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探析
魏殷厚
【摘要】目的:本文探索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92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6例,予以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参照组46例,予以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优良率95.7%,高于参照组80.4%,并发症发生率6.5%,低于参照组
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
【期刊名称】《华夏医学》
【年(卷),期】2019(032)002
【总页数】3页(P19-21)
【关键词】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并发症
【作者】魏殷厚
【作者单位】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汝州 4675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8.2
手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在日常活动中的使用频率较高,且通常都无保护措施,在遭受碾压、交通事故、重物砸伤时容易发生手外伤。

软组织损伤是手外伤的常见类型,对于伤情严重者常需通过皮瓣修复术来进行治疗[1-2]。

笔者实施穿支皮瓣
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损伤,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92例,随
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

实验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19~61岁,平均(42.5±5.2)岁;致伤原因:车祸15例,机械碾扎10例,机械绞伤9例,重物砸
伤12例。

参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21~60岁,平均(43.8±5.5)岁;致伤原因:车祸14例,机械碾扎11例,机械绞伤10例,重物砸伤11例。

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所有入组患者对于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术前均接受清创、消毒等常规处理,将明显变性坏死的组织彻底清除,对未受污染的正常组织进行保留,保护好有连续性的肌腱、血管及神经组织,做好止血处理,采用新洁尔灭进行消毒。

如果存在关节囊、肌腱或骨骼损伤,则需先进行相应修复。

实验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臂丛阻滞麻醉后,依据患者的伤情确定皮瓣穿支穿出深筋膜位置,并对皮瓣边缘进行设计与调整,选择在距离血管干1 cm处将脂肪小叶暴露出来,先对组织予以钝性处理,而后暴露穿支血管,取一纵行切口,顺延至穿支血管周边的深筋膜空腔,提起血管根部深筋膜下的小血管,切取肌肉穿支皮瓣,确定筋膜处血管支方向,以及皮瓣中心神经。

然后切开皮瓣边界,游离皮瓣。

术后利用胶布将患肢固定好,防止发生皮瓣折叠,并确保蒂部无扭转、无张力;在术后10~15 d可拆除缝线,术后3~5周可断蒂,必要时可为患者进行断蒂。

参照组患者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麻醉方式同实验组,依据创伤、缺损的位置、大小等实际情况,选择胸腹部带蒂皮瓣来修复创面,以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为标准,在患者胸腹部确定皮瓣尺寸及形状。

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自深筋膜浅
层撕开皮瓣,还要对皮下组织进行仔细修剪,蒂部皮下组织尽量保留。

术后处理同实验组。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3-4]对患者的疗效进
行评定。

术后,患者的皮瓣移植成活,手部外形及血运良好,手功能基本恢复,日常活动不受影响,则为优。

皮瓣成活,有轻度臃肿表现,手部功能及美观度尚可,则为良。

皮瓣坏死,手部血运、美观度及功能不够理想,则为差。

治疗优良率
=(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数据统计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优良率95.65%、高于参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外伤患者的疗效比较(n=46)组别n优良差优良率实验组46386295.7%(44/46)参照组462512980.4%(37/46)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低于参照组26.0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手外伤患者的并发症比较(n=46)组别n皮瓣严重肿胀皮瓣边缘坏死感染
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4611016.5%(3/46)参照组46532226.1%(12/46)
3 讨论
手外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常会伴有一定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对手部关节、肌腱、
血管等也易造成严重影响[5]。

对于病情严重、创伤组织难于自愈者,可以通过皮
瓣移植术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以往多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该方法具有取材便捷、易于操作等特点。

术前合理选择及设计皮瓣,术中留取长度适宜的蒂部,供区皮瓣缝合时应确保皮下血管网吻合,术后要注意对皮瓣进行保护,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软组织修复效果[6]。

但这种术式在术后较易出现并发症。

穿支皮瓣修复术
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手术疗法,符合“相似组织替代”原则[7],具有选择性强、供
应区广等优势,很适用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治疗。

在为患者切取穿支皮瓣时,应选择性携带皮神经,并将其转移到受区后进行妥善的神经吻合处理,有助于手部感觉功能恢复。

术后皮瓣质地较好、弹性高,外形、肤色均与正常手部相似,通常无挛缩、色素沉着、臃肿等现象,更易被患者接受。

本研究实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5.7%,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5%,参照组治疗优良率为80.4%,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6.1%,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

提示穿支皮瓣修复术在手外伤软组
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8]。

综上所述,应用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杨振华.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0):133-135.
[2] 胡海松,张卫华,朱伟雄,等.观察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应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与穿支皮瓣
修复法治疗疗效[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6):1193-1195.
[3] 王帆.穿支皮瓣术与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对比[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2):51-53.
[4] ADANI R,TARALLO L,CACCESE A F,et al.Microsurgical soft tissue and bone
transfers in complex hand trauma[J].Clinics in Plastic Surgery,2014,41(3):361-383. [5] 肖榕婵,黄桂芳.健康教育对缓解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5,28(6):100-103.
[6] CINPOLAT A,ZKAN O,BEKTAS G,et al.Perforator flap from adjacent thigh skin to improve the repair of the donor site of the anterolateral thigh flap[J].Microsurgery,2013,33(3):249-250.
[7] 吴彪,阳志军,黄文,等.带腓动脉后外侧穿支蒂的腓肠神经营养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5,43(6):679-681.
[8] 王胜伟,李斯宏.两种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57-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