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试卷宝团购【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试卷宝团购【含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宝”?
A. 玉
B. 贝
C. 金
D. 石
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哪三个部分?
A. 风、雅、颂
B. 风、雅、赋
C. 风、颂、赋
D. 风、雅、比
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
A. 画龙点睛
B. 亡羊补牢
C. 纸上得来终觉浅
D. 退避三舍
4. 下列哪个诗人是唐代“诗仙”?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之涣
5.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A. 《呐喊》
B. 《彷徨》
C. 《故事新编》
D. 《朝花夕拾》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
3.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孔子的名言。
()
4.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
5.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又一村。
”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______。
”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______。
”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______。
”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______。
”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请简述《论语》的主要内容。
2.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3.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4. 请简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5. 请简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请用一句话概括《庐山谣》的主题。
2. 请用一句话概括《登鹳雀楼》的主题。
3. 请用一句话概括《江雪》的主题。
4. 请用一句话概括《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主题。
5. 请用一句话概括《夜雨寄北》的主题。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分析《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义。
2. 请分析《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意义。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以“春”为题,写一首五言绝句。
2. 请以“月”为题,写一首七言绝句。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设计一个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语文活动方案。
2. 设计一个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活动方案。
3. 设计一个以“走进名著,品味人生”为主题的读书会活动方案。
4. 设计一个以“诗词中的四季之美”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活动方案。
5. 设计一个以“寻找身边的英雄”为主题的采访活动方案。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解释“文学素养”的含义。
2. 解释“修辞手法”的含义。
3. 解释“文学流派”的含义。
4. 解释“文学鉴赏”的含义。
5. 解释“文学创作”的含义。
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思考并论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思考并论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思考并论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4. 思考并论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思考并论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分析并讨论当前社会中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影响。
2. 分析并讨论当前社会中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3. 分析并讨论当前社会中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4. 分析并讨论当前社会中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5. 分析并讨论当前社会中语文教育在传承和发展文化中的作用。
本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试卷答案及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选择题答案
1. B
2. A
3. D
4. B
5. A
二、判断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三、填空题答案
1. 柳暗花明
2. 亲
3. 小
4. 圆
5. 鸟
四、简答题答案(示例)
1.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吴用等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起义,接受招安后四处征战的故事。
3. “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描述了周瑜和诸葛亮联手,以火攻破敌的战术击败曹操的情景。
4.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的故事,讲述了孙悟空三次识破并打败白骨精的故事。
5.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描绘了两人之间纯真的爱情,以及他们与封建礼教的冲突。
五、应用题答案(示例)
1. 《庐山谣》主题:表达作者对庐山美景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登鹳雀楼》主题:描绘壮阔的河山景象,抒发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3. 《江雪》主题:通过对江上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孤独、清高的心境。
4. 《赋得古原草送别》主题:借古原草的繁茂与衰败,抒发诗人对友情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5. 《夜雨寄北》主题:通过对夜雨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六、分析题答案(示例)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诗人屈原在政治理想破灭后,仍不放弃追求真理和理想的精神。
2.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反映了诗人白居易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渴望。
七、实践操作题答案(示例)
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知识点总结及各题型考察学生知识点详解:
本试卷涵盖了古典文学、诗词、成语、名著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旨在考察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一、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常识、成语、名著等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二、判断题:考察学生对文学史实、名著情节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填空题:考察学生对诗词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四、简答题:考察学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掌握,以及对作品主题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五、应用题:考察学生运用文学知识进行主题概括的能力。
六、分析题: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实践操作题:考察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对诗词格律的掌握。
通过本试卷,学生不仅能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还能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