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检测鉴定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书整套课件幻灯片最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u、bu、cu、du
Au、Bu、Cu、Du
Asu、Bsu、Csu、Dsu
地基基础
—
地基变形评级
地基基础评级
鉴定单元安全性评级
按同类材料构件各检查项目评定单个基础等级
边坡场地稳定性评级
地基承载力评级
上部承重结构
按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承载的位移或损伤等检查项目评定单个构件等级。
每种构件集评级
上部承重结构评级
1.3 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
我国20余年来发展是高速的,成绩是巨大的,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意义也是极其深远的。但是,不得不指出,由于起步较晚,经济实力有限,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从总体上而言,尚有不少差距。应该指出,目前我国有已建立的力量雄厚的专业技术队伍及其新生力量,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有“全国标准委员会”等机构的组织和协调,有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支持,只要广大同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齐心协力创新研究和工作,我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这门新兴的学科,必将会持续发展,取得新的建树和更辉煌的成就。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而美好的。我们殷切期望,本专业领域应向相关的水利、港口、道桥、铁路、隧道和市政工程等领域融汇和广深发展,使土木工程结构的鉴定与加固改造新学科能早日建立并快速发展。我们愿与土木工程界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一起,为此而共同努力,作出贡献。
1.2.1 三个发展阶段
2.初具规模发展阶段:
(1)已具有一支规模较大、理论基础扎实、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均较高且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队伍。(2)重视科学研究,探索创新,取得了大批新的研究成果,其中大多已被编入有关标准、规范或规程中。(3)碳纤维加固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获得飞跃发展。由于碳纤维具有独特的优点,其加固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应用在这一发展阶段可以说达到鼎盛时期,近年来每年粘贴碳纤维加固的实贴面积,据估计已达数百万平方米。(4)高校、科研、设计、检测鉴定、质监、监理、加固施工企业和材料生产和供应等单位联合协作较好,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在合作研制开发、编制标准规范、保证加固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等诸多方面,均发挥了自身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本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这些单位同样也获得了提高和发展。(5)这一发展阶段的又一特征是开始走出国门.通过技术输出,打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承担援外工程项目。
上部承重结构
按位移、裂缝、风化、锈蚀等检查项目评定单个构件等级
每种构件集评级
上部承重结构屋面防水、吊顶、墙、门窗、地下防水及其他防护设施等检查项目评定围护系统功能等级
围护系统评级
按上部承重结构检查项目及步骤评定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各层次使用性等级
可靠性鉴定
等级
a、b、c、d
1.3.1 工业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可靠性鉴定;1)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时;2)用途或使用环境改变时;3)进行改造或增容、改建或扩建时;4)遭受灾害或事故时;5)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者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时。在下列情况下,宜进行可靠性鉴定:1)使用维护中需要进行常规检测鉴定时;2)需要进行全面、大规模维修时;3)其他需要掌握结构可靠性水平时。 当结构存在下列问题且仅为局部的不影响建、构筑物整体时,可根据需要进行专项鉴定:1) 结构进行维修改造有专门要求时;2) 结构存在耐久性损伤影响其耐久年限时;3) 结构存在疲劳问题影响其疲劳寿命时;4) 结构存在明显振动影响时;5) 结构需要长期监测时;6 )结构受到一般腐蚀或存在其他问题时。
1.三个发展阶段:
纵观我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起步阶段,初具规模发展阶段和较为成熟发展阶段,简要分述如下。(1)起步阶段(2)初具规模发展阶段(3)较为成熟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直至1990年前后。当时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结构工程的教师和科技人员受到国外研究资料和先进经验的启示,以及发现国内社会的需求,先后组织了专业技术队伍,从事已有建筑的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建设部于1989年11月颁发了《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 (即4号令),要求各市、县房屋管理部门成立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负责旧房的安全鉴定与加强管理。此后各市、县相继成立了房屋安全鉴定专职机构,抽调技术力量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这对促进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的发展也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1990年4月成立了“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准委员会”),与此同时,相继成立了“全国住宅修缮标准技术委员会”、“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诊治中心”)和“中国老教授协会房屋增层改造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增层改造委员会”)等学术团体。这些全国性的学术机构的建立,积极开展和组织本领域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协助政府组织标准、规范的编制和管理,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等方面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建立和发展建筑物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改造这门新兴学科是极为关键的。这也将预示着向第二发展阶段迈进。这一阶段末期,对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编制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 25:90,推荐给各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单位使用。这是我国首本结构加固技术规范,对本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2.1 三个发展阶段
(1)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促进技术进步和发展。(2)急政府与市场之急,编制和颁发了标准、规范或规程,以满足工程所需。(3)先后成立了一批专门从事建筑物检测鉴定中心和加固改造设计施工的专业技术公司。(4)对粘结加固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对粘贴钢板加固技术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促使该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A、B、C、D
Ⅰ、Ⅱ、Ⅲ、Ⅳ
地基基础
以同层次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评定结果并列表达,或按本标准规定的原则确定其可靠性等级
鉴定单元可靠性评级
上部承重结构
围护系统
1.3.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表1.4 安全性鉴定分级标准表
4.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评级标准:
层次
鉴定对象
等级
分级标准
处理要求
一
单个构件或其检查项目
1.2.1 三个发展阶段
2.较为成熟发展阶段:
1.2.2 发展前景
我国20余年来发展是高速的,成绩是巨大的,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意义也是极其深远的。但是,不得不指出,由于起步较晚,经济实力有限,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从总体上而言,尚有不少差距。应该指出,目前我国有已建立的力量雄厚的专业技术队伍及其新生力量,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有“全国标准委员会”等机构的组织和协调,有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支持,只要广大同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齐心协力创新研究和工作,我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这门新兴的学科,必将会持续发展,取得新的建树和更辉煌的成就。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而美好的。我们殷切期望,本专业领域应向相关的水利、港口、道桥、铁路、隧道和市政工程等领域融汇和广深发展,使土木工程结构的鉴定与加固改造新学科能早日建立并快速发展。我们愿与土木工程界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一起,为此而共同努力,作出贡献。
Dsu
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已严重影响整体承载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1.3.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表1.5 使用性鉴定分级标准表
4.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评级标准:
层次
鉴定对象
等级
分级标准
处理要求
一
单个构件或其检查项目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三
鉴定单元
Asu
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不影响整体承载
可能有极少数一般构件应采取措施
Bsu
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
可能有级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
Csu
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
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级少数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学习要点与目录
1.了解了解建筑物检测鉴定加固的概念和意义
2.理解《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3.理解《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1.1 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概述1.2 建筑物鉴定与加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1.3 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1.4“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的学习方法
1.1 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概述
Au
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不影响整体承载
可能有个别一般构件应采取措施
Bu
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
可能有极 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
Cu
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
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Du
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已严重影响整体承载
层名
鉴定单元
结构系统
构件
可靠性等级
可靠性等级
一、二、三、四
等级
A、B、C、D
a、b、c、d
建 筑 物 整 体或某一区域
安全性评定
地基基础
地基变形、斜坡稳定性
—
承载力
—
上部承重结构
整体性
—
承载功能
承载能力构造和连接
围护结构
承载功能、构造连接
—
正常使用性评定
等级
A、B、C
a、b、c
地基基础
影响上部结构正常使用的地基变形
1.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的一般要求:
1.3.1 工业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图1.1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程序
1.3.2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的程序及其工作内容:
1.3.1 工业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表1.1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评级的层次及等级划分
1.3.3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等级的划分:
层次
Ⅰ
Ⅱ
Ⅲ
au
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不必采取措施
bu
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承载能力
可不采取措施
cu
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显著影响承载能力
应采取措施
du
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已严重影响承载能力
必须及时或立即采取措施
二
子单元或子单元中的某种构件集
—
上部承重结构
使用状况
变形、裂缝、缺陷、损伤、腐蚀
水平位移
—
围护系统
功能与状况
—
1.3.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可靠性鉴定:建筑物大修前;建筑物改造或增容、改建或扩建前;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环境前;建筑物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时;遭受灾害或事故时;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时。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安全性检查或鉴定:各种应急鉴定;国家法规规定的房屋安全性统一检查;临时性房屋需延长使用期限;使用性鉴定中发现安全问题。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使用性检查或鉴定:建筑物使用维护的常规检查;建筑物有较高舒适度要求。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专项鉴定:结构的维修改造有专门要求时;结构存在耐久性损伤影响其耐久年限时;结构存在明显的振动影响时;结构需进行长期监测时。鉴定对象可以是整幢建筑或所划分的相对独立的鉴定单元;也可以是其中某一子单元或某一构件集。鉴定的目标使用年限,应根据该民用建筑的使用史、当前安全状况和今后维护制度,由建筑产权人和鉴定机构共同商定。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建筑,其目标使用年限不宜多于10年。对需要采取加固措施的建筑,其目标使用年限应按现行相关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确定。
结构侧向位移评级
—
按结构布置、支撑、圈梁、结构间连系等检查项目评定结构整体性等级
围护系统承重部分
按上部承重结构检查项目及步骤评定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各层次安全性等级
正常使用性鉴定
等级
as、bs、cs
As、Bs、Cs
Ass、Bss、Css
地基基础
—
按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工作状态评估地地基基础等级
鉴定单元正常使用性评级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的一般规定:
1.3.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图1.2 民用建筑鉴定程序
2. 民用建筑鉴定程序及其工作内容:
1.3.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表1.3 可靠性鉴定评级的层次、等级划分及工作内容
3.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等级的划分:
层次
一
二
三
层名
构件
子单元
鉴定单元
安全性鉴定
等级
At the first God made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At the first God made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At the first God made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1.2 建筑物鉴定与加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Au、Bu、Cu、Du
Asu、Bsu、Csu、Dsu
地基基础
—
地基变形评级
地基基础评级
鉴定单元安全性评级
按同类材料构件各检查项目评定单个基础等级
边坡场地稳定性评级
地基承载力评级
上部承重结构
按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承载的位移或损伤等检查项目评定单个构件等级。
每种构件集评级
上部承重结构评级
1.3 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
我国20余年来发展是高速的,成绩是巨大的,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意义也是极其深远的。但是,不得不指出,由于起步较晚,经济实力有限,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从总体上而言,尚有不少差距。应该指出,目前我国有已建立的力量雄厚的专业技术队伍及其新生力量,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有“全国标准委员会”等机构的组织和协调,有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支持,只要广大同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齐心协力创新研究和工作,我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这门新兴的学科,必将会持续发展,取得新的建树和更辉煌的成就。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而美好的。我们殷切期望,本专业领域应向相关的水利、港口、道桥、铁路、隧道和市政工程等领域融汇和广深发展,使土木工程结构的鉴定与加固改造新学科能早日建立并快速发展。我们愿与土木工程界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一起,为此而共同努力,作出贡献。
1.2.1 三个发展阶段
2.初具规模发展阶段:
(1)已具有一支规模较大、理论基础扎实、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均较高且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队伍。(2)重视科学研究,探索创新,取得了大批新的研究成果,其中大多已被编入有关标准、规范或规程中。(3)碳纤维加固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获得飞跃发展。由于碳纤维具有独特的优点,其加固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应用在这一发展阶段可以说达到鼎盛时期,近年来每年粘贴碳纤维加固的实贴面积,据估计已达数百万平方米。(4)高校、科研、设计、检测鉴定、质监、监理、加固施工企业和材料生产和供应等单位联合协作较好,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在合作研制开发、编制标准规范、保证加固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等诸多方面,均发挥了自身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本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这些单位同样也获得了提高和发展。(5)这一发展阶段的又一特征是开始走出国门.通过技术输出,打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承担援外工程项目。
上部承重结构
按位移、裂缝、风化、锈蚀等检查项目评定单个构件等级
每种构件集评级
上部承重结构屋面防水、吊顶、墙、门窗、地下防水及其他防护设施等检查项目评定围护系统功能等级
围护系统评级
按上部承重结构检查项目及步骤评定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各层次使用性等级
可靠性鉴定
等级
a、b、c、d
1.3.1 工业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可靠性鉴定;1)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时;2)用途或使用环境改变时;3)进行改造或增容、改建或扩建时;4)遭受灾害或事故时;5)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者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时。在下列情况下,宜进行可靠性鉴定:1)使用维护中需要进行常规检测鉴定时;2)需要进行全面、大规模维修时;3)其他需要掌握结构可靠性水平时。 当结构存在下列问题且仅为局部的不影响建、构筑物整体时,可根据需要进行专项鉴定:1) 结构进行维修改造有专门要求时;2) 结构存在耐久性损伤影响其耐久年限时;3) 结构存在疲劳问题影响其疲劳寿命时;4) 结构存在明显振动影响时;5) 结构需要长期监测时;6 )结构受到一般腐蚀或存在其他问题时。
1.三个发展阶段:
纵观我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起步阶段,初具规模发展阶段和较为成熟发展阶段,简要分述如下。(1)起步阶段(2)初具规模发展阶段(3)较为成熟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直至1990年前后。当时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结构工程的教师和科技人员受到国外研究资料和先进经验的启示,以及发现国内社会的需求,先后组织了专业技术队伍,从事已有建筑的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建设部于1989年11月颁发了《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 (即4号令),要求各市、县房屋管理部门成立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负责旧房的安全鉴定与加强管理。此后各市、县相继成立了房屋安全鉴定专职机构,抽调技术力量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这对促进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的发展也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1990年4月成立了“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准委员会”),与此同时,相继成立了“全国住宅修缮标准技术委员会”、“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诊治中心”)和“中国老教授协会房屋增层改造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增层改造委员会”)等学术团体。这些全国性的学术机构的建立,积极开展和组织本领域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协助政府组织标准、规范的编制和管理,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等方面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建立和发展建筑物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改造这门新兴学科是极为关键的。这也将预示着向第二发展阶段迈进。这一阶段末期,对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编制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 25:90,推荐给各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单位使用。这是我国首本结构加固技术规范,对本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2.1 三个发展阶段
(1)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促进技术进步和发展。(2)急政府与市场之急,编制和颁发了标准、规范或规程,以满足工程所需。(3)先后成立了一批专门从事建筑物检测鉴定中心和加固改造设计施工的专业技术公司。(4)对粘结加固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对粘贴钢板加固技术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促使该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A、B、C、D
Ⅰ、Ⅱ、Ⅲ、Ⅳ
地基基础
以同层次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评定结果并列表达,或按本标准规定的原则确定其可靠性等级
鉴定单元可靠性评级
上部承重结构
围护系统
1.3.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表1.4 安全性鉴定分级标准表
4.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评级标准:
层次
鉴定对象
等级
分级标准
处理要求
一
单个构件或其检查项目
1.2.1 三个发展阶段
2.较为成熟发展阶段:
1.2.2 发展前景
我国20余年来发展是高速的,成绩是巨大的,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意义也是极其深远的。但是,不得不指出,由于起步较晚,经济实力有限,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从总体上而言,尚有不少差距。应该指出,目前我国有已建立的力量雄厚的专业技术队伍及其新生力量,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有“全国标准委员会”等机构的组织和协调,有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支持,只要广大同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齐心协力创新研究和工作,我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这门新兴的学科,必将会持续发展,取得新的建树和更辉煌的成就。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而美好的。我们殷切期望,本专业领域应向相关的水利、港口、道桥、铁路、隧道和市政工程等领域融汇和广深发展,使土木工程结构的鉴定与加固改造新学科能早日建立并快速发展。我们愿与土木工程界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一起,为此而共同努力,作出贡献。
Dsu
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已严重影响整体承载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1.3.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表1.5 使用性鉴定分级标准表
4.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评级标准:
层次
鉴定对象
等级
分级标准
处理要求
一
单个构件或其检查项目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三
鉴定单元
Asu
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不影响整体承载
可能有极少数一般构件应采取措施
Bsu
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
可能有级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
Csu
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
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级少数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学习要点与目录
1.了解了解建筑物检测鉴定加固的概念和意义
2.理解《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3.理解《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1.1 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概述1.2 建筑物鉴定与加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1.3 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1.4“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的学习方法
1.1 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概述
Au
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不影响整体承载
可能有个别一般构件应采取措施
Bu
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
可能有极 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
Cu
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
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Du
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已严重影响整体承载
层名
鉴定单元
结构系统
构件
可靠性等级
可靠性等级
一、二、三、四
等级
A、B、C、D
a、b、c、d
建 筑 物 整 体或某一区域
安全性评定
地基基础
地基变形、斜坡稳定性
—
承载力
—
上部承重结构
整体性
—
承载功能
承载能力构造和连接
围护结构
承载功能、构造连接
—
正常使用性评定
等级
A、B、C
a、b、c
地基基础
影响上部结构正常使用的地基变形
1.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的一般要求:
1.3.1 工业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图1.1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程序
1.3.2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的程序及其工作内容:
1.3.1 工业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表1.1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评级的层次及等级划分
1.3.3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等级的划分:
层次
Ⅰ
Ⅱ
Ⅲ
au
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不必采取措施
bu
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承载能力
可不采取措施
cu
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显著影响承载能力
应采取措施
du
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已严重影响承载能力
必须及时或立即采取措施
二
子单元或子单元中的某种构件集
—
上部承重结构
使用状况
变形、裂缝、缺陷、损伤、腐蚀
水平位移
—
围护系统
功能与状况
—
1.3.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可靠性鉴定:建筑物大修前;建筑物改造或增容、改建或扩建前;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环境前;建筑物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时;遭受灾害或事故时;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时。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安全性检查或鉴定:各种应急鉴定;国家法规规定的房屋安全性统一检查;临时性房屋需延长使用期限;使用性鉴定中发现安全问题。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使用性检查或鉴定:建筑物使用维护的常规检查;建筑物有较高舒适度要求。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专项鉴定:结构的维修改造有专门要求时;结构存在耐久性损伤影响其耐久年限时;结构存在明显的振动影响时;结构需进行长期监测时。鉴定对象可以是整幢建筑或所划分的相对独立的鉴定单元;也可以是其中某一子单元或某一构件集。鉴定的目标使用年限,应根据该民用建筑的使用史、当前安全状况和今后维护制度,由建筑产权人和鉴定机构共同商定。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建筑,其目标使用年限不宜多于10年。对需要采取加固措施的建筑,其目标使用年限应按现行相关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确定。
结构侧向位移评级
—
按结构布置、支撑、圈梁、结构间连系等检查项目评定结构整体性等级
围护系统承重部分
按上部承重结构检查项目及步骤评定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各层次安全性等级
正常使用性鉴定
等级
as、bs、cs
As、Bs、Cs
Ass、Bss、Css
地基基础
—
按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工作状态评估地地基基础等级
鉴定单元正常使用性评级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的一般规定:
1.3.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图1.2 民用建筑鉴定程序
2. 民用建筑鉴定程序及其工作内容:
1.3.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表1.3 可靠性鉴定评级的层次、等级划分及工作内容
3.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等级的划分:
层次
一
二
三
层名
构件
子单元
鉴定单元
安全性鉴定
等级
At the first God made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At the first God made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At the first God made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1.2 建筑物鉴定与加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