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在高中完形填空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在高中完形填空语
篇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根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对语言能力三级描述:“…在更加广泛的语言情景中,熟练地整合性运用已有的语
言知识,准确理解多模态语篇传递的要义和具体信息,推断作者的意图,情感,态
度和价值取向,提炼并拓展主题意义,解析语篇结构的合理性和语篇主要观点与事
实之间的逻辑关系,批判性地审视语篇的内容,观点,情感态度和文体特征,….”. 在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语篇中,大多数是叙事语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拉波夫
叙事分析模式来分析语篇结构,理清文章脉络,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中获得
启迪得到教益。

关键词: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高中完形填空语篇分析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特别指出了“语篇类型”这个重要概念,并将其列为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之一,这就为英语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即从
语篇的角度把握阅读文本的特定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从而更深入地理解
阅读文本的语篇意义、叙事者的写作手法及写作意图,帮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过
程中提升阅读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

完形填空是高考英语中的阅读题型之一,常以记叙文或夹叙夹议为主。

以前
对于此题的阅读分析处理多数停留在引导学生思考叙事性文本的基本特征,罗列
故事文本的核心元素,即:时间(time),地点(place),人物(characters),事件(events),主题(theme).但该模式只是对文章的表层信息进行了整合,并不能引导
学生透彻理解记叙文语篇,更不能充分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语篇意识,将语篇知识
内化为素养。

美国语言学家威廉·拉波夫的叙事分析理论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划分为六
大要素,即点题、指向、进展、评议、结局和回应。

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平时的记
叙文阅读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语篇主旨大意、梳理文本脉络,还能通过对
各个要素的整合分析,了解所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领悟作者的观点
和态度,把握叙事者的写作技巧和写作目的,实现与文本的深入对话。

二、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
拉波夫把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划分为点题、指向、进展、评议、结局、回应
六要素。

他认为“一个完整的叙事模式以点题和指向开始,以进展为主体,用评
议烘托气氛,以结局结束情节,最后用回应将读者带回现实”。

“点题”即概括点出故事大意,该部分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故事的梗概,引出
下文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既可以是文章的标题也可以是文章首段的某句话。

“指向”叙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包括故事出现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只
是为事件的发生做铺垫,而不是事件本身。

“进展”是故事的主体部分,将事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呈现,也可以是时间和
空间及情节和情感的转换,占据了文章最大篇幅。

“评议”在文章的位置并不固定,可以渗透在文章的各个角落,是叙事者或
故事中的人物对事件的观点、态度和心理活动,可以用来制造悬念,提高读者的阅
读兴趣,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结局”是故事的结束,“叙述者回答了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并非所有
记叙文都有结局,也可以是开放式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猜想”。

“回应”是故事与现实的连接与融合,是故事对读者的启迪或产生新的意义,其作用是前后呼应、凸显主旨、升华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记叙文中,以上六
要素并不总是同时出现,也并不一定按照固定的顺序出现。

在语篇分析和文本解读中,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为高
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叙事语篇分析方法。

三、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用于高中完形填空语篇分析的教学实践
本文以2021年全国高考英语甲卷为例展开以下教学实践。

It's the seaside birds that deserve at least part of the blame for getting Nick Burchill blacklisted at the Fairmont Empress Hotel in Victoria, Canada.
Burchill was 21___ at the hotel on business and planning to 22___ some friends in the area. They had asked him to 23___ some pepperoni (辣香肠) from back east. So he 24___a suitcase full of pepperoni. As
he was 25___ that it would be too warm, he 26___it out on the table
near an open window. He thought his pepperoni was 27___and well
chilled (冷却) and he 28____.
That's when things went 29____. "I remember walking down the long
30___and opening the door to my room to find an entire flock of seagulls." Burchill said in a recent letter of 31___to the 4-star hotel. "The seagulls immediately went 32___. They rushed to the window, 30 or 40 birds all trying to 33___ at the same time, and pepperoni —everywhere. The curtains were falling down, the lamps were falling down, It was a real 34____."
Older and wiser now. Burchill chalked up the incident to youthful indiscretion(莽撞).
"I have 35____ and I admit responsibility for my 36___." he said
in the letter. "I come to you, 37___, to apologize for the damage I
had 38____ caused and to ask you to 39___ my lifetime ban from the hotel."
His letter 40___. Banned from the hotel since 2001, Burchill is
now welcome to come back, the Fairmont said.
(一)教学材料分析
本文是记叙文。

文章主要讲述了Nick Burchill在住酒店时因为在靠近阳台的桌子上晾晒香肠引来一群海鸥,给酒店造成损失,最后上了酒店禁止入住黑名单. 后来,写信给酒店真诚道歉,获得准许他重新入住。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构
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叙事模式,叙述简洁生动,情节跌宕起伏,给学生丰富的情景想象空间。

(二)拉波夫叙事分析六要素
1.点题
点题回答了“what”这一问题,是叙事者将文本信息用精炼的语句高度概括故事梗概,迅速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和对下文的好奇心,既可以是文章的标题也可以是文章首段的某句话。

我引导学生先辨识出这是一篇记叙文,然后经过讨论快速判断出第一段就是“点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It's the seaside birds that deserve at least part of the blame for getting Nick Burchill blacklisted at the Fairmont Empress Hotel in Victoria, Canada. 然后通过提问“Why did Burchill get blacklisted at the hotel? Why did the sea birds deserve part of the blame? W ho also deserved part of the blame?” 引发了学生的联想与猜测,设置悬念,激发了阅读兴趣。

随后,带领学生讨论文章点题部分,
进行丰富的想象,进行文本信息和故事情节预测,为后文的阅读做出了很好的铺垫。

2.指向
指向是“叙事者对时间、地点、人物、活动,起因,情景等故事要素的交代,指向部分内容可与点题部分重复,如时间、人物等”。

在任何一篇记叙文中一定可以找到指向,因为作者总是通过指向让读者通过自身经验来阅读故事。

我在文本解读中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指向,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等。

该文章的指向信息主要在文章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分散在后面的每段开头.
事件(发展)/时间:第二段Burchill was 21___ at the hotel on business and planning to 22___ some friends in the area…. 第三段
That's when things went 29____. "I remember walking down the long
30___and opening the door to my room to find an entire flock of seagulls."... 第四段Older and wiser now…. . 第五段"I have 35____ and I admit responsibility for my 36___." he said in the letter.…通过指向中事件发展/时间的分布,学生可以归纳出作者是按照事件发展/时间的顺序来叙述故事;
地点: at the Fairmont Empress Hotel in Victoria, Canada.
人物: Burchill,the Fairmont,seagulls.
故事发生的起因:They had asked him to 23___ some pepperoni (辣香肠) from back east. So he 24___a suitcase full of pepperoni. As he was
25___ that it would be too warm, he 26___it out on the table near an open window. He thought his pepperoni was 27___and well chilled (冷却) and he 28____.
指向将故事的基本要素徐徐展开,能让学生清晰地把握和体会故事叙述顺序和线索,从而对事件形成强烈的画面感和植入感,学生在阅读时,就更能“身临其境”,想作者所想,感作者所感。

3.进展
进展部分指的是故事的曲折发展变化,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进展可以是人物的动作描写,也可以是人物间的对话或心理活动。

在该材料的教学中,进展部分在第三,四,五自然段,我引导学生按照事件发展/时间顺序找出人物相应活动,归纳进展部分的主要情节:Burchill回到酒店,海鸥受到惊吓乱飞,损毁酒店设备……随着年龄增大,意识到自己问题……写信真诚道歉。

在理顺进展部分的情节后,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 What mistake on earth did Burchill make?”就顺利地为理解评议环节做好铺垫,也为结局埋下伏笔。

4.评议
“评议”在文章的位置并不固定,可以渗透在文章的各个角落,是叙事者或
故事中的人物对事件的观点、态度和心理活动,可以用来制造悬念,提高读者的阅
读兴趣,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评议是对情节动态呈现的一种搁置与静止,从而使
后文结局的出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更具震撼。

本材料第四自然段为评议部分:Older and wiser now. Burchill chalked
up the incident to youthful indiscretion(莽撞).
短短的一句话,格外引人关注,不由让人产生疑问。

于是设问引导学生
“What is the
youthful indiscretion? Why did Burchill chalk up the incident to youthful indiscretion(莽撞)?”
通过对这些情节之外的“画外音”的理解,学生对下文情节展开预测,一下
子激发他们兴趣,同时对后文的结局就早已预料之中.
5.结局
“结局”是故事的结束,“叙述者回答了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并非所有
记叙文都有结局,也可以是开放式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猜想”。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迅速聚焦文章的结尾部分,先向学生提问:
Did the
letter of apology work? What happened to Burchill? 所有学生都能回
答并在文章中找出依据,但是故事并没有真正结束,我还希望学生能从这个结局
当中挖出更深层次的内容,于是提问学生:What lesson do you learn from
the passage or Burchill? 在启发下,有学生给出了令人满意的回答:We
should be honest and dare to admit our own mistake. 这正是本文的核心价
值所在:引导读者遵守社会公德,培养个人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然而,这却恰恰是本文没有写出来的“回应”部分,是故事对读者的价值和
现实意义,能帮助读者回归现实,是连接故事和现实的纽带。

很多故事没有回应,目的在于把故事的价值和意义留下旁白,让读者细细品味;
(三)引导学生完成语篇结构思维导图
最后,我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结局重新回顾点题,指向,进展,根据已掌握的
故事主线,设计出语篇结构思维导图,经过一番讨论后,学生设计如下:
四、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在分析记叙文篇章结构时,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它能帮助学生快速弄清记叙线索,把握文本框架与脉络,主旨大意,这样有助于走进作者/主人公的思维情感,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极大地提高完形答题的准确率.同时,对拉波夫叙事模式六要素的整体把握,能让学生树立语篇意识,学习从语篇视角来认识记叙文体,阅读,理解,赏析整篇文章。

参考文献:
1. 重读拉波夫叙事结构模式佟兆俊世纪桥.理论版 2011-10
2. 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在英语记叙文教学中的运用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张明山东教育 2022-3
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