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水的运动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素养达标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
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海水运动的原理、分类,以及相关特征。

(综
合思维)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利用海水运动规律开发海洋的主要途径。

(人地
协调观)
3.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浪、潮汐和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综
合思维)
自主学习·必备知识
基础预习
一、海浪
1.表层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海浪、① 潮汐、洋流。

(1)常见海浪:由风力形成。

风速越大,浪高越高,② 能量越大。

(2)海啸:③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海水的波动,形成的巨浪。

(3)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的急剧升降。

(1)影响人们在海滨及④ 海上的活动。

(2)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海啸和风暴潮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3)塑造⑤ 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减缓海岸侵蚀的措施{
工程措施:修建海堤等
生物措施: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二、潮汐
1.定义: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⑥ 涨落现象。

2.成因: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一天中通常有两次海水涨落,白天为潮,夜晚为汐农历每月的⑦

和⑧

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
初一十五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⑨ 潮间带 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

三、洋流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按海水温度){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
(1)影响海洋⑩ 生物资源 和渔场的分布。

(2)影响海洋航行。

(3)影响海洋污染物的⑪ 扩散 与净化。

◆疑难辨析 暖流水温一定比寒流水温高吗?
不一定。

影响水温的因素比较多,有纬度、季节等。

如阿拉斯加暖流流经地区的纬度比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地区的纬度高,所以虽然它是暖流,但它的温度比加利福尼亚寒流的温度低。

自我诊断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的海水下落称为汐。

( )
(2)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 )
(3)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 )
答案:(1)×
解析:(1)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答案:(2)√
(3)√
2.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有( )
A.海浪、潮汐、洋流
B.海浪、海啸、洋流
C.海啸、潮汐、洋流
D.风浪、潮汐、洋流
答案:A
解析: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海浪、潮汐、洋流,故A 正确。

3.引起海浪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答案: A
解析:在风直接作用下产生的海面波动被称为海浪,因此引起海浪运动的主要动力为风。

故选A。

4.潮汐是海水的一种( )
答案:A
解析: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

互动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主题海水的运动
探究活动一好望角海域的“杀人浪”
1.阅读情境,探究下题。

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称为“风暴角”。

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波浪弱则5—6米高,强则高于15米,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受其侵袭而失事的船只不计其数,该海域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

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原因。

答案:南半球中纬地带,由于陆地面积较小,对盛行风的阻力较小,故风力强劲,强劲的风力作用于开阔洋面,常常形成巨浪。

探究活动二钱塘江大潮的成因分析
2.阅读情境,探究下题。

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

”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
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

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是观潮最佳时段。

钱塘江大潮的成因有哪些?
答案:①天时: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日、月、地几乎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

②地利: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涨潮时大量海水涌入狭窄的河道,水体涌积,水位暴涨。

③风势:此时江浙一带盛行东南季风,风向与潮水运动方向一致,助长了潮势。

④水势:此时恰为钱塘江水量较大时,潮水顶托作用明显,加剧潮势。

探究活动三渔场形成的条件
3.阅读图文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

厄加勒斯浅滩(如下图)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

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一起,形成长数千米、宽达1千米、厚数十米的“鱼带”,跋涉1000多千米迁徙到德班附近海域。

(1)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

(2)分析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对沙丁鱼大迁徙的有利影响。

答案:(1)厄加勒斯浅滩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受西风漂流的影响,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浅滩水域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

(2)5—7月,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向北(东北)流动,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该沿岸流属于冷水流,降低了德班附近海域水温,为沙丁鱼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该沿岸流(冷水流)与厄加勒斯暖流交汇,搅动起深海的营养物质,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

知能整合
一、海浪
主要
类型
主要成因及特点影响
最常见海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

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风浪传到无风海区或风停息后的余波,称为涌浪;风浪或涌浪传
至浅水区,受海底摩擦作用,能量衰减,出现破碎,称为近岸浪
或拍岸浪
①塑造海岸地貌;
②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③为冲浪运动提供条件;
④造成的颠簸影响捕捞、航
行、勘探及其他海上活动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海水的波动,并因此形成的巨浪。

能量巨大破坏沿岸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的海水侵袭,带来灾难性后果
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的急剧升降。

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海水水位暴涨,风暴潮来势倍增;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能量巨大
(1)密切关注海浪预报,合理安排海滨及海上活动。

(2)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保护海岸。

(3)选择合适的沿海海域建设冲浪运动场所。

(4)发展技术,利用海浪发电。

二、潮汐
(1)成因:潮汐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2)根据涨落程度的不同可将潮汐分成小潮、大潮。

Ⅰ.小潮:在天体运动过程中,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就小,形成小潮,如图1。

Ⅱ.大潮: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如图2。

Ⅲ.河口潮汐:河口地区受河口形状、河床摩擦效应及上游下泄径流的影响,会形成独特的河口潮汐。

(1)规律{日变化:昼夜各涨落1次
月变化:农历初一、十五前后为大潮,
农历初七、二十二左右为小潮(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Ⅰ.准确掌握海水潮汐规律对渔业生产有很大帮助
{
大潮流水急,鱼群易分散排向外海,或栖居于中上层小潮流水缓慢,鱼群易集中排向内海,并下沉海底,利
于捕捞
Ⅱ.涨潮时,外海高盐度的海水被推向岸边,是提取海水晒盐的好机会。

Ⅲ.海上航运事业和潮汐关系密切,潮汐影响着航行的方向和速度。

Ⅳ.掌握潮汐规律,能使港口提高大船的通过能力;有利于充分利用潮间带发展水产养殖业。

Ⅴ.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用来发电,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象影响实例
气候影响在高、低纬度间,进行热量和水分
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
分平衡
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上升
沿海地区暖流增温增湿气候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成为“不冻港”;秘鲁及
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地的荒漠环境;南美大陆东西两
岸的气候差异
寒流降温减湿
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海洋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油船泄漏,其他海域因此受到污染
污染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洋流从北极地区挟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北半球中高纬的寒流常携带冰山南下
◆方法技巧 寒暖流的判读方法
(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变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①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高,则该洋流为暖流(“高凸高”)。

②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低,则该洋流为寒流(“低凸低”)。

素养培育
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1.下图是在夏威夷旅游的游客所拍摄的某项海上运动,该海上运动利用了( )
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该项海上运动是冲浪,是借助波浪(海浪)的能量实现的,A 正确。

海水运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有关海浪的说法,正确的是 ( )
B.海啸只能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
C.波浪的能量十分密集,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源
D.海浪主要由地、日、月三者的相互吸引产生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均有可能引发海啸;波浪是重要的海洋能源,但其能量密度较小。

由地、日、月相互吸引产生的海水运动是潮汐。

3.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是( )
①麦田灌溉②候潮进港③潮汐发电④滩涂养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海水为咸水,不能利用潮汐进行麦田灌溉。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4.关于图中a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寒流流经,等温线向较高纬凸出
B.有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C.有寒暖流交汇,形成较大规模的渔场
D.若油船泄漏,污染物沿海岸向北扩散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a海域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等温线向较低纬凸出;若油船泄漏,污染物沿海岸向北扩散,D正确。

随堂巩固·自我测评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东汉·王充<论衡>)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材料中所指的海水运动是( )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指的是潮汐会随着月相的变化而变化,B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
答案:B
解析:波浪发电不是波浪能的唯一利用形式;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B正确。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有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诗中所说的“春江潮水”,指的是( )
答案:C
解析:根据诗句可知,“春江潮水”指的是潮汐现象。

4.与“春江潮水”现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答案:A
解析: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故选A。

太平洋表层海水可通过白令海峡流入北冰洋,其在北冰洋表层海洋环流和物质能量输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太平洋流入北冰洋的海水量及物质能量受风向的季节性变化影响最为明显。

下图示意太平洋表层海水经白令海峡流入北冰洋的楚科奇海域。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太平洋表层海水在一年内流入楚科奇海域最多的时段为( )
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太平洋流入北冰洋的海水量受风向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

图示海域在6—8月为夏季,以偏南风为主,且该海城此时极地东风势力弱,太平洋表层海水流入楚科奇海域的量多。

6.太平洋表层海水的大量流入给楚科奇海域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 )
答案:A
解析:太平洋表层海水从低纬流向高纬,带去大量的热量,会加剧楚科奇海域海冰的消融。

实践活动·科学探知
1.探究海水的运动的实验
实验材料:一个较大、较深的长方形透明的塑料或玻璃水盆,电风扇,细沙。

实验步骤:(1)往盆里加入适量的水,并放入一定量的细沙。

(2)待细沙全部沉入盆底后,用电风扇在盆的一侧向另一侧吹风(如下图所示)。

(3)观察并记录水和细沙的运动现象。

实验分析:
(1)在图中短线上用箭头画出水体的运动方向。

(2)A、B两处的细沙在数量上有何变化?
(3)如果该区域为一海洋,则C、D两海域中,渔业资源更为丰富的是。

请分析原因。

答案:(1)
(2)A处的细沙不断增加,B处的细沙不断减少。

(3)C
C处海洋表面养分增多,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故渔业资源更为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