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2节第2课时硫化氢硫酸和硫酸盐提升训练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硫化氢、硫酸和硫酸盐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硫化氢的性质
1.(2021安徽灵璧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图示的转化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只有铜
B.由图示的转化可得出氧化性:Fe3+>O2>S
C.回收S的总反应为2H2S+O22H2O+2S↓
D.在图示的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4Fe2++O2+2H2O4Fe3++4OH-
2.(2020福建莆田第一中学高一期末)如下图,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橡胶管连接起来,将甲针筒内的物质压到乙针筒内,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甲针筒内物质乙针筒内物质乙针筒里的现象
A H2S 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B H2S Fe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C SO2H2S溶液出现白色固体
D SO2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3.(2021河北沧州高一月考)室温下,向100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所得溶液pH随通入SO2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溶液的导电性比d点强
B.反应过程中H2S表现了氧化性
C.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产生BaSO3白色沉淀
D.H2S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
题组二浓硫酸的性质
4.在下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苹果块会干瘪
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pH试纸变红
5.(2020四川名校联盟联考)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
( )


①②预测②中现象实验结论
A 浓硫酸浓盐酸产生大量气体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
B 浓硫酸铜片铜片溶解,产生气泡,底部产生灰白
色粉末
浓硫酸表现酸性和强氧化性
C 浓硫酸CuSO4·5H2O 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发生物理变化
D 浓硫酸蔗糖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海绵状,并有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6.一定量的锌与100mL18.5mol/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c(H+)=0.1mol/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共消耗1.8molH2SO4
B.气体甲中SO2与H2的体积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97.5gZn
D.反应中共转移3mol电子
7.(2020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高一期末)已知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试用图表中所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编号①②③④
装置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中导管口的编号):
接, 接, 接。

题组三其他含硫化合物的性质
8.(2020山东济南调研)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SO2、Na2SO3、H2SO4、CuSO4这4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为进一步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的方法来除去SO2。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
□Na2SO3+□KIO3+□H2SO4□Na2SO4+□K2SO4+□I2+□H2O
①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②若反应中有5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的碘单质的物质的量是mol。

(3)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此沉淀是(填字母)。

A.BaSO4
B.FeS
C.BaSO3
D.S
(4)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可发生钝化,但有人认为不发生反应。

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用蒸馏水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则发生了钝化。

9.(2020山东潍坊高一期末)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葡萄酒中常用的抗氧化剂。

一种以硫黄为原料制取Na2S2O5的生产工艺如下:
已知:结晶脱水发生的反应为2NaHSO3Na2S2O5+H2O。

回答下列问题:
(1)Na2S2O5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焚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添加Na2S2O5会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实验室中检验该气体的常用试剂是。

(5)废水中的硫单质(S8)能与碱反应,如化学反应:3S8+48KOH16K2S+8K2SO3+24H2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题组四酸雨及其防治
10.(2020河北石家庄高一上期末)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酸雨形成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B.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酸雨污染物的唯一来源
C.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D.酸雨的危害有使土壤、湖泊酸化以及加速建筑物、桥梁的腐蚀等
11.如图是硫在自然界的循环,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中的硫可能以酸雨的形式进入土壤
B.煤和石油中的硫燃烧生成三氧化硫进入大气
C.化石燃料中的硫来自形成化石燃料的生物体
D.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原因之一
12.(2020甘肃张掖高一期末)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之一。

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尾气可用如下方法来
处理并制得有广泛用途的石膏。

回答下列问题:
(1)SO2造成的一种常见环境污染为;列举二氧化硫的一种用途:。

(2)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提示:KMnO4被还原为Mn2+)
(3)通空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A
是。

(4)亚硫酸氢铵常用于造纸工业,若用某气体水溶液处理含SO2的工业尾气可生成亚硫酸氢铵,则该气体
为。

(5)有人提出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可减少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你认为合理么?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能力提升练
题组含硫化合物的性质探究
1.(2021河北沧州高一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浓硫酸的某些
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夹持仪器已省略),请回答相应问题。

Ⅰ.探究浓硫酸某些性质
(1)按图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E的质量。

(2)将m g铁碳合金样品放入A中,再加入适量的浓硫酸。

未点燃酒精灯前,A、B中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

(3)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A、B中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写出A中碳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的现象是。

(4)随着反应的进行,A中还可能发生某些离子反应,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任写一个)
Ⅱ.测定铁的质量分数
(5)待A中不再溢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E并称重,E增加的质量为b g。

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
为。

(写表达式,并化简)
2.(2021甘肃兰州一中高一期末,)高温条件下,Na2SO4和焦炭可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及其产物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1)Na2SO4和焦炭高温反应的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时,需先(填“加热”或“通入N2”),目的是。

(2)该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Na2SO4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生成物有碳的氧化物和SO2,采用图1及图2装置可探究这些氧化物的存在。

图2
①仪器连接的合理顺序是图1→D→C→(仪器可重复使用)。

②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③实验结束后,装置E中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则说明Na2SO4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中有
(写化学式)。

(3)取上述实验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稀硫酸,生成的气体通入CuSO4溶液中,溶液变黑,静置后,试管底部有少量淡黄色固体,则Na2SO4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后的固体可能是(填字母)。

A.Na2S和Na2SO4
B.Na2S和Na2SO3
C.Na2S和Na2S2O3
D.Na2S2O3和Na2SO4
3.(2020山西忻州第一中学高一检测,)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

为研究铁碳合金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甲同学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探究二】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乙同学取
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

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约为。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H2和Q气体。

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加热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填字母)。

a.A之前
b.AB之间
c.BC之间
d.CD之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测实验现象应是。

答案全解全析
第2课时硫化氢、硫酸和硫酸盐
基础过关练
1.C
2.A
3.C
4.D
5.D
6.B 10.B 11.B 1.C 根据题图中各元素化合价可知,Cu元素化合价都是+2价、H元素化合价都是+1价、Cl元素化合价都是-1价,所以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Cu、H、Cl,故A错误;转化过程中O2把Fe2+氧化为Fe3+,Fe3+把硫化铜氧化为S,则氧化性:O2>Fe3+>S,故B错误;根据题图可知硫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单质硫和水,回收S的总反应为2H2S+O2 2H2O+2S↓,故C正确;Fe3+与OH-不能大量共存,所以在图示的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4Fe2++O2+4H+
4Fe3++2H2O,故D错误。

2.A H2S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铜黑色沉淀,A正确;H2S与FeSO4溶液不反应,B错误;H2S和SO2反
应:SO2+2H2S3S↓+2H2O,析出淡黄色固体,C错误;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后不褪色,二氧化硫不能漂白指示剂,D错误。

3.C a点为H2S的饱和溶液,d点为H2SO3的溶液,H2S和H2SO3均为二元酸且d点溶液酸性比a点强,则d点对应的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较大,d点对应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对应溶液的导电性强,故A错误;由反应2H2S+SO23S↓+2H2O可知,H2S中的S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H2S表现了还原性,故B错误;d点对应的是H2SO3溶液,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H2SO3与Ba(OH)2反应生成BaSO3白色沉淀,故C正确;b 点时H2S和SO2恰好完全反应,消耗SO2的物质的量为0.112L
=0.005mol,依据反应2H2S+SO23S↓+2H2O可
22.4L/mol
=0.1mol/L,故D错误。

知,n(H2S)=0.005mol×2=0.01mol,c(H2S)=0.01mol
0.1L
4.D 浓H2SO4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前三个实验中浓H2SO4表现吸水性,现象均正确;最后一个实验主要表现浓H2SO4的酸性和脱水性,pH试纸会变黑,D项错误。

5.D A项,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促进了氯化氢气体的逸出,结论错误;B项,浓硫酸与铜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所以错误;C项,浓硫酸使胆矾失去结晶水,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该变化(CuSO4·5H2O CuSO4)为化学变化,所以错误;D项,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炭化,并放出大量的热,进而与生成的碳单质反应生成SO2,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所以正确。

6.B 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33.6L
22.4L/mol
=1.5mol,溶液中剩余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1
2
×1L×0.1mol/L=0.05mol,参加
反应的n (H 2SO 4)=0.1L×18.5mol/L -0.05mol=1.8mol 。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设反应生成SO 2的物质的量为x ,H 2的物质的量为y ,则有:
Zn+2H 2SO 4(浓)
ZnSO 4+SO 2↑+2H 2O
x 2x x
Zn+H 2SO 4(稀)
ZnSO 4+H 2↑
y y y
{x +x =1.5mol
2x +x =1.8mol,解得{x =0.3mol x =1.2mol。

所以反应生成0.3mol 二氧化硫和1.2mol 氢气。

由以上计算可知,反应中共消耗1.8molH 2SO 4,故A 正确;气体甲为SO 2和H 2的混合物,且V (SO 2)∶V (H 2)=1∶4,故B 错误;反应中共消耗金属Zn 的质量为(0.3mol+1.2mol)×65g/mol=97.5g,故C 正确;在反应Zn+2H 2SO 4(浓)ZnSO 4+SO 2↑+2H 2O 中,生成0.3mol 二
氧化硫转移电子0.6mol,反应Zn+H 2SO 4(稀)ZnSO 4+H 2↑中,生成1.2mol 氢气转移电子2.4mol,所以反应中
共转移3mol 电子,故D 正确。

7.答案 (1)2H 2SO 4(浓)+C
CO 2↑+2SO 2↑+2H 2O (2)g c(或d) d(或c) a b f
解析 (1)木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

(2)依据实验设计的要求,实验顺序为检验水蒸气的存在,检验SO 2的存在,检验CO 2的存在。

由此确定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g 接c(或d),d(或c)接a,b 接f 。

8.答案 (1)2CO+SO 2
S ↓+2CO 2 (2)①5 2 1 5 1 1 1 ②0.5 (3)A (4)无明显变化
解析 (1)CO 还原SO 2,C 化合价由+2价→+4价,S 化合价由+4价→0价,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得2CO+SO 2
S ↓+2CO 2。

(2)①Na 2SO 3中S 由+4价→+6价,升高了2价,KIO 3中I 由+5价→0价,降低了5价,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得5Na 2SO 3+2KIO 3+H 2SO 4
5Na 2SO 4+K 2SO 4+I 2+H 2O 。

②依据上述分析可知生成1molI 2时共转移电子10mol,
因此转移5mol 电子时生成0.5molI 2。

(3)Fe 3+
具有强氧化性,SO 2具有还原性,发生反应2Fe 3+
+SO 2+2H 2O 2Fe 2+
+S O 42-+4H +
,生成的S O 42-与Ba 2+
反应生成
BaSO 4,因此沉淀是硫酸钡,故选项A 正确。

(4)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在铁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氧化膜是铁的氧化物,不与硫酸铜反应,因此铁棒表面无明显变化,则发生了钝化;如果没有发生钝化,会发生反应Fe+Cu2+Cu+Fe2+,有红色物质附着在铁棒表面。

9.答案(1)+4 (2)S+O2SO2(3)2H2SO3+C O32-2HS O3-+CO2↑+H2O (4)品红溶液(5)2∶1
解析(1)Na2S2O5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则硫元素是+4价。

(2)焚烧炉里实际就是硫在空气中燃烧:S+O2SO2。

(3)由题分析可知,反应器中是亚硫酸和Na2CO3的反应:2H2SO3+C O32-2HS O3-+CO2↑+H2O。

(4)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就是SO2,实验室中可用品红溶液来检验,若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后能恢复红色,即可证明是SO2。

(5)题给反应是一个硫的歧化反应,24个S原子中有16个S原子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有8个S原子
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8,即2∶1。

10.B 酸雨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煤和石油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酸雨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故B错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形成酸雨,故C正确;酸雨
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故D正确。

11.B 大气中的硫主要以SO2的形式存在,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气氧化为硫酸(或SO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SO3,SO3溶于水生成硫酸)形成酸雨,进入土壤,A项正确;煤和石油中的硫燃烧生成SO2,不能直接生成SO3,B项错误;化石燃料中的硫来自形成化石燃料的生物体,C项正确;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可形成雾霾,D项正确。

12.答案(1)酸雨漂白草帽、纸张等(2)2Mn O4-+5SO2+2H2O5S O42-+2Mn2++4H+(3)2CaSO3+O2+4H2O
2CaSO4·2H2O 过滤(4)氨气(5)合理二氧化硫与生石灰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
解析(1)排放到空气中的SO2在O2和水蒸气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酸雾,随雨水降落就成为酸雨,所以SO2造成的一种常见环境污染为酸雨;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如漂白草帽、纸张等。

(2)SO2中S元素化合价为+4价,具有强还原性,而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
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 O4-+5SO2+2H2O5S O42-+2Mn2++4H+。

(3)亚硫酸钙中的S元素化合价为+4价,具有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所以通空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SO3+O2+4H2O2CaSO4·2H2O;分离固体与液体混合物常用过滤操作,通过操作A从液体中得到石膏,该操作方法为过滤。

(4)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氨气的水溶液为氨水,二者可发生反应:SO2+NH3·H2O NH4HSO3。

(5)生石灰是碱性氧化物,能够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所以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

能力提升练
1.答案 Ⅰ.(2)在常温下,浓硫酸使铁发生钝化,碳与浓硫酸不反应 (3)C+2H 2SO 4(浓)
CO 2↑+2SO 2↑+2H 2O 品红溶液褪色 (4)Fe+2H
+Fe 2++H 2↑(或Fe+2Fe 3+3Fe 2+) Ⅱ.(5)11x -3x
11x ×100%
解析 Ⅰ.(2)未点燃酒精灯前,A 、B 中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浓硫酸使铁发生钝化,碳与浓硫酸不反应。

(3)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A 中碳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B 中盛有品红溶液,二氧化硫能漂白品红,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

(4)随着反应的进行,A 中还可能发生Fe 与H +的反应、Fe 与Fe 3+的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
+Fe 2++H 2↑、Fe+2Fe 3+3Fe 2+。

Ⅱ.(5)E 中碱石灰能吸收反应生成的CO 2,所以b g 就是CO 2气体的质量,由此得出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x g -12x 44
x x g ×100%=11x -3x 11x ×100%。

2. 答案 (1)通入N 2 除尽装置中的空气 (2)①D→A →B →A →F →E →A →G
②除去SO 2 除去CO 2 ③CO (3)BC
解析 实验前,装置中有空气,会干扰Na 2SO 4和焦炭的反应,所以实验时,要先通入N 2,除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C 与O 2反应;Na 2SO 4和焦炭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通过图2中装置检验,检验气体的顺序是SO 2→CO 2→CO 。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实验时,要先通入N 2,除尽装置中的空气。

(2)①检验气体的顺序是SO 2→CO 2→CO,故仪器连接顺序为图1→D →C →D →A →B →A →F →E →A →G 。

②利用酸性KMnO 4溶液的氧化性除去SO 2,NaOH 溶液与CO 2反应,达到除去CO 2的目的。

③装置E 中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说明Na 2SO 4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还原性气体,该气体为CO 。

(3)CuSO 4溶液变黑,说明生成CuS 沉淀;有淡黄色固体生成,说明生成S;结合反应2H 2S+SO 23S ↓+2H 2O 可以推知:取实验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稀硫酸,生成的气体一定有H 2S,可能有SO 2。

Na 2S 和稀H 2SO 4反应可生成H 2S,但Na 2SO 4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不符合条件,故A 不选;Na 2S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 2S,Na 2SO 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符合条件,故B 选;Na 2S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 2S,Na 2S 2O 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符合条件,故C 选;Na 2S 2O 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Na 2SO 4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不符合条件,故D 不选。

3.答案 (1)浓硫酸使铁钉钝化,铁钉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66.7% (3)检验SO 2是否除尽
(4)C+2H2SO4(浓)CO2↑+2SO2↑+2H2O (5)c
(6)D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E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解析(1)铁钉放入冷浓硫酸中,浓硫酸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使铁钉钝化,铁钉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
氧化膜与硫酸铜不反应,所以将钝化后的铁钉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2)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生成的硫酸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4。

气体Y的物质的量为
0.336L
=0.015mol;根据硫原子守恒,设SO2的物质的量为n,则:
22.4L/mol
SO2~ BaSO4
1mol 233g
n 2.33g
n=0.01mol,所以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0.01mol
×100%≈66.7%。

0.015mol
(3)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
除尽。

(4)在加热时,铁钉中不仅铁和浓硫酸反应,碳也和浓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CO2↑+2SO2↑+2H2O。

(5)Q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择a或b,受二氧化硫的影响无法判断二
氧化碳的存在,选d时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所以只能选c。

(6)氢气还原氧化铜会生成水蒸气和铜单质,水蒸气能使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蓝色。

若气体Y中含有氢气,实
验现象是D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E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