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导痰祛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导痰祛瘀法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冠
心病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中医导痰祛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观察。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目标,病将其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研究组,两组的人数相同,通过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研究组病人,通过中医导痰祛痰法治疗实验组病人,对实验组与研究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之前,实验组和研究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固醇水平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之后,实验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固醇水平提升情况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有1人出现头晕症状,实验组有1人出现腹泻症状,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为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人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中,中医导痰祛瘀的疗效十分明显,对病情发展能够更好地控制。

关键词:中医导痰祛瘀法;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
前言: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糖尿病在中医学上被称为“消渴症”,糖尿病患者多肥胖,胖者痰多,痰浊瘀阻,就会导致淤血,淤血故而气不通,气滞血瘀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原因之一,所以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主要以消痰祛瘀为主。

该文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到该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疗效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6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调查样本,本次样本选择时间为2020年9月-2021年9月。

患者入院后完成生化检验明确诊断;无其他心血管合并症;无免疫系统性疾病;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

详情参见表1。

表1实验组与研究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基本资料
组别n男女
平均年
龄(岁)
糖尿病平
均病程(年)
冠心病平均病
程(年)
实验组
3
2
1
7
1
5
55.2±
14.1
8.5±1.3 6.8±1.2
研究组
3
2
1
6
1
6
54.7±
13.6
8.9±1.2 6.4±1.5
1.2一般方法
研究组: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同时给予他汀类降血脂药物治疗,治疗时间为30天。

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方剂组成:陈皮、红花、郁金、地龙各12g;半夏、茯苓、猪苓、丹参、山楂各15g;厚朴、当归各10g;黄芪30g;水蛭5g。

方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治疗时间为30天。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固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

1.4数据统计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资料卡方检验,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实验组与研究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分析
治疗前实验组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固醇水平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固醇水平改善程度高于研究组,统计有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实验组与研究组病人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分析
组别n
低密度脂蛋白固
醇(mmol/L)
空腹血糖
(mmol/L)
甘油三酯
(mmol/L)
餐后2h血
(mmol/L)
治疗

治疗

治疗

治疗

治疗

治疗

治疗

研究
组3
2
5.6
±1.3
3.8
±0.8
8.4
±1.2
7.1
±0.8
3.2
±0.8
2.4
±0.6
12.5
±2.2±
实验
组3
2
5.5
±1.4
2.6
±0.4
8.6
±1.3
5.8
±0.6
3.1
±0.6
1.4
±0.3
12.8
±2.4±
t-0.297.580.637.350.568.430.52 P-0.760.000.520.000.570.000.60
2.2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有1例头晕病例,实验组有1例腹泻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1%,
无统计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因生活、饮食结构改变,糖尿病发病逐年升高,其发病和糖代谢紊乱有关,
可见尿糖,血糖升高,也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尤其是冠心病。

目前临床
多采用硝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其属于二氧吡啶离子拮抗剂,可抑
制心肌细胞膜的钙内流,阻断收缩-兴奋偶联,保护心肌细胞,但无法有效控制
血糖和血脂。

中医导痰祛瘀药各种药物可发挥有效的改善心肌功能作用,调节血
脂和血糖,其中,法半夏燥湿化痰;地龙通络清热;五味子强阴益气;瓜萎可清
热化痰、利气宽胸、散结消痈;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茯苓健脾和胃,宁心
安神;当归活血养血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中多以血糖升高、心前区疼痛等
表现为主,病情严重的患者会累及多脏器功能损伤。

冠心病在中医理论上应属于“胸痹”的范畴,中医理论研究认为心脉痹阻是
其基本病机,而糖尿病则应属于“消渴”的范畴,认为阴虚是其基本病机。

该研究
中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导痰祛痰药治疗,药方中的清半夏具
有燥湿化痰的作用,瓜蒌可消渴化痰,地龙可化瘀通脉、祛痰利尿;当归可活血补
血,茯苓有利尿消肿的作用,五味子可滋肾生津,赤可芍化瘀凉血;诸药配合,行气
血、化痰祛瘀、活血通络,起到标本兼治、导痰祛瘀的效果。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范畴,疾病病机为阴虚燥热,本病为本虚标实之
证。

冠心病属于胸痹范畴,疾病病机以心脉痹阻为主。

糖尿病患者多气阴两虚,
气虚则无以推动血脉运行,导致血脉瘀阻,引发疼痛。

阴虚生热,热盛耗津,痰瘀互结阻滞脉络,导致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慌等表现。

因此,选择活血化瘀、化痰治疗。

方剂中丹参、当归、郁金、红花具有行气、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的功效;陈皮能够健脾行气、止呕;地龙、水蛭具有破气消积功效;黄芪、厚朴具有补气功效;半夏、茯苓、猪苓能够利水渗湿、化痰。

全方共奏达到活血化瘀、化痰目的。

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显示,丹参、红花等药物能够促进体内微循环,同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能够改善血脂水平。

地龙、水蛭能够抑制纤维蛋白酶原活性,溶解纤维蛋白酶,降低脂蛋白水平。

黄芪能够提升免疫力,同时能够改善机体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也证实中医导痰祛瘀法能够改善患者血液粘稠度、血糖水平。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可见,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固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病情改善程度更为理想。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证明中医治疗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结束语:
总之,中医导痰祛瘀法能够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控制其病情发展,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红,王萍,苏晋鲁.自拟导痰祛瘀汤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43-44.
[2]王皓霖,石立鹏,杜旭勤,等.化痰祛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8):20-23.
[3]洪英杰,谢天.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实施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9):174.
[4]张东升中.医导痰祛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7,39(08):1175-1178.
[5]滕历梅,滕莉,张丽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经中医导痰祛瘀法治疗的效果分析[J].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3):157+160.
[6]夏田,林建华.医从“痰瘀”论治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