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完美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完美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3、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
4、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粗盐
B .溶解粗盐
C .过滤粗盐水
D .蒸干滤液
5、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 .6
B .8
C .14
D .20
6、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NO 3、NaCl 、KNO 3、(NH 4)2SO 4 B .H 2SO 4、HCl 、AgNO 3、Na 2SO 4 C .KMnO 4、CuCl 2、Fe 2(SO 4)3、NaNO 3
D .K 2SO 4、NaCl 、K 2CO 3、NaOH
7、南京理工大学胡丙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 NaN5·3H2O ,该化合物中含有等微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5N -
是一种单质 B .一个5N -
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 .一个5N -
中共有36个质子 D .一个5N -
中共有36个电子
8、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 )含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 2Cr 2O 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
B .K 2Cr 2O 7属于氧化物
C .C 2H 5OH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 .C 2H 5OH 中C .H .O 的原子个数比为2:5:1 9、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A .熟石灰
B .烧碱
C .食盐
D .大理石
10、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
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c代表氧气 B.t
2时刻,O
2
开始产生
C.t
1时刻,KMnO
4
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11、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e B.N
2C.H D.2O
2
12、推理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同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4、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15、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H
2B.H
2
O
2
C.H
2
CO
3
D.H
2
O
16、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1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8、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A.114 B.61 C.175 D.289
1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20、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D.稀有气体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化学学习要让学生既能够“见微知著”,也能够“见著知微”。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右图为氯化钠形成的示意图。
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
(1)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 _______ ,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构成氯化钠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
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镁的元素符号_____。
(2)表示两个氢原子_____。
(3)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4)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3、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是化学性质;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是现象;_____是用途。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 实验I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_____色固体。
(2)实验Ⅱ为电解水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气体a在电源的
_____(填“正”或“负”)极端产生。
(3)实验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2、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_____。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_______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
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 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铜镁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合金20g 放入烧杯,将280g 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1)合金中铜、镁的质量比.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某研究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 ,把80g 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表格(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1 20 15
2 20 10
3 20 6.8
4 20 n
(1)表中n的数值为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七、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和乙:水B.乙和丙:空气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B
3、D
4、C
5、A
6、D
7、D
8、C
9、A
10、C
11、A
12、B
13、C
14、A
15、A
16、C
17、C
18、B
19、C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3 失去最外层电子数 Na+、Cl-
2、Mg 2H SO
2 Al
2
O
3
3、①②③④⑥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集气瓶黑 2H
2O
通电
2H
2
↑+O
2
↑负②③①
2、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减少污染(环保)
擦干氧气(空气)放热 2K + 2H
2O=2KOH+ H
2
↑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33:17 (2)10.5%
2、6.8 66% 18.25%
七、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1、D。