器机构卡涩、传动异常,应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检修预试工作,对断路器机构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清理、维护,并做好机构传动部分的润滑工作,保证机构动作可靠到位。

针对控制回路电源电压偏低,应在断路器检修期间做好动作电压的测试等工作,保证电压在规定范围内时分合闸电磁铁能正常工作,防止因控制电源电压波动造成的断路器不能可靠分合。

为防止回路电流过大引起的线圈烧毁,应该结合检修工作测试分合闸线圈的直流电阻,如有过大偏差时应予以更换。

针对因在弹簧未储能时回路不能可靠闭锁,线圈长时间带电引起的线圈烧毁,对机构控制回路做出以下的改进。

4.1初步解决方案
将储能回路中行程开关的常闭接点CK1与中间继电器的线圈ZJ相串联,并在合闸回路中串入中间继电器的常闭接点。

弹簧未储能时,行程开关常闭接点CK1闭合,中间继电器线圈ZJ得电,其常闭接点断开,合闸回路将不能接通,线圈不会因长时带电而烧毁,实现了未储能闭锁。

对方案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存在以下的缺陷:若行程开关故障,常闭接点CK1闭合不好,中间继电器ZJ线圈失电,其常闭接点闭合。

此时若进行合闸,由于弹簧未储能,合闸动作无法完成,线圈仍会烧毁。

若储能电源HM断开,中间继电器线圈失电,常闭接点闭合,也无法实现未储能闭锁。

若ZJ线圈本身故障,常闭接点一直闭合,也无法实现未储能闭锁。

4.2改进后的方案
当弹簧未储能时,行程开关常开接点CK2断开,中间继电器线圈ZJ失电,常开接点断开,合闸回路不能联通,实现了未储能闭锁。

当弹簧储能后,CK2闭合,线圈ZJ两端得电,常开接点闭合,合闸操作可正常完成。

(1)若储能电源故障,无论行程开关CK2处于通断状态,中间继电器线圈ZJ两端将失电,常开接点断开,合闸回路不联通。

(2)若行程开关CK2接点或者中间继电器线圈ZJ故障断开,常开接点处于断开状态,合闸回路不联通。

通过以上对线圈烧毁原因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解决方法,将有效减少运行过程中线圈烧毁的
概率,保证安全运行。

4.3储能故障检查
储能系统故障可以分为机械部分故障和储能回路故障。

手动储能正常,说明储能故障可能是电路故障引起的。

该机构储能采用直流电机,功率为900W,电机电源AC220V,通过整流模块整流后变为DC220V。

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机整流模块的输入电压,为AC220V,电压正常。

拆除直流电机侧的电源接线,用万用表测量电机输入端的电阻,显示为无穷大,说明电机励磁回路或电枢回路存在故障。

该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为串激式,电枢电源和励磁电源通过电机两侧的电刷相互连通构成回路。

电刷安装于固定端盖内,电刷与电机转子之间的接触压力来自电机上与电刷配套的弹簧压力。

4.4储能故障分析
故障原因是电机电刷与转子接触不良导致电机回路断电。

造成电机电刷与转子接触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弹簧疲劳变形压力不足。

用于保持电刷与电机转子接触压力的弹簧由于疲劳变形、压力不足,在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电机起动及运转过程中,振动会使弹簧压力不能正常作用于电刷上,使电机电枢回路与励磁回路的连接断开,电机电源回路不通而失电。

(2)电刷与转子接触面脏污。

断路器机构箱密封不良,内部受潮比较严重,积污较多。

该电机转子为敞开式,直接暴露于空气中,转子表面氧化严重,电刷与电机转子接触面脏污,造成接触不良。

(3)电刷磨损严重。

经现场测量,电刷长度为8.5mm,而技术文件要求电刷长度为不小于10mm。

由于电刷严重磨损后长度尺寸。

结语
认真落实设备定期轮换制,让操动机构各部件得到适度运动,避免常年运行于一种状态而出现局部部件异常,最终导致设备故障。

参考文献
[1]方可行.断路器故障与监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趙立明,赵亮.我国高压SF6断路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
[3]胡晓光,孙来军.断路器在线绝缘监测方法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26(4):1-3.
[4]张丽娜.SF6电器设备气体湿度与绝缘[J].高压电器,2004,40(3):46-47.
[5]肖辉,吴学斌,曾祥军.LW15-252型SF6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处理[J].高电压技术,2004,30(12):60-66.
[6]王长海,谭英,于显颖.SF6断路器应用中的维护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09(12):68-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